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

剧情片其它1986

主演:厄兰·约瑟夫森  苏珊·弗利特伍德  艾伦·埃德渥  古德·吉斯拉德提尔  斯文·沃尔特  瓦莱莉·迈蕾丝  菲利帕·弗伦岑  汤米·谢尔奎斯特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牺牲 剧照 NO.1牺牲 剧照 NO.2牺牲 剧照 NO.3牺牲 剧照 NO.4牺牲 剧照 NO.5牺牲 剧照 NO.6牺牲 剧照 NO.13牺牲 剧照 NO.14牺牲 剧照 NO.15牺牲 剧照 NO.16牺牲 剧照 NO.17牺牲 剧照 NO.18牺牲 剧照 NO.19牺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30

详细剧情

  评论家亚历山大(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饰)在瑞典的家中庆祝自己的五十岁生日,年幼的小儿子刚做完咽喉手术不能发声。两人在静默中种下一株树苗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电台广播了一则发射核导弹的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绝望的亚历山大向上帝祈祷不要发生战争,甚至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来阻止世界末日的来临。期待世界重生的亚历山大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烧毁了自己的房子。在熊熊大火中,亚历山大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小儿子来到岸边继续为他们共同栽种的树苗浇水,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苏联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杰作《牺牲》,荣获1986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并提名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于1988年荣获第4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长篇影评

 1 ) FIFF27丨DAY5《牺牲》:万物起始,就有了语言,你却沉默得像条鱼

第27届法罗岛电影节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牺牲》,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米米

永远“看不见”的希望,永远做不到的“牺牲”,永远都在等。

孟山

人总是这样,思考的太多,行动的太少,说不出口的太多,无力的行为太多,但是寄托于下一代就是可行的答案吗,这应该没有人可以回答。

dama.W

摄影构图画面完美,就是对故事本身不太有感觉,作为老塔的人生最后一部电影也算是一个完美的句号。

Andrea

装满千年往事的老屋终会浴火涅槃,枯树之下依然守着相信的少年,不变的是诗意。

一桶猫

极高水准的色彩运用和长镜头调度 尤其是结尾相当震撼 一如既往沉重、绝望、末世的气息 关于宗教、哲学、信念的思辨贯穿全片 首尾呼应的浇树也象征着希望 对于老塔来说是最完美的告别诗

Sanders03

消亡之人

房子最后烧得只剩几根黑漆漆的木头,虚弱地搭在空中,只等风一吹就倒了。它就好像那枚核弹发射之后整个人类文明苍白可怜的缩影。 付之一炬。到头来什么都抵不过一把火的。而这火总是人类自己放的。 放火多容易啊。哪有什么牺牲呢?不过是一个没胆子迎接明天的疯子自欺欺人自暴自弃的一场表演。塔可夫斯基的超验影像在以往总让我感到宽慰,但这次好像也只让我觉得是大梦一场。 最喜欢的只会是那些对人类罪状语无伦次的控诉,那些抽泣和呢喃。 因为我对当下的判断是:一切的救赎都是假的,只有痛苦是永垂不朽的真实。

快乐王子

牺牲后的新生,或许塔究极一生都是在呼唤爱和希望、信仰,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期盼着这个世界能够更好。矛盾的地方在于一方面亚历山大甘愿牺牲自己的所有去换取往日的欢愉与和平,但他也无比清楚人类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暴力,扫荡了所有的自然之美,世界不过是一片荒芜。超现实的景象与梦境关联,或许所有的恐惧也仅仅是一场梦,但他还是要去做,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目光转移到天上祈求玛丽亚将所有人救赎,祈求为人类而殉身,祈求希望在燃烧的房子、滚滚的浓烟之后闪耀。最后孩子开口说话,土地、树、海、人类于此刻共存,或许塔依然希望自己去相信,也许这个世界会变好。

三色堇紫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导演遗世之作,世界毁灭前的惊世预言,生命终结前的自我牺牲。轻盈到无法落泪的孤寂之痛,朦胧到无法穿透的虚幻梦境,残酷的黑白影像,写满了腐朽破败的荒凉景致,在如神交般的时刻相拥入眠,漂浮着的身躯和空荡荡的灵魂,一把火焚尽了过往岁月的残留痕迹,一切如醉梦般清醒。万物起始,就有了语言,我们在希望与失望中走向死亡,直到终点。

伊菲吉妮娅

塔式遗作!是困惑,是绝望,是恐惧,是祈祷,是牺牲,是献祭,是生死间的徘徊,是对生命理想的踟蹰;灰冷阴暗的基调,弥漫不散的末世气息,全程随时可能崩溃却又紧绷着的最后一根独弦,终于在结尾的大火中毁灭而后重生;爱与信念重回大地,希望之树必将生生不息!

FranzCamus

神学 宗教学 形而上学。我看不懂 但是我大受震撼!

#FIFF27#第5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如果久一些?如果再久一些呢?

这个话题我高一时仰望的一女生就写过。当时愤世嫉俗的语文老师要我们写自己想写的任何话题,于是我当时就写了两双胞胎闹内讧的家庭问题,这个女生就写了世界毁灭的问题。

人和人之间境界的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她在作文里面写的是彗星撞地球,很有可能发生的命题,直到现在我发现包括如今日日折磨我的Poe在内居然有那么多的人思考过这个问题,而我当时对彗星用处的认识却还只停留在骂别人“扫把星”的层面上。她写道彗星撞向地球,地球面临灭亡,于是人们纷纷回到家里和自己亲爱的人共度在地球上最后的时光,即使有过矛盾的人也温情地拥抱在一起,冰释前嫌。然后呢?我问她。字数够了,她说,而且彗星撞地球了,还有什么然后?都要一同奔赴黄泉了,自然没有什么然后了,只是当时我想问的是,在彗星撞地球之前,人们然后只是一直都温情地拥抱着么?在这知道自己将完之后,那段确定又不确定地等待时间,就算是一家人围坐在点着蜡烛的餐桌边,那种短暂不确定的暗黑的压力和恐惧,是一直紧紧地温情地拥抱在一起就能够解决的么?这位女生分明吊着胃口在写悬疑片哪。

好吧,彗星向着地球飞撞过来,速度太快所以人们还没来得及有太多的反应时间就灰飞烟灭了,那如果久一些呢?

