终极追杀

剧情片香港1997

主演:张琳  狄威  

导演:孙树培

播放地址

 剧照

终极追杀 剧照 NO.1终极追杀 剧照 NO.2终极追杀 剧照 NO.3终极追杀 剧照 NO.4终极追杀 剧照 NO.5终极追杀 剧照 NO.6终极追杀 剧照 NO.13终极追杀 剧照 NO.14终极追杀 剧照 NO.15终极追杀 剧照 NO.16终极追杀 剧照 NO.17终极追杀 剧照 NO.18终极追杀 剧照 NO.19终极追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9

详细剧情

  刚刚回归后的香港,经济时局不断转变,黑帮势力也在默默转型,正一步一步把香港变成国际犯罪之都。

 长篇影评

 1 ) 故事来源于吕克贝松的真实经历

Léon: The Professional,情节设定上,是一个disturbingly creepy的恋童癖故事,细节表现上,又没有性暗示或洛丽塔的隐喻。这种精分的设置到底何故?想必许多人和我一样久久困惑。许多年前看的了,直到今天无意间才浏览到相关信息。

-----

Maïwenn,在她12岁的时候和吕克贝松相识(他29岁),15岁开始约会,16岁诞下一女(他33岁),之后被抛弃。

Maïwenn是在Leon和第五元素都有演出(蓝色外星歌唱家)。拍摄第五元素时,吕克贝松转而对主角着迷而离开了Maïwenn和他们年幼的女儿。

她后来成为编剧,最著名的是一部抓捕恋童癖的:

“Leon:the professional 显然受到了我们真实经历的启发”,Maïwenn声称,“但没有媒体将二者联系起来”。

-------

这部电影没有变成一段猥琐恋童癖故事,要归功于两位演员。

原脚本有更强烈的性暗示,譬如里昂无意间闯入浴室,而Mathilda正在全裸沐浴。小演员Natalie Portman的父母对这些情节表示拒绝,并在合同中做出了明确标注。

里昂的扮演者Reno,则压根不愿意扮演一个变态的恋童癖。他有意识地特意处理了角色,使其成为一个感情迟钝的人,“使观众明确地知道Leon对Mathilda完全没有性欲”。相信大家看电影也确实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对于Reno的处理,就像有评论说的那样:“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哪怕展示出一丁点的人性与高贵,也是英雄。”

----

据说原剧本甚至有两人性交的情节。公放版也比反响有异的导演剪辑版做了更多删减。

感谢负责的Natalie父母,和英雄的Reno,让导演试图表现其恋童癖隐秘欲望的目标未有达成。表演与情节的显著差异,反而大大增了影片的张力和神秘感,让一部洛丽塔仿作变成独一无二的佳作。毕竟,文明世界里还是正常人居多。

很遗憾也毫不意外,豆瓣无人提到以上。

 2 ) 关于《杀手莱昂》中暴力场面处理的讨论【小Essay】

关于《杀手莱昂》中暴力场面处理的讨论
关键词:暴力电影 镜头语言 叙事学 精神暴力


■ 引言
当暴力元素几乎成为各商业大片的必不可少的元素时,它便不断地被赋予这不同的精神意义,并以纷杂的方式表达出来。 《世界暴力电影》中收录了各类经典暴力电影,也少不了《杀手莱昂》的名字。而本片暴力镜头的表达既不完全血腥,也不尽是隐讳,而是根据不同情节需要,进行了不同的风格化处理。
本片中主要的暴力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莱昂职业的完成任务,玛蒂尔德一家被残害,杀手教玛蒂尔德杀人,杀手与警察团体决斗。至于在中国城杀死的几个黑道人士,以及杀手营救玛蒂尔德的部分由于并不直接推动情节或暴力场面表现不多,不放在本文讨论之列。
根据现代暴力学术研究的前沿分析, 暴力镜头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四类:纪实客观化,写意唯美化,游戏娱乐化,变态恶心化。本片以第二种与第三种为主,并在表达上刻有吕克贝松深深的影子。

引文:
  华典艺术编辑室:《世界暴力电影》,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目录页
  汪献平:《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P78-P93

