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剧情片内地2019

主演:胡琨,初俊辰,李云赫,杨了

导演:郑君奇,李龙俊

 剧照

似水流年 剧照 NO.1似水流年 剧照 NO.2似水流年 剧照 NO.3似水流年 剧照 NO.4似水流年 剧照 NO.5似水流年 剧照 NO.6似水流年 剧照 NO.13似水流年 剧照 NO.14似水流年 剧照 NO.15似水流年 剧照 NO.16似水流年 剧照 NO.17似水流年 剧照 NO.18似水流年 剧照 NO.19似水流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16:46

详细剧情

从小跟着师父学习昆曲的三兄弟,从艺道路上屡屡受挫,更将面临戏台被拆的残酷命运。面对三兄弟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昆曲的日渐衰微、回归家乡创业面临的种种艰难等,一幅80年代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长篇影评

 1 ) 映后现场连线导演严浩,他说了一些趣事

观于广州百丽宫的港片影展。 映后连线导演严浩。

下方是影评人藤井谦,右上角是导演,左上角是当年评论过电影的香港影评人列孚

他提到一些有趣的点: 1.拍片前父亲去世,触发导演感怀身世; 2.片中的强仔没搭过电梯,那场戏是他第一次搭; 3.存在一个国语和粤语共存的版本,斯琴高娃讲国语,顾美华讲粤语; 4.严浩因为《骆驼祥子》知道斯琴高娃。当导演首次见斯琴高娃时,他被对方误以为是个孩子,被问到爸爸在哪。斯琴高娃没有意识到眼前的就是导演本人,其实导演当时已经30多岁了; 5.经现场一位看过3次的观众可知,《似水流年》在广东的电视台放过不少次,他第一次看大概在80年代末;

6.电影中不少演员都是广州话剧团的; 7. 起初阶段的剧本名叫《纸蝴蝶》,后来严浩请金庸代取片名,金庸取了几个,最终还是选了《似水流年》; 8.1986年,就这部电影, 中国电影出版社还推出过一本《似水流年——从剧本到影片》,严浩导演有参与其中编辑。孔夫子网还能买得到。 捎带个人的一些感悟: 电影有很多香港和内地,城市和乡下的并置,比如在老外见到乡下的孩子,很礼貌称他们so cute,让他们让路时会说Excuse me,但服务员选择的是直接拨开。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内地偷渡客已经开始影响香港社会的治安,港英政府取消了抵垒政策,内地逐渐成为洪水猛兽式的“他者”。所以当时能出现一部如此富有感情平视内地,并富含乡土关怀的电影其实不多(编剧之一是内地人孔良,他已去世,严浩一直很挂念这位编剧)。同样在1984年,麦当雄拍出了一部《省港旗兵》,开启了内地人在“阿灿”之后,又一个刻板印象:大圈仔。

《省港旗兵》是内地人到香港,《似水流年》是香港人回内地。一个是大圈仔,一个是寻根者。到了香港的内地人拒绝回去,回到内地的香港人又没法真正融入。只有将两部电影并置来看,才能摸出那个时代的脉搏。

我很想拿这组对比询问导演,问他当年还有现在的香港观众怎么看这部电影,可惜没能举手发问。

 2 ) 追忆……

以我贫乏的语言不能总结出马塞尔·普鲁斯特所擅长的叙述性语言所拥有使得无穷魅力,在这里引用网络上的一则书评中的话来表达对此种语言风格的欣赏和崇拜。这些长句依靠副句的层层相叠和协调并列竖起一棵棵枝繁叶茂而又错落有致的大树,呈现出匀称美丽的框架结构,它们又如瓦格纳歌剧中那绵绵悠长的乐句,旋律优美,婉转流丽,读来悦耳动听。长句生动的形象和乐感为所叙事物增添了某种具体形式,使读者更加便于感受。独特的叙述语言、人物形象塑造、奇特而美妙的想象、细致的裂变式描写等构成一个个生动而形象的小说人物。普鲁斯特巧妙地将这些手法娴熟地运用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为读者们呈现一个“近看一片模糊,远看光彩夺目”的意境。他的作品就像一幅印象画,只宜远观,只宜意会,如果非分出个一二三来,那就偏离了作者写作的本意。

 3 ) 38年前的潮汕,父母才15岁的《似水流年》

难道又是吸引力法则,前段时间看了《人在纽约》Maggie/张艾嘉/顾美华/斯琴高娃——《今夜不设防:斯琴高娃》39岁气质绝美——《似》这部既有顾美华又有斯琴高娃。(刚刚看回《人》的上映年份那个哪里是39岁的新娘子赵红,最多三十出头!太吸引人了。)

顾美华,今天才真正认识她,小时候看过她很多片,没想到她是32岁才半路出道的演员。姗姗美得不可方物,从梯子歪头和阿珍讲话太鬼马了。

斯琴高娃,本因看不太懂剧本中的粤语俚语不接此片,在导演监制二度游说下才接拍。选角选的太好了,完全表达出一个拧巴的阿珍!

