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2014

恐怖片韩国2014

主演:马东锡  李伊庚  金永敏  赵东仁  刘台午  安智慧  赵宰龙  金重基  周喜中  崔奎华  严华永  朴素丹  

导演:金基德

播放地址

 剧照

一对一2014 剧照 NO.1一对一2014 剧照 NO.2一对一2014 剧照 NO.3一对一2014 剧照 NO.4一对一2014 剧照 NO.5一对一2014 剧照 NO.6一对一2014 剧照 NO.13一对一2014 剧照 NO.14一对一2014 剧照 NO.15一对一2014 剧照 NO.16一对一2014 剧照 NO.17一对一2014 剧照 NO.18一对一2014 剧照 NO.19一对一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2:11

详细剧情

  令人窒息的黑夜,一名女子高中生惨遭数名男子劫持杀害。时间过了一年,衣冠楚楚的吴贤和女友在餐厅约会吃饭,虽然对方一个劲儿打听他的工作,但他顾左右而言他,绝不提起一个字。夜幕降临,送走女友后的吴贤正准备开车回家,谁知却被两个全副武装的军人模样男子绑架。他被押到一处阴森恐怖的所在,一番刑讯逼供之后,他承认了去年5月9日所犯下的罪行。不久之后,名叫郑易世的男人被同一伙人马绑架,受尽屈辱之后他在车中开枪自杀。这伙人均由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组成,他们聚在一起,挨个狩猎审讯去年杀害了女孩的凶手,一步步逼向真凶。吴贤悄悄跟踪他们,发现了这些人的真实身份。  两组失魂人马,一群彷徨之人,手持利刃彼此伤害……

 长篇影评

 1 ) 剥笋的故事

电影中有两个相互对抗的组织,杀手组与复仇组。每个组织的成员都会面临自己的意志被组织吞噬的过程,无论是杀死女学生还是层层复仇,基层成员都在反复动摇。

如同剥笋一样,一层层剥去笋皮寻找笋心,最后竟然空无一物,「笋皮」其实就是「笋心」。电影中的杀手组织同样如此,一层层剥去执行者,最后发现,「主谋」的位置竟然空无一人。整部电影中所有人都处在疏离的状态,个人成为组织的附属品。在阶层的层层传递中,原始意志变得漫漶不清,阶层本身开始拥有意志,罪由组织中的每个人共同承担。

杀手组织是什么?复仇组织又是什么?电影未做明确交代,全片关注的是其内部的阶层分布;
死者是谁?主使是谁?同样并不重要,电影一直在探讨起点与终点之间的部分。压迫金字塔底的除了塔尖,还有中间的无数台阶;
为什么要杀死女学生?所有人似乎都不关心这个问题。命令如同迷雾中伸出的一只手,每个人都只及眼前不及其余,意志在层层沉默的传递中飞快壮大。

这是什么?这就是异化。异化不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是阶层的产物。异化后的人无限痛苦,因为人的工具性完全压过了人性,每个人都不再关心问题产生的「原因」,只能将自己变成搞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工具性与人性的冲突,让故事中的所有人都无法接受自己。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2 ) 《一对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世界上有那么些导演一直坚持用同一种风格来执导电影,十数年或者数十年如一日,随便掰指头数数,西方有埃里克·侯麦、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科恩兄弟,东方则有山田洋次、王家卫、金基德等等。「风格如一」有时候像把双刃剑,处理得好,那叫开宗立派、建立风格,比如侯麦、布列松。若是处理得不好,那叫江郎才尽、令人生厌,比如蒂姆·波顿。

「好」与「不好」不在于他们的执著和倔强,而是在追求同一样东西的时候是否能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或者说有没有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中取得进步。按照这样的标准,金基德算不算伟大的导演或许尚不能盖棺论定,但至少是个「好」导演、是个有追求的导演。

2011年的那部自导自演的纪录片《阿里郎》可以看作是其导演生涯的分水岭。在此之前,金基德在欧洲三大电影节频频获奖,但在韩国国内却遭受冷遇,作品也被冠以「粗糙晦涩」之名,颇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思。然而随着创作灵感的逐渐枯竭、弟子的离去、以及片场的一次意外(忘了喊卡而差点让一名女演员丧命),终于使他选择去江原道过起了离群索居的「原始生活」,用三年时间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创作,并拍下这段心灵旅程,剪辑成了《阿里郎》。

