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回归

剧情片香港2003

主演:李丽珍  黄一飞  盖克  罗乐基  

导演:李力持

播放地址

 剧照

亲情回归 剧照 NO.1亲情回归 剧照 NO.2亲情回归 剧照 NO.3亲情回归 剧照 NO.4亲情回归 剧照 NO.5亲情回归 剧照 NO.6亲情回归 剧照 NO.13亲情回归 剧照 NO.14亲情回归 剧照 NO.15亲情回归 剧照 NO.16亲情回归 剧照 NO.17亲情回归 剧照 NO.18亲情回归 剧照 NO.19亲情回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33

详细剧情

方进伟玩世不恭,父母相继过去后,性格更加叛逆,王凡与父亲王乐观、母亲沈萍珊一家三口虽生活清贫,但其乐融融,一天,亲情杂志社记者突然来访,告知两人20年前被人调包

 长篇影评

 1 ) 父亲的课程

父亲的课程
  作者:干国祥 来源:2005年第4期《成长》
 
对许多人而言,俄罗斯导演安德烈·泽亚根索夫执导的《回归》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影片。低沉喑哑的背景音乐,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深沉复杂的人物性格,矛盾重重的电影主题,以及笼罩全片始末的蓝灰色调……这一切构成了中国观众的“阅读障碍”,好些人在观看此片后不得不感叹:看不懂,不明白。即使在网上,有关此片的评论也都不得要领。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抓住阅读此片的一个关键要素——理解“父亲”的意义。

其实电影一开始,就已经暗示了后面所有情节将是对此组镜头进行必要的解释或者是由此而展开的种种可能性。在影片出现导演和演员名单之前,几个男孩在海边的一个高台上跳水。这是男孩间经常会出现的探险与验证队员身份的游戏:每个人都必须从近十米的高台上跳入大海,否则,他将被公众(所有其他男孩,包括一道参与游戏的兄弟)斥为笨虾、胆小鬼、孬种,这也是游戏规则之一。小男孩伊凡希望哥哥安德烈和他一道退出这个游戏,从后面爬下跳台,但安德烈不想被视为笨虾与胆小鬼,从高台跳了下去。

于是最后剩下伊凡一个人,既不敢跳水,也不愿意爬下跳台。在大家完成考验一道离去之后,伊凡一个人待在高台上,在越来越冷的风中与越来越浓的暮色中颤抖。直到母亲找到他,许诺不将他爬下高台的事让第三者知道,才将他从困境中解救出去。

第二天傍晚,伊凡照常去找男孩们一道玩。其他的男孩说他是胆小鬼,不愿意与他一道打球,并且要求他哥哥安德烈也能够参与指责伊凡是孬种。安德烈按要求(其实也是规则)做了,两兄弟因此打斗起来。伊凡追逐安德烈一直到家里。母亲倚在门口神色阴郁而古怪地抽着烟,告诉他们:你们的父亲回来了。

电影从这里才开始完成导演与演员的名单播放,意味着电影正文的真正开始。“失踪”12年的爸爸为何突然归来?他的归来意味着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在电影开始至此的时候,就应该获得解答。而如果在此时不能够得到好的理解,这也将对理解后面的情节产生障碍。
  
电影中没有任何介绍,但显然,这是一个离婚的妻子在意识到儿子由于长期缺乏父亲的在场,已经出现了一些轻微的“成长不良”,所以希望前夫能够回来履行父亲的职责。在电影中,只有一个镜头暗示了这一切:在“丈夫”回来的那个晚上,妻子依然独眠。

于是父亲从回来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以一个男人的标准来要求与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香港人将此片译为“爸不得爱你”,显然是理解了在此层面上的意义。但是这显然又与影片深层的含义“父亲的意义”或者说“父性的爱”有所冲突。在这个意义上,影片更好的名字也许是:爸只能这样爱你。而许多人之所以到影片结束仍然看不懂它想要表达什么,就是从一开始就没有理解这层教育学上的含义。
而后面的电影,也可以视为一个具体的“父亲的课程”或者“儿子的课程”(就像我们称“教学”的过程同时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一样)。在电影中,借助于一次“旅行”或者“探险”,父亲展开了一系列他认为儿子们必须经历的课程:

