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慕尼黑 剧照 NO.1慕尼黑 剧照 NO.2慕尼黑 剧照 NO.3慕尼黑 剧照 NO.4慕尼黑 剧照 NO.5慕尼黑 剧照 NO.6慕尼黑 剧照 NO.13慕尼黑 剧照 NO.14慕尼黑 剧照 NO.15慕尼黑 剧照 NO.16慕尼黑 剧照 NO.17慕尼黑 剧照 NO.18慕尼黑 剧照 NO.19慕尼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20:46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关于政治、复仇的真实的电影。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办的第20届奥运会上,巴勒斯坦的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闯进了奥运村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以此要挟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  联邦德国的警察草率对待了这次绑架事件,他们直接冲进了恐怖组织的巢穴企图武装营救 人质,孰料导致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  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摩萨德”高层迅速训练了一批特工,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相关的巴勒斯坦人血腥的报复……

 长篇影评

 1 ) 《慕尼黑惨案》在没有和平的世界,生的沉重和死的神圣,之一



题记:
人类是动物世界最为残忍的,因为他们对于物欲的贪婪和对于精神麻醉(信仰)的狂热完全无法自拔,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人的闹剧。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www.cinemastrikesback.com/news/thumbs/munichposter.jpg[/img]

立场决定了你的观感,作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拍摄《慕尼黑》我理解,从政治层面上将任何属于对垒双方的描绘都代表着本阶级和种群的利益,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关塔那摩和人体炸弹一再出现在传媒的时候,我们忽然明白新闻和艺术都是一种不对等的取舍。
对于巴勒斯坦只要你去过他们的难民营,了解五次中东战争,你就会不再说话,我们只有自己的立场,而真相永远像月亮的背面,它是黑色的。
所有的事件无关个人,所以这样的事件只是政治,政治是可以忽视性命的。
倘若说恐怖主义,美国才是最大的恐怖主义的无赖国家
我相信甘地主义的东方智慧,当我们回忆美国历次输出的“正义”战争,韩战、越战的结局,以及而今伊拉克的战祸和下一个眼中钉伊朗。
武力对于弱者的反弹永远是以卵击石的悲壮,这是力量悬殊的注定,正如中国的老话:狗急跳墙。
在斯皮尔伯格的镜头里,死亡非常直接,巴勒斯坦在这个年代的形象。
记者带着正义,带着视觉的需求站在了历史的门槛,我想到了卡帕,想到了每个个体不同的选择。
奥林匹克村,有了装甲车;飞机场,有了冲天的火光,世界为了某个抽象的概念而相互征战,人质和被劫持者同样死了,根据联邦德国的消息,人质是被劫持者杀害的。真相,永远被黑夜埋葬了。
德国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同样的敏感在20世纪人类的屠戮历史里,死者不说一句话。
导演以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反映展现在银幕上,对于死亡他们的反应并不相同。
他们都已经死去,所以斯皮尔博格同样是一种推论,就像此后对阿拉伯恐怖分子的追杀只是电影,电影是一种有着立场的幻觉。
以暴制暴从来不会赢得和平,他们只是一种胜算的概率而留给世界的将是更多的血,以色列人手中的《圣经》沾满了人子的鲜血,而阿拉伯的《古兰经》上同样沾满着人子的鲜血。导演说固执是那个地区灾祸所在,然而,个体看到的却是自己兄弟姐妹的死去。
汽车炸弹,人体炸弹,定点清除,摩撒特的暗杀,无休止的循环里,血流成河。
特工,他在国家的授权下暗杀对手;恐怖分子,他因为国仇家恨而义无反顾,他们在一个时空相遇,不是私仇,而是在被灌输的世仇和新恨里进行死亡牌局的争斗。
在信仰和族群给我们的观念下某些细节被一再放大,在电视时代过多的死亡直击已经让我们变得麻木,所以面对斯皮尔博格“逼真描绘”恐怖分子的枪杀暴行,我想到的却是这样的影像只是满足了仇恨立场和窥视杀戮人们的需要。
死亡,只是在此岸被程序终结,不再呼吸。过多惨烈的画面只能引起被各种势力曲解的结果,政治是没有脸的。
于是,出于政治责任的合法“谋杀”开始了,阿夫纳被以色列官方指派成立五人特别行动小组队追杀慕尼黑行动的策划者,他们在国家的公共档案里没有合法授权,他们属于个人行为,这就是政治的龌龊,国家利益多么神圣的标签下并无私仇的人子在相互敌意和屠杀。
在罗马,铲除慕尼黑奥运村绑架案策划者的行动开始了,导演是一个很会煽动情绪的人,从第一个被谋杀的阿拉伯人的身份以及他归家路程上的私人购物,正是这一系列的寻常性衬托出政治意义的悲剧性,倘若没有国家仇恨作为个体的生活又将如何,这样一个“凶手”被铲除有着导演的考虑,这是让生活的私人场景和国家的需要做对比,从这一天开始背负着国家使命的阿夫纳注定走上了内心煎熬的旅程,对于个体而言一个和你过去毫不相干的生命消失在你的屠杀里,只要不是铁石心肠就心灵必然受到冲击,这个过程里灵魂会一次次询问你的作为对于自己的意义,人,可以因为国家而合法杀戮同类吗?!
牛奶带着人血洒落在大地,神圣的正义带着血腥和死亡赢回了国家的面子,一个价值35万美金的杀戮成本和巴勒斯坦难民营里挨饿的孩子怎么比,杀人是伸张正义的方法吗?作为犹太裔的导演对于两方立场的取舍还算公正,那慢慢溶进牛奶的死亡之血在你的瞳仁里是怎样的色彩,被引用的神话里我听到导演长长的叹息。
而神,罗马的神离这些“正义的”杀手如此的近,红酒的颜色里有多少人子的血光。
1972年的慕尼黑,它让我们对应和反思奥林匹克的意义,休战是对手之间的角力暂息,而对于不对等的双方暗杀和偷袭就是必然的结果,当我们一再指责恐怖主义,我们如何理解美国人一再输出资金进行他们意愿的民主推进,难道用这种手法去支持反政府武装去对付不同信仰和理念的政府就是合法的吗?
为了杀戮成功的舞蹈和汉莎航空的劫机事件,事件里只有政府和组织,个体永远肩负着死亡的沉重和潜在的危机,那些出卖阿拉伯人的人,他们和信仰没有多大的关系,人类是动物世界最为残忍的,因为他们对于物欲的贪婪和对于精神麻醉(信仰)的狂热完全无法自拔,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人的闹剧。
在五次中东战争里,鲜血浸润着每一寸的巴勒斯坦领土,在以色列的枪炮下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当年世界有多少时刻正视过巴勒斯坦人的呼声,在所有的中东战争后面我们看见的是美国、英国和法国等靠出卖军火赢得的利润。
个人的生命轻如鸿毛。
在这部异常沉重的电影里,导演以许多场景来点化世人关于和平的意义,在五人小组之一的史蒂夫化装进入巴解组织驻巴黎办事处进行暗杀炸弹放置的准备,斯皮尔博格以他和该组织负责人女儿的一个对视眼神让我们看到了国家行为可能带来的伤害,在实施爆炸我们必须赞扬美国电影的编剧,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必将牵动所有观众的心,而这五人的选择可以说是影片里个人人性稀有的亮点,它的背面是巴勒斯坦难民营里孤儿的哭号,这样的电影当然会引起以色列现政府的反感,仇视教育是许多政府愚民的方式,它的背后不是正义而是金融寡头们开动的战争机器――以人血造就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我可以预测这部影片的命运,斯皮尔博格注定不会被受犹太经济影响的美国主流社会看好,然而他对人类运命进行的理性思考必将影响着此后的一代。他的奖杯早在所有爱好和平人士的心里
(之一,未完待续)