在此之后,金基德仿佛换了一个人,从原来的孤傲怪异转变为平易近人,甚至还参加了韩国的综艺节目。而其接下来的作品《圣殇》和《莫比乌斯》虽然表现着禁忌关系、充斥着血腥镜头,但却不再那么晦涩难懂,展现出某种蜕变。不过尽管如此,金基德电影的内核依然未变——始终关注着社会边缘人物和复杂的人性,用残酷和写实风格直指人们的精神困境与罪恶欲念。

2014年的《一对一》亦不外如是。很多观众评价此片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事实上它的基本情节还是十分清晰的,一位女高中生被害,女孩的家人马海兵召集了六个社会底层人物组成了七人暴力团体,对参与杀害女孩的七个凶手依次进行惩罚。之所以某些观众会觉得看不明白,个人认为可能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背景交代不清、故事性不强。影片对于女孩如何被害、为什么被害、为什么会涉及国家高层人物完全没有提及,而且通篇几乎就是挨个抓捕和拷问的过程;其二,内容无序、人物混乱。导演在抓捕凶手之余不断穿插暴力团体成员的个人状况,同时让演员金永敏一人分饰八个角色,也难怪会令人一头雾水。

然而金基德仅仅是要讲述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吗?非也!如果将「女孩」、「凶手」、「马海兵」、「暴力团体」等角色都符号化之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真实、残酷、绝望的社会图景。诚如他总结自己风格时所言:「不要太专注于叙事,而是抛出事件,让观众拼接、思考,像解密一样将细枝末节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一个惊人结论,而非拘泥于情节。」在《一对一》里,金基德着实在用凄怆悲悯的情怀来慨叹对自己国家的憎恶与爱恋。《诗经》中的《王风·黍离》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话恰能代表老金的心情,只有用心去看,真正理解他和这部电影,才能懂得他的惆怅。

金基德擅长描摹社会边缘人物,解剖他们的精神困境和自我挣扎。本片中七人暴力团体的成员便是社会边缘人物的典型代表,其中有受尽顾客傲慢态度的餐厅服务员、被占有欲极强的男人折磨的女人、归国后无所事事又被亲人奚落的留学生、被好友骗得倾家荡产而只能住在废墟上的流浪汉、为给老婆看病而欠下巨额高利贷的可怜丈夫、整天被老板呼来喝去的汽车维修工,而暴力团体的首领马海兵虽然曾是海军的军官,但现在却只是个亲人被害、无处伸冤的普通人。

这帮人生活得毫无尊严,犹如行尸走肉。在马海兵的召集下,他们得知能够抓恶人打贪官,于是欣然参与。可是由于毕竟没有切身利害冲突,在他们的心里恐怕是发泄不满、报复社会的情绪更多一些,这与马海兵从骨子里痛恨权贵、下手毫不留情、做事做到根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因此,当马海兵用酷刑折磨凶手,甚至枪杀了其中一个将军后,其余六人大多表示要退出团体,除了那个把马海兵当神般崇拜的餐厅服务员。

我们可以看到,这六个人退出团体的决心是和他们内心的绝望程度成正比的,不到万不得已或者说只要还能生存下去,谁原意与国家机器为敌?杀人可是要偿命的!如果说这六个人的妥协是不自觉的,是受制于社会制度与法律威慑的,那么马海兵的妥协则是自觉的。