第一课:酒
父子相聚的第一面,是在餐桌上。父亲打开一瓶干红,为自己倒上酒之后,对母亲说:“给他们点酒。”在儿子平生第一次品尝酒的滋味后,他问小儿子伊凡:“喜欢吗?”
“不完全。”伊凡说。
“我喜欢,爸爸。可以再来一点吗?”大儿子安德烈或许是在幼童时受到过父亲的熏陶,或许是因为已经长到了理解男性的年龄,他的回答与弟弟正好相反。但是父亲说:“够了,吃饭吧。”
“酒”曾经是男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俄罗斯这个寒冷的国家而言),所以父亲给儿子们上的第一课,让他们品尝酒。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认为男人应该酗酒或者善于喝酒。酒只是一个男性世界的象征,喝酒仅仅是参与男性世界的一种仪式。重要的是这种仪式,而不是酒精本身。
 
第二课:权威与服从
正像所有神话与历史所揭示的,男性世界是一个权威与秩序的世界。尊重并服从权威,或者成为权威,是在男性世界里生存的必要法则。第二天,外出旅行开始了。安德烈因为旅程的单调睡着了,父亲开始了对小儿子伊凡的规训:
“伊凡。”
“什么?”
“什么,爸爸。”
“什么?”
“你应该说‘什么,爸爸’。”
“什么,爸爸。”伊凡极不习惯这样不够亲昵的对话。
电影中,“叫我爸爸”的规训一直在父子之间重复着。安德烈马上接受并习惯了这种称呼,而伊凡一直到失去父亲后,才从心底喊出了“爸爸”——他仍然不习惯权威与秩序,而以母爱的标准来理解这个世界。
与权威相伴的必定是服从,这是电影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因为对于伊凡而言,在母亲无条件的呵护下,他滋长了更多的任性,而任性是孩子气的主要表现。父亲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结合着“权威”的课程展开“服从”的课程:
“你还有两分钟解决你眼前的食物!”“你还有30秒钟解决你的汤和面包!”“坐下,然后吃面包和汤,明白吗?!”面对虽然饿了却赌气不愿意进食的伊凡,父亲不断地拿出表来命令他。
“谁最后一个吃完,谁就得洗盘子。”在海岛上进餐,父亲用男性世界的规则,取代了母性世界的规则:无论谁吃到最后一个,洗盘子的总是母亲。

第三课:暴力
在餐馆吃完饭后,父亲出去打电话。安德烈刚刚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了唤服务员过来付账,手里还拿着父亲的钱包,于是兄弟俩决定先看看包里到底有多少钱。这时两个大男孩走过来,希望分享他们的钱,遭到拒绝后,一个大男孩打倒兄弟俩,抢了钱包就跑。父亲开车将那个男孩追了回来,让他站在兄弟俩面前。然后,父亲分别对兄弟俩说:
“他打了你,现在他是你的了,做你想对他做的事。”
在两个儿子分别表示不愿意报复时,他失望地羞辱他们:“你们裤裆里面都没有东西。”
“我没有准备好。”安德烈为自己辩护道。
“你应该一直作好准备的。”父亲反驳说。
“和平”是从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应然)这一理想与浪漫的态度来理解的,而“暴力”则是从这个世界实际是什么样子(实然)这一现实的态度来理解的。对男性而言,宣扬暴力也许错了,但用暴力的形式保护自己以及家人,捍卫自己的尊严,却仍然是不得不保留的最后防线与不得不承担的特殊职责。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这次事件无非是父亲一手策划的一堂课。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是父亲认为一个男孩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课程。所以当伊凡说“你看到的,为什么不来阻止他们”,父亲的回答是:我在打电话。

