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

动作片韩国2003

主演:崔岷植  刘智泰  姜惠贞  金秉玉  吴达洙  李胜欣  尹珍序  池大汉  吴泰景  柳演锡  李代延  吴光禄  朴明申  龙伊  玛丽·德文  克里斯平·弗里曼  史蒂夫·克莱默  雪莉·琳恩  迈克尔·麦康诺希  斯蒂芬妮·社  柯克·桑顿  凯瑞·华格伦  

导演:朴赞郁

播放地址

 剧照

老男孩 剧照 NO.1老男孩 剧照 NO.2老男孩 剧照 NO.3老男孩 剧照 NO.4老男孩 剧照 NO.5老男孩 剧照 NO.6老男孩 剧照 NO.13老男孩 剧照 NO.14老男孩 剧照 NO.15老男孩 剧照 NO.16老男孩 剧照 NO.17老男孩 剧照 NO.18老男孩 剧照 NO.19老男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1:10

详细剧情

  女儿生日那天,中年男子吴大修(崔岷植饰)在醉酒回家路上,突遭不明身份的人绑架失踪。就此,他毫无理由地被囚禁在一个神秘的私人监狱中。寻死未果的吴大修,每天看电视,三餐吃煎饺。通过电视,他得知妻子已遭杀害,女儿下落不明,自己更被怀疑为凶手。就此,吴大修开始锻炼身体,决心复仇,并在牢中度过漫长的15年。  当吴秘密挖通墙壁时,却在某一天被放出,得以重见天日。他不顾一切地寻找自己被绑架囚禁的原因,并展开疯狂的复仇计划。他遇见了年轻的寿司女店员(姜惠贞饰),并借助同窗老友追寻仇人,成功惩罚了监狱看守(吴达庶饰)一番。与此同时,幕后仇人李有真(刘智泰饰)也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百度转帖】 对电影《老男孩》的评价——低俗文化所必然滋生出的丑陋果实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韩国电影,并且在戛纳电影节获奖,可能这是它能够堂而皇之地走近我们的电影菜单,并被大家当作精致的艺术品来加以讨论的原因。
电影拍得似乎很正经、很深邃。但是看完电影,有谁能够想到美好的童年?又有谁能够想到蓝天白云呢?你心底所得到的,是对生命和世界更多的爱意,还是心灵的感恩和舒畅呢?
完全没有。
我们所首先感到的,是一丝精神的压抑、甚至是无端的反感。
如果有人说我看完这部电影心灵舒畅、如饮甘醇,那这人怕是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1.我给这部影片的第一个定义——裹着艺术技巧外衣的乱伦实质
影片扣人心弦,这不容置疑,但扣人心弦的不一定就是艺术。就好比弗吉尼亚大学发生的事情,如果你在场,那也很扣人心弦,但那却是血淋淋的犯罪。
如果要讲报复的故事,那么是否有必要对那场父女激情戏大肆渲染呢?
谁都会在影片结尾时骇然发现,它们不经意间目睹了一场赤裸的乱伦镜头。
当最后李佑真走进电梯前,影片居然在一次响起父女床戏时的录音,生怕观众忘记这段戏。
在影片的最后,惊魂未定的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对父女用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小催眠术,就名正言顺地走在了一起。这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为乱伦正名而已。
此外,我们可以把整个电影故事框架回味一遍,会发现我们正像李真佑说的话语一样:看似是要找出为什么会被关押起来,其实是需要找出为什么会被放出来。
所以影片最大的悬疑不是吴大秀的复仇原因,而其实是男女主人公的被迫乱伦的阴谋。
从音乐和场景氛围来看,父女的几场感情戏都比较温情柔和,充满欣慰赞颂的意味。这是大家都会感受到的。
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
我不禁要问,以生存为名义将错就错,那么但凡和自己女儿有过关系的禽兽父亲,是不是都可以从此和女儿一起生活呢?
影片中,吴大秀根本没有想到过他的妻子。编剧们也根本不给这个人物以正常的人际感情和社会心理。我们清理整个影片的头绪,就会发现这个人物实际上只为三件事而诞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乱伦(另两个是复仇和暴力)。

总而言之,编剧好比一个表演魔术的魔术师,无论怎样花里胡哨的动作和布置,最后要给你看的,只是他想要让你看到的东西。
编剧变了一个魔术,云山雾罩之下,其实卖的就是乱伦的汤药罢了。

