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

剧情片中国大陆2019

主演: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高戈,黄志忠,朱亚文,李现,焦俊艳,吴樾,阚清子,李岷城,冯文娟,陈数,杨颖,余皑磊,关晓彤,小爱,伊拉尔·帕萨,亚历克斯·皮希汀,赵亮,周波

导演:刘伟强

 剧照

中国机长 剧照 NO.1中国机长 剧照 NO.2中国机长 剧照 NO.3中国机长 剧照 NO.4中国机长 剧照 NO.5中国机长 剧照 NO.6中国机长 剧照 NO.13中国机长 剧照 NO.14中国机长 剧照 NO.15中国机长 剧照 NO.16中国机长 剧照 NO.17中国机长 剧照 NO.18中国机长 剧照 NO.19中国机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2:46

详细剧情

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长篇影评

 1 ) 这剧的逻辑!服服的。

欧豪在32000英尺的高空被吸出驾驶舱外,在失压低温高速缺氧的状态下持续了30多分钟,被重击加速度的冰雹砸。飞机落地后居然可以自己走下飞机,还婉拒了去医院检查,选择去抚摸飞机,顺带谈了个恋爱。

机长张涵予在零下40多度的驾驶舱操作了那么久。然后漫步在机舱中和源泉握手互相鼓励。

他还可以当天从成都赶回重庆回家陪女儿过生日,整个事件的轻松程度好像就是他开车下班路上刮擦了一下而已。

 2 ) 作为一位民航签派员,来分析下影片中的几大硬伤

首先,签派员是什么?其实相当于不把杆的飞行员,我们所做的工作是飞行计划的制作与签署飞行放行单并对航班进行全程监控,基于此基础上我分为两个部分来探讨下这部电影,一是专业知识,二是电影。

一、就专业知识而言,本片我一星都不想打,因为导演的想当然导致影片出现了许多无法被忽视的硬伤。

影片一开始我本来非常惊喜,因为它所展现的专业知识非常严谨,从飞前的准备工作:中低空与高空重要天气图、飞公司高高原机场拉萨前的注意事项、客舱内部检查、机务航前检查、设置起飞推力TOGA、30度风4m/s选择02号跑道,都没问题,非常专业,给我的感受就像亲身在进行飞行计划的制作,而到了后半段,风挡裂开的瞬间,槽点密集的简直严重影响观感:

飞行四阶段性能图

①导演想当然的在航路中加了一团ISOL CB(孤立的积雨云),这也是后半段一大高潮点之一。首先这团云在现实生活中是基本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拉萨高高原航线的地理原因导致很难出现孤立积雨云以及大面积降雨。其次,重庆飞拉萨为释压、飘降航路,签派员需要根据相应的释压性能图选择合适的释压备降场,该备降场的作用即是当飞机发生座舱释压时应及时去该备降场备降(影片中所写为成都双流机场),那么在飞行计划制作时这条航路上的天气一定是要满足正常飞行的(签派员通过SIGMET报文或者重要天气图来判断),一般是允许出现积雨云,但都是只需多加油便可绕飞的,绝对不会出现释压降高度到3000m绕不过去让机长硬穿CB云的情况,如若无法绕飞则必须更改释压备降场或者取消放行。

②你在影片中已经给出了释压航线图,这是每个公司性能部门非常严谨地设计出来的,为了就是航班在发生释压时下降到3000m高度仍然能够完成越障(山区高于最高障碍物600m)。就真实情况而言机长一定是将航班根据规定航线平稳地飞出高高原山区地带再降高度至3000m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安全,而绝不会发生去贸然降高度至3000m致使前方有座4500m的山无法满足越障的情况发生。

③管制员在航班发生应急情况时不只应一直呼叫,更应考虑航班出现无法双向通信的情况而将飞往成都机场的航向、天气情况、是否存在风切变等问题报给机长来抉择,并通知相应机场完成应急工作。

④机长在出现7700情况下照常理而言需要拿出QRH(应急检查单)进行查验的,需要尽量避免使用记忆来决断,副驾驶虽失能之前正在查验但以影片展示的角度而言并未给出相应的结论,但真实情况确实过于紧急所以在此不过多赘述。