一、 暴力写意化与叙事延时

◎在第一部分中杀手莱昂只隐约出现过一次,与观众仍有一定距离感,并且为了增加悬念,在杀手莱昂完成任务的部分中,镜头语言仍对准了那些被杀的目标,多用近景甚至特写来表达他们的惊恐与死亡。但是导演有意将死亡写意化,只展现死亡的迅速与其结果,不表现血腥的过程。如在4:30时黑帮的唐托被杀手利索的干掉时,只有一个特写晃动出血腥的手,紧接着中景展现大家惊恐的表情,然后一个升镜头拍摄背影展现了他的死。之后各个小罗罗的死也处理得十分节制(但电梯里那一个背影就以足够使我想到生化危机),我们列表加以说明——
人物 死亡时间 死亡时景别 拍摄方向 *镜头时长 积蓄情绪画面 直接出现带血镜头
1 4:27 特写;中景升镜 手;背面 0.3s ;3s 电梯等待 是
2 4:57 全景 无法判断 0.3s 无垠的楼梯透视 否
3 5:44 近景;特写 头;脚 0.3s ;1s 监视器等待 否
4(群) 6:16 全景 正面 >5s 巡查 否
5 未死 未死 未死 未死 慌张逃跑电话;刀架脖子 否
*注:镜头时长仅估算而得,并不确切
我们从最后一行就可以看出,在此段并没有病态的暴力描写,所有的屠戮镜头都被巧妙的弱化到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其中常用的手法有
1.缩小景别
2.背向拍摄
3.大景别特写局部拍摄,回避脸部或者血
4.提前透露死亡讯息(如3中天花板被拉开的镜头)
5.交待死亡讯息,但不直接拍摄(如5中千疮百孔的铁窗)
6.缩短暴力镜头时长
但弱化暴力并不意味着紧张气氛的削弱——相反本片在制造紧张气氛吸引观众方面十分出色,这与吕克•贝松式的镜头风格不无关系——不通过直接的镜头刺激进行, 而是利用长镜头或者叙事上的延时制造悬念来制造紧张气氛手法,例如电梯的等待后唐托尸体的出现,之后黑道保镖在楼梯上谨慎的俯视,小女孩练习射击运动员等等,而且似乎被摄对象越是谨慎动作越缓慢,越是意味着它死期的来临。这种缓急对比的手法运用尤其丰富,应归结于主人公的非正义性,即从道义上影片中无论主角配角正面反面看几乎都可能在下一秒遇上危险境地甚至死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悬念是一种顺序的悬念。在日本影片中,我们更可以看到许多缓急对比或东京对比, 有如北野武,这个制造悬念功力也很深厚的暴力电影大师,他所经常运用的便是 信息差式的回溯式悬念,如在影片《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男主人公北大海吞噬的情景并没有完全展现,而是运用格式塔叙事原理省略不讲,让女主人公仍平静的走向大海赴约,结果只有男朋友冲浪板的随波浪平静的运动,影片积运了一个多小时的温情终于在此刻浑然爆发,并且是随着一组绵长镜头。这种拖延和吕克贝松有一曲同功之妙,不过显然,东方人的耐心要更绵亘隽永些,镜头也更长。
 另外,音响的使用在制造气氛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其中既包括客观音响,如3号人物死亡时绳子勒断脖子的声音;也包括主观音响,如1号死亡时飘起的诡异的电子音。匈牙利影视声音理论家 巴拉兹•贝拉认为,人对声音的具象判断要比对画面的判断困难的多,这也是为何削弱画面恐怖,保留甚至强化声音恐怖能够得到最人性的紧张气氛收效。

◎最后的决斗片段最富盛名,尤其是杀手莱昂在迈向光明时突然倒下的主观视角,以及被拉长变形的枪声,已被奉为电影史上的经典。暴力的浪漫化的处理,使得杀手的死变得有如壮士一般英武,又如安眠一般肃静,在强烈的声画对立的舒缓而神圣的音乐中,我们都深信,莱昂即使作为一个杀手,也能走向天堂。

二、 暴力的写实化

◎ 在第二部分玛蒂尔德全家被屠戮一场中,导演似乎更多的展示了血腥。在镜头处理上也更多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同样我们以表格形式加以分析——

人物 死亡时间 死亡时景别 拍摄方向 *镜头时长 重复出现 直接出现带血镜头
后母 23:37 全景 全俯拍 0.5s 是(近景) 是(溅上镜头)
姐姐 23:54 全景 背向 0.5s 是(近景) 是
父亲 5:44 中景 背向 0.5s 否 是
弟弟 未知 没有展现 没有展现 没有展现 没有展现 没有展现
*注:镜头时长同样估算而得,并不确切