我一直喜欢看有力量的故事,而在重压之下人与人之间力量通过各种手段的竞争写得漂亮的话尤为精彩,到最后这种力量释放的霎那更是让人有如醍醐灌顶。这种释放,可以像Flannery O’Connor那样充满肢体或言语上的暴力,可以像Williams写Blanche一样扭曲又可怜。而什么样的压力能比世界毁灭来得更大?如果知道世界马上就要毁灭,但是你还得等那么不确定多久的一会儿呢?前一分钟还在谈论真相的缺失和生活的不满的Alexandra跪在地板上,发亮的眼睛像受惊的鹿一样来回闪动,他的眉毛拧在一起,眉际却又被高高地扯着。“I’ll relinquish everything that binds me to life, if Thou does restore everything as it was before,”他说,“Just let me be rid of this deadly, sickening, animal fear!”是的,对的,我向那位女生问的然后就是要这一句,那种排山倒海的恐惧,是亲情的堤岸守得住的么?这位充满思辨智慧的Alexandra竟然要把最爱的Little Boy也奉献给神,只为了停止住眼前无法守住的恐惧。

只是Andrei Tarkovsky一直都是那么的严肃和凝重,那位女生所坚信的温情在Tarkovsky的手中变为的宗教的悲悯,以一种近似魔幻的方式Alexandra在女仆Maria怀抱中得到救赎,贯穿其中的是对于精神的信仰的爱,为此能够自我牺牲的升华。

但是我仿佛更喜欢看着这群人在得知核战爆发在即后的反应。他们坐在空荡房间里,脸上闪过电视的荧光,这时Adelaide忽然站起来,大声质问其他人,然后哭着嚎着乱成一团,每个人反应都把各自的故事说得淋漓尽致,这个时候电影的张力扩大成了戏剧,我完全可以说我现在看的是Sartre的No Exit,或是Man and Superman做梦的桥段。

就是这么短一点点时间,把生活压缩成了戏剧,那如果再久一些呢?

室友睡觉前有时会叹气,问“你说我天天看这种东西,有意义么?等到最后地球灭亡了,什么都留不下来。”我会很无语,问“那你能干嘛?”他也不回答。

我给大一小孩上课,跟他们讲Carpe Diem,要抓住时光,只是看着他们的脸我就觉得时光飞逝,可是连根丝都没抓住。消亡的压力拖得太久,反而令人厌倦。如果像室友那样去想最后的问题,不会让人打起精神来,反而我会看到自己像表演烦透了的小丑一样,把手里转了无数次的球一个个狠狠地扔到观众席里面去,还有那个高帽子,还有那个红鼻子。我不知道最后要保留下来什么,我的室友他也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的学生里面有多少人知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

每个人都可以憋足了气力换来一次花火的绽放,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隐忍?

我看到Tarkovsky在微笑,他是对的,他一直在提醒人们,只是他的答案,他的悲悯,我感受不到。

 3 ) SIFF2016. Day 1. 牺牲 @UME新天地

        第一天早上《安德烈•卢布廖夫》下午《牺牲》,塔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和遗作。和看完《乡愁》时一样难以言表的感受。就影片的气质来说,《牺牲》与《乡愁》无疑更为接近,这大概也是今天的两部中更喜欢《牺牲》的原因。
        放映的开头十多分钟字幕员姐姐一直没有调整好状态,导致我前十多分钟一直痛苦地和自己的英语速读能力和词汇量作斗争。好在后来正常了一些之后并无大碍。
        与《乡愁》类似,《牺牲》的故事被繁复的台词和冷涩的长镜头悬置起来。这样的个人风格总是让我疑心,能看懂塔可夫斯基的人,要么是诗人,要么是哲学家,要么是诗人和哲学家的交集——疯子。所以影片诗人的部分,有人在捕捉;哲学的部分,有人在沉睡;疯子的部分,有人在嘲笑。
        塔可夫斯基先有了《牺牲》的构想,接着拍摄了乡愁,最后拍出了和原先的构想截然不同的《牺牲》,他原先的构想暂不揣测,但两个故事的内在逻辑承接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亚历山大和儿子种下了那棵枯树,枯树在消失了一整部影片后在最后回到视野之中,和给老塔孩子的"宽慰与希望"一起作结。枯树死寂的意象颇似鲁迅短篇里蜿蜒游过的蛇。同样代表着恶的毁灭中的重生背后,塔可夫斯基相比鲁迅的最大不同大概就是这种环绕型的救赎中浓厚的宗教色彩。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消息传来,亚历山大的精神国度战栗后垮塌,最终在上帝的先知神意"邮递"之下寻找"圣交"的解决,"应验"之后他发了疯,烧了房子,在水滩里跌倒,钻进救护车又逃出来拥抱......
        虔敬靠表白和牺牲来证明,毁灭又报答信仰,成为最后的牺牲。在哲学失去一切解开人的未完成性的可能之后,神再一次成为最终文明接续的咬合。《乡愁》里的一支蜡烛在《牺牲》中烧成了一整幢小屋的浓烟和烈焰。就像鲁迅笔下"孽风毒焰"下匍匐的苍白的新希望。
        而所谓的希望是否只是意味着鼓励下一代的人继续着上一代重复的轮回?
        潜行的蛇可以头尾相连形成无尽的圆,枯木假如会重新萌发是否也终将再次干涸,人类也总是重复着往日的悲辛和自嘲般的慰藉与期许。这种环形的意象在亚历山大穿的道服上再明显不过。太初有一,而道潜行天地,人类再兜兜转转都不得不回到“一”中。而另一个悲哀暗示则是亚历山大对自己和儿子“日本人”的自况,日本的“物哀”观与本片表达的思想显然也是可以契合的。因为自然和命运不可抗拒,所以人的一切挣扎都显得如此多余。
        对老塔还没有什么了解,只是掺入了过多的个人理解之后,信仰和牺牲的价值本身也在被重新悬置而后言说。最终,文明会否咬断自己的咽喉重新演绎,这样的矛盾大概是老塔最根源的乡愁和牺牲的悯然吧。
        以及这大概是我所看的仅有的不到两百部长片里的最佳了。