第四课:惩罚
父性的爱是有条件的爱,如果你不符合这个条件,你将得不到父爱,甚至还将接受某种惩罚。这个世界的规则,有一部分是人与人交往中反复博弈而来的游戏规则(如前面男孩间的游戏),还有一部分是权力者(父亲)为确保权威与秩序而制订的规则。也许从“应然”的角度,后者是需要反思它的合法性的,但是世界与历史就是这个样子,你必须首先真实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父亲的课程中,“惩罚”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电影中多次出现了惩罚。第一次小小的惩罚是在钱包事件之后,父亲告诉两个儿子,他们的旅行结束了,他们要带上自己的包和钓竿,搭乘公共汽车回家了。而当他们坐上公共汽车既懊恼又莫名其妙的时候,父亲又回来了,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小车——因为,父亲的课程还远没有结束。
第二次惩罚比较严厉,甚至有点不近人情。当他们在一个美丽的湖边经历了美妙的钓鱼、烧烤和野营之后,第三天又开始了新的旅程。伊凡抱怨父亲的安排让他不得不中止了钓鱼,放弃了钓到一条大梭子鱼的机会。父亲让伊凡“闭上你的鸟嘴”,并在伊凡继续絮叨时将伊凡和他的钓竿丢在一座桥上,自己则与服从的大儿子一道继续前进。这是一次漫长的放逐,在旷野,没有回家的办法,也没有继续前进的可能,伊凡孤零零地坐在路边。后来又下起了雨,他被彻底地淋湿,内心充满了绝望、无助与懊悔,自然还有怨恨。直到这时,父亲的车笛才重新响起。
“告诉我你为什么回来?为什么?”伊凡坐回车上责问道,“你不需要我们,没有你我们生活得很好。你为什么要回来?”
“你妈妈要求我和你们相处一段时间——我也希望和你们相处一段时间。”只有在这里,在快速前进的画面中,电影才透露了一点点隐藏着的信息。但是父亲显然没有将更清晰的意图告诉儿子,因为他知道,男性气概所需要的一切,是不能通过传授和背诵获得的,它们只能通过经历和体验而拥有。
“为什么,就为了奚落我们?”可惜,伊凡此时还不能够明白这一切。
第三次惩罚导致了最严重的后果,但就其本身而言,它确实有着清晰的教育目的。在海岛上,儿子们要求去钓鱼,于是父子约定了时间。可是,儿子们发现了一艘搁浅的沉船,为了钓到船舱里的一条大鱼,延迟了回去的时间。
“看我们抓到了什么?”安德烈走向等待着他们的父亲,努力装出的喜悦并没有掩盖住他因为迟到而产生的忧虑。
“安德烈,现在几点了?”
“什么?”
“你的表几点了?”
“七点,爸爸。”
“你们应该几点回来?”
“三点半。”安德烈低声回答。
“你有看见这条鱼吗?”伊凡不满地插嘴,对他而言,重要的只是这条鱼。
“我并没有跟你说话!”父亲站起来,走近安德烈,“你们为什么回来晚了?”
“嗯,你知道……”没有等儿子解释,父亲给了他两个耳光。
“你听到我叫你了吗?”
“没有。”他得到了第三个耳光,“不要打我,你听我解释。这条鱼……”
“我为什么给你表?”
“让我看时间。”
“那么?”
“可我们抓到了一条鱼。”他又得到了一个耳光。
“是我的原因所以晚了。”伊凡不忍心看到哥哥因为自己而遭受这样的惩罚,“我们找到了一条船。”但他被父亲推翻在沙滩上。
“别打我,是伊凡。”安德烈步步后退。
“但你有表。”父亲说着,又是一个耳光。父亲想说的其实是:在船长缺席的情况下,大副就是领袖,就是发号施令者;当船长与大副都不在的时候,责任与命令权都将交在水手长的身上。但是,两个儿子此时并不能够理解这些,他们被激怒了——当然,即使愤怒本身,也是必要的一课。
 
第五课:担当
母亲为孩子们准备好她能够准备的一切,让孩子们分享她用自己血肉化成的“乳汁”;但是父亲却告诉孩子,你必须自己来承担一切的职责与重任,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这显然是父亲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像狼的生存法则一样,公狼会把刚刚断奶的小公狼从母亲的怀抱驱逐到家庭的狩猎领地之外。
“你自己为什么不去把它追回来?!”当安德烈告诉父亲有人抢了钱包后,父亲这样回答。
“建好你们自己的帐篷。”每到一个新的宿营地,父亲都这样要求以前没有在野外生存过的儿子。
“脱掉你的鞋子,下来,像我一样做!”“用你的手!”汽车陷在泥泞中时,父亲要求儿子冒雨砍来树枝,三个人一道努力将汽车从困境中拉了出来——在这时,安德烈可能是第一次尝试着发动了汽车,就这样,他明白了汽车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你可以很轻易地控制它。
“把柏油涂在小艇的每个缝间!”当他们来到海边,是谁已经安排了小艇与出海?
“用力划!”当他们的小艇驶向目的地——一个海岛的时候,突然半途熄了火,于是在父亲的强制式命令下,儿子们学会了划船。
“我们需要钓鱼的虫子。”儿子伊凡向父亲请求道,因为他在沙滩上找不到虫子,而大海中的鱼儿是不吃面包的。但是他得到的回答是:自己去找。虽然如果我们仔细看片子的话,会发现后来儿子正是在父亲事先挖过并埋好柴油的土坑里,找到了许多虫子。
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在许多时候,就像电影中那个下着雨的黑夜,汽车陷于荒野的泥地,以及小艇在无边无际的大海突然熄火一样,当女性将目光转向男人的时候,作为男孩(男人)的你还能将责任推诿给谁?和前面钱包被抢的事件一样,这些仍然可能是父亲有意安排的课程,是使儿子们成为男人必需的课程。