作为被害者的亲人,为什么反而放过了最后那个高官呢?是因为马海兵在对七个凶手的拷问过程中陷入了越来越绝望的境地。这七个人的身份地位从低到高,从实施者到策划者,当马海兵询问他们是否后悔时,得到的却是几乎同样的回答,不是「根据上头的吩咐做事」就是「为了活着而这么做」,没有一个表现出悔意。直到面对高官,马海兵终于意识到若是自己也处于那个位置和立场,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人哪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为了生存、为了活着,都会去做违背灵魂的事情,而他自己用暴力手段对付凶手,和他们用暴力手段对付女孩也没有什么差别。面对这样的社会运行机理、面对这样的人性本质,马海兵彻底绝望了。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人分饰八个角色的金永敏。这八个角色分别是:职位最低的凶手(吴贤)、对服务员态度傲慢的顾客、占有欲极强的男人、留学生的哥哥、让好友倾家荡产的骗子、上门讨高利贷的打手、汽车维修店的老板、以及马海兵做军官时的下属。金基德为什么要如此安排?是演员人手不够?还是想让脸盲症的观众痛苦不堪?我觉得他这么设定的目的只有一个,用一种荒诞的手法来告诉观众,这个人不是特定的角色,这样的一个恶人,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个人。

影片的末尾,马海兵看破一切、遁入空门。而吴贤作为第一个被抓捕逼供的凶手,释放后始终暗中观察着七人暴力团体的所作所为,最终带着悔恨和憎恶杀死了被马海兵放过的高官,随后又化身为手持狼牙棒的蒙面人打死了已成僧人的马海兵,完成了憎恨与复仇的循环交替。便如四季更迭,仇恨也是如此,旧恨未了,新仇已至,周而复始,永无止尽。

可以说《一对一》是金基德最为黑暗的一部电影,弥漫着刻骨的无奈和绝望,是以梦呓般的笔画勾勒出的一幅虽粗砺却精彩的现实素描,甚至没用其最偏爱的宗教情结去提供一丁点儿怜悯和救赎,无论你看懂还是没看懂,就那么摆在那儿,任观众自己去审视反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 ) 《一对一》

1、金基德一定是一个内向闷骚的人,他的电影都是某一瞬间的脑洞大开,然后根据剧作法扩展成一部电影。

2、导演应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金基德好像在探讨自己并不擅长的陌生命题,远离了自己最拿手的现实奇幻题材。

3、这个女人让我想起她,贤妻良母型,长得不算很漂亮,但是充满那种踏实的模样。想跟她一起去广州夜市。

4、我很懂那些垃圾,你妥协越多,他们越得寸进尺。并不是只有国家才会遇到独裁者,家人、情人、朋友之间也有独裁者。你要放弃从他身上获得的甜蜜感。

越忍就越被奴役,只能接受别人施舍,慢慢被豢养,这真的很恐怖。

突然说起英语真得很搞笑。

没来由的愤怒是最可怕的。

里面这个永恒的角色,让人产生困惑的角色,代表着每个队员的心魔。恶毒的客人,金主Z,修车厂老板,哥哥,老赖,收债打手,心有愧疚的战友。

金基德所有的电影里的救赎都有宗教的影子。

空灵低声的配乐,现实光的调色,金基德今年电影靠这些来看起来充满禅意的环境。

读书笔记:

金永敏在片中一人分饰八角,金基德称除了出于制作条件上的考虑,也是想利用这个做法可能导致的角色混淆,深化“我是谁”的疑问,并通过这部电影提出“我正在以哪个角色活着”的自白。

该片用一场荒唐的杀人,一段荒诞的拷问,

将社会底层的人们,无法逃离的泥淖描绘出来。大量的粗口、暴力镜头,让影片显得极其愤怒。但这种愤怒中,却不是熊熊燃烧的抗争之火,而是“冷火”,它随时都会消亡。影片探讨了权力与暴力之间的关系,但最终的结果是让人失望的。该片是金基德的一次“懦夫”的坦白,在权力和暴力之间,根本不存在用暴力翻盘的可能性。影片最后都没有解释高中女生为何而死,这代表了来自权力和暴力的折磨,是无解的,无止境的。

面对是否有罪时,当抓来的人越高层,认为自己无罪,只是服从命令的说法也就越频繁越坦然。

金基德在极端拷问人性的路上越走越远了,挺无聊的。

导演精心设计的“八个吴贤”的存在。一个叫吴贤的人分饰八角,他是最开始被复仇组织施暴的凶手,也是和复仇组织里每个成员息息相关的人。是虚荣爱面子的哥哥、是傲慢无礼的客人、是暴虐的男友、是凶狠好色的老板、是无良的好友...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吴贤,而吴贤又是每个人。就像每个人是施暴者,而每个人其实也都是受害者。