第二部分的血腥展示有几个作用:突出变态警察的惨无人道与人格扭曲;为小女孩求援杀手莱昂以及莱昂打开门接受她做充分合理的解释;为小女孩的复仇增添合理性——言而总之,是为情节的合理展开作铺垫的。
虽然写实,导演还是将其视觉冲击控制在观众能够承受的范畴,且基本采用第一部分的方式,不过由于血腥镜头直接的出现,更多的使用了小景别以削弱效果。 “画面景别的这种距离性,使审美有一种远离效果与接近效果,从而产生一种非参与性与参与性,一种旁观效果与渗透效果……全景系列的画面景别对人的心理渗透较小……”可见这种削弱效果是很明显的,保证了观影的心理健康。侧面交代弟弟之死则更是人性化的体现。
同样音乐在屠戮中作用绝大,本段采用了声画对位的手法,运用颇有阿拉伯风格的序曲进行衬托,壮烈而悲悯。

引文:
  张会军:《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P36-P37
  豆瓣网:杀手莱昂影评 作者和菜头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10612/


三、 暴力娱乐化与精神暴力

这里充斥暴力,我们却只读出温情——多数观众观后感如此。但众人不曾注意的是,本片中在杀手莱昂教授玛蒂尔德杀人技巧是镜头的展示方式,与好莱坞式纯暴力感官刺激或日本与沉静美互相对比的暴力美不同,而是更具一层戏谑与黑色幽默成分,颇有一种娱乐化意味,很少有观众不因中“弹”人慌张的神情而会心一笑。尤其在第二次射杀中,观者都认为小女孩应该换用真枪实弹了,可出乎意料的是,沾满吸毒者衣服的仍是红得发假的仿真血。 “‘手’在中文里,有某项操作员的意思。杀手于是对于终结生命有了一种操作的精确,杀人变成了一项同时具有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特色的工作。”看来如此阐释,也是本片的必然——但笔者认为,当暴力被主人公玩弄,尤其是被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玩弄时,甚至产生了一种“精神”暴力,即在内心价值观上的暴力,几乎让观者爆发出窒息而哑然的尖叫,压抑至极。
影片中如此段落有三层,分别是玛蒂尔德狙击运动员,“黑白双煞”勇闯人家渐入佳境,玛蒂尔德举枪入室试练。其中第二个段落在导演剪辑版中被删节,只有加长版中予以了保留。个人认为,幸好导演将其删剪了,否则那将是影片中相当大的败笔。
当小女孩举起枪准备射杀无辜民众并时不时问着“我能用真的子弹吗”,我们就意识到一个纯洁灵魂的堕落;当玛蒂尔德说出“先生外边很黑,我很害怕……”以骗取同情使其开门时,我们则看到一种无与伦比的丑恶,狰狞着吐露出典型而腐恶以怨报怨的价值观。那些接二连三被杀的人,难道真的一无是处无可辩驳的应当遭到神的审判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仅从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给玛蒂尔德开门了,他们在看到一个女孩的无助时打开了门,无论他们多么罪恶,心灵深处仍深藏一份对世人的同情,这是一个真正泯灭人性的杀人狂绝对做不到的。正是在此处我们经历了一场最大的精神暴力,内心价值上我们需要倾向于杀手和小女孩,但他们并不代表正义。当杀手很随意的用两枪杀死吸毒者时,他们也正一步步沦为罪人。复仇有多么充分的理由,裹上多么华丽的包裹还是复仇,与哈姆雷特的悲剧无异,可憎而心恸,只能将主人公逼上死亡的绝境。观众像是一下子没有了任何支持中心,因为一切都是荒诞而疯狂的,笔者必须完全将自己先前对主人公投入的感情完全抽离才能摆脱精神暴力的折磨,但这并不容易。影片被评为R级,大概不完全是充斥暴力的原因,更有价值观上的扭曲与强说。 “大众传播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上……个人社会化过程是内化社会规范、继承社会文化、形成和完善自我意识的过程……在生命的前20年中,社会化尤为重要。”因而笔者认为,本片部分段落的价值扭曲不能完全通过分级解决,精神暴力的影响并不能通过十七岁一个年龄界限完全分开。因此应该说,这是本作的遗憾之处。
  “暴力与喜剧糅合起来,暴力只是成了从属于喜剧,为喜剧叙事而存在的一种种元素,它让观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丧失了对暴力行为及其以后果的基本认知。”大概导演也迅速认识到暴力喜剧于此处的不合时宜,最终将其部分删节了吧。
        当然导演还是相当仁慈且及时处理了这种扭曲的。首先,小女孩虽然经常要求使用真子弹子,但始终没有使用真枪实弹射杀过一个人,所有的罪恶似乎都负担在杀手莱昂身上,他替她死,也替她担负着罪名。对于一个一身负罪的人来说多一项少一项已经没有任何影响了。其次,小女孩最终被善良的校长收留,并种下象征杀手莱昂的绿色植物,足以让人相信她将抚平伤痛,忘却欺骗,回归那份本属于她的纯真。