2.继续着一种庸俗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式
首先简要说明,后现代主义强调反传统,宣扬超越人类的理性和道德,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强调主观喜好,否定权威的定义和信仰。
这种文艺思想潮流,必然会导致价值观的模糊,社会理想、道德观念、人生意义等等都会变得淡化。最终的结果就是文化生态的失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引自百度知道)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都不可取,很多死气沉沉的传统艺术,需要新鲜的血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庸俗艺术,正渗透进我们的文艺作品中,由于它们披着艺术的外衣,所以容易让人难以识别良莠。

《老男孩》这部电影,有些镜头大家不是感到难以适应,就是觉得看不懂。其实那不是你看不懂、不理解,而是因为普通的文化大众在艺术作品面前往往不够自信。
请注意以下镜头:吴大秀生吞章鱼,章鱼的须还在他嘴外乱动;李佑真在大厦洗澡,裸体走出来,不避人看;吴大秀对监狱管理员的拔牙,对自己手背的穿线......
这些镜头必然让你感到不适,然而如果你想去从这些奇怪的镜头中找寻到意义,你纯粹是白费功夫。事实上,这些镜头不过就是为了挑战观众的审美习惯,目的就是让你感到不习惯,于是在那些自信缺失的观众们面前,“艺术的效果”产生了。其实,我们一想,这些镜头与街头上那些“行为艺术”,如出一辙,那不过是后现代主义哗众取宠的小把戏。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不同。做个小对比。
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小说《变形记》里,我们可以分析出主人公变成甲虫,是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异化状况的极端化表现手法。也就是说它表现的是人在资本社会里,变成了生产和赚钱的奴隶。卓别林的《镀金时代》,也有类似的主题。
但在《老男孩》里,女儿在地铁里看见巨大蚂蚁的镜头,按照片中说的是表现孤独,但实际上,仍然只不过是挑战观众的审美习惯罢了,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意义可言。

此外,影片里一些看似幽默有深意的情景,其实也是无意义的。比如递牙医的名片、寄来的断手、抱狗自杀的男人等等,这些都是哗众取宠的伎俩。当然,这种荒诞式的处理方法,在西方倒是有着广阔的市场。

总而言之,不是所有画着伟人、标着100字样的长方形纸张都是人民币。所以同理,不是所有看上去富于艺术气息的作品都是真正的艺术,不是所有看上去玄奥莫测的画面都有所谓的生命内涵。
那些想要鼓吹这些镜头有着深邃内涵的人们,我敢保证,你们就是穷此一生,也不可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收获。因为那本身就没有意义。


3非理性报复和惩罚。
这是美国当局在弗吉尼亚大学惨案后,对可能影响凶手人格的这部电影(《老男孩》)做出的判定之一。非理性的惩罚,这句话非常精辟。弗大惨案何尝不是这种非理性行为的最终结果呢?
影片中,李真佑对吴大秀的非理性报复,根本是脱离社会、脱离现实道德法制体系的。
吴大秀从开始的坚强,到他最后的自剪舌头,,本身就是有意识地糟踏观众的内心承受力和审美习惯。
影片根本没有真实的社会背景、没有足够的现实基础。
我们除了乱伦和报复两样东西之外,再也看不到其他什么了。

值得一提的是吴大秀膝伏剪舌以祈求宽恕。这个场面对心灵防线脆弱的观众,是具有一定的破坏性的。编导知道,观众是跟着吴大秀的情感逻辑来走的。于是,这些看似好心的编导们,让我们跟着坚强的吴大秀一步步走向战胜命运的成功时刻。观众都在期待敌人的垮台,主人公的胜利。就在这时,狰狞的李佑真用出了最后的狠招,吴大秀一改前貌,做出了极端自虐自贱的行为。于是,观众们的内心被瞬间冲击和凌虐。

此外,暴力和残忍是这个影片又一大特点。里面除了不胜枚举的枪杀、自杀、斧头杀人,还有诸如强行拔牙、剪舌、断手之类较为残忍的画面。这样的影片,我实在不知道它能给人类的心灵带来什么益处!

