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只愿你是一朵向阳花(电影《大追捕》简评)
有多少人坐到影片最后的最后,听完了片尾曲《向阳花》?
如果没有听完为整部片子画上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的这首歌,或许您并没有为这部片子打上一两颗星然后大放阙词说“这片子极烂极不值得看”的理直气壮。
坦白承认,这部电影的剧情真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家暴殴打女儿徐雪(文咏珊 饰)的父亲徐翰林(王敏德 饰)在重击、焚石、沉海等恐怖手段之下“离奇死亡”,警探林正忠(任达华 饰)开始着手调查真相。电视开始30分钟后就已然看出:徐雪是二十年前惨死的徐依芸(文咏珊 饰)的女儿,而当年被指控奸杀徐依芸获罪入狱的王远阳(张家辉 饰)必然无辜含冤,而且他极有可能正是徐雪的爸爸。
所以电影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徐翰林到底是怎么死的,犯人究竟是不是王远阳;二是二十年前的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终电影呈现给我们的剧情是:徐翰林的死是因为他在殴打女儿徐雪时被女儿推倒意外跌落露台摔死,而这一切被出狱后一直默默关心(监视/偷窥)女儿的王远阳从望远镜里看到,于是他主动出击,用重击、焚石、沉海等恐怖手法将徐翰林毁尸灭迹。在尸体被意外发现后,他不断地引导警察,企图替女儿背下这个黑锅。在警探林正忠通过追查二十年前徐依芸案的疑点来调查徐翰林案,就快要确定真正的“凶手”(徐雪),并已将王远阳“逼”入楼顶绝境询问时,不会说话的王远阳发了一封说明当年真相的短信给警探,同时用死亡来为一切画上了句点。
父爱如山。在王远阳对林正忠笑了笑,张开双臂从屋顶跌落时,不断落下的眼泪证明了这四个字的重量。
而这部片子最为主要的内涵,父爱如山,完全凝聚在了片尾曲《向阳花》中。在影院里听这首歌的时候,伴随着汪峰略带沧桑的歌声,就觉得是王远阳在对女儿徐雪低语呢喃,诉说着父亲对女儿的爱和希望。
“虽然这大地很悲伤,虽然这世界有一点点脏,也许你会感到荒谬疯狂迷失方向,如同爸爸我曾经历过的那样,不要难过也不要悲伤,曲折的生命才充满意义。如果你可以,如果你能够,希望你是那纯洁的向阳花,你要成为那美丽的向往花,在布满创痛的凄风苦雨中,坚韧地辉煌地绽放。”
这是深爱着女儿的父亲在女儿睡梦中的喃喃低语,这是期盼看着女儿一点点长大,长成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的父亲的深情叮咛。
只可惜,王远阳从没有机会,再没有机会对女儿亲口说出这些话。
通过“悬疑”来展现父爱题材的片子拍起来并不容易,但幸好《大追捕》整体上没有“烂尾”,算是大体做到了善始善终。任达华和他女儿的那条线处理的比较不尽如人意,略显鸡肋——虽然合理的铺垫除了他看完张家辉短信后的痛哭,然而总的说来并没有对剧情起到什么作用,颇为鸡肋。至于谢安琪和任达华的“打情骂俏”,处理的比较讨巧,引出笑点的同时不至于令人反感,甚至为沉重的剧情抹上了几点亮色,使剧情不会太过压抑沉闷。
作为“悬疑片”来说的话,片子的悬念处理手段颇有些向希区柯克致敬的味道,无论是多次眼睛特写,还是浴室惊恐那段,都有些模仿的痕迹。然而剪辑真的有些把模仿变“戏仿”的意味,明明悬念设置还能做的更好,硬生生被拉低了一个档次,从悬疑片变成了“名侦探柯南”式的毫无挑战性的推理游戏。片头的打斗有够带感,水与血的融合向来最能代表暴力美学,何况张家辉还专门练了一身腱子肉,视觉冲击很到位。然而后来听狱卒说起那一段时,那几个闪回镜头选的真不知该如何评价。同时每到关键时刻,总有些不合时宜的停顿和蒙太奇跳接,真的让人一头雾水——悬疑片不是通过故意让人看不懂来达到悬疑的目的,然而《大追捕》中某些剪辑真的让人不敢恭维。
至于剧本,这种披着推理外衣歌颂父爱的情节也不少见,或者说隐忍的父爱总是给人推理的感觉?总之剧情不算糙,总的来说几条线都颇有存在感(除了之前提到的那条仅仅服务于任达华人物塑造而且只塑了一般的任家父女戏以外)。但剪辑有硬伤,所以也有些拉低剧本表现水准。
配音的话没说的,因为主演是个哑巴,所以很多地方情节的表达都借助了音乐,相对来说是很不错的。尤其配上张家辉的演技,人杵在哪儿,配上合时宜的音乐,就已经是一出内涵丰富的戏了。
最后再提几个散点:
1、片子始终是要公开放映的,所以最终还是把被父亲欺辱的女儿的身份指向了“养女”,也就是没有血缘关系,不构成社会契约定义层面上的父女乱伦。这么一来,虽然养父欺辱养女在道德上还是有乱伦含义的,但始终是削弱了其所带来的冲击感。同时,也削弱了本来可以形成极端对比的两组父女关系——王远阳同女儿,徐翰林与女儿——所带来的讽刺意味。
2、香港的父辈与子辈关系,在香港电影里一直都得到反映。从《新警察故事》里把儿子阿祖逼上邪路的督察爸爸,到《宝贝计划》里为了死去的儿子发疯的财阀爸爸,又或者《大追捕》里能为了孩子舍命的警察父亲、“犯人”父亲,有反面,也有正面。香港社会“港童”的泛滥造成父母的不堪重负,而孩子们在父母忙于工作,从小菲佣带大(一部分),竞争如此恶劣的环境又要如何生存,如何赡养父母,都将会是香港电影里继续反映下去的议题。
3、这电影里或多或少还带有些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反思。那些不停强调的1988,不停强调的洋人警长,不停强调的当年的冤假错案,不停强调的屈打成招,实在借“戏剧化”讽刺现实,还是借“过去的真实”讽刺现实,当真值得把玩。
4、张家辉一直在吃雪糕,是因为女儿叫小雪吗?笑~
还有,张家辉,你最后那里笑个屁啊,你一笑,我就哭了。
这电影看懂了真是挺虐心的。
我会记得那首歌,记得王远阳最后那个笑容。
记得去成为一朵向阳花。
【Copyright © 2012 AKIRASTAR(独孤树) All rights reserved.】
2 ) 从《桃姐》到《大追捕》:纯港式电影卷土重来
从1997年到2012年,回归之后的香港电影,在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已经步履阑珊的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在这这期间,香港电影“薪火相传,承先启后,北靠神州”,大量电影人不断涌入内地,开启了合拍片的天下。一方面不断延续与发展了过往的故事模式与内核,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堂而皇之的折中处理,以应对内地市场的大环境。事到如今,合拍片遍地开花,但失掉风格的电影却大多叫座不叫好,令喜欢香港电影的观众料也难以下咽,而昔日的东方好莱坞继续沉沦。
难道香港电影为了一味的迎合内地市场而逐渐要走向消亡?但近期的市场却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时值三月,多部纯真的香港电影涌入内地市场,从月初的《潜罪犯》,到票房大收的《桃姐》,再到随后而来的《春娇与志明》,一部部精彩而又味道纯正的香港电影又让港片迷感受到了那春风拂面的久违气息,当然,还有一部代表香港正统娱乐电影风范之作——《大追捕》,这个带有老式港片味道的警匪故事在如今港市低迷的情况下,新导演周显扬与他的诚意班底却给了望眼欲穿的港迷们一次“开斋”的机会,而且味道不错。
《大追捕》属于那种未映先红的典型,早先电影病毒营销策略将张家辉的通缉令遍布于街头让不少百姓信以为真,而本片定在3·15打假日公映显然有备而来。而本片也是围绕着张家饰演的变态杀手辉与扮演警探的另一位影帝任达华一场斗智斗勇、惊险刺激的对决而展开。片中大量对暴力场面的渲染直接挑战了内地电影的审查制度,强制的雄性气息,扑朔迷离的案情,还有人物内心极端化的真实写照,让本片变成“有血有肉”的情意写真。
而《大追捕》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这个纯正港式味道的故事了。
监狱中的火并乱斗,变态杀手的重出江湖,性格火爆而癫狂的警探,这些在大陆影视剧中所不齿的视角却在港片世界里大放异彩。这个黑里透白的故事算不上新意,但在电影整体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却把极端的人性无限放大。杀手与警探,典型的双雄片格局,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张家辉在片中通篇没有一句台词,只有那群空洞的眼神。而任达华且颠且狂又不失大气与睿智。随着剧情的推进,案情的抽丝剥茧,这两个身份悬殊的人,在片中,在这个阴郁的环境中,却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而目前香港电影里不正是缺少这种暴戾环境下和警匪双边的饱满故事与人物吗?