■ 小结
吕克•贝松终究还是亲重人情的导演,从本作到《第五元素》再到《圣女贞德》,这位人本主义的导演在暴力题材中示众展示着节制的暴力视觉冲击,并在精神紧张气氛的营造上超越了很多同类电影。影片结尾暴力的浪漫化处理更是将千古传颂。
本片在暴力所承载的道德价值观上,导演拿捏基本到位,个别无意产生的精神暴力也是情节所迫。成功的代名词几乎就是争议,提供高质量正反两面的借鉴也是一部精华影片价值所在。
        总之《杀手莱昂》无愧于主流影片的上乘之作,其中的暴力场面处理也将为后世电影学界长期研究,称颂。

 [参考书目]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毛过:《北野武完全手册》朝华出版社,2004
  华莱士•马丁[美]:《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李南:《影视声音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巴拉兹•贝拉[匈]:《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3 ) 为生活开另一扇门

        第一次看《这个杀手不太冷》是在6、7年前,时间太长,以至于最近看了导演剪辑版后,也不能搞清这版本多了哪些镜头。同样的电影,不同阶段看,可能感受也不同,几年前看电影时,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学生,关注的是奥德曼如何坏的令人崇拜,主角莱昂何其生猛,一人敌过数十人,感觉他遇上小姑娘马蒂尔达倒更像是一场劫数。

        再看《这个杀手不太冷》感觉有些不一样,两次观影之间,看过了梅尔维尔导演,阿兰•德龙主演的《独行杀手》,感觉到了吕克•贝松对这部影片的致敬,和两片气质上的一些想通之处。阿兰•德龙扮演的杀手孤独中带着一丝忧郁的气质,与他作伴的是鸟笼中的一只鸟,恰如莱昂那时刻带在身边的一盆植物。莱昂显得更粗犷一些,络腮胡,杀人动作犀利,感情上更外露,虽然是个大叔但是性格上更多大男孩气质,也让他的形象显得更有亲和力,让他的悲剧对观众也更有感染力。在遇到马蒂尔达之前,莱昂的生活显得很酷,吕克•贝松在这片中,几个人物的开场都拍的非常漂亮,都让你很快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比如莱昂,开场他教训黑道分子,让观众很快认识到这个人:本事很大可以以一当十;留有原则并不嗜杀嗜血;行事谨慎有勇有谋,再紧接着后面他买牛奶,照顾植物,让他的孤独和感情细腻的一面呈现出来,一下子这个人物就饱满了。看上去,他过的是一种简单、刺激、自我的生活,很酷很精彩。而马蒂尔达的生活境遇很糟糕,却有着很酷的作风,早熟敏感,小小年纪抽着烟,以很成年人的表情说着很成年人的话,也是一个街头酷少女的感觉。似乎,这两个人都已经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规矩,有痛苦,也有了既定模式。

        但是,现实却是,酷个屁。莱昂在最后决战中,对马蒂尔达的一句话导出了本质,“你让我尝到了生活的滋味。我想要快乐。睡在床上,有自己的根。你永远不会再孤独了,马蒂尔达。”。无论莱昂和马蒂尔达,他们过的都是被迫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适应能力,努力在既定轨道前行,却并不排斥在下一个十字路口转弯的可能。如果以“活下去就是最好的”生存功利主义观点看,两人的相遇或许是一种劫数,强大的莱昂本可以接些可控危险的活儿,继续安然的做个杀手。可是,即使如此,也可以想见,他不过是在命运不定的死亡之路上,可能走得更长些而已,而精神上的孤独和其中带来的潜在的伤害更延长一些。而对于马蒂尔达,只能渐渐走向歧路,或许如她所说,真的有一天亲手杀了父母。很多时候,生活的痛苦常常就是一种机会成本的隐形痛苦,你可以延续现在的生活,可能孤独、乏味,但是又因为不变让你麻痹于安全感中,却也在时光流逝中,因为你未去选择另一种活法,而损失生活的质量与厚度。最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损失是不知觉的流逝的,就如你青春时代未觉一个美丽少女一旁对你爱恋的目光,还习惯性的延续自己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到了成年得知真相,才为自己错过一段青春爱情经历而感到遗憾。对于莱昂,对于马蒂尔达来说,幸运的是,他们相遇了,他们开始了另一种活法;不幸的是,他们相遇了,造成了一个人的死亡;而最终,幸运的是,死去的人死而无憾,活着的人回归生活阳光的一面。