电影取景于1984年的揭阳空港砲台、地都,方言和潮阳的很是一致。品味老妈讲的童年农耕故事,姗姗的老厝和我小时候住的一模一样,是小下山虎式建筑;红地砖,冬暖夏凉,拖地速干;天井、红色八仙桌、老式红眠床,突然发现好多红色硬软装。现今和开场最大的区别是,山村里不再有那么多小孩追逐打闹,山里的学校一个班都报不满。

电影主题曲太牛了,歌词完全诠释了电影的愁绪,但没看电影之前我又不明mui姐唱的意思。郑国江看了电影六遍才完成填词。最初mui姐是带病录音。不敢相信mui姐当时只有廿一岁!大震惊,是少女塔唱出了无限沧桑。

望著海一片/滿懷倦/無淚/也無言

望著天一片/只感到/情懷亂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遠景不見/但仍向著前

誰在/命裡主宰我/每天掙扎/人海裡面

心中感嘆/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一串串/永遠纏

 浩瀚煙波里/我懷念/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處境都變/情懷未變

看完许久想起两年前看的《八两金》,殊不知评论里早已写下。(取景于达濠)

 4 ) 似水流年

优美隽永的乡村散文诗,拍于1984年的港片,今天来看,依然耐人回味。最后显示“剧终”,一叶扁舟一个人漂泛在无垠的大海里,音乐响起,是一首民歌:“月光月疏朵,照篱照壁照瓦槽,照着眠床脚踏板,照着蚊帐绣双鹅。”泪下,影院里一阵掌声。适合到影院观看,静静欣赏。

那是一个还列队欢迎港澳同胞的时代,也是港澳同胞询问同乡“粮食还够吧?”的时代,但影片没有过多地渲染时代,更多是清淡地或着重或几笔带过地呈现各个角色,欲说还休,留下不少留白回味的空间。

姗姗遭遇悲苦,羡慕阿珍的幸福婚姻生活,竭力想帮助家乡的孩子。阿珍和孝松一对给人虎妞和祥子的既视感,阿珍一副典型的校长女干部形象,不过还好,不是马列味十足的面目可憎,除了吃醋,阿珍还是很给姗姗温情。两个人的闺蜜谈话很是亲密。孝松和姗姗青梅竹马的旧情未了,止于克制和现实。吵架闹离婚那场戏算是很大的冲突了,“你找猪吗?我找孝松。你帮我教育教育他。”反而成了喜剧,观众一阵笑声。三个人之间的张力若隐若现,又满含温情和感伤。

乡村的景色很美,一派田园风光,孩童归来放纸鸢。回乡养老的单身父亲时时念念叨叨自己的孩子,双胞胎老人健康爽朗,阿强的孩子聪明淘气,都是很有意思的人物。

导演说:“为了寻找生命意义而来的姗姗,临终仍然找不到答案,只找到更大的谜-生命是偶然的,是一条没有地图的船。”姗姗身世的跌宕落寞,让人感怀泪下。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生命本来不是悲苦的,也不是欢笑的。同名歌有更加深远的忧伤意味,宁静、孤独、心境辽阔。进出影院都下着蒙蒙细雨,如影片的若即若离,回家单曲循环。