 4 ) 《牺牲》:儿子是唯一的奇迹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6479.html

载着亚历山大的救护车已经离开,骑着自行车的玛利亚已经远去,在旷远的地方,在宁静的湖边,亚历山大的儿子一个人拎着水桶,一个人为树浇灌,一个人为树垒起石块,一个人的努力和一棵树的成长,构成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最后的孤独,但并非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当儿子躺在那里并仰望天空时,他在咽喉手术之后第一次说出了话:“开始的时候就是语言,为什么呢,爸爸?”

第一次说话,是对于身体疾病的消除,而这一种言说,是在仰望天空时发出的,“爸爸”更像是对上帝的言说,而“开始的时候就是语言”所对应的也是经书上的那句话“太初有道”,道成为语言本身,道成为言说的方式,儿子便完成了对于“父亲”的一次赓续,在信仰意义上更是一种奇迹的发生——在一个人的言说中,在一棵树的成长里,为什么“开始的时候就是语言”就成为塔可夫斯基关于救赎的最后一次疑问,而最后打出的“献给我的儿子,希望他拥有希望和信心”,也意味着塔可夫斯基在“儿子”身上完成了救赎,这一个关于信仰的母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从咽喉手术不能发声,到最后完整地指向了“太初有道”的言说,亚历山大的儿子成为“牺牲”之后的唯一一个奇迹。“牺牲”而救赎,救赎而创造奇迹,塔可夫斯基显然选择是和《乡愁》不同的寻找道路,在《乡愁》中,塔可夫斯基在怀乡之情中寻找信仰的目标,这个目标便是故乡和“母亲”,这是一种返回式寻找,但是安德烈和多米尼克都已经回不去了,他们在自我神圣化的过程中完成了救赎,但最后只是一个人的演出,最后剩下的是灰烬和骨头。而在《牺牲》里,亚历山大却以“自我牺牲”的方式祈求上帝免罪于家人,“如果需要,我可以把一切都奉献给你,可以离开家,可以烧掉房子,可以成为哑巴,上帝啊,帮帮我!”最后,他的确用一把火烧掉了房子,的确被推上了救护车,的确离开了妻子、女儿,而在完成了牺牲之后,此前无法说话的儿子终于完成了“太初有道”的言说。

但是,儿子只身一人给树浇水垒石,真的是奇迹发生的一种隐喻,真的是牺牲之后的言说?电影一开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用了4分44秒的时间展示了达·芬奇的名作《三博士的朝拜》,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一幅画事无巨细地展现出来,在故事的开头成为对《牺牲》解读的一条线索。《三博士的朝拜》取材于马太福音中的故事,耶稣降世时希律王要求三博士前往伯利恒拜访。拜访是对耶稣这一上帝之子的确认,充满了某种仪式意义,而在展示画作之后,塔可夫斯基的镜头缓缓向上,是画作之外的一棵树,是树上的浓阴,于是出现了湖边的亚历山大和儿子,亚历山大则继续着关于一棵树的神迹故事:有一个老僧侣帕姆维种下了一棵树,他的门徒约翰·科洛甫为了让它快快长大,每天拎着水爬上山给树浇水,晚上又回来,三年之后,树终于开出了花。

用三年的努力,让一棵树开出了花,这当然是一种奇迹,而门徒之所以能创造这个奇迹,就在于内心坚信上帝的力量,而上帝的力量也最终变成了奇迹。亚历山大以这个故事教育儿子,似乎在解说着虔诚和奇迹之间的关系,但是他又在这里设置了另一种可能:“有时候,我曾想,人们做同样的事,就像确定的仪式,但有些东西会变成另外的东西。”年轻僧侣每天拎水浇树,就是在做同样的事,这件事便成为了他“确定的仪式”,但是当亚历山大在转折的语气中说出了“另外的东西”,似乎在否定这种被确定成仪式的奇迹,或者在他看来,“另外的东西”比奇迹更为重要。