电影制作方当然不承认《老男孩》对弗大惨案的影响。但是,谁也不会说《美丽人生》、《阿甘正传》会让大学生去拿枪杀人。
写文至此,深觉可悲可叹,但愿读我文者,可解我写文之用心。

4.《老男孩》这种电影的存在原由
这是一部获奖作品,并且据说感动了一些出色的圈内人士以及不少的观众。
这种电影既然出现,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不同的人,需求是不一样的。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一般人特别是女孩子,是不爱看有鬼的恐怖片的,他们本能地感到害怕。但相当多的人喜欢看恐怖片,原因是他们需要获得另一种刺激。通过这样的刺激,来缓解精神的紧张和压抑,这反而是一种快感的获得。
一些心智成熟却工作压力极大的人,或许需要这样一些违背人伦、扭曲审美的极端性影片,来使他们获取精神的放松。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有些压力过大的人,通过受虐式性行为来获得快感。

同时,这类影片在西方世界,有着相当广的文化基础。首先是西方现代哲学,尤其是弗罗伊德的性决定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和荒诞观,这些理论在许多电影里都曾出现。当然,这些内容原本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但它们毕竟是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所在。
我看过一些欧洲的类似于《老男孩》这样的影片,都是比较阴晦、扭曲的故事。
有的是表现年轻人平淡生活中突然爆发开始杀人的故事,有的讲述同性恋对伴侣看似温和实则虐杀的变态故事。而这样一类的影片,居然在欧洲都能够拿到奖。
所以,《老男孩》在欧洲得奖,是不应当令人奇怪的。
欧洲电影节越来越加入边缘化的内容。不少乱伦、性爱、变态、人格扭曲的影片,这几年在欧洲各电影节声名响亮。说来说去,还是奥斯卡保持着较为纯正的电影审美观。

这里引用百度知道里某位朋友找来的资料:
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范的情况下,这种消解主义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以君子为耻、以痞子为荣的价值颠倒的恶浪中,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极端主张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不遗余力地创造出高超的艺术作品来,才是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艺术,既不是政治传声筒,也不是商业大炒作,更不是伪艺术假艺术。
我们需要那些源自于生活、经过高超的艺术加工,饱含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的文艺作品。这才是我们的文化所应努力的方向。

电影不过是人拍出来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他拍出的是不同的电影,诉求的是不同的目的。电影奖不能代表什么。
以上就是对这部电影的全部分析。
一如既往的欢迎讨论。

 2 ) 你们难道只看到乱伦么?

韩国在电影方面太用劲儿了,许多华语片没法拍的韩国拍得哗哗响,拿到中国来赢得一片赞誉:好样的,够种!
事实上韩国导演拍历史,主要目的并不是反思问题寻求答案,而是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的伤疤。
这姿态和祥林嫂如出一辙,都是弱者心理。

不过还好,不是所有韩国导演都沉醉于展示伤疤,他们中也有人认清他们的民族劣根性,拍出了相当深刻的电影。

“普通人亦是恶人。”

十五年前的吴大秀还是个普通上班族,对自己生活现状挺满意。喝点小酒耍点小流氓,日子不咸不淡。
遇到事儿的时候,无赖、撒泼、认怂、道歉全都做一遍也不觉得丢脸。
见到弱的就耍横,见到强的就没气。
不过他的道歉都是根据时势做出的低姿态,骨子里始终不觉得自己有错,这一点贯穿了整部电影。

他以为他能这样普普通通地过一辈子的时候,变故突然发生了。
他被人强行抓走了,从此脱离了现实世界,像狗一样被囚禁在一间贴着蓝天白云假窗户的小房间里。
每天的食物是由贴地的小口递进去。
相伴的只有从不变化的煎饺和电视机。

和往常处理事情的方式一样,他还是先认怂,发现认怂无效后又开始大声咒骂。
不过不管他做什么,都没有人搭理他。
各种方式用尽之后,吴大秀放弃挣扎,麻木地等死。


在得知自己被陷害成杀妻凶手时,吴大秀崩溃了。
他崩溃不是因为妻子死,而是因为自己被冤枉。
他想以自杀做抵抗,负责看管他的人也只是进来替他包扎伤口,连地毯都懒得换。
接受现实的吴大秀终于冷静下来,开始分析抓他的人究竟是谁、又为了什么抓他。
结果越写越多,居然写了好几大本。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人间孤岛上,他第一次正视自己的过去,惊觉普通人亦可是恶人。