 5 ) 在时间的无虞面前是的我们都因相互讪笑而一无所有像我没来过没去过

第一次从屋顶横梁上方向下俯拍的镜头中,吃饭的四人里只有阿珍是被横梁遮住的。这个「遮挡」很奇怪地出现在珊珊给孝松买雨靴之前,它并不能起到「遮挡」所对应的作用,即「秘密」之于特定对象的「掩盖」。相反地,它更像是直接与后来雨鞋的掉落联系起来(由构图形成的「下坠」冲势,以及被在场但不可见的阿珍所召唤),使得买雨靴这个情节成为了类似催化剂一样的相对独立出来的部分。这似乎也正是严浩在这部影片里一直在做的事情:他早已设定好极点并令它们之间无疑要连接起来,在这之间召唤出看似在铺垫情节却又独立的段落。早在开头珊珊到达的时候,我们便看到她的背影,她面朝着海那边来时的路,这里也直接与结尾的离去联系起来。
就是在这个整体封闭的叙事大框架之内,严浩一直在试图召唤各种各样的时间,让观众发现它们无法摆脱静止的状态。在到达(离去)与离去之间,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事情发生。片中的人们占据着各自的静止的时间,相互的时间差也是恒定的。珊珊与孝松之间隔着的那条河,就像是英格丽·褒曼在《游览意大利》之中漫步的那条雾气升腾的沼泽,规整并消解人物的一切运动。
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时间是「死」的,它们像是一具具尸体横陈出来,相互之间不能流动。这一点在开场的时候也同样被提出来:珊珊在码头被一位老伯撞到,地上掉落一颗头骨,珊珊立刻受惊吓瘫软在地。此外,这场戏直接关联到的却其实是珊珊见到奶奶亡灵并帮她磨豆腐的那个段落,两场戏之间相隔得很远(这其中也有珊珊将父亲遗像挂到奶奶遗像旁边这样被召唤出来的连戏的「虚线」)。于是,严浩所分别连接起来的这些成对的极点其实是「交织」的。这种「交织」是异面的,因为召唤出来的静止的时间段也同时具有向着自身过去和未来开敞的动势(尽管这种动势仅仅作为动势存在,它是被恒定的时间差召唤出来的)。我们两次看到耕田,第一次是正在耕种,第二次是耕种完成,这两个镜头几乎就是时间本身的直接关联,它不指向时间的流逝,而是以更新的方式完成必然的关联。时间本身的直接关联(同样指向着静止)将前面提到那些其它的异面的「交织」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化归的,但并不表示原命题可解。事实上,正是这种化归让我们看到,若干「交织」虽然无法纳入同一坐标系考量,但它们统统都是被静止所束缚的。
另外,片中的人物几乎都在有意地模糊实际问题。阿珍谈去广州时以雨季回应,双胞胎老人总是把自己和古树混淆着说,孝松叫珊珊当心并不存在的蚂蝗。这种无意识的拒绝的姿态实际上都是在遏止自身时间动势的转化。这也或许正是影片所传递的唏嘘嗟叹的触情点吧。

 6 ) 无人识赏是留白

一起看《似水流年》的时候,前三分之一的时间我都在玩捕鱼达人,因为录像带转的画面太摇晃模糊,也因为片子的节奏很慢。但渐渐地就被吸引了,故事并不复杂,用现在导演制片的角度看,一句话概括的剧情平淡到本子可以立即被毙掉吧,但其下的情愫却一层层翻滚纠缠着,人物并不凌厉,但他们的心思却引得人揣摩了这个再思忖那个,放不下。

就这么专心致志地看完,一直隐隐期待的惊涛骇浪也未出现,明知海面下冰山一座连一座,但到剧终也只是汪洋之上一角又一角而已,没有过激烈的心跳倒抽的冷气忘了闭上的嘴巴,没有人撞上。平平淡淡一场却毫无遗憾,最后的画面,一人泛舟无垠海面上,韵味深远的歌谣唱得潸然泪下,导演严浩献给猝然离世的父亲的一行字出来,人的心,像是被挖空了一大块,甚至怀疑到哪里去找东西来才能填满。

下意识地比较周末去看《霍比特人》的情形,每次剧情进入对白环节,就会暗生出烦躁焦虑,忍不住抱怨节奏慢。总觉得自己的胃口已经被《谍影重重》《盘中盘》这类的影片吊得老高,渴望分分钟玩的就是心跳,从头到尾大气不敢喘,大有不刺激,就不值票价,吾宁不看之势。由慢入快易,反之则难,刺激像药瘾难除,一成重口深似海,一旦开口唱出死了都要爱,谁还能回头欣赏平平淡淡才是真。