“另外的东西”到底是指什么?看到另外东西的意义,首先是对仪式的质疑。作为著名的记者、戏剧演员和文学评论家,亚历山大这一天正好迎来自己50岁的生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牺牲”的一天正好是他审视仪式虚无性的一天。除了亚历山大和儿子之外,家里还有妻子阿黛拉伊德、女儿玛尔塔、朋友维克多、邮递员奥托和仆人茱莉亚、玛丽娅等,他们在这一天中多次谈到了仪式。当亚历山大回到家中翻开杂志,里面是达芬奇的画作,他感慨了一句:“人们已经丧失了一切,连祈祷也不会了。”祈祷当然是仪式之一种,当丧失了祈祷,就丧失了仪式感,但是亚历山大在质疑仪式的时候为什么又要挽留仪式?奥托用自行车带来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的是一幅17世纪的欧洲地图,这是一张珍贵的地图,奥托就是将它送给亚历山大作为礼物的,“礼物象征着一种牺牲。”奥托如此解说这份礼物,当礼物成为一种仪式上的牺牲,17世纪的欧洲地图也取消了作为历史见证物的意义;亚历山大对于地图,说了一句:“世界像地图就好了。”言下之意,世界应该如地图一样不再发生变化,它被禁锢在历史之中,以此他说到了蟑螂,“一直围着盘子转的蟑螂,自以为是对着它前面的既定目标在爬。”盘子在转动,蟑螂在注目,真正转动的是盘子,而蟑螂以为自己在努力向前爬而使得盘子转动,蟑螂误读了世界的转动,亚历山大希望人不要像蟑螂一样,而不要像蟑螂一样,就会像禁锢在历史中的地图一样,而维克多却说:“蟑螂是一种礼仪。”又把仪式变成了“确定”的存在。

祈祷是仪式,礼物是牺牲,蟑螂是礼仪,在亚历山大50岁生日时,这一切组成了仪式的世界,他们都在“确定”的世界里丧失了可能性,而亚历山大给儿子说起僧侣的故事,分明是在寻找“另外的事”,在仪式不断出现时,“另外的事”也开始凸显出来。对仪式这一确定的事的质疑,在某种程度上对上帝逻各斯的质疑,而对上帝的质疑必将会产生对人本身的思考,亚历山大在遇见奥托的时候,谈起了尼采《永恒回归》中的“白痴”,“我们在那里生活,忍受痛苦是因为我们有希望,等待着什么又让我们失望,死亡复活,忘掉过去一切又将重新开始。”这个“白痴”的意义就是打破旧秩序创造新世界,奥托显然对这个“白痴”的到来给予了某种信心,但是对于亚历山大而言,不相信上帝的仪式能产生奇迹,也不相信人的创造能改变世界,甚至他对人类的所为创造历史充满了否定:“人总是疲于奔命,防范着别人,防范着他周围的大自然。他总是强迫大自然,由此导致了一种建立在暴力、强权、恐惧和依附之上的文明。所有被人们称为技术进步的东西一向只用于生产一种标准的起居设备和发明武器以保卫权力。人们象野蛮人那样生活,使用显微镜可以象用捣锤那样……”

他否定人的创造性,是因为这种创造所建立的世界是对自然的破坏,是暴力和强权下的文明,“人把一切变成了武器。”这就是现代的症结,所以在和儿子一起回家穿过树林的时候,亚历山大对他说:“这里这么和谐,这么宁静,这里的房子是我们自己建造的。”亚历山大也是建造者,但是他建造的世界是宁静的、和谐的,而这正是他对被现代社会破坏的自然的怀念——以前他和妻子阿黛拉伊德就经常来到这里,甚至不带地图和汽油来树林中,去河里划船,如果遇到下雨,他们会选择步行,当雨过后,太阳又会出来,“那时,我们幸福地生活着。”这是不用地图可以抵达和返回的世界,这是不用汽油等物品也可以回家的时代,这是幸福而美好的回忆。也正因为亚历山大内心有着一个淳朴的怀旧梦,所以他毕生所追求的就是真实,当记者他追求真实,作为文学评论家他以真实为理想,而在舞台上他更是展现真实的情感,“我不喜欢角色中自我我骗,现在包含了太多的不快、可悲、女性和怯弱。”

当虔诚只剩下仪式,当人的创造破坏了自然,亚历山大所追寻的真实是不是也变成了异化和虚无?亚历山大50岁生日,这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日子,这是一个远离都市的乡村世界,一切都应该是和谐的,宁静的,但是呈现出来的却是诡异的,疯狂的,神经质的,甚至是让人恐惧的——而这便是对所谓宁静、和谐和真实的最大改写。阿黛拉伊德是最为奇异的存在,当亚历山大和儿子在树林里的时候,他和维克多坐着汽车到来,感觉她和维克多比亚历山大走得更近,阿黛拉伊德抱起儿子,说出了“我的儿子”,亚历山大又纠正她:“是我们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之后她又和维克多一起坐车离开,只留下亚历山大和儿子步行回家;在家里,阿黛拉伊德拿着花说亚历山大出名之后放弃了一切,亚历山大解释说自己“不能忍受它”,而阿黛拉伊德情绪开始激动,她反对亚历山大说戏剧中包含了女性的东西,认为亚历山大这样说完全是和她作对,“他吸引我就是他身上展现了戏剧魅力,现在他抛弃我了。”而当广播里播出核导弹发射的消息,并声称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时,阿黛拉伊德的情绪更激动了,“你们男人为什么不做点事情?”维克多给阿黛拉伊德打了一剂镇静剂,在片刻安静之后,她又开始大叫,“我爱着一个人却又嫁给了另一个人,这是为什么?我无时不在保护自己,人们却在欺骗我,他们说这是命中注定的……”这时候她起身吻了一下维克多。

阿黛拉伊德的激动乃至不受控制的癫狂,似乎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受害者,而她的表现多少也是一种虚伪,这是对真实的背叛:她和维克多,维克多和玛尔塔之间总有些隐藏的东西。而亚历山大呢?他所说的真实是不是真的让他坦荡?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消息播报出来,在他看来,这是人破坏世界的一种极端表现,在这样一种毁灭性的危机面前,他站出来成为了一名救赎者:“上帝,请你让我们免遭不幸,让孩子、妻子、维克多免遭死亡……”救赎而牺牲,就是让自己失去一切,包括言语的能力。但是这似乎是一场梦,一场自己跌倒而受伤的梦,但是当他爬起来,见到了玻璃门外的奥托,奥托告诉他必须去找玛利亚,“这是最后的机会,这是一个希望。这是神圣的事,她有这个权利。”奥托让她却找玛利亚,因为玛利亚诗歌巫婆,这似乎陷入了某种悖反:一个巫婆如何能做出神圣的事?