【附录:影片资料】
《慕尼黑惨案(Munich)》美国2005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主演:艾瑞克·巴纳(Eric Bana、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
片长:164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7,欣赏性7(一部良知的电影)

2006年2月21日 星期二 上午4时43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2 ) 《慕尼黑惨案》之二:在没有公平的世界,生的惶恐和死的解脱


题记:
家园,对于一个有家的人而言并不代表什么,然而,家园对于流离失所或者受着外族侵入的的族群而言就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精神凝聚力。那么,祖国到底是谁的祖国,人民为了谁而战?!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atlasshrugs2000.typepad.com/atlas_shrugs/images/munich_1972.jpg[/img]
1972年在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殉难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

五人小组成为了以色列政府对于阿拉伯人私刑的实行者,他们实施着国家不会承认的使命。
阿夫纳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本片成为一个象征,它将触动两方的心灵,就像斯皮尔博格在《辛德勒的名单》里出现过的那个小女孩他们给成人世界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
对于以色列作为犹太人的导演必定有着情感,可是,他同样怀着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同情,导演希望以孩子的比对唤起成人世界的良知,可惜,成人世界早已没有了理性。
对于自己孩子的牵挂和想爱人在一起的心境和刚刚被谋杀的巴解领导人的孩子放在一起成为对应段落,你会理解导演的苦心。人类的所有法则都有说法,说法是逃避罪责和开脱自己最好的方法。
人性是片子里重要的部分,在旅馆炸弹的章节里,导演以美景的感叹、以色列恋人阳台的拥吻和此后的激烈爆炸对照,对于无辜者而言又有谁承担责任,同样,在贝鲁特定点清除一人的行动最终变成了对于阿拉伯人的无情屠杀,这些女人难道也是恐怖分子,潘多拉盒子打开以后,唯一的结果和血光有关。
正义的背面是什么?导演没有正面回答,可是,他在电影里设置了这样的一场戏,阿夫纳和情报贩子路易家族的交往,通过路易斯家吃饭前虔诚的祈祷,其父对于阿尔及利亚的叙述,所有的冲突都在斯皮尔博格不经意中表述出来,他俯视着20世纪所有的种族冲突。
为了一个族群活着,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忽视另一个族群的孩子?父亲,路易的父亲,阿夫纳也是父亲,巴解负责人同样是父亲,在20世纪的世界我们为了什么而杀戮
斯皮尔博格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对话,阿里和阿夫纳的交流更像是导演政治观念的表述,在文化(文字、语言)没有消亡之前你无法征服一个族群或者民族,这是许多有着民族问题的国家都端着的定时炸弹。家园,对于一个有家的人而言并不代表什么,然而,家园对于流离失所或者受着外族侵入的的族群而言就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精神凝聚力。那么,祖国到底是谁的祖国,人民为了谁而战?!
于是,前赴后继,于是,在信仰和蛊惑里成为牺牲。唯一开心的只有军火商以及他们背后的正义政府。
所有的棋局都可以预设,但是,谁也无法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失控的全部含义就是命运。
生命如此脆弱,从出生那刻起就不再属于自己,我们归属于的那个族群和国家已经在我们的未来写下了他们规定的东西。
死亡,在特工的心里只是任务,这是国家的赋予,阿夫纳听到女儿声音的哭泣属于私人情感在暗夜不由自主的流露,而特工,无论是CIA、KGB还是摩萨德的特工,他们不再属于自己。
从这点到那点,杀和被杀同样的棋局。
卡尔的死,给这个小组敲响了丧钟,在国家建构的谋杀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就是宿命,谁开始动手并不是话题它只是说明了在特工翻转的硬币上两面都是死亡。
当五人小组里的炸弹专家罗伯特对这种杀戮的本身产生了怀疑,而这样的怀疑同样来自导演,在历史的深处和近处,我们看到过犹太人太多的血,难道现在到了阿拉伯血流成河的一天吗?
罗伯特的不幸是他醒悟太晚,而绝大多数政府正是利用了青年的单纯和狂热让青春成为祭坛,不惑之年的我非常明白60年代以来欧洲反战的意义,去看看甘地吧,去看看这个矮小的亚洲人吧。
世界不应该是美国人的游戏。
他们一个个将消失,他们是许多死亡链上的一节,承前启后,在死亡的世界魔窟里扮演一个赴死的形象。
北美中文博客上有篇文字谈到了20世纪这种无休止杀戮和经济学博弈理论的关系,恐惧和先发制人的心情让死神的手枪总是走火,这是人类的宿命。
面对同伴的死亡阿夫纳陷入了焦虑和惊惶中,导演将这种恐惧和他们以前实行的清除进行比较,只要你成为其中一环,你就永远在没有了离开的机会,无论成败你的内心不再安宁。
我非常欣赏斯皮尔博格的结局,在你还能目睹的纽约世贸大楼冷峻的影调里导演连接了历史。
没有人声,没有,只有哀弦悲鸣。
谁负责死亡,是你吗?!