        几年后,再看《这个杀手不太冷》,它已不再仅仅是部动作电影,而是一部关于人生抉择的电影。在影片开始不久,面对马蒂尔达的问题,“人生是一直辛苦,还是长大就会好起来”,莱昂的回答是,“一直如此”,这与他在为马蒂尔达拼死一搏前,对女孩的倾诉形成了何其鲜明的对比。看上去一成不变而又稳定有安全感的生活常常不是最好的,或者说它曾经是令你感到兴奋,愉悦,充满激情,而如今变得循规蹈矩而成为一种生活惯性的。保持当前的生活状态是一种选择,哪怕它已不再让你保持之前的生活幸福度,但是它“安全”、可预期,就如莱昂习以为常的生活。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常常在有意或无意间,遇上那个人生抉择的拐点,就如莱昂,小女孩流泪绝望的敲打他房门的一刻,是一场无意间送到他面前的人生拐点,而最终打开房门的一刻,则是他有意的选择。很喜欢莱昂打开房门那一刻导演的处理,绝望的马蒂尔达仿佛看到人生的一丝阳光,而这道光也反射到莱昂身上,照出了人生另一条路径。《这个杀手不太冷》以有些感伤的故事,讲述着其实很明亮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让这部影片除了紧凑紧张的剧情外,给人更深的回味。或许,特别对上了些岁数的人,这种感觉跟深,七年前看,坏的魅力无穷的加里•奥德曼让我崇拜,七年后看,憨的善良无穷的让•雷诺更让我尊敬,毕竟,在这样一个显得有些冷漠的社会,看到这样一位肯为绝境的女孩打开一扇门的大叔实在是感觉太温暖了。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item/9ba5f08e12451357e63d19aa

 4 ) 19岁时的矫情文字

原题:这个故事的结局

我是一个很年轻的人,却有着很老的故事。

那年夏天,我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而被电影学院拒之门外,分数很高的专业成绩也帮不我。可我很爱电影,近乎执着,不,是固执的爱。

我就一直执着而伤心地看《喜剧之王》,看周星驰的执着,直到遇到他。那年他37,我19。

只是随便找了个网吧,而他凑巧就是那家网吧的老板,我手里的《电影世界》吸引了他,他问:“借我看看,可以吗?”回首间,是湖碧酽的水,和那水中温柔。凑巧,我们都喜欢Nicolas Cage.那以后每期《电影世界》都是他先看,我上网。我也常去那家离“家”很远的网吧,每日淘碟回来都让他copy到电脑里,《阳光灿烂的日子》、《心动》、《天堂电影院 》、《情书》和《离开拉斯维加斯》。

冬天过去,夏天是突然来的。

朝鲜族的我看韩国电影也是执着,《八月照相馆》让他感喟不已,他说我买的电影中它最成功。网吧,搬到了我“家”对面,让那个我寄居之所不再落寞。那年夏天,他38,我20。我知道了他的妻女都在新加坡,而他,独自在这个城市“生存”。他就叫那为生存。

有一期《电影世界》上有张很有魅力的脸----让·雷诺,那个我一直买不到的杀手leon。那天晚上,他租了那部电影,在他“家”里看leon,和那美丽的星战女王。换碟时才发现,他倒在那睡着了,一定是网吧的扩建累坏了他。我关上VCD,看他。30岁的男人睡起来如同一个孩子。屋里只有微弱的光和遥远的喧哗,还有,他的呼吸。他忽然睁开眼睛,抱起坐在地上看他的我。很温柔,那么温柔。《这个杀手不太冷》我们没看完。

夏天走得也很快,但是,很幸福……

我抓着好容易买到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一路跑回网吧,一个很动人的女人亲切的问:“小妹妹,常来玩吧?”俨然女主人。第二天,他说:“我妻子,明天就走。”新加坡,并不遥远,我笑着听他歉意的话,那么温柔。

我得在他生命中消失,还有我们没出生的孩子。我带走的东西只是那盒VCD,《这个杀手不太冷》。我躺在手术台上,仿佛听得见他的笑和leon低沉的那句“Alwanys”。他疯了似的找我,手机里塞满他的留言,我从不回复,只是每天开5分钟机。只想看他的短信,品尝那种得不到幸福与辛酸。一天,一个信息,是网吧的一个员工:“老板哭了,看他那你留下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我掏出碟盒,空的,我又没办法看到结局了。我回复:“告诉我结局。”等到的却是他“回来吧!”我拆下电池,将手机和电池一起扔下下水道,站在马路上,对着那个阴沟哭,声嘶力竭。