⑤就该事件的情况而言在成都机场备降是基本不可能冲出跑道的。首先不论任何公司,飞拉萨的航班一定是要减载量的,这是因为拉萨机场性能限重太低,油量以及载量都不能过高,但成都机场是完全没有性能影响的,即使满载超重落地也绝不会冲出跑道,在航班放行前签派员一定会用FLSMART(空客性能软件)或者OPT(波音性能软件)对性能限重进行评估的,并且都是基于反推不工作的情况下,即使是ZPPP(昆明机场)在40℃高温下反推不工作双刹车不工作也只会用到2100m左右的跑道(全长3700m),更不用说成都机场。

⑥成都02R 跑道ILS(盲降系统)不工作是不应该成为真实情况中的一个纠结点的。ILS系统通俗来讲是帮助航班进近着陆的一个装置,它可以将航班降落时所需的能见度与决断高降到很低,而它故障时那么应该将该机场的气象RVR报告给机组并使用其他进近方式进近,比如成都机场可以使用RNP APCH进近或者目视盘旋进近。但航班情况十分紧急并且设备基本处于不工作的状态那么机长肯定会选择手动目视进近,影片中所设计的这个冲突纯粹只是为了增加戏剧效果。

7、乘务员日复一日的应急训练在影片中被刻画得十分业余,当花瓶调情的剧情实在难以苟同。

专业知识方面槽点甚多,也许对于非专业观众没有影响,但对于从事这方面的人实在影响观感。

还有人会说这是电影,又不是纪录片,艺术需要夸张。

没错,艺术可以夸张,但绝不是不严谨。库布里克在《斯巴达克斯》拍摄时为了让死尸看起来真实,让镜头里每个扮演死尸的演员一人拿个号码牌,哪个人看起来有问题用对讲机直接喊号码进行调整,这只是一个镜头。在《2001太空漫游》中甚至于将太空舱墙上的几千字注意事项都完完整整的写了出来,这也只是一闪而过。希区柯克在《惊魂记》中为了让浴室谋杀案看起来真实,仅仅1分钟的镜头他剪辑了一个星期。这些影史佳作都有这样的共性:严谨、细节描绘到极致。而不是这种导演想当然地增加戏剧效果。

斯巴达克斯剧照
2001太空漫游剧照

我再换种说法让大家感受下导演随意添加这些剧情的后果。

在飞拉萨航线的释压备降航路上增加了一团无法绕飞的积雨云,那么这会使得当天所有正常放行飞拉萨航班并选择成都作为释压备降场的签派员全部失业,川航的运控中心上至运行副总下至签派员也会被全部撤掉,甚至于拉入民航黑名单。释压航路不满足越障,会使得该航空公司的性能人员全部失业并严肃追究其责任。

如此看来导演的一个想当然操作会使得全中国数百家航空公司几千名签派员的工作被弃如敝履,大家都是在为了航班的安全运行而默默奉献,不因只为了突显机长的英勇而不考虑其背后众多的工作支持者。

二、就电影而言,我挺佩服刘伟强导演的,他有个能力就是把真实发生的事情拍得无比虚假,《烈火英雄》与《中国机长》都是如此,认真叙事即可的故事能搞出这么多支线,杂糅在一起导致没有一个线讲得好,AB那条线有意义么?关晓彤那条线删掉有影响么?再者,何时我们的灾难片才能摆脱调情、爱情、刻意煽情这些元素?是真的导演能力太弱了么?但从紧张感得营造上来说明能力还是有的,但怎的呈现出来的效果是这样?

曾经看娄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时没有被广州街头的手持摄影晃晕的我,在看该片时被剪辑剪晕了,不停的闪回切换真的让人十分不适,再者别人机长这次飞行最大的难度是高空低温缺氧下的意志力与承受力,怎么老搞出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剧情来强行凑时间,本末倒置主次颠倒真的会让观众的观赏重心偏移。

总而言之,电影值个3星,如若能刨除那些刻意煽情的戏份重点放在机长的意志力与专业操作上效果会更好,而就专业知识方面,1星都不想给。

 3 ) 只是普通的一天嘛,生活很美好的(大篇幅剧透)