金基德的社会学模型以及社会角色倒置实验,少许的暴力奇观杂夹着存在主义哲学视角倾泻而下,较为简约写实的影像风格依旧保持着本身的影像水准,只是却少了些许新意与惊喜。

各种Cos服装的变化本身就是战后韩国历史进程的隐喻。

 4 ) 泥鳅和黑鱼的纠缠——《一对一》

泥鳅和黑鱼的纠缠——《一对一》

今天介绍一部韩国电影《一对一》。

片名One on One (2014)。

金基德导演作品,影片继承了金基德一贯的压抑风格。

用暴力对抗黑暗,结局并不能迎来改变。相反,折腾一通后大家发现并未能改变任何事物,心理反而会觉得悲凉。

看金基德的电影总会感到压抑,建议备一部轻松暖心的电影,看完后接上看,免得太难受。

金基德前作《莫比乌斯》通篇无对白,全靠动作和镜头表达,时隔一年紧跟的作品《一对一》,没有继续减少台词,反而采用大量对白,传达他的理念。

《莫比乌斯》着眼于小范围内追求多巴胺,《一对一》将视角放大,重新将目光转到社会层面。《一对一》想警醒观众们,让大家重新认识到眼前黑暗,并不能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习以为常,更不能因为不合理的事物存在就觉得合情合理。

《一对一》从一起暴力犯罪事件开始,一名女高中生被剥夺感官后残忍地杀害。

一个七人组成的小团队开始为女高中生寻求正义,他们伪装成特警、军人、政府特派员等各色人群,逐个抓住当年行凶的七名罪犯,强迫他们认罪。

影片从一起陈年旧案开始,随后七人小团队开始行动,对当年七名罪犯逐个下手,期间夹杂着七人小团队的支线,最终复仇完成,所有线索汇聚到一起,重回金基德式的充满禅意结尾。

片中主要有两位重要角色,一位是马东锡扮演的小团队头目马海兵,另一位是金永敏扮演的吴贤。

马海兵曾是一名海军士官,被害女高中生是他的家人,马海兵退役后开始寻找当年下令行凶和执行命令的人员,逐个绑架虐待。

金永敏则一人分饰八个角色,他的吴贤也对应的有八个身份,他即是当年执行杀人命令的罪犯,也是与小团队七名成员有各种联系的人士。

七人小团队都是社会的底层人士,生存权都难以保障,不掌握任何社会资源,也无法赚取更多资源,绝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底层苦苦挣扎,艰难度日。

七人小团队中领头人马海兵是退役海军士官,遇到家人被害的惨剧却无处申冤;

还有餐厅服务员,每天都要忍受态度傲慢的顾客和蛮横老板欺凌;

还有遭遇家暴的女人,每天都要忍受同居男性的各种暴力行为,无处可逃;

还有海龟变海带的留学生,每天都要忍受哥哥的奚落;

还有带着年迈老母住在废墟的流浪汉,被朋友骗走数亿韩元后追讨无门,每天追债却落得一鼻子灰;

还有欠下高利贷的无业男人,为了给身患绝症妻子续命,每天都被高利贷追债人欺压殴打;

还有文化程度不高的汽修工,喜欢买打火机却总被骗,每天都要忍受老板的全方面压榨。

吴贤饰演的角色和七人均有互动,他无一例外地扮演这些底层人士的供养者、欺凌者、压迫者的形象。原本已经活得很艰难窝囊的底层人士,在吴贤的推波助澜下,愈发压抑憋屈,变成了一座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

吴贤可以傲慢的顾客、可以是家暴的男人、可以是奚落弟弟的哥哥、可以是欺骗朋友的诈骗犯、可以是高利贷打手、可以是汽修店老板。

正是有吴贤这样的角色,七人才能聚到一起,寻求能够改变社会的方式。

所有的吴贤都是一个人,脸盲症观众或许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晕头转向,理清这层关系后就能明白了。欺压底层的吴贤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类人,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每人都会成为欺压别人的吴贤。