本片是虚构的,但它却是真实的,它的真实在于历史就是这样的悲剧性。

【附录一:来源豆瓣,《阿七:复仇的黑洞 》】
当年慕尼黑事件中被杀害的运动员里有一个名叫Moshe Weinberg的运动员,他被杀害的时候他的孩子只有一个月大。他的孩子Guri Weinburg在影片中饰演了自己的父亲

【附录:影片资料】
《慕尼黑惨案(Munich)》美国2005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主演:艾瑞克·巴纳(Eric Bana、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
片长:164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7,欣赏性7(一部良知的电影)

2006年2月22日 星期二 上午01时48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3 ) 转几个精彩的影评贴,再对影评加一些自己的观点

转评1:
摇摆不定的《慕尼黑》 火雀(深圳) 发表于:2006-6-10 23:36:39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电影里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想借这个以‘慕尼黑惨案’这一事件的周边,来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谴责以暴易暴的恐怖行为?或是向世人透露一下他们犹太人无坚不摧的手段?还是恐怖组织行动的方式?都好像是,也好像不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自己在这部电影里的态度十分暧昧,无论是人物刻画或是对恐怖行为的本质探讨,都是还没点,就停止了。《慕尼黑》看不到《辛格勒名单》里的悲天悯人,这部立场摇摆不定,人物刻画肤浅的电影,拍的主题却是以巴双方,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永难说清的情絮。
  
  当电影最后的画面定格为纽约世贸大厦时,我长吁口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在电影中摇摆了一个多小时的立场终于坚定下来了。并且用这画面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世贸的倒塌,犹太人也有份。或者说深一点,犹太人也是恐怖份子。有了这个想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这部电影无论在宣传上的低调处理也忽然可以理解了。但如果他不是想表达‘犹太人也是恐怖份子’这个想法,那么可真的不知他拍这部电影来做什么。个人在民族仇恨前的无力无奈?恐怖份子也是妈生的?平淡如水的故事与暧昧不清的立场实在让人很难明白导演拍这部电影的动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处理这种高敏话题的电影时,确实十分小心。但他是一个犹太人,民族之间的世代仇恨化为个人的世代责任这一事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无法避免。所以在处理这种以自身民族情感切身相关的敏感话题时,拿捏的力度没可能像局外人般冷静客观。所以在《慕尼黑》中也难免偏颇。只是这次的偏颇,却是明显地偏向了与‘慕尼黑’惨案有关的恐怖份子,或者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正在这部电影里为这些恐怖份子们翻案,并且把‘恐怖份子’这一帽子,戴到了他的老乡们,犹太人的头上。可是谁能说清,在怨怨相报中的双方,谁是恐怖份子?而恐怖份子的定义又是什么?滥杀无辜就是恐怖份子?不杀妇儒儿童就代表正义?既然已沾上了血,又何必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电影里一直摇摆不定,他想说的东西似乎很多,又似乎没有。这种态度使得这电影沦为平平之作。
  
  如果电影一直沿用开始时的纪实态度一路叙下,而不代入个人与国家民族间的含糊态度。就双方从宏观来说事,或许会令电影成为一部经典。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一个犹太人,这个身份现在看来,倒成了他执导这部电影的心理枷锁了。
  
  电影中出现的法国家族情报机构,颇有着科波拉《教父》里黑帮家族的感觉。当父亲向儿子训话时的语气与在果园里摘果子的神态,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马龙·白兰度的那位教父。只是这位父亲教训儿子的那番话,引来了电影最妙的一次冲突。儿子在一肚子气中,安排这次过来会晤他父亲的以色列犹太人杀手与保护被暗杀对象的巴勒斯坦保镖同住一室。这一段在伦敦的暗杀行动,以巴双方的共处一室,是电影的高潮。虽然双方人物都没有透露出各自的身份,文化上的冲突在争着收音机播各自民族的歌曲已可见出,只是争到最后选择了美国的流行音乐,双方就各自停手坐下听歌了,似在表明无论在国家民族或文化艺术哪一方面,双方都认可了美国的介入。在这两个民族共处那个陋室时,导演只是轻轻带过。放弃了这个精彩的冲突。
  
  电影在不断回放慕尼黑惨案过程中,成了为那帮绑匪找理由杀人的过程。似欲说明绑匪们是无辜的,被动的。也在这不断回放中,对照那帮正在报复暗杀与慕尼黑惨案有关人物的犹太人行为,和慕尼黑惨案那帮绑匪杀害运动员的行为没有两样。导演想双方都照顾的手法,却造成了观众心理上的反差:被动的绑匪似乎无辜;而着力刻画的犹太暗杀集团在导演的用力过猛下,成了名副其实的恐怖份子。
  
  电影对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心理变化,安排得很合理。只是需要照顾多个方面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有点力不从心。