昨天看的点映。

这部电影我也看了很多评论了,很多人觉得一般,说没拍出人性,没拍出冲突,感觉很失望。

但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做得最好的,就是不拍人性,不拍冲突。

电影给我的感觉是,这就是普通的一天,只是发生了一件不普通的事。

以下涉及剧透,慎点。

电影一开始,就是刘机长早起,正常洗漱,给狗狗上药,和女儿告别,强迫症发作调整客厅的布置。然后镜头转到各个机组人员,也是正常上班。

这里表白一下李沁,李沁从车上下来的一瞬间,我真的感觉到她和用伞接她的那个男人正在浓情蜜语谈恋爱,果然没几个镜头,袁泉就和李沁在聊结婚的事了。

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大家伙普普通通的上班,原来咋样还是咋样。

机场群像也很赞,小朋友看到机长的反应棒棒的,小朋友都是这样的,因为喜欢飞机,喜欢飞行员,所以要和机长打招呼呀,机长也及时给了反应,感觉很和谐。

起飞前的检查很顺畅,虽然不是很懂,但看过去就很专业的样子。

后来上客了,出事前感觉也是很正常的样子。反正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一天嘛。

然后突然,玻璃裂了。

机长本来以为是小问题,就联系了地面,申请下高度,返成都,管制也同意了。

然后小问题就“砰”地一下,变成了大问题。

节奏感我觉得很好。

过程当中群像我觉得挖得不够深刻,但是还可以,该有的都有。

生死境地之前,有失态的,也有强行镇定的。

穿云的时候,代入感很强,我也是真的很紧张。

地面原来联系不上8633已经有点慌了,但至少雷达还能看到8633,还能调度空中飞机净空,但穿云的时候8633从雷达图上消失的时候,地面真的觉得凶多吉少了。

当时我眼睛都湿了,可是镜头给了黄志忠,他咬着耳麦哭的样子让我哭笑不得……

后来飞机穿云成功,重新出现在雷达图上,地面那种庆幸感也很棒。

双流塔台迅速调动机场空出地方给8633随便降落,主要还是因为联系不上啊。

在接到空中其他飞机转过来8633发出的降落信息时,塔台也是迅速地安排救助资源过去接应。

后来8633成功降落,不管是管制还是塔台都很开心,但是开心只是一瞬的事,因为大家还很忙,还有很多飞机要飞,之前因为8633故障造成的大规模延误、停飞都要处理,所以大家欢呼了一下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这点也很赞,我最怕所有人、所有资源为主角团服务了。当时8633成功降落,地面欢呼的时候,我深怕一伙人全站起来拥抱庆祝,喜极而泣。

没有真是太棒了。

也通过这个画面,更加深了“这就是普通的一天”的感觉,8633的事故只是普通一天中出现的小插曲,能处理,处理完了生活仍然是按部就班地在继续。

后来下客了,大家欢呼要见机长啥的,感觉有点尬啦,见不到机长就不上车,知道的知道是要感谢救命之恩,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找麻烦……

但是大家普遍不看好的后续20分钟,我觉得还可以。

可能主要是因为我对影片的定位的“普通的一天”,所以我觉得后续是在维持这一点。

刘机长早上普普通通地洗漱上班,晚上普普通通地下班回家给女儿过生日,多好。

后来,飞机上的乘客换了一个时间,继续他们去往拉萨的行程,这一次顺利到达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出了一件小事故,只是延迟了去的时间,但最后想要到达的地方都会到达,想要见的人都会见到,时间虽然晚了一些,但是生活还是美好的,不是吗?

最后盛赞一下好久不见的“三德子”,扫地大叔和黄志忠唠嗑的那一幕,我感觉很舒服,说不出缘由的那种舒服。

然后小意见是,如果把三德子和黄志忠唠嗑那一幕直接上升天空,一台飞机飞过,空镜结局,我感觉就完美了。

一年后,确实有点多余啦,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就是了。

个人感受,10分我能给8分吧。

 4 ) 非常复杂、极为罕见

这部电影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非常复杂、极为罕见。

 5 ) 电影辜负了这么棒的题材

这部电影符不符合事实这事相信当时关注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画蛇添足的加了一段穿越危险云层的桥段,我想可能导演想增加戏剧性,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事件本身在世界民航史上也堪称奇迹了,非要在这基础上神化,只会降低可信度,很多人说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改编一些情节没问题,但是注意改编要合理,机长在采访里是怎么说的,那天没有云,天气很好帮了很大的忙,不然就很难成功迫降了。一定要把这种当事人特别说明不可能的情况改编进电影吗?而且,这电影如果按照事实拍的话,原本完全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民航安全,这是免费的航空业宣传,更是我们的国家形象,可是经过这么一夸大,之前不了解真实事件的观众看完电影回家上网一了解,反倒觉得真实的情况没什么大不了,小菜一碟,不值一提。另一方面,想拿此片证明我们的航空安全也立不住脚。毕竟不是事实。