七人小团队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倾诉,也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满足,于是他们只能假扮成“正常途径”。

他们以为自己是泥鳅,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向黑鱼发起复仇行动。

他们绑架后,都要乔装打扮一番,装成特种兵、特警等形象,借着无法帮助他们的形象来帮助自己。

忍耐无法等来改变。

七人小团队在一次次忍耐后,得到的只是无尽欺压,他们决定奋起反抗。

以杀害女高中生案件为契机,他们联合起来追讨公道。

在追求公正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其实不同立场的人做事都觉得自己做的没错。行凶者是在执行命令,指挥者是为了更大整体利益。而被牺牲的人就成了需要服从整体利益的可牺牲部分。七人小队以为找到了黑鱼,其实黑鱼在更大黑鱼面前也只是泥鳅。

认识到丑陋却没有改变丑陋的能力。这就痛苦了,寻求正义的人找到最后发现自己也是施暴者。

泥鳅和黑鱼的纠缠,

压抑和诡异的平衡。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5 ) 关于金基德电影《一对一》的理解

《一对一》是金基德自我剖析和反省,对这个世界跟自我的探索的反馈,对《阿里郎》《春夏秋冬又一春》不同方面的再次表达。

一个叫吴贤的一人分饰八角,是高利贷者、是暴虐的男友、是领命的杀手、是跋扈的顾客、是入定的僧人……每个人都是吴贤,吴贤又是每个人,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施害者,也是受害者。凶杀案的原因至此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电影里面七位组织成员,跟七位复仇的对象构成了一对一,这个组织由受压迫的底层组成,女成员回家被男友家暴,收到生活费和买包的钱,一下子变得温顺;留美弟弟回国高不成低不就,自己认识到自己犹如蛀虫,哥哥恨铁不成钢对他打骂,弟弟再愤怒也还是不敢独自出去生活;修理工老板因工作不满对其打骂,猥亵他的女友,他除了用老板汽车零件交换假货和骂老板,只能默默忍受,还有被诈骗而被迫和母亲住在废墟上的,还有被伤自尊的服务生,还有因支付老婆医疗费还不起债的,这些人仅仅对上层人用暴力发泄不满,脱下戏服,依然觉得多点忍耐,一定会等到正义,总比北朝鲜的日子好过吧!多么熟悉的话语。里面的一句台词印象很深:“我们之所以忍耐就是不想变成他们那样的人”。 上位的路注定不是干净的。而里面的施暴者有圆滑懦弱设法逃脱的,有因为良心不安而愧疚自杀的,有坚定不屈认为自己正确的……人是多面性的,纷繁的世界又怎么定义对还是错。

复仇头目在最后可以复仇的情况下又放弃了,他理解即便是革命成功无非也是现实的重复。世界就像莫比乌斯那样不停的循环。由于人的属性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上永远是少数人占据更大的资源,永远是少部分人奴役大部分人,群众也永远都是愚蠢和容易被煽动的。任何对美好的幻想最后只能是乌托邦。即便认识到人类的局限性金基德骨子里却一直不想放弃对正义的追求,即便无果。这也是组织头目试图放下一切寻求出世,最后的嘶吼是对世界深深的绝望的原因。革命吞噬革命,在山上一动不动的被开始的服装和工具打死,死不瞑目的注视着地狱般的世界。