当然这两部片子是完全不同的类型,面对的是不同的观众,甚至相同观众的不同心情。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只是现在回头看一些老片子,才有些惊愕地发现所谓的“时代特征”是多么的明显,身在其中未必察觉,回头看时却生出来路已远的唏嘘。比如那天看《阿甘正传》,愕然于90年代竟然乐观至此,散发着孩童般的昂扬振奋,莫非这二十年来的时光,带走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青春气息?再比如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那些闷死人的长镜头里,满溢的情怀哀愁,似乎在现在的镜头中再也找不到了,最后一次记起还是《一一》里倒影在酒店落地窗玻璃上哭泣的女人的身影,以及嘤嘤的哭声,这画面声音竟然那么长,长到你可以不觉得它长,多么神奇。

可想起《童年往事》《牯岭街》《找乐》等影片里难忘的画面,两相对比下还是发现了微妙的差别,大概因为,哭泣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强烈则满溢,容不下其他情绪滋蔓。虽然我身上的怀旧嫌疑已经太重,还是忍不住要说,重温八十年代经典片的时候感受到的情怀,深感是多么难以复制的东西,别说艺术家不敢轻易复制,就连观众也未必有勇气尝试。我喜欢《一代宗师》中多多少少有些影子,但又觉得他们和我一样,已经有点分不清情怀和煽情的分别。

这是一个无人识赏留白的时代,狂奔中的人们唯一的信条是更高更快更强,你追我逐,谁也不肯须臾停步,仰望星空大概是最著名的笑话,雾霾当头步履难停,那被人看了百千万年的星空,早已经寂寞到恨不得熄灯落幕万古长暗。

对作品来说,慢并不是缺点,空未必不足,点到为止好难,意犹未尽是高招,常常是拳拳到肉不如一剑封喉来得致命,四两拨千斤才是真功夫反之算悲剧吧,《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说过的这些道理,离有效期还有990年。作为一个文艺观众,我也在考虑要不要矫偏一下,不再单纯刺激至上,多看看深入心灵的影片,以为学习——退一万步说,这些怎么也是小成本,所以真的可以做做梦啊!

再回到《似水流年》,大雨次日,珊珊和孝松去镇上买胶鞋回来,泥泞的路中央一片水洼,两人恰好话不投机,自然分开而行,男人大步从这边走,女人迟疑了一下也是无奈,绕过另一边走了,镜头一直停在水洼上……

看似无意义的画面,让人心里一顿。


 短评

同学渐老,少年成婆,我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了。

3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MM影城 2K数字版】恬淡静缓,相当写实的拍法,对潮汕农村的生活日常与都市异乡人返家后爱怨交织、怅然失落的情愫都呈现得真切无比。家家经难念,乡村人安宁度日却觉生活无趣如菜里无盐,城里人自由新鲜却终是空忙活无处依凭。青梅竹马的三人,再也回不去曾经,告别后相见竟而不如怀念。养猪洗衣刮锅灰,平淡表面下暗流涌动,百年老者陆上帆,写实风格里隐含象喻。PS:简单总结下摄影指导潘恒生的映后线上交流分享:拍摄时由于围观者甚众,亦在戏外造成了一定的文化碰撞,不过导演主要追求的还是尽量如纪录片般的写实展现,在表演指导上也就有所分别,严浩要求新人顾美华主要自然地演自己即可,而老戏骨斯琴高娃则需尽量压制自己稍带舞台浮夸腔的表演。摄影上,因器材简陋,临时各种土法上马,如以木板、橡皮筋和海绵做的土制斯坦尼康。(8.5/10)

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严浩是最早回到中国取景拍摄的香港导演,斯琴高娃是最早拿到香港金像奖的中国演员;珊珊和阿珍好比那时的两地,亲切暧昧但也单纯善良,都把最好的期望和祝福给予对方,而这感情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再有了。1.23@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10分钟前
  • 草鸟
  • 还行

1.如今走在家乡的夜路里,再也听不到任何的歌谣,我的家乡原来也在不知不觉中似水流年;2.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把苦藏着掖着,他们让固守乡村的人看到光鲜艳丽的一面,不是因为炫耀,而是因为他们更坚强,他们不想让别人操心。

1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29年的距离很长,但终于我还是找到了你,2013年的第一天。兜兜转转,有缘相遇,这次终于可以不再错过。梅姑吟唱着同名主题曲悠悠的遗音余韵在片尾响起片刻,泪湿衣襟。