亚历山大骑上了奥托的那辆自行车,躲开了家人从事着神圣的事,却在半路掉进了水坑,在起身想要放弃时他却决定继续,于是他敲响了玛利亚的门,玛利亚的巫婆身份的确开始了这一件神圣之事:门口走过一群羊,玛利亚让亚历山大洗干净了手,在钟敲响三点的时候玛利亚听到亚历山大对自己说:“爱我,救我,救救我们大家。”那时的亚历山大拿着从维克多包里取出的枪对准自己,玛利亚让他免除了了自杀式的牺牲,“我知道她是一个残酷的女人,她欺负你了?”玛利亚脱去了自己的衣服,然后安慰亚历山大,并让他和自己同床——在那张漂浮在空中的床上,亚历山大和玛利亚完成了救赎。但那依旧是一个梦,梦中出现了街上奔跑的人,出现了汽车,出现了倒影中的楼,在一声声“不”的喊叫声中,亚历山大才从梦中醒来。

奥托作为向导,玛利亚作为救赎者,在亚历山大的世界里完成的这一幕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梦无法实现,就是在于亚历山大自己也偏离了真实,阿黛拉伊德在他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残酷的女人,就像一场演出,戏剧角色中包含了“女性”,它是不快,是可悲,是怯弱,而亚历山大自己呢?关于日本,关于日本音乐,关于儿子前世是个日本人的种种,似乎都在传递着一种现实之外的存在,它是隐秘的,它构筑了亚历山大对于真实的背叛。而真正让亚历山大无法走出困境的,却是言说,他指责强权和暴力,指责人变成了一种武器,就是指责言说,“所有人都在夸夸其谈,我们应该停止高谈阔论去做点什么。”这是他为人类指明的一条道路,但是他自己却陷在了夸夸其谈的虚妄之中。

从树旁对儿子说起僧侣和门徒浇水的故事,亚历山大一直在儿子面前喃喃自语,他在树林中迷路了,他便说:“人类已经误入了歧途。”维克多和他打招呼时,他还在和儿子说:“人一旦认识了自己,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害怕,他什么都怕,动物,雷雨和黑暗。”两个人步行的时候,他又说:“别怕,死亡是不存在的,对死亡恐惧是很吓人的。”他在言说,一直在言说,独自在言说,“太初有道,哎,你却默默无闻。”这里很明显,亚历山大把自己当初是言说者,是一个“父亲”,当他作为言说者站在沉默者的对立面时,这样的言说是不是变成了空无?当他说到人类把一切当成了武器时才意识到是在自言自语,“为什么我在说话?废话!废话!”言说变成了废话,这是亚历山大对自我言说的否定,对自我神话的消解。但是亚历山大在回到房子里之后,当他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恐惧中要成为牺牲者,无疑也是高高在上的一种言说,而这样的言说就一种不真实,它制造了假象,它也破坏了自然,就像奥托收集的那些“无法解释却真实的事件”,就像玛利亚给他讲述被修剪的花园的故事一样,一个母亲只认得18岁但已经死去的儿子,一座花园永远失去了最自然的魅力,一切的罪责都在于不真实的言说,都在于不尊重自我的创造,都在于奇迹的异化。

亚历山大祈求将他作为牺牲者的上帝没有出现,当他最终点燃了房子,让一场大火毁灭了一切,是让家置于一场火刑中,上帝不是审判者,自己才是;上帝没有在仪式中让自己牺牲,自我牺牲才是唯一的路:房子变成了灰烬,家不复存在,而亚历山大也失去了言说的可能:他被救护车拉走,从此变成了纵火的精神病患者——一种新旧的交替出现,父亲之于儿子,疾病之于康复,牺牲之于奇迹,经文之于现实,以及沉默的言说之于“太初有道”。

 5 ) 完整影评:我的电影之Top.2!

老塔居然拍了个反战/反思现代文明片,也许和他晚年有关,人晚年总会想到更多,老塔心怀世界。

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杀戮与罪恶上的一栋房子,战争的阴魂不会散去,世世代代世界都是这样丑陋,现在只会比以前更加糟糕,文明的血腥原形毕露只需要等待,那时候人们就像微型房屋里的人一样束手无策——也许只有奇迹才能救世界,或者把世界的罪恶烧掉,虽然成为一棵枯树一般,也就是日本文化的所谓回归自然,去掉人那画蛇添足的改造。虽然是枯树,但只要有天真的小男孩去浇灌,也会开满鲜花。没有牺牲就没有获得。老塔说充满希望与信心,这固然不错,但是是对未来,在我看来还是充满了对当今世界的悲观。

那些超现实的战后画面很震撼,尤其是永恒的冬天,因为核战世界气温下降和人们在废墟中出逃,但是背景却用无比的寂静衬托恐慌的画面,各种塔可夫斯基长镜头达到的巅峰。主角变成巨人看到自己房子无比地小的幻觉,正如我们的世界在核战、超级大国面前是多么脆弱渺小。老塔对自然无言的描写依然那么美,把潜行者、飞向太空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满分神作。