回应:
    有争议的片子才是经典,楼主认为慕尼黑应该拍的客观,怎么个客观,我认为没法客观,有了真正的客观巴以问题就能解决了,民族之间的斗争无法从事实上客观!这部片子的经典之处正是采用推敲式的人物心理构思让观众留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人物的心理描写很客观,客观到使观众身临其境,几个暗杀场景太让人震撼,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很客观,影片已经达到了效果。拍成纪录片就很客观么,不见得,何况这种隐藏的很深的事实很难拍成纪录片呢。
PS看点:电话炸弹暗杀Mahmoud Hamshari(小女孩)、bed bomb暗杀Hussein Abad Al-Chir(以色列夫妇)、假冒的PLO和假冒的ETA的较量。
背景资料: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恐怖组织“黑色九月”扣为人质,德国警方营救失败。恐怖分子和运动员全部身亡。这起事件震惊世界,被称为“慕尼黑惨案”。)
   (1960年代后半、以约旦为据点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因过激行动,使得约旦国王胡赛因于1970年9月下令将PLO武力驱逐。由此引发了约旦内战。被称为黒色九月事件的内战中、PLO成员多被杀害,剩余成员被迫转移据点至黎巴嫩贝鲁特。内战对PLO造成重大打击,并由此视胡赛因国王为叛徒对其强烈反抗。此后,在黎巴嫩开始活动的PLO中最大的派别法塔哈,因对以色列斗争的失利,结成了秘密恐怖组织,即黑色九月。由于慕尼黑惨案震惊世界,以色列代表团11人遭杀害的悲惨结果给以色列重大打击。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Mossad)为此实施了报复,大量黒色九月相关人员遭暗杀。)



转铁2:
从慕尼黑到东莫村的距离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慕尼黑》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开始猜想电影的结局该是怎样惨不忍睹的悲剧:暗杀小组的负责人艾韦恩被蒙上眼睛,带到一个隐秘而美丽的花园——后来我才晓得,那是整部电影最安宁的一处所在——拜见那个很有《教父》中马龙·白兰度之风神的法国老人,他领导着一家不与政府合作的地下组织,靠出售情报为生,四处杀人放火的艾韦恩已是他的老顾客。当时他正在厨房做菜,喊艾韦恩——他曾干过厨师——过去帮忙。洗菜的片刻,他盯住这位客人的手,感叹了一句:对一个好厨师来说实在太大了,要不是因为我和你一样长了屠夫式的双手,我本来可以成为烹调大师,我们真是悲剧人物:屠夫的双手,善良的心灵……
  屠夫的双手,善良的心灵,这种无可调解的矛盾构成了艾韦恩和他的四名同伴的悲剧。这是五名具有人间情怀的普通人,而非残忍冷酷的杀人魔王。让他们执行一项血流成河的复仇任务,可想而知是何等艰难。杀人不再是暴力,不再是优雅的行为艺术,而是与盘踞他们内心的魔鬼作战。他们前几次相当笨拙的暗杀行动,会让人想起黑泽明的电影:杀死一个人竟然需要花费那么多的周折,承受那么多的苦痛。譬如他们暗杀的第一个家伙,是将《一千零一夜》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意大利语的作家,当这位先生从喧嚣的广场走回黑暗的寓所,被两个比他还要惊慌失措的杀手包围,他先后听到这样犹豫不绝的质问:你是威利吗?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来吗?……确认了半天,艾韦恩和他的搭档才下决心开枪。他们接下来的一次暗杀更为惊心动魄,因为怕误伤到那个政治家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儿,暗杀计划居然在最后一刻被延迟,而且差点报废,直到女孩走出炸弹的引爆范围,他们才按下遥控器,瞬息灰飞烟灭,政治家升入天堂。
  在我看来,《慕尼黑》力图呈现的主题尽管异常宏大:1972年的慕尼黑惨案,黑九月,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民族仇恨,恐怖主义等;但是最终的落点却极为平常,那就是几个普通人的爱恨情仇,他们如何面对家国冲突,如何战胜心灵的恐惧,如何走向生命的虚无,直至与汝皆亡。完全可以说,斯皮尔伯格并不在意能否复原历史的影象,而是竭尽心力去关怀大历史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这些小人物参与着历史,同时亦解构着历史。当艾韦恩和他的同伴沾满鲜血的手不再颤抖,他们的心性却开始动摇:这样的复仇是否符合习以为常的正义观?暗杀的结果能否祛除积压于心头的仇怨?当他们无奈地发觉民族冲突的无休无止,杀死对方一人,立即有人补缺,而且展开更狂热的报复;当他们的队伍日渐稀疏,战友们纷纷倒地牺牲,只余下艾韦恩孤单的身影,整个行动的正当性已被消解殆尽,大写的历史被架空,打动人们的惟有艾韦恩具体的爱:对妻子的爱,对女儿的爱,对同伴的爱。
  普通人没法支配历史之舵,但他们更不愿对历史亦步亦趋,两难之间,他们空余迷惘。这便导致了《慕尼黑》主题的暧昧不清,亦成为这部电影最为人诟病的一点。而我以为,这正是斯皮尔伯格的高明之处。为拍摄《辛德勒的名单》,他前后准备了八年,主要是因为他一直不能解决那个纠缠他的致命难题:为什么辛德勒这样的奸商和花花公子,可以毅然舍弃自己辛苦赚来的万贯家财,去拯救落难的犹太人?直到电影拍完,他说他依然没有找到答案。或许本来就没有答案,这属于人性的奥秘,置身其中的人类永远不可能探察清楚。《慕尼黑》也是一样。斯皮尔伯格尝试着追寻恐怖主义的本源,以及对抗它的利器。但他找到什么呢?什么都没有。电影的结尾,精神几近崩溃的艾韦恩向上司请求退出暗杀小组,上司不同意,却劝说他回家,回到祖国这个家,民族这个家,他的父辈们用无尽的鲜血与生命构筑的这个家。可是对艾韦恩而言,这个“家”太大,他只想邀请上司到他的那个小家吃顿晚餐,看看他的出生没多久的女儿。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必然分道扬镳。这等于是说,斯皮尔伯格让民族正义与个人自由各行其道,而非将对方消融:既不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也不是用民间的温情遮蔽“大写的历史”的恐怖。匀幻挥写鸢浮!赌侥岷凇纷呱狭恕缎恋吕盏拿ァ返睦下贰?br>  不知这算不算素常意义上的悲剧?它毕竟没有在最快的时间内骗取到我们廉价的眼泪,我们疲乏的震动。但艾韦恩的生命不可能静止于电影结尾的风口,他势必要做出选择,要么是服从上司的命令,要么是拒绝——而拒绝意味着对抗,意味着承付来自祖国的裁决。而且他还有那么多的外敌,尽管他解甲归田,但民族仇恨肯定不能宽恕他在过去犯下的罪行。他会怎么走下去呢?或许只能遵从电话里那个法国老人的召唤,去远方的花园,去作他的儿子,去过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而我们必须相信,甚至要欺骗自己:没错,那正是《慕尼黑》的方向。
  