其实真实的事件不用夸大已经足够支撑两个小时的电影了,出现问题开始,机长如何处理,如何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的利弊纠结,可表现的太多了,可是最终拍出来的效果真的太浮于表面。举个例子,比如说,空管中心的指挥说,他们现在的情况已经到达了人体极限,我个人认为这种表现手法就是最低级的,九千米高空前挡风玻璃破碎,人体在这样的极端环境里应该是怎样的反应,如何的痛苦,完全应该直观的表现出来啊,这难道不该是这部电影的高潮么,可是极端寒冷,缺氧,失压全部没有认真刻画,最终只是借由配角的一句台词轻轻带过。我记得之前采访机长的时候,好像主持人问机长你在出事的时候想到家人了么?机长说完全没有时间分神想这些,必须全神贯注。可是电影里是怎么表现的呢?机长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出现了女儿的幻觉,然后和打了强心针一样,开足马力,冲出危险云层......这是什么男频小说吗,这简直是对刘机长的业务能力的抹黑。

还有片尾朱亚文看了驾驶机舱后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牛,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把观众当弱智,生怕观众看不明白,强行解读。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本该演出来最后都是靠内心独白强行表达,这种偷懒的做法让片子整体看起来非常low,没质感。

然后来说说我最不能接受的地方,整部片子完全没有节奏感,七零八碎。电影高潮部分毋庸置疑是发生状况到完美解决的过程,可是整个过程被导演切割的支离破碎,电影名字叫中国机长,那么高潮部分肯定是要表现机长的杀伐决断,展示操作技能的牛x,以此来一气呵成的营造紧迫感,可事实是,在关键时刻,一会儿穿插机长的老婆孩子,一会儿是副驾老婆,一会儿航空管制中心,一会儿地面救援准备,一会儿又是地面群众质疑,这都不说了,还要强行加入一帮什么航空爱好者之类的(对不起,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格格饰演的究竟是什么身份)就这一堆支线穿插其中,电影还有可能好好的刻画机长如何力挽狂澜吗?想描画也没工夫啊!所以这电影是不是该换个名字,比如《我的航班遇险了》??

飞机落地之后无法刹住,其实如果平时关注空难的话应该了解,绝大多数飞机事故都出现在落地之后,因为无法刹住很可能起火或者翻倒发生爆炸,看这段的时候,我的心都揪紧了,我刚想仔细看看是不是轮子擦出火花了,啪,镜头切到了格格的脸,我想看看是不是轮子瘪了,啪,镜头又切到了格格的脸,我想看看是不是马上就要滑行到跑道尽头了,啪,镜头又切到了格格的脸,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大概在七八次左右,气的我当场骂街,这么千钧一发之际,就不能让我好好的沉浸在紧张的氛围里吗?我他妈看着格格,一脸的黑人问号脸,这人谁啊,为什么强迫老子一直看她啊!!!!对了,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格格名气大就只点名她,其它的刷脸咖也应该被记住,比如机场航站楼那女的还有杜江强行撩的那女的都有非常密集的特写镜头,以至于我一直以为她们接下来会有什么重要戏份,后来证明我想多了。

另外还有什么空乘专业度,不仅没有体现,感觉一直在抹黑,比如空乘坐在乘客的腿上抱着孩子,受伤空姐醒来后活动自如身轻如燕,下飞机的时候卻躺在担架上被包裹的像个粽子。副机长还可以随意出驾驶舱撩妹,我看完只觉得机组真的非常不专业......这电影真不是在黑四川航空吗?

可能我的要求有点高了,或者导演根本没想拍个什么精品出来,只想在国庆档抢个票房,只是对于事件本身对于机长以及对于航空事业,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非常不合格。

 6 ) 中国队长?