 6 ) 牺牲(上):当爱使我们逐渐退化失去自由,我们也让爱成了燃尽一切的火焰

初看塔可夫斯基的影片仿佛是个奇迹,
暮然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房间的门口,
过去从没有人把这房间的钥匙交给我,
我一直渴望能进去,
而他却能进入其中,行动自如,游刃有余。

                                       ——英格玛·伯格曼

忧郁在塔可夫斯基的镜头中是生活的常态。似乎像是一种诉说哲思与谈论存在的必备武器。
而忧郁背后隐藏额情感是热烈的温柔的,疲乏的坚硬的,柔软的哲学的肉体与情感。
几乎在所有的文本与艺术对于“欲望与爱”的讨论都存在一种深层次的焦虑和词语的匮乏。因为相较于时间来说,欲望与爱并不是永恒的定义。
时间能够冲淡一切。
“爱就是束缚的极致,同时也是自由的极致。”在《雕刻时光》中关于《牺牲》的叙述,他将片中从始至终都存在的忧郁感解释为对于爱的永恒性的怀疑,以及人与人情感之间产生的矛盾与对立。这种矛盾与对立,就像是在享受日照般光明的同时,另一面必然朝向的是地狱一般的寒冷。

《牺牲》探讨的是爱与人的个性的阴阳两极。并且这种类似于两条相等波长的轨迹,在生命体的真实中共同存在:
一条轨迹是对于生存的追逐,需要规划性与积极性去推动希望的持续,从而维持好自我的生命力,而另一条轨迹是荒谬的虚无的,不断感受生命轮回的无意义,就像死一般的黑暗与语言无力感。勇往直前的斗志和在原地踏步的虚无,不断在同一个心灵当中发生反应、交叉、重合。所以幸福的或者关键的、重要的、悲惨的、无以复加的时刻,都会交替前来。
亚历山大的命运,别这两种光明与黑暗的势力主宰、鞭笞。
在面临内在世界的崩塌,面临世界末日的来临,人类该怎样保存希望?


A
忍耐

“用牺牲换取和谐主题,为何会触动我?是爱的双边依赖关系吗?
为什么没有人想到,爱只可能是相互的,其他形式的都不是爱。”

影片塔可夫斯基一贯的诗意之中展开。压力山大与自己咽喉手术的儿子在空旷的草原种了一棵枯树,并且提到基督教中的一则寓言:

东正教的一位修道士在山上种了一棵枯树,并且让他的以为弟子每天给这可枯树浇水,直到它成活,每天黎明十分,这位弟子带着一桶水出门,他爬上山给那可枯树浇水,晚上回到修道院。就这样持续了三年,有一天他突然发现那棵枯树开满了鲜花。

这则简单的寓言像一首开篇的小诗,简单却又引领了《牺牲》全篇的真理:世界上,有谁能够幸福的活着呢?人的心灵和所有的植物都是一样的,会突然性的衰竭,随着时间变得腐朽。唯独付出像寓言种的弟子那样非凡的努力,才能够撑起片刻希望,才能够获得片刻的幸福。

在塔可夫斯基忧郁的长镜头中,忍耐与静止是一种反作用力,对抗世界的变化。而这种元语言性质的镜头表现,所有的指示意义都在阐述一个简单而明显的事实,当你年逾古稀,当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对你失去了诱惑力的时候,生活的真相才会存在,才会显露出真是的面目。
这不是因为你自己的思维结构的改变,以及行为习惯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是命运一般的一种现实:从产生的源头开始,枯燥和无聊的痛苦,就注定不曾有过任何改变,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你是一位著名记者,写戏剧评论和文

你是一位著名记者,写戏剧评论和文学评论,给大学学生讲授美学,你还写散文。
但你却如此阴郁
什么叫阴郁?
你不应该这么悲伤,这么向往!
你不应该等待,
这是关键。人不应该等待。
“不应该等待?”谁说我在等待?
所有人都在等待。比如我,我一生都在等待。这一生,我感觉,就在火车站内等待着。仿佛我经历的人生不是真实的,而是漫长的等待。等待某种真实。

等待是忍受的一种常态。这就像《等待戈多》所揭示出来的生命终极命题,你所梦想的任何事情、那些诱惑的希望,外在靓丽的预约,做爱后的身体等,所共同推动的那种生命状态,永远也不会到来。而我们的生活却永远笼罩在“等待”的玻璃面罩之中,失去所有的主动权,进而被这种理想状态的生活目标,折磨的精疲力竭。


B
幸福生活所谓何物
“看透时空,预知未来是一种可怕的天赋,
注定要为自己的使命饱受痛苦。”

亚历山大的生日庆典,是对于一生的经验总结。作为一个典型的上帝的选民,坦诚罪恶的一生。当然,并没有任何人是无辜的,哪怕世界上最为神圣的人也是如此。
以前的人生,对于当下来说,也何尝不是一种原罪。玩弄过的激情,强烈与温柔;玩弄过的情感,分手与伤心;玩弄过的怎样用尽一切办法来展现自己诱惑的外表。哪怕是为了充实自己的思想,以及人生的维度,来进行行为和语言的设想。为了表达思想,将生命变成一种情感符号。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在场的空。
冷漠吞噬了行为的终极意义;疏离让外表成为一种虚无······
无论从哪个层面进行分析,亚历山大的一生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经历的一生,一种从内到外,双重性质失败的一生。这种失败是想要往更加深刻的人生进行超越的失败,是试图对于当下的枯燥与乏味进行彻底的翻转的失败。
当你决定,让另一个人料理你的生活,预测你的生活,决定你的生活,满足你的生活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遁入类似的空无。
在亚历山大海边的房子里,他有一段与作为医生的大儿子之间的对话:



睁开眼,阳和你都在~
睁开眼,阳光和你都在~
睁开眼,阳光和你都在~
睁开眼,阳光和你都在~
你不觉得你的人生很失败?