父亲的课程其实远不止这些,电影中一些微妙的细节,在治疗儿子缺乏男性气概这一特殊的前提下,也可以视为特殊课程的一部分:
“爸爸你喝酒开车?”在旅程的开始,安德烈问父亲。
“是的。”父亲回答。
——这是一个“违规”的课程,既要服从权威,又要用违反某种纪律的办法显示自己不是一个顺从者,这是男性的悖论。

一个风姿招展的女子走过他们的车前,父亲的目光一直被这位女子的臀部所吸引……
——这是一个“粗野”或者“好色”的课程,这是真实的没有完全过滤的男性课程,其中有若干微妙的难以言说的因素,父亲也并没有展开这个课程,而只是“真实地”展示了这个课程。

整部电影也可以简单地表述为这样一个故事:单身母亲认识到父亲的缺席使得两个儿子(尤其是小儿子伊凡)的成长出现了问题,于是让他们的父亲来和儿子们相处一段时间。为了在极短的时间里培养儿子们的男性气概,父亲于是设计了一系列的“课程”来训练他们,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儿子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转变为真正的男子汉。

但是故事的结局却并没有在父亲的计划之中。当父亲想要通过惩罚(耳光)让儿子们明白遵守纪律、信守诺言的重要,小儿子积蓄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出来。他先是拿起刀子威胁父亲,然后又丢下刀子,跑到岛的另一侧。那里有一个他原先不敢攀登的高台,这次,他在愤怒中义无反顾地爬了上去,并且盖上了达到平台上的木板,让追赶而来的父亲无法靠近他。父亲想要绕着爬上去,向伊凡解释这一切。但是,外围的围栏并没有那么结实,父亲从几十米的高处摔下去,没有任何解释,死了。

从电影的角度来讲,这个意外是让生活故事成为电影所必需的元素;但就生活与故事本身的逻辑而言,它并不是必然的。如果从中也有值得反思的因素的话,那么就是我们在承认父性之爱的必要性,以及进行父亲课程训练的必要性的同时,也应该考察这种课程该以何种方式按何种顺序进行。正因为父性之爱的长期匮乏,却想在短时间内加以弥补与强化,才导致了儿童柔弱的本性与刚硬的训练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因为一个偶然,酿发了电影中不可挽回的悲剧。也许电影正是想通过这个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最好的选择是从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失去父亲课程,从一开始就慢慢地对孩子进行父亲课程的训练,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地增加这种课程的分量。理应成为“日常食物”的父亲课程的缺乏,导致了男孩成长中的“营养不良”,然后在特定条件下以“药物”的方式加以疗治,这显然不是自然的教育,而只是一个隐含失败的课程。(关于此点,可参看本专栏上期《爱的艺术》一文。)

在电影的结尾,还是给予了“父亲课程”极高的评价:父亲死后,安德烈和伊凡所做的一切,表明父亲生前想要实现的目的,已经在儿子身上萌芽与发展。
“我们必须把他带回去。”在父亲的尸体前,安德烈对伊凡说。
“怎么办?”
“‘用你的手’。”这是在车陷入泥泞时,父亲命令儿子将树枝塞到车轮底下说的话,现在安德烈明白了其中的真正含义:用手,而不只是用美好的愿望;用自己的手,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人。于是他们砍来树枝,历经千辛万苦,将父亲沉重的尸体拖到了小船边。