  可《慕尼黑》中的花园不是唯一的。让历史倒退20年,让我们的目光从欧洲转移到亚洲的朝鲜半岛,让我们的思维抛开十步杀一人的恐怖主义,来面对一场硝烟弥散的南北战争,那么,我们便可能邂逅一处比法国的小花园还要宁静祥和的好地方,它的名字叫“东莫村”,真正的世外桃源。纷繁的战乱无法打破东莫村村民的美妙梦境,相反,那些偶然闯入村子的士兵却被他们的淳朴民情所感化,放弃了曾经势不两立的仇恨,最终成为这座桃花源的忠诚捍卫者,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欢迎来到东莫村》是韩国导演朴光炫的力作,据说是2005年度韩国最叫座的电影。能激起这么壮观的市场,想必会有打动普罗大众的精彩亮点。可我看完之后,却大略有些失望。正如一位朋友所言,这是一流的选题,二流的拍摄技术,而观众却有些不入流。能对这样一部叙事简易的电影趋之若骛,恐怕内心焦渴到了极点,或许,我们还可以窥见韩国人祈望南北统一的民族心理——想到这里总难免触景伤情,难怪我在琢磨该电影的剧情之时,内心却浮现“为什么陈凯歌与张艺谋拍不出这种题材”之类的埋怨,当然,聊以自慰的是,我们已经拥有姜文的《鬼子来了》,只是被狗日的广电局下了封杀令而已。
  继续说《东莫村》。我得声明,上面判定它“叙事简易”,并非贬低之言。或者可以换一种表达:这部电影拍得很老实,干净,情节上没有半点拖沓,除了某些慢镜头比较折磨人的眼神。而这些特性,我以为都是由该电影的主题所决定:本来是干戈相向的敌我之争,用什么来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怨恨,同时亦不必付出生死的代价?之于《慕尼黑》,这类争斗永远无法消弭,所以最后的局面是冷冷的僵持,斯皮尔伯格宁愿将奢侈的镜头聚焦到艾韦恩的个人悲剧。这是洞穿人性的深刻,但悲观。而朴光炫毋宁怀有美好得近乎天真的意念,他虚构出一个幻城般的东莫村,一处与战争毫无牵涉的桃花源,从这里涌现的汩汩温情,融化了隔离南方与北方的坚冰。甚至,我们不妨推想朴光炫借助《东莫村》的终极诉求:不仅仅是消解仇恨,而且在呼唤统一:电影的后半部,韩国的表铉哲少尉与朝鲜的李秀华司令员同仇敌忾,将枪口对准代表着外来势力的美国飞机。
  而在这种意义上,估计一个避世的“桃花源”,已然不能容纳东莫村隐喻的力量。这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不再具备平面的地域性质,而是升华为一种人性的自然与美好的集合。我们不晓得村民们是否与世隔绝到“不论有汉,无论魏晋”的情状,但是他们对于步枪、手雷等武器的陌生,难道不是对暴力的天然反感?他们对南北之争的不感冒,笑嘻嘻地观看表铉哲一方与李秀华一方宁可在大雨中挨淋还要决然相对的窘态,难道不是对二元政治的嘲弄?当恩仇尽泯的五名士兵为了守护东莫村的安全,以舍身成仁之志与美国飞机展开殊死搏斗,那一晚炮火连天,死伤无数,可村民们依然满面微笑,仿佛在看元宵的璀璨烟花——不要怪他们冷漠,他们的认知力还没有进化到那一步——难道不是人性最善良的见证?表铉哲与李秀华们初入东莫村时还是金刚怒目,出来时已经菩萨低眉,难道这个村庄还有净化灵魂的奇效?——除非它是天堂。
  
  李安曾经这样诠释《断臂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我很喜欢这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正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伤痛,都有缺憾,都有对未来的期待。我愿意无限引申下去: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东莫村,这是美好的一面;而每个国家都有一个慕尼黑,这是悲惨的一面。这两面都不可或缺,它们的黏合构成着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国家。——写到这里,我发现这篇评论倒是能够自圆其说,东莫村(法国花园是它的一个影象)确实是慕尼黑的方向。从慕尼黑到东莫村的距离,就是从噩梦到美梦的距离,从绝望到希望的距离,从黑暗到光明的距离,从地狱到天堂的距离——但愿不是从硬币的一面到另一面的距离,那样将永无抵达的可能。
  
  2006年2月26日于宁波

回应:赞一个,分析精辟!