不过他的自省不是发自内心地感到愧疚,而是想揣摩、顺从关押他的人,用来换取自由。
所以当他偶然间获得多余的一支铁筷子,有了重见天日的希望时,他又变回了之前那个不会认为自己有错的小人。
他的身份也从被报复者变成了报复者。
对自己犯下的罪行视而不见,对别人施加给他的痛苦牢记于心。

后来获得自由之后,遇见想跳楼的人上去就是一阵乱闻。
他根本不关心别人是否需要帮助,一心只顾着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轻生者以为遇到一个懂他怜他的人的时候,吴大秀沉浸在和人交流的愉悦中,根本没有听他在说什么。
轻生者不小心失去平衡,被吴大秀一把抓住。
但是他并不是想救人,而是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可以说话的对象,怎么能轻易放过?

如果能找到共鸣者、理解者,轻生者是不想死的,于是他抱着狗和吴大秀坐在天台上,听吴大秀回忆他的经历。
作为交换,他觉得吴大秀会愿意听听他的故事,结果吴大秀满足自己的目的之后,根本不愿意为他浪费时间,哪怕这关系到轻生者的命。

即便是轻生者死了,吴大秀也只是顿了顿脚步而已。
之后就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还念了囚禁他房间里挂着的句子来证明自己没做错。
他认为他承受了独自垂泪的痛苦,所以所有人都该这样承受,却忘了刚才他需要倾诉的时候,这个轻生者给他了帮助。

为了验证十五年的拳法有没有用,吴大秀在警察看不到的小角落挑衅了一群小混混。
过去他不横行霸道,是因为他没实力,当他有实力时,他比那些恶人还要恶。

神秘人主动联系的时候,吴大秀想了半天终于开口问了第一个问题。
十五年的囚禁他没有反省出任何东西,即便他写了一本罪帐,他也不觉得自己该受到惩罚。
面对无法捉摸的神秘人,吴大秀转而把愤怒发泄在了更低一级的弱者身上,一口一口生吞了章鱼。
感受章鱼触须无力的挣扎,才能稍稍平息一点他的愤怒。

他在打小混混的时候尝到了力量的甜头,并沉醉于这种甜头。
被女厨师收留了,他居然想以自身的武力强奸她。
被反抗之后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反而是为女厨师带他回家却又不和他啪啪生气。

找到仇人之后毫不手软的报复。
这一刻,他变成了强者,监狱看守变成了弱者,他没有一丁点仁慈。
再一次证明了,弱者不代表善良,他们只是没有恶的实力。
当有了实力,他们也许会比从前的恶者更恶。

即便是最后终于得知自己被报复的原因,也没有觉得自己需要为此负责。
直到对手有了足够威胁他的东西,他才下跪道歉。
道歉不成又开始耍狠。
耍狠没有用又变得比之前还要低三下四。

他的忏悔不是真心,而是一场交易。
不断加价直到对方接受议价,放弃复仇就够了。
多的,他不出。

而且一旦给他翻身的机会,他不会有丝毫犹豫地去报复。
十五年的囚禁,他没有一丁点的觉醒。
不管这结果有他多少的责任,在他看来,他都是受害者,他有资格报仇。

直到最后他都没认识到他的恶,向人寻求帮助时用的还是当初向他求救的轻生者的话。


其实乱伦只是这部片的题干,人性的善恶才是电影要讨论的重点。
乱伦是人为规定的道德,可规定道德的普罗大众也是人性本恶,那么恶眼中的善是真的善吗?
所谓的”恶人‘明知不可相爱而坚持相爱,所谓的“普通人’明知不可相爱于是选择无视真相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人性,谁恶?谁善?

 3 ) 不是变态是脑残

我爱变态,可是我讨厌变态的成因居然是因为他脑残,这简直是侮辱人家变态这一神圣的职业。
                                                ---------题记

韩国电影常常令人失望,因为剧本编排下的人物,情商智商都很低。而且,心眼尤其的小。经常为了个p大点事寻死觅活,或者莫名其妙的仇恨报复痛苦一圈后不知道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自己。每个人都在那打啊恨啊,然后结果再宣扬下爱,得出个众人皆知无关痛痒的结论。

他们现实的情节往往讲不出深刻来,除了傻不拉机的公主王子就是像这类片子,用乱伦,暴戾这类的重口味来刺激市场,苍白单一到只是作为符号而已,并没有深度挖掘,纯粹的为了变态而变态的堆砌。


本片依旧继承了以往韩剧幼稚的处事逻辑,华丽丽的打斗和铺陈到头来就是为了报复一个小孩儿打小报告!!!?结局的揭秘敷衍轻佻令根本配不起前边复仇塑造的张力。

而当他抛出“你别只想谁TMD的关我了,而是要想我为什么被关。”的‘自省’主题时,似乎一切的发生都水落石出、因爱生恨、合情合理、感天动地了。可怕的是这种逻辑下居然还有一群人跟着起哄和感慨,顺便挤出点廉价的热泪。


实在好笑,仔细想想这场悲剧真的是源于真爱么?