在一个网站上看到那部电影剪掉的精彩,宁静圣洁的“床戏”,leon和portman抱在一起睡觉。因为父母的极力要求,我回到了那个城市,却不敢靠近那个有他的领域,毕竟,这个城市很大,也很寂寞。我努力让自己改变,只有一个习惯不变,一期不落的《电影世界》,期待会有关于《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文章,只为想弄清那个故事的结局。

书报亭前一个男人手里拿着最后一本《电影世界》在看,我问:“买吗?”“当然!”头也不抬,而那声音!我愣了。那期介绍戛纳,“leon”的家乡。那人忽然抬起头:“你要么?”真是他……依旧那么温柔,湖水般碧酽。我摇头,笑了,转身就走。他没认出我,或者他忘了我。我剪去了长发,换掉了休闲装,我还扔掉了我们的孩子,那个常在梦里和他一起出现的,没见过阳光的孩子。我也扔掉了过去。我走得很快,墨镜后的泪爬了满脸。“是你么...”身后的声音很小,但是仍刺痛我。

我随便跳上一辆公车,逃。车上几个小女孩热烈的讨论F4,我看着车窗外的太阳,躲闪着他寻找的眼睛。

《花眼》里冷漠的黑衣天使一定不会送我五星,那我这回阳光下的流泪会让我和武拉拉一样么,在眼睛里长出彩虹么?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结局,我是没可能知道了。你们呢?

告诉我吧……

                                                   于2002年5月31日




这个是我19岁那年写的,写在我下决心沉在那湖温柔碧酽的水里之前。登在那年7月《电影世界》上,我是在跟我自己赌,《电影世界》登了,我就沉下去。没登,我大可以报个外地的大学,找个小男生恋爱,吵架,分手。可是,居然登了,还在那么及时的报志愿前。所以,我的志愿表,干净得让老师骂。我不管。我就要留在沈阳。我很固执。我唯一的优点。
我不是想用这个故事卖钱,我只是想倾诉,于是,我记得我署的是“不留名”,还是很固执。天知道,大学的写作老师说,如果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可以免修他的课,就是因为我的“不留名”,我只有听了那个老流氓一年的课。
那时我和他才刚刚开始,我就看到了结局。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我写的,我和他故事的结局是谁写的?
2004年夏天,我让他看了这个故事,以前我一直固执的不让他看。他哭了。虽然他不懂电影,可是他说他在为我能写出来而高兴,我没署名,他知道是我写的,我知道是我写的,这就够了。
现实总是和想象差很多,我只知道我是很疼的。这个故事是真的,除了,除了我知道《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结局。还有故事开始变得很复杂。
直到2006年,一个凌晨,我突然矫情地觉得,咋这么伤感。却又发现我从前上的一个网站上居然还保留着这些我19岁时的矫情文字。起码,那个时候我写的很真诚。
转过来,因为,我已经再也不去那个网站了,就像我早就已经再也不买《电影世界》了。原因是它们都变烂了。
还有,我再也不会有19岁时的那种矫情了。

2008年8月5號,我真的剪掉了長髮,那么多年的長髮,我覺得我的脖子涼爽得很寂寞。我也離開了瀋陽。那么多年那么多故事的瀋陽。我到了芝加哥,在這個都是傻逼老美的地方,我選擇,往前走,接著,做一個在這裡根本算不上了解我的人眼中那個不羈的我。然後,固執的回憶,哪怕那個回憶讓我在夜裡疼得不能呼吸。

2006年,我重新看我矯情的廢話,我矯情的傷感。
2008年,我重新看我更加矯情的廢話,我知道,原來,故事真的是我寫的。
還有,我把leon帶到了這裡,陪著我。就像每個夜裡,一閃而過他的笑容,他的眼睛,還是會陪著我。就那么一直陪著我。直到,我死去。

我會發著呆,然後微微笑,接著緊緊閉上眼。
閉上眼睛,我才能看見他的臉。

2011年末,我结婚了。
2012年的一个晚上,莫名其妙的听起来陌生人。突然想到他,跟自己说,原来已经10年了。我真的是不再有19岁那时候的矫情了。
不清楚从2008年到2011年究竟是怎么过去的,只知道我伤害了很多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你和谁在一起都不会幸福的,我恨你。你会总想起我的。于是,我选择在受伤之前伤害别人。