你不觉得你的人生很失败么?
不,为什么?
以前我也这么想,但是自从儿子出生,
一切都变了。随着他的成长,
我非常依恋他。但我也有困惑,
我想过一种更高级的生活,
我学了哲学,宗教、历史、美学,
结果却把自己关进了牢笼,还是自愿的。
但同时我很快乐,就像今天。
这种生活形态,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结构,都基于一个同样的原则:人们互相依靠,凭借彼此的力量减轻生活的奴役,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
不再把指针指向自我的生活哲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语言方式:
人们会随之不再妄想自身,甚至将自己的生命目的当做子女或者他人的礼仪、生存、爱情、方法论等培训的媒介。
这是一种无形状态中的掠夺和施虐。
我记得在日剧《代笔作家》中中谷美纪为了反抗母亲的操控欲望,努力的为自己的生命做出决定。唯独挣脱,才能够获取生命中的精华,无论你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但是这并不是真理本身,这只是获取真理的一种捷径。

那么,采用一种生活方式去挣脱以后会怎样?
在《牺牲》中,塔可夫斯基安排了玛利亚这个女性,来让亚历山大拯救灵魂。为了拯救他生活当中朝向地狱一般寒冷的一面。
深深的情欲与性的自我解救方式,最终带领我们走向的依然是一个越来越远的方向,直到对于活着的评判只能成为虚构的幻觉。所有的感悟和思考都会埋葬在对于幸福的希冀和歇斯底里当中。


C
距离
“她有多在乎别人,急于肯定自己的力量和攻击本能就有多强。
她无从洞悉真理,因而理解不了别人的世界。
但即便她看到了那个世界,她也不愿而且不能进入。”


爱是一种冷暴力。
当你爱上某个人,你会忘记那些陌生的身体,你会克服在你面前的这个人。当这种专一性以及冷暴力性质的自我封杀的情感,开始将自我臆想的各种可能性全部杀死,存储在一个狭小的维度,那么一次一夜情或一段激情韵事,只能算是漫长的渴望爱的虚荣的人生中的插曲。你绝对不会忘记一次真正的相遇,一见钟情就是一种暴力的行动。
 
阿德莱德的疯狂和专断,讥讽与嘲笑不断的去折磨着亚历山大以及每一个人,她精神上彻底的虚空与亚历山大的忧郁和敏感形成了强大的对抗力量。低贱与崇高究竟能够怎样在同样的空间进行共存?
愚笨的人完全按照“快乐——不快乐”的规则去鉴定,而智慧的生命总是按照理性的入世经验与精神的饥饿感,去达到优美与崇高的生命。



睁开眼,阳和你都在~
睁开眼,阳

我现在明白了,我根本不愿依靠任何人。
相爱的两个人,爱的并不一样,
一个是弱者,一个是强者。
弱者总是爱的不顾一切,毫无保留。
现在我感觉像是从一个梦中醒来,
经历了另一种人生。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在抵抗,在斗争,
在保护自己,仿佛我体内有一个人在说,
不要屈服,不要赞同任何事,否则会死。
无论是谁一旦与某种自我主张的,个性主义的生命哲学相关联,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这个世界的对立物,变成了他人纯粹的恶的无止境场域。
精神的空虚使得阿德莱德对待亚历山大,正如一颗每时每刻都面临爆发的恐惧的原子弹。同样也是她的偏执与强势,以一种生活受害者的特权,用所有的行为去导致亚历山大最后的悲剧。
 
所有自称是高尚的美丽的灵魂背后,都会事先建构起属于个人的自我的社会现实,似乎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完全承受的住生活施加在她身上的一切。
但是在这种受生活的苦难的被动行为同时,她在向外扩散自己的罪恶与阴邪。

 短评

符号繁多,语言晦涩,但主题并不难懂,特别是当你对基督教的拯救和末世论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乡愁》看作是彷徨和求索,而把《牺牲》看作是坚定地回答。这部电影完成半年之后,塔可夫斯基就去世了。

5分钟前
  • Xinyang
  • 力荐

@新华,画质太差,没有睡去是最大的胜利。全片笼罩着世界末日般的压抑。死亡与新生。塔可夫斯基生命的挽歌,天鹅的绝唱,仍然是一位艺术家对自身与世界发出的疑问。只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才配得上巴赫的音乐,伯格曼还差点。

9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亞歷山大比《鄉愁》裡的多米尼克還要自私。儘管電影的長鏡頭和場面調度力量十足,但是電影流於一個在末日為引子之下的精神自白過程。這讓人感到冗長和吃不消。自老塔被逐出蘇聯之後,兩部長片失去的似乎不僅僅是曾經賴于電影生存的母語。這樣的放逐只為老塔帶來虛假的自由和更多不必要的思考。

14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我们寻找朋友,爱人,母亲,故乡,在陌生的人群中享受关注,喜欢,收藏,分享。这是你们的浪漫快乐悲伤失落,我们的疯癫文明野蛮狂欢。“回你的文明段落里,回你说过的话语里,回你的家吧!”然后烧了你的房子来上帝这儿吧。

18分钟前
  • voidance
  • 推荐

老塔的天鹅之歌是他的时空美学和伯格曼形式的奇怪结合体。他的长镜头调度依然美呆,然而伯格曼深邃的象征主义他却没有手拿把攥,于是影片里出现的各个符号都太过直接。我们都能感到他临终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也理解他一定要留下什么的抒发欲望。然而这些过于确切的意象总是跳出来扰乱影片冥想的气氛。