弟弟因为自私怯懦而杀人最后由于害怕,无法承担后果而把自己的罪孽毫无保留的迁怒于别人。一切不过是一颗卑鄙内心的自我安慰和逃避。流言说你怀孕了你就怀孕了,你肚子没感觉大脑总有知觉把,自己怀孕不怀孕她自己不知道,相信流言,你若想找4谁也拦不住,检查会不,转学会不,打胎会不?再说不是你把你姐姐亲手推下去了么,何况既然敢做就要敢当,自己乱伦,被人发现。凭什么要求别人替你保守秘密,别人凭什么一定要为你的行为承担责任?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自省’?!!

故事里当初那个只是个孩子的长舌男受到了惨无人道的报复和看客们的谴责。自己居然也自剪舌头向‘真凶’做了忏悔。如此本末倒置处理让人怀疑编剧是否具备成熟的是非观判断力。

都说是在讲真爱,什么爱不应有世俗伦理的界定。可问题是,谁在这里边是真正的发自本心的在爱?弟弟对姐姐无非是性的冲动和不敢承担后果的转移责任。老爸对女儿的爱也不过是别人催眠和心理暗示的结果,何况在爱与恨的天平里,复仇永远更珍贵。所有人的一切不过都是以爱之名的私欲宣泄。

电影扒皮后,其实讲的就是一小男孩为了报复当年同班同学打自己小报告竟然潜伏10年安排了个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整人布局,最后居然还声嘶力竭理直气壮的谴责别人?不过也是,在这类如此混乱,低情商的处事逻辑宣传下,难怪这社会上会有如此之多暴戾愚昧不可理喻的人和事了。


呜呼哀哉,试想每年世界有多少小孩传过流言也被流言传过,如果人人都像影片里的人物那样思考,估计人类早嗝屁了。

 4 ) 关于复仇、乱伦及电影的一些闲言碎语

自从《老男孩》2004年在戛那电影节上被昆汀颁给了评委会大奖,就受到了持续不断的赞美和追捧,被尊奉为新一代的Cult片经典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我不得不说的是,此片单从文本而论,存在着甚多不可推敲之处,是一部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说到形式大于内容,我想略提一下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此片亦受到美国导演昆汀的推崇,然而在影迷心中(特别是中国影迷),后者不过是一堆精美的垃圾,完全不能和《老男孩》精心设计的悬念和话题性相比。众人在批判《英雄》时,提及最多的就是浮华的形式美与内容的空虚等问题,却全然不顾其电影语言的创新。在这里,韩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其间掺杂的一些国人心理等问题,值得探究。但因本文篇幅有限,暂不谈,略谈一下《老男孩》的两个关键词:复仇和乱伦

(一)复仇 《老男孩》从直感上来看,就是一个双向复仇的故事。首先是李宇珍的复仇,然后其间又夹杂着吴大秀的复仇。这里要论及《老男孩》文本的缺陷,就要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李的复仇上(因为他一直是复仇的主动者)。注意:这里不是要讨论影片拍摄的穿帮的问题,而是剧本文本的不合理性。集中的问题是:李复仇的指向不应该如此明确地对准吴大秀。

李复仇的直接目的是:为姐姐的死而复仇。姐姐为什么会死?李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吴的长舌。可是真相仅仅如此吗?吴在将自己亲眼目睹的姐弟乱伦的事件告诉住换之后就去了汉城。后来的事件证明,住换必将此事告及他人,而一传十,十传百,最终导致姐姐“怀孕”和自杀,正所谓“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这里李复仇的对象不可以单单指向吴,而是应该指向使谣言遍及的所有参与者。在姐弟乱伦和世俗道德这样一个终极对立面前,李要报复的显然不只是一个吴大秀,而是整个的世俗。然而世俗又是一个如此庞大的概念,为了给自己的复仇寻找一个明确的对象,李“无奈”地选择了以偏盖全,以报复一个吴大秀来反抗整个社会。当然,我们知道这是导演要使整个故事得以成立的必要之举,但不得不说,这种牵强使得电影下降了一个档次。社会问题只是噱头,剧情只为电影语言服务,典型的movie about movie,反观昆汀的《杀死比尔》,亦如此。