第二天,两个孩子将东西搬上船,开动马达,载着父亲的遗体返回陆地。但是,靠近海岸时,小船触了礁。安德烈跳入水中,将船拖近岸。兄弟俩一次次地将东西搬到岸上。当他们将东西装上车子之后,却发现触礁的小船正带着他们的父亲渐渐地沉入大海。
“爸爸!”伊凡第一次发乎内心地喊道,并在这一刻突然领悟——父亲和他所做的一切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然后,安德烈开动了车子——像父亲所希望的那样,他们经历了“儿子的课程”,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从片名《回归》这个词语的隐喻中,我们可以将此片和父亲之旅的神话——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回归故乡的故事遥相呼应。奥德修斯的故事可以视为父亲(丈夫)通过在外流浪确认自己身份与意义的象征,而此片则通过父亲的缺席与回归对儿子成长的影响,向我们揭示了“父亲”这个古老词语不可或缺的价值。

 2 ) 回归,父亲,而非父爱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故事套路,一个陌生人突然闯入一些人的生活,那些人惊讶,不安,他们之间通常会有冲突,但是最后大部分都以煽情的和解作为结局,皆大欢喜。而这部荣获2003年金狮奖的俄罗斯影片《回归》却以一种悲剧的形式表现了一个陌生人闯入平静生活的故事,以一种令人惆怅的剧情让人久久无法平静。
    其实,片子的陌生人并不“陌生”,安德烈和伊万兄弟俩突然面对出走十二年的父亲的回归,而此时的兄弟俩都还是孩子,与父亲过早同时过长时间的分离使父亲成了陌生人,这样一个本应是他们最熟悉的人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介入他们的生活,而冲突显然不可避免。当父亲带上两个儿子出去游玩时,一场前途未卜的父爱追寻之旅似乎就此展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悲哀的发现,兄弟俩面对的是父亲的回归,而非父爱,父亲是一种你无法排斥的身份,而父爱不然,这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一种爱。显然,十二年的分离造成了隔阂无法在一次几天的游玩中弥补,而那本应深厚的父爱也无法在几天内结成。所以,冲突不断发生,不断激化,年长的安德烈更成熟稳重些,他对父亲也有更多的期待,所以他对父亲言听计从,这也表现了他对父爱的一种渴望。而伊万则更乖僻些,他从一开始就对突然出现的父亲有种抵触,他的身上也充分体现了一个长期缺乏父爱的孩子的心理缺陷。两个孩子以不同的方式表现着缺乏父爱的孩子的心理,对于一个突然出现的父亲,他们不知所措,同时充满期待。
    父亲是个复杂的角色,在离家的十二年中他无疑具有了丰富的阅历,他在钱包被抢时能成熟冷静的驾车将钱包追回,他能熟练的处理旅途中遇到的种种麻烦,他能在一天内就批装出一艘小船。但是,他显然不知如何去对他的孩子,他总是沉默而严厉,用一种近乎冷酷的态度对待着孩子,从他的表现上我看到的更多是一种父权,而非父爱。我们习惯了“严父慈母”的角色分配,但是这两个十二年不见父亲的孩子需要的恰恰是一位“慈父”,一位能诚心去弥补十二年未尽父亲之责的父亲。从一些细节看,这位父亲对他的儿子也关心,也有着些许的爱,但是他时刻表现出的冷漠和粗暴使得他与孩子的关系日渐紧张,以至于在小岛上到达了愈加不可调和的地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等待着一个煽情的父子理解抱头痛苦的情节,但是导演用一种惨烈的方式将父子的冲突推向了最高潮,在一次冲突后,伊万不顾一切的爬上高高的灯塔,而父亲在追赶上灯塔时,失手从灯塔掉下,结束了生命。在他爬上灯塔的那一幕,从他的表情和呼喊的声音我已经看到了他发自一个父亲内心的焦急,或许他的父爱已经被激发,或许他马上将爬上灯塔和儿子抱头痛哭,但是情节在此突然一转,从高处坠下的父亲将父爱永远埋藏在了心底。结尾,兄弟俩将父亲的尸体用船从岛上运抵岸边,但是最终只能看到父亲的尸体随船沉入海中,此时的他们只能失声大喊着父亲,然而一切已经不可挽回,一出悲剧令人可叹。最令人叹息的是,在见到父亲的尸体沉入大海的刹那,他们对父亲的感情一刻的迸发之后,很快他们的表情又陷于冷漠,正如我所说,几天的经历无法培养出父爱,哪怕是如此惨烈的经历,他们甚至没有流泪,当伊万在父亲车中找到一张他们幼时的照片时,安德烈也只是淡淡的一句“收好吧”,这应是一种更大的悲剧。
    一个父亲应该怎样爱他的孩子,特别是一个失职的父亲,长期以来,我们都对父亲的角色予以模式化,严厉,将爱深藏于内心成了一个“坚强父亲”的固定标签。就如剧中的父亲,他尽管在几天里一直照顾关心着孩子,但是他身上总有一丝神秘,让他不那么可亲,他甚至没有向孩子解释他为什么要离开他们十二年。所以,我想一个父亲或许更应该表现出他的感情,打破社会长期形成的那种父爱观,事实上,那样的父爱生出的往往是一种父权,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那种过分的所谓严厉只能使他们感到恐惧。男人抛妻弃子的故事我们听的太多,这部《回归》没有落入对男人的道德抨击和对孩子寂寞生活的伤感描述的俗套,它显得更残酷,但是也更接近真实,更启人思考。
    和很多以孩子为主角的影片一样,该片小演员的表现同样出色,安德烈将一个长子形象演绎的非常好,他对父亲更多期待,但是并不是那种“马屁精”式的,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的成熟,特别是父亲死后,伊万不知所措时,他表现出的沉稳令人印象深刻。当然,还是伊万的扮演者的表演更为出彩,他将一个失去父爱灌溉的心灵的那种多疑,乖僻,仇恨都表现的淋漓尽致。饰演伊万的小男孩让我想起了法国电影《恶魔》中的那个小男孩,一样的叛逆,一样的有一双充满仇恨的眼睛,一样的有精彩演出。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画面拍的非常美,与片中略带沉重的故事不同的是片中的景色充满了亮色,即使在大雨时也是如此,影片中父子三人的一路远行,加上多变的天气,俄罗斯的多样风光也得以展示,配上神秘感的悠扬音乐,导演为我们展现了很多美丽的画面。
    在影片的结尾,一组黑白照片逐一出现在屏幕上,有这次出行的照片,有兄弟俩幼时的照片,但是照片上却迟迟没有出现父亲的印象。直到最后一张照片,那是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怀中抱着一个小孩,或许是刚出生不久的安德烈,父亲当时笑的一样灿烂,那或许是他父亲角色开始的时候,但是他父亲角色的结束是那样的悲哀,甚至没有一张照片。是什么让这个男人忍心抛下妻儿?是什么让他又回到了孩子身边?又是什么让他将父爱埋藏在心底?他将这些秘密带入大海,带给我的是更多的思考。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057959.html