1.编剧垃圾。在没有挡风玻璃的情况下高空高速飞行,直到到体力透支,张涵予最后居然还能面不改色的给大家道歉,真实情况是机长冻到身体发紫,最后是担架抬下来的。 关晓彤三人的人物设置纯属多余。 2.剪辑混乱,乘客刚上飞机的各种特写镜头剪接节奏不一,同样是群演,有的给的时间长,有的一闪而过,且转场不自然,硬切的痕迹太重,让人感受不到导演想表达什么,像是纪录片的素材随意拼凑在一起,毫无价值,我们是来看张涵予开飞机的,不是来看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怎么坐飞机的,好比作文的流水账。 3.抒情性大于叙事性。四分之一都在煽情,幻灯片一样的闪回不出我所料地用上了,日本特摄剧才爱用的手法出现在国庆献礼大作中真是讽刺。如果导演把精力都用在塑造故事本身上,豹尾结束会比滥情地宣扬敬畏生命,反反复复地塑造机组人员的光辉形象更有力度,更让人回味无穷。 4.欧豪演的太过,杨颖,小女孩身上压根就没看到表演。

 短评

一直感觉这部电影缺乏高潮,前后都太冗长,全片都在强调民航的专业素养,真正到了过雷雨的猛戏,居然不拍机长的神操作 ,反而开始用爱发电了??回来一查真实事件,原来就这部分是虚构的……好的,露怯了……打扰了。

4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怎么这么牛啊”,台词是牛。大多都是通过外界去表现机长的厉害,倒还不如正面也去好好刻画机长在危机时刻是如何力挽狂澜的。前面控制得还算可以,后面节奏就出了问题。一个劲儿地煽情,明显太过了。而结尾的处理更是让人有些无法理解。如此好的题材,结果拍成这样,真的就是白白浪费掉了。袁泉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暗指有感情戏,结果到最后却又什么都没有解释。请杨颖担任哭戏,这是来给片子制造笑点的吧。至于关晓彤那条线,请问又是什么操作?完全不明白这条线存在的意义所在。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随意出来搭讪撩妹,副驾驶欧豪也撩妹,乘务员坐在乘客腿上……槽点真的太多了,确定这不是在黑川航吗?川航3U8633备降成都事件是民航史上的奇迹,刘传健机长是大家的英雄。导演你就给我们交份这样的答卷,请问你对得起我们的英雄吗?

9分钟前
  • 飞侠式拼搏
  • 还行

商业包装的主旋律。袁泉、张涵予、张天爱都好。刘伟强的水准尚在,开场的职业奇观铺陈到位,登机到空难前的一段,平行剪辑小市民生活,紧凑生动。可这拍的什么剧情啊?飞机遇险,境外势力率先发难,心理失衡的边缘人图谋不轨。有人问得好啊:“难道我们没有知情权吗?”大难当前,你知情来干嘛?大难不死,你还知情来有啥用?英雄出手,大家都跟健忘症一样点赞、谢恩就好了嘛!追究责任、防患未然……这些事情我们根本不配知道。

14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110分钟时长=35分钟登机发饭上厕所+45分钟飞机遇难机长带领机组成功返航+30分钟热烈庆祝劫后余生,而中间那45分钟有35分钟=15分钟乘客摇摇晃晃好恐慌+15分钟地面人员满脸担忧但是毫无用处地望着屏幕+5分钟以关晓彤为代表的航空爱好者不知道出来干什么,所以你算算看留着塑造机长这个人物的时间还有多少长……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萨利机长》真是部好电影啊!

15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关晓彤和杨颖戏份真的多余...

17分钟前
  • 馬日立
  • 还行

咱也不知道关晓彤是干啥来的 咱也不敢问啊

18分钟前
  • caecs
  • 推荐

【C】如果说作为一部安全教育科普片,它很好。但作为电影,不行。首先空难情节没写好,比如飞机速度太快降落有危险, 气氛那叫一个紧张……结果因为运气好降落成功了!空姐倒在地上晕过去了,群众那叫一个揪心……结果她自己醒了起来了!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上一秒紧迫的要命,下一秒危机随时间自然而然解决,机组该有的智慧和勇敢,因为编剧的偷懒完全体现不到位(除了张涵予俯冲飞机那一招还不错),只好用一遍遍的喊口号来弥补。而且台词写的实在是太不生活化了,好多对话和镜头,我怀疑自己在看央视的公益广告。真实感不是靠说一堆高大上的航空名词就有的,真实事例伟大不伟大和电影好不好,也不是一回事儿。《中国机长》就像机场通道张贴的一幅大型宣传海报,看着宏大却全无共鸣。最后我想吐槽一下,张涵予您作为机长,这眉毛画的是真浓。