金基德比较特殊的经历也造成了如此全面深刻的理解,他把这个世界看的很透彻却和主流格格不入,用电影来表达和对抗。

里面泥鳅跟黑鱼的寓言很有意思。

复仇组织的每套服装反映了韩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

 6 ) 一对一:正常而不寻常的金基德

                                                     一对一:正常而不寻常的金基德
                                                           
                                                                                    载于《电影世界》增刊

金基德个人的第20部导演作品《一对一》,由一起暗杀事件开始,讲述了七个来自各行各业的小人物,因为对现状不满而集结起来,向参与暗杀事件的七个人逐步展开报复的故事。
如果我们暂时隐去“金基德”这一风格鲜明的标签,仅从这个简要的故事梗概上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架构,无故死于非命的花季少女,以及杀害他的人背后所代表的权利部门,是一个现成的个人与国家机器相抗争的故事蓝本。这也是近几年来韩国商业大片最喜欢的路数之一,利用这种力量的悬殊对比,可以轻而易举地唤起民众的同情和义愤,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退一步讲,即便不想做得那么简单直白,也可以通过讲述参与刺杀者的艰难境遇,来讲一个“被制度化”的故事。在国家权力的碾轧之下,同样作为小人物的凶手和被害人之间的命运交错,同样可以引起观众对于人物命运的唏嘘和同情。
然而这样一个看上去可以收放自如的故事,在金基德的手里,最终却成了一部各方面都不讨好的电影。熟悉金基德的观众觉得他正逐渐丢掉自己的本色,开始在个人风格和商业诉求之间游移,而那些仅仅是想看“一部电影”的观众,则觉得这片子有点过于极端、啰嗦和不知所云了。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影片的开头被杀害,事情的来龙去脉总要在随后的故事里被揭示,但在《一对一》里,小女孩的死却成了一件无人关心的事,杀她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杀她,而复仇的人里面多半也不知道为什么复仇,他们行为的甚至没有任何目的性,仅仅是把它看做活着的内容,凶手活着就要杀人,而被害者也总要适当地做出抗争。
片中有一个泥鳅与黑鱼的寓言,肯定会被当做某种题旨来解读,但众生各安其位绝不是金基德想要给出的结论,这是一个神一样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结论,有违金基德所执着的对于人内心的探索,所以复仇集团的领导者虽然在影片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努力为每个人的行为赋予意义,但最终他的同伴还是反过来斥责他“别说的像神一样”。所以最终当他决定放过凶手,让他体验“活着的地狱”时,只能说这也仅仅是属于他一个人的结论,并且这个结论很快就被凶手之一的吴贤狠狠拍死在岩石上。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金基德式的结尾,往往让人想起他编剧的身份,感觉他总在竭尽所能地钩织人物关系,以使故事朝着更极致的方向发展,但也不能排除这就是隐秘而复杂的人性使然,个例固然极端,但不无可能。
所以对于金基德的电影,不能期望从中领悟到太多通行的法则,更没可能从中找到某种指向明确甚至可资借鉴的人生哲学,作为观众,能做的就是看他如何在人生百态中,掘取他带有严重个人色彩的案例,它们可能不寻常,但绝对正常。


 

 短评

金基德很一般的片子,底层人的生活受着上层人生活的制约,但同时上层人的生活也受着底层人的威胁。把高等人比作黑鱼,普通人比作泥鳅,但你要知道泥鳅是不要命的,反正是贱命。活着有意思吗?其实真没有!那就找乐子吧。最后的字幕“我是谁”各抒己见,其实人生一世有谁活出了自己、活得明白,活着就好

10分钟前
  • 电影上言君
  • 还行

开头就是金基德式的暴力奇观,简单明了地入正文。 看到一半的时候觉得是部烂片。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妈妈(?)对一个帅哥说:再不行就去中国混,你看金秀贤长那么丑,在中国居然都能这么红。而且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韩国人这么嫌弃自己是棒子的。后来有人告诉我字幕都是错的,你妹的在逗我?无爱了。

11分钟前
  • 阿菇菇
  • 较差

脱离了对女性的蔑视、践踏、和批判,金基德简直一无是处。一个导演如果连自己的价值观都无法确立,就不要试图说教,更莫论超渡众生。

12分钟前
  • 不差楼的小学生
  • 较差

应该是左派电影了,金基德少见的多对话剧本,男主最后争论戏也有疾呼传道的意思。视觉上看着不经心,还是有设计的。朝鲜半岛资源匮乏,5000万人口的体量,确实会造成人跟人互相折磨的成果。前半部分的暴力戏和英文对白又看笑了,可能是因为这里面有对权利跟智识的嘲弄,一种赖皮的失败感。马东锡演得好