20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再看《牺牲》。死亡气息(完成此片后不久塔去世),宗教救赎隐喻(达芬奇画《贤士来朝》、玛利亚与羔羊)。戏剧色彩,母亲歇斯底里;突发暴力瞬间。用滤镜,压抑或漂白颜色,几近黑白。开篇九分多钟长镜头,全片115个镜头。声音果然很引人注意。用巴赫《马太受难曲》。在伯格曼所居法罗岛附近拍摄。

23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完全颠覆了对老塔的认知,前所未有的死亡/末日/恐惧三位一体的诡谲气息不断涌现,幻境的折磨与现实的灾难交织,却最终归于平静,在冲天的火光与属于东方的哲学思想里完成牺牲与新生,以语言的回归作为仪式般的神迹在绝望中给予世人最大的希望;预感到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老塔在这部遗作中把自己全部的能量迸发了出来,他就像是一个被人类抛弃的上帝,无比失望后依旧愿意将自己最后的爱给予世间,在喃喃自语中离开世界,电影之神最终“牺牲”了

25分钟前
  • 顗礼
  • 力荐

自我指涉:亚历山大末世之举和身体/精神状况;凝视待长成的儿子/后代和枯(新)木,意在献给其子;评论家身份、达芬奇画作加上地图探讨艺术之问题。自我警戒:面对(自我/世界)末世,吾将以吾身为牺牲,不论寓所或其他;女性/母体是人类归宿:旋转交媾/妻子崩溃姿势/女儿裸身逐雄鸡;水为万物之始终。

26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看完《伊万的童年》再看《牺牲》,一首一尾。在5K的Mac上看19G的蓝光版画质太好,加一星。“万物起始就有了语言,而你却沉默得像条鱼。”搜集事件的收藏家-邮差。

28分钟前
  • Eco
  • 力荐

老塔最奇巧复杂的一部片子,充满了祷告与爱,在我们因孤独而回避生命中的一切奇迹的时候,圣灵的风吹起,让我们苏醒与复活,我们终有一天会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花树,到那日来时,求那火烧尽囚禁灵魂的错视空间,让我们紧紧拥抱,再不分开。

32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找到一个《牺牲》的新版本,字幕好多了,于是又看了一遍,终于理解了整个剧情。我愿意把中间那段核战争的情节理解成一场可怕的梦。仍然有缓缓移动的长镜头、若有若无的声源不明的声音,比前面几部片子少了一些诗意,多了一些舞台剧式的场面调度。与《乡愁》一样,这部片子充满了老塔的宗教情结和终极关怀。

34分钟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推荐

其实老塔要说的话很简单,我们这个世界,不能更好么?

36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只说我看懂的部分:回归童年,舍弃自我,展现神迹;用戏剧式极简表演解构复杂剧本;延树木伸展方向上摇与俯瞰大地和微缩房舍的对比镜头;由自言自语、思辨,直到放弃语言;标志性横摇中保持平衡构图,甚至成为半环形运镜;结尾长镜头和所有镜像的运用都太牛逼,远远超越其他导演。影调纯净,音效完美。

41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这是创造者的末日情节,也是哲学论文——尼采式的绝望,自由意志的沉沦(日本、澳洲都像是逃走和示弱),语言学转向。最惊人的还是他用这么高的强度坚持自己认为必要的艺术形式,神圣的戏剧感,就像结尾用椅子搭出的积木,和大火。这是创造者的自由,是他给出的希望和安慰,像宗教和酒一样。

42分钟前
  • 57
  • 力荐

老塔遗作,1986戛纳评审团大奖。1.绝望,祈祷,信念,献祭,牺牲,希望。2.影调和色彩变换,灰暗阴冷的画面散发如临深渊的末世气息。3.微缩房舍同[乡愁],神迹展露(浮空圣交)似[潜行者]。4.老宅燃火的长镜惊为天人!5.结尾希望之树,想及[雾中风景]。6.由伯格曼班底资助拍摄。7.独白话唠后接戏剧化。(9.5/10)

4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为了生命,他必须牺牲,那怕是选择死亡。为了希望,他必须绝望。亚力山大在死中才看到了生,就像那棵树苗,只有在大地的气味中才能触目天空的临在。而亚力山大那怕是这般绝望,却也是热泪盈眶的。

4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1986年戛纳评审团大奖,老塔的遗作。迷你房模似『乡愁』,浮空性爱同『潜行者』,屋子着火后的长镜头令人震撼,老塔在黑白和彩色之间频繁切换,阴暗房间中的众人寂静如画,浅谈着不合常规的往事,清冷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了有如末世到来般的绝望。他是疯子,是真正的诗人。|结尾树升镜头与『伊万的童年』构成生命/创作循环。

47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正是观看《牺牲》的节点,电影里塔可夫斯基愿献祭自己的一切重启那战争四起的世界挽留人类,但就现在来看某些地方的人类所建立的文明、信仰和秩序就是垃圾,哪怕那些平凡的英雄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也重启不了那瘟疫肆虐却依然光辉灿烂的糟烂世界。

49分钟前
  • 杨三疯
  • 推荐

“一棵孤单的树 / 连它的影子也会背弃它 // 除非有一个孩子每天提着一桶 / 比他本身还要重的水来 // 除非它生根于 / 泪水的播种期”——王家新《塔可夫斯基的树》

53分钟前
  • Février
  • 力荐

有时候重获希望只能将现有的一切付之一(二)炬。影片透露着绝望的窒息,片尾却是塔可夫斯基“把希望献给孩子”,像被他突然点醒一般

5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