我知道,我错了。
你们都不要恨我吧。很抱歉我用你们来帮助我释然。
希望你们都幸福。我不需要知道你们都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只要你们觉得不用去计较最后是恨还是怀念,浅薄的幸福才能帮助你释然。

 5 ) 這個杀手真的不太冷

杀手原該是冷酷 冷血 冷靜!! 最厲害的殺手不该善良溫柔,不可以愛上一個人。里昂不是一个好杀手。卻是個很有魅力的大叔。
 一個不太冷的殺手, 天天細心照顧盆栽, 愛喝牛奶, 獨自看個電影就熱淚盈眶...... 做为职业杀手的李昂,他的生活太過单纯的, 這和單槍匹馬就俐落殺死一眾擁有強大武力的黑幫於眨眼間的殺手形象, 似乎是違和的,聯想不到一起的....雖然老先生說//你刚来这个国家的时候,乱七八糟,被女人弄的一塌糊涂。现在,却是一个优秀的杀手。//暗示他今日能成為強大的殺手源自痛苦的過往, 但很明顯,在他心底仍是有份純樸的溫情,期待生命中有值得去愛去守護的人事物,他雖然盡力'裝酷,...但是不论走到哪里李昂都要带着的盆栽,正代表着李昂曾经无法保护的爱情,也代表他與大地隔絕, 無法恣意生長。其实,他很想去爱人,保护她,照顾她,呵护她,想要自由自在簡單地生活著。身為女人我其實還是無法想像他第一次殺人時的心理狀態,即使殺的是萬惡的壞人.我還是好奇他如何說服自己動手.....但是,這矛盾似乎正能讓他代表着男人 除惡扶弱的一面, 這衝突元素也使部戲更加地出彩不俗
使這部戲熠熠生輝的元素,當然要提及天才童星 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玛婷达,13歲的女孩聰慧過人,表現得真好, 她扮演一個在充滿罪惡與暴力的問題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似乎有著超齡的早熟與世故的氣質, 她常坐在旋轉樓梯頂樓上,晃著小腿,學大人說話抽菸,伶俐的眼轉著細細觀察世界.但是她畢竟是個敏感善良的孩子,她出現在李昂的生命中,一面是尋求保護, 另一面卻是里昂殺手人生的救贖.當他在面对她家人被血洗之后惊慌无措时刻的那一瞬的开门,他的人生就有了一種昇華價值!玛婷达是他無法拒絕的陽光,他被疯狂执拗又天真的她改变,而她愛上了內心世界極其溫良的他。自此里昂殺手冷酷無情的人生轉變 , 我甚至感到他生命裡有了詩篇與樂章。
理智告诉里昂,杀手不可以有感情,但他的心卻已無可救藥地愛上她。他可以为了她置身險境甚至犧牲自己。他的爱是那么的深沉, 他們之間有太多世俗的差異橫阻在兩人之間 , 年齡,身分....都是不可跨越的鸿沟。他只能隱藏壓抑自己的爱。不断拒绝否認。直到最后一刻,才敢对她说;我爱你
戲中還值得一提的是: 壞人喜愛贝多芬,莫扎特....等古典音樂, 却是極其残忍冷漠之人;原来善良高貴的人性, 並不是在於你聽懂什麼音樂,讀過什麼名著,可以談什麼學派什麼哲學 , 而是靈魂中的溫暖慈悲

 6 ) “每个女人的心里都有个里昂。”

冬日的城市傍晚,车辆飞快穿越过高架桥。
高大梧桐树与深蓝天空交际处,一群飞鸟在夜幕中盘旋。
我忽然记起玛蒂尔达说,在这儿我们安全了,里昂。
女孩抱着里昂的盆栽,穿越过校园长廊,从一群人身边沉默着穿过,走到绿树葱茏的校园草坪,走到秋日午后的阳光里。
女孩跪在草上,一边把兰花从盆中移入草地,一遍对着它轻轻道,这里安全了,里昂,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里昂已经四十岁了。
他的生活除了做职业杀手外,每日一心一意擦拭他心爱的兰花是他全部乐趣。
女孩说,里昂,我想我是爱上你了。杀手问,你怎么知道。
女孩说,我感觉得到。杀手问,在哪里?
女孩把手放在肚子上,在这里,在我的胃里,它是热的。以前这里总像打了结似的,但现在不会了。
杀手说,恭喜你胃病好了,但这不代表什么。

可杀手在女孩向他表白后的那一次任务中,受了伤回来。
是啊,一向身手敏捷专业的他,怎会如此容易受伤。
那一定是他爱上了一个人,怪不得人们都说,你在爱的时候,总是不能心无旁鹜。
魂儿都被别人勾了去了,怎能专心致志干别的事?