作为一名新导演,周显扬为本片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为香港电影带来一丝新气。同样,那边许鞍华身为一名叱咤江湖多年的老导演,在《桃姐》中,以另一番姿态,也博得满堂喝彩。
香港电影中总是有两个永远不变的核心,一个是“娱乐”,另一个是“生活”。如果是《大追捕》代表了香港电影的娱乐心态,那么《桃姐》则是代表着那生活气息。《桃姐》名震威尼斯,勇夺金马奖,不仅仅是对老一代电影人的嘉奖,更是对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一份肯定。许鞍华接地气的拍摄手法,那娓娓道来的生活气息沁人心脾。叶德娴诠释的桃姐感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刘德华收放自如的演技也让这个已知天命的男人变得成熟厚重。无论是电影的生活气息感人肺腑,还是影帝影后们同台竞技的别样风景,《桃姐》那触动人心的主仆情都令人为之动容。
在夕阳中的香港电影,要想走过黎明前的黑暗期,迎来下一个曙光迸发之时,就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前仆后继,而目前香港电影与内地对接之后,缺少的恰恰是本土新人的接班,一方面《桃姐》的成功证明了香港电影人依旧宝刀不老,另一方面《大追捕》的凌厉果断,也代表了香港电影人新生代力量的不容小觑。当纯粹香港电影人度过合拍片茫然阶段之后,新人们似乎也进入到了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去扶正窘迫的香港电影。
这就是香港人的精神,也是香港电影中所贯穿的希望,就像《大追捕》中一样,即使遭遇再多的失望,希望还是隐隐若若的浮现着……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香港电影本身在面对挑战时的心态。
3 ) 阴郁与温情共舞
初闻《大追捕》这个片名,我就给这部电影冠上了香港电影一贯使用的警匪追逐打斗暴力等一系列类型标签。再看海报上张家辉那张瘦削阴郁的面孔,我把这个男人假设为一个阴沉狠辣的角色,因为权力金钱或者爱情而冲撞在阴谋与法律的迷雾中。叮咚,我先这般设想一番,随即走进影院,放空心神,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追捕》,等待影片真实的模样来给我鉴定谜底。
不错,一开始就是一场浴室血腥大战,在喷溅的水花,拳头和血迹构织而成的暴力交响曲中,人见人惧性格怪异的哑巴杀手王远阳(张家辉饰)果然够阴沉够狠辣。这位二十年前因为企图强奸女友并最后杀人行凶的重犯出狱后行事怪异,街边垂涎美女,跟踪和前女友长相一样的少女徐雪,偷听偷窥还深夜潜入民宅,种种行径无不告诉我们这个男人就是一个心理扭曲的变态狂。所以当海边荒野出现那具容貌尽毁遍体鳞伤的徐雪父亲徐翰林的尸体时,我们自然把矛头对准了这个爱吃冰淇淋的杀人狂。
但是,如果香港新晋导演周显扬把一部悬疑剧搞的这么没有悬疑,编剧杜致朗这么容易就把凶手带到我们眼前,那我们是太天真了。在真正的谜底慢慢揭开之前,整部影片弥漫着的浓浓的阴郁味道却慢慢淡了下去,浮现出来的反倒是大爱无声至深至重的深深父爱。
如果你已身为人父,你一定可以读懂王远阳在出狱后第一次看见女儿时眼角渗出的泪水,你可以理解他孤身一人在小铁屋子里伴着女儿的钢琴声入睡的脸上浮现的笑容,你可以理解经历狱中凌辱二十年出狱后却制造一系列犯罪假象只为女儿替罪的良苦用心。