 4 ) 真实比电影更残酷

摩萨德的那次复仇行动是现代间谍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其跨时之长,地域之广,计划之复杂而周密,其间历经种种政治事件如战争、外交纠纷而仍决心不辍,都是前无古人的。光是其中任何一次暗杀都可以拍成精彩的电影。但是斯皮尔伯格自从拍完《拯救大兵雷恩》以后,就对戏剧性的夺宝、残酷的杀戮不太感兴趣,转而思考隐藏其中的人性以及折射出来的平民和政府、体制之间的关系,如《抓住你》,《幸福终点站》,甚至去年的《世界大战》等。所以《慕尼黑》并没有我们初以为的充满扣人心弦的杀机和阴谋,相反有些沉闷,虽然有些评论还是认为电影过于血腥。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可以肯定的说,真实的事件比电影更残忍、冷酷。重新梳理一下发生在20年前的种种杀戮,再对照一下电影,可以找到很多微妙的对比,以及导演对观众欲语还休的犹豫和无奈(尤其考虑到观众中肯定包括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我坚持认为,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片子里并没有和盘托出他的思想。


电影中为了有中心人物,设计了主人公以及围绕他的一系列配角,组成了一个暗杀小组。事实上,当年的暗杀小组有多个,原因我想只有一个,暗杀对象有11个人,分布在多个国家,多个小组效率更高。为什么要暗杀11个人?因为要为11名以色列人抵命,所以无论如何要凑满11个。

第二个被暗杀者,这个人名叫哈姆沙里,博士,住在巴黎高尚住宅区,娶了个法国妻子,电影中也可以看出他颇有教养,一边和妻子说着法语,一边用英语和记者激烈地讨论时事。电影中暗杀小组是乘他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溜进去在电话机里安置了一个炸弹,然后乘他回家接电话时,通过遥控引爆。事实上,哈姆沙里有严密的警卫,根本容不得暗杀小组如此进去。但当时摩萨德用了个很巧妙的方法,简直比现在的电影还精彩。他们先是装成一个管道工破坏连接哈姆沙里家的电话线缆,哈姆沙里的电话就开始老出毛病,他怒气冲冲地让电话局来检修,但这个报修电话不出意料地打进了停在公寓外面的摩萨德的工具车里。之前车里的特工一直在操纵着线路,一会儿通,一会儿不通,一直到哈姆沙里怒不可竭地报修为止。于是“电话局”告诉哈姆沙里马上有技师过来。一会儿,果然有技师上门了,可他上门的服务却是在电话机里安装了一枚炸弹!记得3年前的烂片《意大利工作室》里也有很类似的情节,其实编剧是20年前的摩萨德。这反映了绝大部分所谓的“艺术”并不见得高于生活,但一定是源于生活。

暗杀了3名目标对象后,摩萨德想出了个突袭贝鲁特巴解总部的点子,因为那里有死亡名单上的另外3个人物。影片中暗杀小组扮成女人,靠近大楼,然后啪啪啪啪杀死几个目标,其间还放过一个小孩,最后安全突围。其实那次战斗惨烈无比,哪怕吴宇森的电影也为之黯然失色!
先是30名以色列突袭队员抢上巴解大楼,对卧房里的目标之一,“黑九月”首领之一,纳杰尔一阵扫射。他的妻子想保护丈夫,也被射死。在电影的情节中有一个小孩迷迷糊糊的过来,一名以色列突袭队员刚想开枪,迅被旁边队员拦住,放他过去。这个小孩应该是纳杰尔15岁的儿子,事实上他那次也被乱枪打死。这是电影给以色列特工人员的第一块遮羞布。
同时那此行动中隔壁一个妇女惊声尖叫夺门而出,也被当场击毙。但事后查明,她是一个无辜的局外人。电影无此情节,第二块遮羞布。
电影中特工人员完成任务后就在枪林弹雨中夺路而逃。但当时摩萨德击毙3名目标以后,开始整理被打死的领导人员的办公桌抽屉和保险柜里的文件,还足足干了半个小时。而这时,战斗刚刚开始。大街上的巴解战士开始了还击,以色列突袭队员在门口坚守阵地。同时,8楼还有巴解战士,他们为了战斗,用升降机将人吊到街上。而当吊斗接近路面时,突袭队员就冷酷地将吊斗里的人全部打死,然后把尸体拉出来,再把吊斗送上去,在黑暗中等待下一批。这一情节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可以想象如果拍成电影一定会让阿拉伯世界无法承受。最后临走前,以色列突袭队员将整栋大楼夷为平地,里面许多巴勒斯坦人都遇难。此役共打死100多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3名暗杀对象。
电影中还省去了一个情节,其实很能反映摩萨德计划的严密、简洁甚至幽默。开战时,摩萨德特工从贝鲁特各处的公共电话亭向黎巴嫩当局报告:巴勒斯坦对立派在发生火并。当时黎巴嫩当局对遍布城中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很为头痛,听说他们在自相残杀,警方就都避开不管了。而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以后,以色列人开始呼叫停在海边的直升机接运伤员,但此时,贝鲁特警察局和贝鲁特海岸警备司令部又都接到了很像是对方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已经让几驾直升机起飞,一时无法确定闹事位置,这样竟然造成不可思议的混乱,谁也没想到去核实。结果让以色列突袭队员轻松地离开了黎巴嫩。

电影中描述特工用燃烧弹暗杀“黑九月”联络官希尔的情节也远远比不上现实情节那么有戏剧性。
影片中以色列特工曾经和“黑九月”狭路相逢,但谎称自己为西班牙“埃塔”组织,避免了交火。这里有一段电影中最重要的对白。巴勒斯坦人认为欧洲的组织如“埃塔”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们干完事以后还可以“go home”,而他们无家可回,这就是他们坚信会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Nation is everything”,巴勒斯坦人说。当以色列人置疑巴勒斯坦人多久才能成功时,巴勒斯坦人有个漂亮的反问,犹太人花去了多少时间去建国?