13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补充思考:本片有两根灰线可以因循解读,一组卢瑟为了建立一个乌托邦以暴制暴,最终被暴力反噬;一个叫吴贤的一人分饰八角,是高利贷者、是暴虐的男友、是领命的杀手、是跋扈的顾客、是入定的僧人……每个人都是吴贤,吴贤又是每个人,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施害者,也是受害者。

18分钟前
  • 朱熠
  • 还行

受压迫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绑架虐待一个又一个干坏事的公务员,最后弄出个防毒面具狼牙棒基督赎罪之类象征。金基德导演比较失败的社会寓言,名字那么拉轰,以为是什么一抽一的动作惊悚cult片,结果是单方面的各种扮装游戏,顺便牵扯出底层人民的各种不容易

23分钟前
  • kylegun
  • 还行

金基德真是悲天悯人,感慨身而为人的不幸与悲哀。人类社会的阶级、职位也是一条食物链,愤怒与妥协、能力与位置等等,都不是一己之力能够该改变的,有些东西生下来就决定了,你可能为了一个理想、一个目标奋斗一辈子,到头来却也只是失败告终,努力,很多时候并不能改变什么。

2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唉,威尼斯救了老金,也害了老金

2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较差

金基德还在重复自己,片子里的对话基本不像是两个人在互相说,而只是导演在自言自语。秉持绝对论的人赶紧去看看混沌理论和量子力学不就完了,非自己在那痛苦挣扎个什么玩意?

30分钟前
  • King Sitcome
  • 还行

輪迴始終如一 妄想造上帝 妄想的烏托邦式改造 你以為別人跟你一樣處於底層劣勢就會與你一樣理念相同 終究不過是眾生而已 到頭來發現 其實你自己的清醒也不過是一廂情願 但總會有人朝著這種理想繼續 奮不顧身 但其實又毫無意義 你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 但其實是 你也不過是泥鰍 成為不了黑魚便繼續沉淪

31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军方人员毫无理由的杀掉一个女孩子,这本身就挺雷人的,然后一帮市井之徒竟然冒充各种身份,将军方的人员一个个的进行逼供,这就更雷人了。

35分钟前
  • Craft Bear
  • 还行

这一次、金基德把莫比乌斯里的那根基霸切成了7段、一人七角、哪有什么是非对错、只有此消彼长善恶轮回,不愿看破的阿修罗和放不下的立地成佛

40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力荐

金大仙萎了,开始拍电视剧了。另外,看评论说在黑洪尚秀啊,没get到怎么办,好捉急。

44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较差

主角选择了配角专业户马东石,主打暴力,在韩国上映得也不是很顺畅,金基德呼吁之后才得以上映,规模捉襟见肘。

47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这片是个Database叙事哦!糙是糙了点,循环报应结构和和尚是一贯的(春夏秋冬、圣殇、莫比乌斯……),暴力有点多。不过金基德本人给了一个很棒的解释:各种Cos服装的变化本身就是战后韩国历史进程的隐喻(这仍然是个Database!)。

4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科普一下何为真爱:”我决定在字幕出了之后再好好看一遍“。

53分钟前
  • 还行

金基德已经撕破任何伪装,一股脑将其通过在韩国社会生活的种种对人世间的感念直白的说出,甚至是咆哮而出。英语对白和一人分饰多角笑死了我了。最后的结尾和对话简直32个赞啊,完全和我的思路一致。金基德和我都会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一部电影哒。看来不是我和金基德变态,而是这个世界太混蛋啊

54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圣殇之后,金基德死着回来了,圣殇不是他最好的电影,但却可以说,是他的一个顶点了。他最好的几部电影都在新世纪初那五年,看完就罢了,以后也不会再去关注他了。

55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金基德愈发不讲究了。能明白他的意思,但活儿有点糙。以暴制暴,有权者和无权者,压迫和被压迫,隐忍或反抗,到底咋办。挺适合现在看的。

57分钟前
  • AnnaOverloaded
  • 还行

邪完再邪,两边山炮群各一星,这次金基德的任务还是只完成到让观众比他的角色抓狂,如果是十年前,他可以让观众无限憧憬成为他的角色,在现在的金基德眼里,是春夏秋冬又一冬。

1小时前
  • 黑狗成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