张家辉在整部影片中未开口说一句话,却用精湛的演技让我们迷惑在阴郁与温情共舞的世界里,在他最后跃楼而下的一刻,他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们却哭了。
4 ) 文艺心,警匪梦
在我心中,香港警匪片的翘楚应该是属于“银河映像”那帮糙老爷们。杜琪峰、韦家辉或者游达志。他们双手插袋,姿态寥寥的行走在霓虹破败的街头。夜色渐暗,路灯一盏盏亮起。也许在狭窄楼道里擦肩而过的时候会不经意看你一眼,眼神中无尽的冷清与哀愁。
然而我已经失去这种味道很久很久了,尤其是在《夺命金》和《高海拔之恋2》的水准失常之后。也许会有很多人惊呼《夺命金》的成熟剪辑和表现当下社会窘状的眼光是多么的珍稀难得。我也只能说,他们错过了香港电影某一段最好的时光。现在我们只能通过它模棱两可的样子去揣测当年的风头无两。
好比这部《大追捕》。
它的剧情对熟悉日本推理小说的人来说应该非常熟悉。毫不客气的说,情节设置完全照搬东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献身》。而又远没有原著的细密精巧。任达华饰演爱翻查旧案的警官,起因是妻子难解的自杀谜团。原以为该情节能够在后篇得到交代甚至奢求一下反转。却不想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结束了。也许只是为了给警官家庭生活的不幸福充当一下无谓的由头。张家辉饰演的角色相对应的是《嫌疑犯X的献身》小说中的达摩石神。一样的爱人心切,一样的数理天才。但这两方面在电影中都没有得到突出的表现。甚至他温情脉脉的表演一开始就让电影泄了底,让他是否为杀手凶手这一贯穿始终的线索没了任何的悬念。而片中对他数理天才的推论竟然也幼稚到,认为有这样天赋的人不可能出狱后没有任何打算,安于过一天算一天的潦草日子。
影片的硬伤在于编剧对小说《嫌疑犯X的献身》推理情节的极度喜爱和不能完全照搬的两难。一方面希望能够将该小说完全移植到现代香港,但优秀推理小说“不可轻易改编”属性让这一举措变得不伦不类。另一方面,简化后的情节让张家辉一出场就赚足同情分。所以余下的戏份里唯一可以称得上悬念的是,为什么两个养女会长的这么的想象。而如此狗腿的悬念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撑足100多分钟的。于是导演一方面逮到空处就玩命煽情,光从不同角度男主角翻过阳台的镜头就反复播出了无数次。另一方面为了营造出“步步惊心”的效果就只能在音效和镜头剪辑一惊一乍上下文章。情节不合理到女主角受到惊吓后会脱光了跑去洗澡。营造洗一下怕一下的这种伪希区柯克式惊悚。
张家辉上一次出演该类型的影片是林超贤的《线人》。其实他表演的方式非常雷同,一样沉默寡言力大无穷心里有主意特不爱说光闷着还属于情圣那一型谁也别怀疑的范儿。这放在警匪片里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那还看个什么劲。导演当然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狂靠血腥劲爆的动作场面来补缺,于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论是拍的人还是看的人都非常焦虑。真希望他们能停一停,去看看银河映像的《暗花》,感受一下什么才是悬念,什么才是四两拨千斤。
5 ) 建立在无逻辑剧本上的一部佳片
今天下午看完了《大追捕》。整体质量在港片中实属上乘,演员表演、导演说故事的能力、悬念的设计、配乐的渲染、剪辑的风格,都为这部影片添色不少。但是该片核心部分——剧情有明显硬伤,关键的逻辑部分不通,妨碍了该片水准的继续上升。