影片中巴勒斯坦人还提到了以色列建国是欧洲人因为用毒气屠杀过犹太人的歉疚回馈,而他的父亲并没有毒死过犹太人。言下之意阿拉伯人不必,也不应该为欧洲人的罪恶救赎。这是否让人想起伊朗总统内贾德前段时间的话?不知他看了剧本还是剧本抄他的。
其实我一直很能理解内贾德的行事所为。内贾德对犹太人被大屠杀的否认确实被人抓住把柄,但他认为不应该由阿拉伯人为欧洲人还债的说法,欧洲人、美国人都心知肚明,但都避而不谈。但奇怪的是,讲出这个理,并能让所有地球人都听到的(我是说能引发当下这般效应的),竟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这个波斯人内贾德和一个美国犹太人斯皮尔伯格。

这场对话是整部影片出彩的地方之一,并且影片在杀死希尔之后,还安排了那个特工和那个巴勒斯坦人在暗杀现场的一场枪战对峙戏。也很不错。但这是虚构的情节。现实情况是比较搞笑。当时3名特工在饭店里完成暗杀任务后,碰到一起,然后有意不从正门出去,而走饭店工作人员的出入口。这样做很酷,而且符合“绝对不要从进去的地方出来”这条特工原则。但结果是,刚走到出入口把门打开,却看见之前看到那辆克格勃的黑色车子也正好停在他们面前!原来外面的克格勃听到爆炸声,作为富有经验的特工人员,他也想到了从边门进去看个究竟。以色列特工做梦也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情,而他们本来可以轻易地从进来的大门出去的!然后又是一阵枪战,结果双方都不敢恋战,仓惶而逃。
正所谓正确的方法不一定永远适用的。

影片中虽然对以色列特工执行国家任务时内心的冲突着墨很多,但大的基本色调还是摩萨德无往不胜。事实上,好运不会一直跟到底的。在连续得手这么多人以后,摩萨德的运气已经到底了。

摩萨德一心要干掉头号目标萨利迈,但却在挪威认错了人,杀掉了一个无辜者!这就好比医生要摘除左肾,却拿掉了右肾一样,对特工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丑闻!而更糟糕的是,其中两名特工还被挪威警方抓住了。仿佛这还不算背运到极点,其中一名特工竟然患有“幽闭恐惧症”,一被关进狭小的囚室,他就全招了,所有暗杀小组全军覆没。摩萨德吹得天花乱坠的心理筛选也被贻笑大方。

电影当然没提这些,基本也就到此结束了。事实上,20年前的暗杀行动确实暂告段落,因为1973年10月6日,这一天是赎罪日,埃及军队的钢铁洪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过苏伊士运河上的巴列维防线,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同时向以色列宣战!战争是人类政治活动的最高体现。所有设计精巧的机关、诡秘的暗杀阴谋都将让位于国家机器之间的隆隆开战。

死亡名单上还剩几个人,其中一个死于癌症,萨利迈本人终于在5年后被摩萨德炸死,还波及了4个过路人。最后一个目标是达乌德,他因企图绑架约旦国王侯赛因而被判刑,在“赎罪日战争”前夕被赦免释放,以后摩萨德一直没找到他。

直到1981年,达乌德在波兰的一家旅馆大厅里突然遭到枪击。开枪的还是一名摩萨德特工,不过他在波兰另有任务,只是突然在旅馆里认出这位大名鼎鼎的达乌德,一阵冲动举枪就射,然后在一阵混乱之中逃之夭夭!

整个复仇行动历时9年。

回顾完20年前的事件以后,我们就可以明白斯皮尔伯格的苦衷。他不可能完全照搬历史。因为历史比我们看到的更残忍;他也不可能重现摩萨德行动中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虽然那些素材对任何一位编剧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现成剧本,因为这样做影片的意义就变成了美化以色列人特工,并将会无可救药地变成一部庸俗的惊险枪战片,其真正的人性拷问意义就将彻底弱化;同时我个人更相信斯皮尔伯格原本在影片中并不止于想探求人性以及人与政府的冲突对立。事实上,这种题材的电影主题仅有一个:两个民族的爱与恨。放在历史的大格局之中,人与良心的拷问我觉得还是在其次的。正像那个巴勒斯坦人说的,先有国家再说别的。但作为犹太人,又生活在美国,斯皮尔伯格不可能拍出这样的主题,因为以他这样的人应该知道,电影除了给出问题以外,还应该给出答案和希望,或至少应该看出导演探求的思索轨迹。

但电影没有。

这不是他的错。目前为止,这个世界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5 ) 预知却无法阻止的悲伤

 
看过的四部奥斯卡提名的片子,Munich最令我悲伤。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干净,坚定,结局尽管不完美,但毕竟是小团圆。Brokeback Mountain,隐忍的悲伤,结局令人扼腕痛惜,但是终究,我们知道,两个爱着的人是没有错的,将来或许悲剧不会重演。Crash,复杂而令人思考,有悲伤,但是也有温暖。但是Munich是什么,是一种令人绝望的悲伤。

其实,Munich要说的东西并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在质疑“以暴易暴”是否正当,是否有效。安替说Spielberg在搞平衡,其实我不觉得,他一直都在通过Avner的角度去讲整个经过,电影里之所以不闪回黑九月成员如何策划慕尼黑事件,是因为这些事情是Avner所不知道的,而且是他最后怀疑的。但这些东西重要吗?即使有证据给Avner看了,面对过那么多的鲜血和死亡,他的恶梦能够停止吗,他的恐惧能够消除吗,他和妻子能重新找到过去做爱的欢娱吗?电影其实是通过暗杀行动对Avner施加的影响,让我们看到仇恨与暴力的循环,会让人陷入一种怎样的悲剧性的境地。一个人是这样,许许多多人也是这样,一个民族,也许也是这样。以色列人是这样,巴勒斯坦人也一样。但是,问题在于,不这样,能怎么样?仇恨深种,暴力的报复已经开始,他们可以在哪一点停下来?你能够用什么力量,去让他们停下来?