17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2022-1-8重看;4.5;光阴漫涊,隽永诗意,有情还似无情,相见争如不见,欲语却还休;世故人情拿捏精准,留得几分空白余想;80年代的影像风格特质明显,产自一个时代,也是一个终结,这样的风土或地貌,炊烟或田地,以及突降的大雨和村口的古树,都是无法复制的,回故土寻根的乡愁,在内地改开的初期尚有迹可循,三人关系的暧昧纠缠不免联想到地缘政治的折射,多处结构对称、隐约串联,只能感叹如今再也难见这样的电影。波光流影,桨声欸乃,时光在欲说还休的语境中、在万物更漏中、在徐缓河流中,渐次立体分明,直至归去来时的路;“到我们这样的年纪已经有人开始死去”,瞒了十年的死讯,在梦境中重见故人、回首却见遗像的刹那,竟有一点惊心。

2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年华飘过歌声似水流,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水乡温柔何处是我家~

2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最近睇到大銀幕,依然感動,根本就係我前排隔15年返去嘅故鄉...斯琴高娃好似我媽,嚴浩新浪潮猛將.以前只是看電視的. 講的是潮汕鄉下, 我是潮州人, 還聽得懂潮語, 也會說 (現代的潮語我就不大會), 我也有14年沒回去過, 近鄉情......(那字不會寫, 恰似我的心情)

32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电影在不疾不徐间就勾勒出了时间的模样,充满诗意的画面赋予了其隽永的魅力,面对逝去的岁月,只能尽可能地去抚平伤口,不加盐的日子其实过起来挺好。

35分钟前
  • 超cute侠
  • 力荐

終究是兩個世界的人,漸行漸遠。PS:80年代的廣州白天鵝賓館跟現在還是那麼個樣。

36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8.1/10 感情实在微妙,亲近而又疏远,信任却也猜忌,然而故土之情始终在淡淡萦绕心头,心中感叹,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

38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清明节电影。电影里,一切都是干净明丽的。所有时日年岁的汹涌记忆,像那河堤背后的榕江水。你看得见帆船高高的桅杆在经过,孩童高高的纸鸢在飞,所有你怀念的人事物,近在眼前,可以感知。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满眼的乡愁。几近完美。和去年的《浮城大亨》电影的主题上有点像,可以看到一个时代对于个人的改变,但这里是诗意的诗,不是新片那个史诗的诗。这年头人们越来越向往那些不会被时间改变的东西了,但往往进了人的眼就意味着很快就变了。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人活得真正幸福呢?★★★★★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望着海一片,满怀倦 无泪也无言。望着天一片,只感到情怀乱。我的心又似小木船,远景不见,但仍向着前,谁在命里主宰我,每天挣扎人海里面,心中感叹似水流年。

44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故事其实说的并不是很好,但那种惆怅的乡愁通过镜头对乡村细节的描绘表达的很到位。

45分钟前
  • 力荐

公映没有看过,再看就是最近的修复版,百度网盘投屏看的,光阴荏苒,物是人非,那个年代的所谓优秀电影,今天再看也就是成了历史记忆;所谓的豆瓣评分也是一种对回忆的装点罢了,我们回不去那个时代了就像现在也不可能再拍摄出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一样。

50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这片儿今天看起来简直是个C(2,3)的故事……摄影还挺讲究的,风景拍得不错,特写特别精到。斯琴高娃老师及其片中丈夫有一种虎妞和祥子的既视感,闹离婚那段直接变成喜剧,全场气氛甚好。然则香港导演来拍大陆故事总有中说不清楚的矫情,这个故事搁台湾新电影路数恐怕会更好一些……

5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网上流传的av画质资源不忍卒读,一直期望着有机会与之在电影院重逢。机会终于来了,灯光暗哑,划痕似沙,沉积多年的期待值与现实中差距不小,失落也是一种美。观毕全片,暗自思索,银幕上下的人生不也一样。

5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王家卫、杜可风、张叔平是创作铁三角,他们三个人合力打造了无数美轮美奂的现代梦境。

1小时前
  • 淡水无香
  • 推荐

终于有高清了,拍得真好,散文诗气象,抒情却克制,80年代农村生活侧写,算是港台同胞省亲的“寻根文学”电影,把潮汕地区拍出北方的无垠苍凉,南方的水汽氤氲迷茫,也是高手了,张叔平美术,潘恒生摄影,喜多郎音乐加分。可以和唐书璇《再见中国》,张婉婷《八两金》互文观赏,更能理解这份乡愁之苦。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