(二)乱伦

真是一个咋眼的词汇!一位美学家说过:“人类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一个父亲爱上自己的女儿。”一位哲学家又说:“人类文明的最后底线就是乱伦。”以上言论都试图说明,父亲爱上女儿(亦或弟弟爱上姐姐)是反道德,甚至是反人类的。《老男孩》中的两对人物的悲剧也在于对此种感情的不能接受。抛弃世俗压力这座大山不提,我们看看主人公是如何对自己的感情进行自缢的。

李如果接受自己对姐姐的爱情,就不会让姐姐坠桥自杀,更不会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报复吴,他让吴爱上自己的女儿,以这种方式增加吴的痛苦,本身就是对这种感情的内在否定。

吴如果接受自己对女儿的感情,就不会以自己舌头的代价换取女儿的不知情,而如果他真的不以自己舌头的换取女儿的不知情,李整个的复仇计划自然也就破产了。

在这里请允许我以同性恋作比,因为多数的同性恋的悲剧也源于自身的不接受和自我否定。我们看李安的两部GAY片《喜宴》和《断背山》。前者因主人公面对自己性取向上的坦然,制造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喜宴”,而后者的悲剧多少是因恩尼斯的自我否定造成的。又比如《美国美人》,整部电影充斥着美国人的精神危机,试问全片中生活得最快乐最幸福的人物是谁?其实是那对坦然向别人介绍自己的partner,并相伴每天清晨出来晨练的同志情侣。而那位表面鄙视同性恋,却明明自己就是个同性恋的军官,却以毁灭别人的方式同时毁灭了自己,他无疑是片中所有人物中最痛苦的一个。 所以,真正的悲剧在于你能不能爬上自己的“断背山”。李宇珍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其实是一个很恶心的人。

总之,《老男孩》是一部给爱电影的人拍的电影,如果你期望从电影中发现一个自在自为的世界,还是找其他片子吧。

 5 ) 嗯。。。

故事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不愿看第二遍的电影,色调很暗,内容让人无法承受吧。韩国很会拍这种复仇故事,拍的也还行,能看下去。

故事大概讲一个老男人复仇的故事,然后被仇人的刻意安排爱上了自己的女儿,因为老男人没见过自己的女儿。老男人复仇的男人也是因为与姐姐乱伦被老男人看到了 ,从而导致自己的姐姐不得不跳河自杀(这里有隐情哦)弟弟是个渣。

反正就是感情导致的,父女恋姐弟恋,复杂的感情,不去纠结了。但人的自私最恶心了。

 6 ) 复仇之路并不好走

影片《老男孩》讲述了一段不伦恋引发的犯罪故事,姐姐李素儿被主人公吴大修看到自己和弟弟在教室里做爱,而这个事情被吴大修告诉了好朋友最终被传播出去。

虽然被传出去的只是李素儿是一个生性放荡的女生,但是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之下,李素儿选择了自杀,同样在心理压力之下惶恐不可度日的弟弟李有真,眼睁睁看着姐姐落入水中溺亡。他害怕和姐姐偷情的事情被发现。心理遭受到重创的弟弟,成年之后开始了他疯狂的复仇计划。他把吴大修囚禁了起来,并且整整关押了十五年,利用这十五年的时间,他把吴大修的女儿美度培养长大。

李有真给美度制造了新的身份,当一切都准备好之后,他将吴大修放了出来,一点点透漏囚禁他的线索,引导着吴大修在复仇当中爱上了美度。美度也爱上了这个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面的爸爸,并且和他上床。李有真最后当着吴大修的面揭露这一切,他要的就是看着吴大修心里的崩溃。

主人公从影片一开始就被莫名其妙的绑架并且被囚禁,而且这一囚禁就是15年。吴大修直到最后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被算计好了的,无论是自己爱的人(吴大修的女儿)还是自己遇到的人都是早已经安排好了的。

就像现实社会一样,在复仇中谁都不可能是真正的赢家,无论是复仇者还是被复仇者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短评