先来说说优点吧。该片最大亮点是张家辉的演技。辉仔近几年在电影方面交出的答卷着实让人满意,虽然之前的演技早就得到大家肯定,但是拿到金像影帝之后感觉又上了一个台阶,从《证人》、《线人》到现在的《大追捕》(直接无视烂到爆的财神客栈,我只能说烂片不是他的错),表演水平一直维持在很高的level上,特别在刻画角色内心、单纯通过表情来饱满人物性格方面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个人认为这次的《大追捕》,至少从个人演技上给自己树立了又一个里程碑。该片张家辉饰演的是一个哑巴,没有一句台词,要以这样一个角色作为主角,扛起整部电影,对演员表演的难度要求可见一斑。所幸导演请的是张家辉,否则我很担心整部电影都会砸在这个角色上。在片中,张家辉仅用表情、眼神以及肢体语言,把一个含冤入狱20年的犯人、为女儿奋不顾身的父亲演绎得活灵活现。该角色的大量内心戏,均是本片的亮点,尤其是他刚出狱偶遇女儿的表情刻画,入木三分,让人不由击节赞叹。
对于其他角色,任达华的表演可以说中规中矩,并不是他演技不好,之前一大把强片已经证明了他的演技(如黑社会),只是他饰演的警察需要使用高端演技的地方确实不多,妨碍了他的发挥,而且剧情设定使得他整部戏都追在张家辉屁股后面,感觉像是窃听风云2中的古天乐,因此出彩程度打了折扣。其他演员表演也都在水准之上,貌似找不出演的不太好的演员。不得不提,个人觉得文咏珊非常漂亮,之前在《内衣少女》里就觉得漂亮,这部戏更显得清新脱俗,气质绝佳,作为女主角演技尚可,也是本片亮点。
导演方面,影片开头的设计就是一场血肉横飞的群架戏,张家辉一挑四,非常真实,看得我都有点心惊肉跳,奠定了本片“诡异”的基调。之后电影中的剪辑、配乐以及张家辉的阴森的表情都使得该片诡异程度不断加剧,而时不时的双线重叠叙事手法也增加了该片的紧张感。因此从悬疑片的角度来说,整部影片情节紧凑,节奏快慢适宜,良好的氛围渲染,主要角色性格立体饱满,导演对影片的掌控确实可圈可点。
说完了优点,说说缺点吧。之前夸奖该片悬念合理,情节紧凑,为什么我在最开始会说该片剧情有明显硬伤呢?因为我觉得张家辉挑起警察追捕自己的举动完全是多此一举,也就是说,要是他不干这些,该片在情节上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我先简单复述一遍情节:男主角跟他女朋友在20年前相爱并生下一女,但是该女生养父对此非常愤怒,将女生关起来并在酒后错手杀了女儿,嫁祸给了男主角,让他白坐了20年牢。男主角出狱之后又遇见他自己的女儿(当时的婴儿),并在女儿别墅对面租了一个房子希望多看看女儿。当他发现女儿被养父在酒后暴打,错手杀了养父时,他为了保护女儿将尸体拖走并有意识的留下证据让警方追查自己,在警方查到之后自杀的故事。
从我的描述,这个故事的大体架构并无情节不通的地方。但是看过电影,了解故事细节之后,相信大家都会觉得,男主角一次又一次留下证据的举动实在是完全没必要,除非他确实没事干,想玩玩警察也玩死自己。男主角留下证据的动机是要保护女儿,掩盖女儿错手杀人的事实,但是在影片中,警察压根就没怀疑过他女儿杀人,本来嘛,那么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谁也不会想到是凶手的。而且片中警察没有任何一个怀疑的镜头出现,倒是任达华当了一回怪蜀黍,跑到女主角房间里面跟人家说了一通别伤心啦blabla的肉麻话,得到谢谢的回答之后还假装害羞了一把,完全是合家欢的镜头。而张家辉方面,他在毁尸灭迹方面做得非常好,尸体身上各种伤痕,还毁了容,完全没有任何证据留下,同时有关他的案件是20年前的,如果自己不主动给证据警方打破头都不会怀疑到他(当然,本来就不关他的事),因此张家辉这么做完全是没事找事。而如果张家辉不主动留下证据,这个案子估计也就成了一个无头公案,本片也就拍不下去了。因此我认为张家辉主动留下证据的行为实在是不符合常理,逻辑不通,使得本片存在的根基不牢,是为硬伤。