21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两星半,事件本身其实拍得还挺标准,在国内这类片里拔尖了。可是无论是对比《萨利机长》还是《迫降航班》,中国机长的人物塑造都趋于扁平了,为撑时长前后加了不少交代群像和结果的戏,显得又散又长。这就是硬件达标软件废,指望刘伟强拍成《萨利机长》是不可能的,他参照最多的应该是《国际机场1970》。不过这样的影片对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民航各岗位职能,还能对航空安全起到普及作用,这点比机上的安全须知管用。

2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张天爱尬,关晓彤尬,关晓彤还推了别人一把,笑死了,台词最后很尬

27分钟前
  • Alex.V
  • 还行

关晓彤的戏份可以没有,完全没必要啊

28分钟前
  • 潇潇🐰
  • 推荐

别说紧张感了,就连电影感都没有,大部分时间拍得就和室内小品一样,人物形象模糊、故事单薄、群戏松散、煽情刻意甚至连基本的叙事节奏都没有,大量无聊又尴尬的台词更是让整个观影过程让人感到煎熬。刘伟强一个摄影出身的导演居然连基本的视听语言都这么生疏了,本片别说和《萨利机长》比了,连《紧急迫降》都不如!

3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本来挺好的 但为什么一定要加关晓彤那一段傻屌剧情

34分钟前
  • 1212
  • 推荐

机舱仿佛被女儿施了平安的魔法,云层如同被上帝切了重生的裂缝。只有他们知道,平安从来不是靠魔法,而是日复一日的训练。重生并不能只靠上帝,还要有所敬畏的专业。当你相信没有错的时候,风挡玻璃却突然开裂。当错找上门的时候,除了讴歌和煽情,是不是可以多一点思辨,多一点追问,少一点自我陶醉。

39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真实事件本身从起飞到备降仅仅42分钟,而电影化的展开明显提现了编剧的黔驴技穷,用非常中国式的煽情和新闻联播脸谱化的配角群像去努力拼凑时间。其实用纪实性手段去还原事件本身就能足够震撼(开篇一些很专业的行业术语其实就很恰当),但非要加入雷暴这种完全不符科学常理的奇观设计,完全是在画蛇添足,更别说关晓彤这种每一秒钟都能剪掉的支线。原本事件的真实感被削弱殆尽,成了一个编剧主导的类型片,可惜了真实题材。

40分钟前
  • 渡口无边
  • 还行

关晓彤在里面干嘛。。。

43分钟前
  • 清水沟
  • 推荐

袁泉的眼睛里真的有一种柔韧、硬净、清定的光。

46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有点注水,关晓彤那条线有什么用?时间不够真要注水不如加以前飞轰炸机的情节,两星给真实事件,本身就值得竖大拇指,一星给袁泉,真的很有气质

49分钟前
  • 咖喱
  • 还行

开拍前刘伟强第一时间去洛杉矶找了当初给《萨利机长》做特效的公司,就是为了避免被当成山寨版《萨利机长》。态度是端正的,但是力不从心,拍出来比《萨利机长》差太多了。《中国机长》就是一部灾难片,没有剧情,没有深度,除了特效什么都没有。《萨利机长》空难只占了电影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是空难背后的故事,探讨制度和人性。《中国机长》唯一的“空难背后的故事”,就是航天爱好者对空难的反应,但是这段剧情太多余了,没有任何意义,去掉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当然,《中国机长》也不是一无是处,当初就很敬佩刘传健等机组人员,看了电影更敬佩他们了。但正是因为他们如此专业,更加显得这部电影配不上他们。原型人物这么牛逼,原型事件这么牛逼,你们就拍了一部中规中矩的特效大片,你们对得起他们吗?

52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一个天然适合做类型片标准模板的素材,本是一次极好全民科普航空常识,且可以做的非常有技术含量的电影……结果是,水分鸡汤含量高达60%以上的灾难片,扎堆明星,释放下情绪,潦草圈钱片。导演毫无追求犬儒至此,那也就一星为敬吧。

56分钟前
  • Peter Cat
  • 很差

张涵予和袁泉演技不错,情节就很一般,还不如去看事件原型纪录片。

1小时前
  • 不知道叫什么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