电影无力回答这个问题,谁也没有办法,所以,电影也没有很深入地追问,只是把观众推到逼真的鲜血与死亡面前,让观众与Avner一起体验,一起去怀疑,一起去恐惧。

但是我也许是看医学题材的电视看太多了,电脑上面的观看效果也减弱了视觉冲击力,画面上的弹孔、鲜血、残肢已经吓不到我了。但是我依然感到悲伤,我的悲伤来自另一种体验。

电影的拍摄手法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纯熟而有些落套路的,很多时候,我可以知道后面的情节将要如何发展,通常,缺乏悬念感会让电影变得乏味,但 Munich似乎不一样,看着特工小组那几个成员,过去的工作是这么平凡普通,然后,我知道,他们要成为杀手,杀人,然后被杀,或者陷入被杀的恐惧。看着敌对双方的年轻人,偶然地进入同一个房间,并非友好但仍然安全地谈话,然后,我知道,他们肯定要再次相遇,而且肯定,是你死我活的争斗。看着特工小组的成员一个一个地向Avner发出疑问,我知道,疑虑,预示着他们的死亡……在平常人中间看到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这种预知使我无比的悲伤。

在我这里,电影的主题就是用这种预知而无法阻止的悲伤带给我的,我看到了,杀掉了一个组织者,顶替他的可能只是另一个更为强硬的人,被暗杀的人未必无辜,但是,一个接一个的杀戮,随之而来的报复,圈子不断扩大,难保不会带来更大范围的流血。是的,我看到了以暴易暴的循环永无止息,走向的只能是悲剧,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这种悲剧似乎是无法阻止的,就像我知道,下一个镜头,电影里的那个人就要死去,却明白,结局已经预定好,作为观众的我,根本无法挽回一样。

 6 ) 一切有关人性的道德理论都是风凉话

  按正常思维理解,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客观的理论是最冷静,最正确的判断。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种思维在断家务事时还能有效,政治上拉倒吧。

  巴勒斯坦男子说“我们可以永远等下去。”置身于水深火热之外的人,是无法超脱个人私欲说出这种话的。它显示了民族的生命力,归属感。国家是否有权利驾凌于个人权利之上?当然有,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只是一个人的。我们之所以否认,是我们的民族没有到存亡攸关的时刻,或者我们根本就不是具有强烈民族耻辱感的一群人。我们没有见过巴勒斯坦半大小子凛然将炸药绑在腰间,也不曾体验过在你公司门口150米外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血案的生活。在加沙地带,没有强烈的民族性就会灭亡是一个事实,谁先放下屠刀谁先死。所以我们根本没有资格评论巴以冲突的正与邪。一切说辞在那血雨腥风的史实中都如同历史课本上轻描淡写的答案。

  说人性道德是至上理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就在逆向而行,他们不明白么?国家恐怖主义也好,复仇主义也好,他们巨大的车轮碾过看似最正确的共识,不是尾大不掉,而是这种客观卑微得让他们无法接受。也许责任真的在欧洲人,so what?这也是生活,这就是历史,“反正还要长出来,为什么人们还要剪指甲?”在这无尽的此消彼长中,也许未来会有一些人解开这个疙瘩,但绝不会是在谈判桌上。这些人也将是这个星球上一直所敬仰的那种人,所谓leader。

 短评

一般般吧,不是很好看

2分钟前
  • 黑基兔
  • 还行

警察草率对待!导致人质全部死亡真的很棒棒哦

5分钟前
  • 咿呀咿
  • 推荐

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摩萨德”高层迅速训练了一批特工,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相关的巴勒斯坦人长达一个世纪的血腥报复

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一手在制造玩具,一手在制造炸弹。一边在葬送生命,一边在迎接新生。炸弹是用来复仇的玩具,生命是兑换自由的筹码。只要压一下帽檐,关一盏台灯就能处决生命,却得划开床垫,拆卸电话确认不被暗杀。比对着照片猎杀凶手,自己也被印在了通缉照片上。本是报复恐怖分子的屠戮,自己也成了恐怖行为的帮凶。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为复仇而复仇

14分钟前
  • 瑶一瑶
  • 还行

片子太现实,看完后总是很压抑

18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影片很压抑,可是终究抵不过真相的万分之一

22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推荐

如果总把情感落到人道主义上,除了培养出一堆愚民观众,多几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虚伪家伙之外,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26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看到影评说为了复仇而复仇,诚然,这个片子整个感觉看下来就是沉重,到了结尾也是压抑,这个反应了社会的现实

27分钟前
  • cola
  • 推荐

冷静到近乎压抑的情感贯穿始终,斯皮尔伯格把每个段落每次暗杀都刻画地十分精细,全片阴冷的色调中所显示的模糊正是主角在道德上的模棱两可,将惨案的重现和虚构的剧情进行全局上的蒙太奇这一手法很棒;这片子讲的不是政治而只是人性的复杂,只是类似的问题早已被反复探讨,斯式做得虽好,却无新意。

3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还不错,可以看看

36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令人惊艳但又压抑的电影 很精彩的电影

38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斯皮尔伯格最厉害的地方是能把本来我一点都不感兴趣的题材拍得让我看着有感觉!

4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现实的片子,很压抑

45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坏人杀戮心安理得,好人复仇犹豫痛苦?!不反思不难受会死啊?只要杀人不论对错就有罪?!以杀止杀就是错误的,被恐袭了擦干眼泪与血迹,嘟囔两句继续生活就ok的鸵鸟心态最正确啦!典型的政治正确左派电影作品。

46分钟前
  • 无趣
  • 较差

现实往往更加恐怖

50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力荐

这部影片话题很沉重,但是导演并没有把它拍的沉闷呆板,相反,他把《慕尼黑》拍成了一部充满悬疑的政治惊险片

52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政治,复仇。。。电影色调很压抑,类型也不是我喜欢的,感觉有点拖沓

56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这片子绝望、悲愤,从头到尾充满了没有爆发的感情,堪称一部恐怖片。但是看完之后查询相关史实,你会发现事实远比电影血腥且精彩。

57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我喜欢里面的几场戏,以及表现主义的光。但作为政治电影,实在有些避重就轻了,用心太刻意,明显缺乏现实主义精神,中间甚至就开始mission impossible了,后面挣扎一下也不够有诚意。按我的意思,这题材就只能往黑色,往荒谬,往现实里拍啊。

58分钟前
  • 🌞娘卷卷🌙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