好吧,就算张家辉刚开始不知情,怕女儿会被怀疑,因此在尸体嘴里面放了一颗纽扣,误导警方的查案方向,那过了几天也应该发现警方不怀疑女儿了,而且单凭一颗纽扣,警方本来就完全查不到线索的,纽扣不是女儿家里的,还能起到撇清女儿嫌疑的作用,那他本来就不需要再有任何动作了,这样他和女儿都能安全。但是他不干,他又跑去楼上在警察头上扔玻璃,硬是让警方注意到自己这条线,来查自己来抓自己,实在是没必要。
好吧,我就当他这么做是想进一步混淆警察视听,让警察把查案重点放在自己身上,但是做完这一步也应该够了吧,警察怀疑自己,有个屁用,警察人证物证都没有,根本没法告自己,做完这步目前的状态顶多就是警察天天监视自己,自己和女儿依然安全。但是他不干,越干越出格,跑去人家女警察家,把人家捂晕了塞个跟尸体嘴里一样的纽扣到警察手上,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傻逼都能想到是误导查案了,既暴露了自己又让警察认为他想掩饰真相,把自己和女儿同时推向危险。真是多此一举。最后干脆还来个绑架女儿,想用这种方法撇清女儿的嫌疑,殊不知就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无聊的举动,才搞得警察天天往女儿家跑,对女儿他妈洗地板产生怀疑的。不然警察才懒得天天往山上别墅跑呢,你自己在家天天洗也没人理你。
最后张家辉死了还给任达华收了一条短信,把事情的原委大概说了一遍,我就想问你怎么知道人家电话的?而且你都死了怎么发短信?莫非你也看了源代码知道平行时空?别跟我说是他跳楼的瞬间发的,是,我承认他跳楼时候的表情很享受很销魂,但是瞎子都能看见他手上啥都没有,发哪门子短信啊。你也别说是设定了定时短信,他在牢里关了20年,一下就学会了这么先进的东西?话说我都不会发定时短信。。。而且他费工夫查怎么发这种短信就为了给警察发条无聊短信?那倒是跟他前面那些脑残举动挺相配的。
最后的最后,任达华跟他的疑似女友(女警)聊起这个案子,女友还夸他说也就你能一直查查到真相,别的警察查到纽扣估计就不查了,我就想说要不是张家辉自己脑残一直给你们线索,你们真是屁都查不到,完全被耍得团团转还好意思自夸,真是无语。
以上就是我对该片的点评,单纯的个人观点而已。无视我说的硬伤的话,是一部好片,还是值得推荐的。
6 ) 可笑的大追捕
打5星的绝对是水军
这部 电影要悬疑 没悬疑 逻辑极差 都知道自己有亲生女儿 还能被人家告成 谋杀 跟强奸 而且他的女儿还存在 他被抓的时候 还能说话 所谓强奸的现场 警察跟他到的时间刚刚好 法医 也不检验阴道?作案动机就是强奸 杀人。
他们2个人初中就相爱了,未必是超级无间道 初中 到高中 没同学知道。警察 都是傻逼 不去找作案动机的?妈的 看到这样的垃圾逻辑 就想杀了编剧 导演 其实张家辉不需要去锻炼身体。这个跟他锻炼身体有2 B关系。强奸杀人 监狱打伤那么多人。20年还能出狱。一周去报一次到,这个就叫大追捕!
卖狗血的。任达华在询问死者老婆的 时候 画面出现张家辉拿个锤子。这个画面 诡异的气氛难道想表达 猪脚想吃核桃 找个锤子去锤。
更2B 的死者老婆 看着老公打孙女。不断的拍门,等老公摔死了 她突然有了钥匙能进去了。进去之后 还等了一年时间才能走到阳台。发现尸体被光速转移!