可他告诉女孩,你只是胃病好了,并不代表什么。


原来我们都是那个十二岁的玛蒂尔达呢。
里昂,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一句接一句的向你倾诉我爱你。
里昂,你不知当我在一场劫浩中逃离走进你的门前,你开门时那束阳光倾泻在我身上,我感觉好极了,我知道我有救了。
里昂,你不知我多希望我是你的那盆兰花,你在枪林弹雨中都要舍命保护它呢。

可终究,里昂像保护那盆兰花一样保护了玛蒂尔达。
并且在最后关头,在里昂埋了全身的炸弹拼命为女孩找到一条出路后的那个拥抱里,女孩哭着说,里昂,我不能失去你。杀手一字一句说,你不会失去我,你让我尝到生活的滋味,可以睡在床上,有牵挂。我爱你,玛蒂尔达。

我看到里昂终于逃了出来,脚步缓慢疲惫的走向门口。
我听到他沉重的呼吸声心跳声,我看到门外那温暖阳光和匆忙人群和车辆。
他们在经历一场生死患难时,你看世界,它不曾改变,它依旧匆忙。
我以为他们要见面要重逢了。可他还是被对手击中,沉沉倒了下去。
……


我还记得玛蒂尔达问里昂,人生好辛苦,还是长大就好了。
里昂道,一直如此。

呵,一直如此啊。

 短评

大叔萝莉的爱情💏,电影很好看也很经典,但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这种年龄差,这个里面还是诠释的很好,可惜大叔最后死了😭

7分钟前
  • 百骨金titi
  • 推荐

她对Leon说,自从遇见你后,我的胃,再也不痛了……

12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Always like this.

17分钟前
  • 浪味仙
  • 力荐

Here in my stomach. It's all warm. I always had a knot there, and now.. it's gone.

21分钟前
  • 小儿勾
  • 力荐

一半的魅力来自反派:Gary Oldman.

24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力荐

或许是很多姑娘大叔控的根源。

29分钟前
  • Nalakuvara
  • 力荐

里昂只有一颗盆栽,不善言辞,爱喝牛奶。他不像,却真正是一个杀手。玛蒂达的到来,是包袱,也给里昂带来了生机。不过这种设定,注定是悲剧收场。里昂死后,玛蒂达将他盆栽的种子落地生根,里昂终于不再每日拿着手枪在椅子上不安地入睡,他落地了。娜塔莉波特曼太灵了,玛蒂达是如此特别。

30分钟前
  • 瓶子不能倒
  • 推荐

我到哪里找,像你这么好。

34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Leon的门打开,一束好象来自天堂的光照在Mathilda脸上。给他快乐,从不发问。细节和大方向都很出色,一部控制得几乎完美的电影。

37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我开始想要过得快乐,睡在床上,有牵挂

40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推荐

看到泪飙,世上最温情的杀手。幸运的姑娘在12岁就遇到了真正的男人。

41分钟前
  • 酚酞
  • 力荐

爱上了让雷诺。爱上了这个意大利杀手的温情。爱上了他脸部轮廓,和刚毅的线条。“人生诸多辛苦,是不是只有童年如此。”玛蒂尔达问。里昂说,“一直如此。”这样的话,击中了内心深处。

42分钟前
  • 。光本
  • 力荐

杀手又怎样?警察又如何?冷酷或者温柔,不是靠职业来评断。那个警察冷血的想让人捅死他~!而这个杀手,让人心疼的只想轻轻的温柔的抱抱他。

44分钟前
  • 伊豆
  • 力荐

Léon: You're not going to lose me. You've given me a taste for life. I wanna be happy. Sleep in a bed, have roots. And you'll never be alone again, Mathilda. Please, go now, baby, go. Calm down, go now, go.

48分钟前
  • Camellia
  • 力荐

这个男人他是从儿时的动画片里走出来的,是邪恶和童真的混合体,这令我着迷。

53分钟前
  • shu
  • 力荐

喜欢这个喝牛奶的男人

56分钟前
  • Cherry
  • 力荐

传奇,童话,传奇,童话,传奇,童话……

5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萝莉有颗御姐心,正太有个大叔身——邪恶又天真、残酷又温柔,多完美~

1小时前
  • 沉歌
  • 力荐

一个杀手被一个萝莉害死的故事

1小时前
  • 左宜右有Haak
  • 力荐

我没啥感觉的公认好片。

1小时前
  • 李同学liv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