看完极度压抑感,无力。爱上自己姐姐的人,由于自己的懦弱和别人的谣言姐姐死掉了,然后毁掉别人的人生。迁怒而做出更加恶心的事,还最后完成了所有的事情得到了救赎?我可草泥马吧。任何一个青少年遇到这种事不长舌才有个鬼,你要真的杀就把所有人杀掉。巨几把恶心。希望所有不伦恋关起门做事。

6分钟前
  • 不见蝴蝶不见君
  • 力荐

影片涵盖了太多复杂元素,而把这些复杂元素揉搓一起却没有感觉半点生硬且让人觉得深刻,没什么理由不去看。当然,还有最后时刻的那一抹温情。ps,我总觉得大秀很神似成龙。★★★★☆

7分钟前
  • Q。
  • 推荐

韩国版老男孩,很不错的文艺片,温情感人。看到父女俩一起努力寻找真相感情越来越好的时候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推荐父亲节的时候和爸爸一起看。

12分钟前
  • 過期貓糧
  • 推荐

光影、镜头、调度、剪辑强大得一塌糊涂,简直是激动人心!唯一的小遗憾是主题的晦涩﹣﹣总觉得爱之救赎这一个维度对如此反传统的题材来说欠缺了某种可继续扩展的可能性。

16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降温之后再看,发现并不好,自戕还是赎罪?这是一个问题

19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轻女孩子不要随便和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谈恋爱,搞不好容很易那个男人就是你的亲老爸~

21分钟前
  • 我靠
  • 推荐

好多同学推荐看老男孩,可能因为太多期待了,看完也就觉得镜头,场景置换,和配乐都是极好的,教科书模式。。。。。。然后,故事,只能说,太没有代入感了。可能在大屏幕上会好点。剧本过于单薄吧。相比较STOCKER更好点。。

23分钟前
  • Danny
  • 还行

成龙演得真好.....

26分钟前
  • 正气大侠
  • 推荐

不否认这片子的牛逼,尤其是朴赞郁独特的个人风格使得这部片子变得异常作者化。长廊横移的打斗戏简直美翻了,看看啥叫暴力美学。关于镜头的运用,分屏、用光、还有经典配乐。不足在于剧本薄弱。但总体还是不喜欢,几个难接受的场景:生吃鱿鱼、榔头拔牙、自割舌头。cult片还是看少了。

31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看了老男孩,很震撼,心理承受力不佳,即便接受乱伦,不可以接受的是伤害自己。

33分钟前
  • nadja
  • 较差

又刷了一遍,悬疑推理的过程其实挺一般,这片子抓人的地方在于重口味的暴力奇观、情欲奇观和导演个人风格的炫技,摄影、旁白、配乐和故事的细节上到处都是技巧的影子,这让作者化的风格凌驾于电影类型之上,虽是个好故事,但却是个二流的剧本,但朴赞郁的作者化常常可以让庸俗变得有品。★★★★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擦,这片是给神经病准备的啊,这片就是给神经病准备的啊!!!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不仅要把你送进坟墓,我还要唾弃你的坟墓;我不仅要唾弃你的坟墓,我还要把唾液编排成一朵花。

47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我喜欢那只坐在地铁中的悲伤的后现代的蚂蚁。

52分钟前
  • 2013
  • 推荐

韩国难得拍一部这么震撼的电影,原声也很赞;但要我再看一遍?No, thank you!

55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道德取向、价值观难以苟同。为乱伦而自我催眠,真离谱。

60分钟前
  • 锡罐头
  • 还行

两对畸恋,爱上姐姐的那个最终选择放弃,爱上女儿的那个选择遗忘来重新相爱。相爱没错,不管是哪种爱……韩国片现在也极端了,要么黑暗到死,要么清新到死。

1小时前
  • 飞客流依
  • 力荐

和我爸一起看的 囧

1小时前
  • 暖暖
  • 还行

它教唆我们 乱伦是可以的

1小时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看到三分之二处就已经猜出是怎么回事,过分追求剧情的离奇和曲折,反而让人难以置信,显得造作生硬。倒是有几段拍的不错,比如暴力镜头,虽然也有点鸡血过剩,但还是蛮骇人的。姐弟在教师里搞的那段拍的很好,这导演去拍情色片一定不错。

1小时前
  • 容安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