天天洗那块地,那么大的院子 不需要开门的 ,警察可以随便进。也没有佣人。这个是有钱人 住的山顶别墅。我看像山顶冻人住的,那么大的房子没佣人,天天搞卫生 估计比上班要累。天天洗那块地 就不能用点化学物品清洗? 住在那地方 养父让女孩上学 是走山路去。然后用车接回来?
狗血,我炒 真TMD 想睡觉
嫌疑犯X以逻辑推理为主,这部以真情实意为主,没什么可比性。张家辉演技大加分。剧情上故弄玄虚的地方也有,不过主要是为了营造气氛吧。豆瓣评分略低了。
三流故事,一流演技。张家辉需要下一次再证明自己。
真不错,我想吐槽的几个bug片尾都给解决了,质量很好的港片
杜致朗编剧的东西总难逃故弄玄虚的嫌疑,不论观众猜得到猜不到,她都好像指着你的鼻子说哈哈尼玛你就是猜不到。。。
摄影太美,有偏执症一样的美,虽然刻意但实在太合心意,弃尸海边那段的构图色调都美到让我抓狂,张家辉那双能刺穿黑夜的眼神和含泪的抽搐堪称影帝级别,豆瓣给的分数太低,完全没有必要和《嫌疑犯X的献身》想较,抛开对比,父女情始终是我心头最绷不住的泪点,无声的“嘶吼“才最有张力。
有点儿嫌疑人X的献身的推理味道..但火候还差得小远.张家辉没台词的表演自然没的说.感染力十足..然后就是这结局..又你妹的自首了..
很好看。
阵容真是强大啊!张家辉演技不错
除了悬疑剧情方面的亮点外,张家辉较完美地演绎出的亲情光辉也是本片的一大优点(秀演技啊...)
比较典型的港片。不过隐约觉得在哪看过这个剧本呢。。
一早就估到答案,那些僻处孤屋伦理反转等处可见《杀人犯》的影子,但总体不如前作。值得夸的是张家辉的演技,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而情感流露完全不输。任达华都成打酱油的了,另外他老婆那条线怎么莫名其妙就不了了之了?ps.广电应该删了不少重口味镜头吧。
演员的演技是不用质疑的,非常赞,剧情也不是意料之中,值得观看
真奇怪这部电影为何豆瓣分数那么低,在我看来剧本算得上极其严谨了,基本找不到太大的BUG,堪称近几年香港悬疑电影的最佳剧本,而且从角色塑造到演员表演全部加分,非常值得推荐。看来还是香港原创出品比较优质啊。
《嫌疑犯X的献身》力不从心版,其实故事重新梳理一遍,把悬念藏在环环相扣的追捕动作后面,会比现在好得多啊
因为之前的评价还不错,所以看完挺失望的。故事讲的不精彩,布局也很乱,悬念并没有完全做出来。有一些设定确实让人想起《嫌疑犯X的献身》,却又远没有人家那么机巧,搞到最后张家辉像做无用功,没有恍然大悟,更没有拍案叫绝。还有拖拖拉拉的结尾。田壮壮竟然客串一个监狱老大,太违和了。两星半
感动~
源自爱的恨是最无可挽回,最毁天灭地的。《大追捕》中的每一个角色心中都没有“恶念”,都在做着自认为善的事情。即使这样依然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这是编剧 @杜緻朗 的成功。坚持主角一句台词都没有,依然表现出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这是导演 @周顯揚 的成功。
韩国人应该翻拍为五星
额外的任达华家庭线不知有什么意义,大大增加了我辨识众女配的难度,还一度以为被袭击的是任达华的女儿…
从王晶电影里的搞笑小生,到亚视的系列港剧,再到获封影帝的【证人】,张家辉一直很演什么像什么。为了这部戏疯狂健身8个月,完美的不只是身材,流泪镜头层次分明,最后一幕令人不断飙泪。好演员总是让最挑剔的影迷也放下条条框框,转而单纯的欣赏电影。摄影一级棒,片名很坑爹,难忘海报上家辉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