 3 ) 闷而不骚

其实一直不太喜欢充满隐喻的片子,那适合有透视眼的高人。我向来懒,讨厌看电影还要动脑子(看推理片那是另一回事),更讨厌动了还动不出什么名堂。


不过这部没得选择。


画面、色调、镜头调度,简直是强迫人进入思索的状态,所以我一开始就裂成三瓣,一边看情节,一边琢磨画面和色彩,一边想这厮要说啥(有人习惯先看剧情介绍或找完资料再来看,我可不行)。幸好故事进展的比较抽象,不然真顾不过来。


从高台和深海那一段,我就在等待第一个关键的出现。我觉得能否看懂那个关键,决定了我究竟能否看懂这片子想说什么。

兄弟俩争执、追逐,直他们的妈妈转身的那一刻,说出“你们的爸爸回来了”,我想,原来是父亲。离家多年的父亲,要如何与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共处。

然而,那餐饭改变了这个想法。


妻子和妻子的母亲分坐在门的两边,父亲从门外走进来。

镜头始终让你仰视着他的脸,他背后是极干净的青灰调子,有光。一瞬间,我只想到“无上”两个字,想到神,和基督。

而其他所有人都是被微俯着拍摄,彻底呼应了这种印象。

只是一个离家多年的男主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地位和气质来勾勒他?


虽然接下来的故事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专断强硬的父亲与两个儿子间的纠葛冲突,而我始终被笼罩在那餐桌基督的形象里,不能自拨。救赎,背叛,爱,宽恕,命运,主宰......说这代表父权,打死我也不信。太高了也。要听懂中国的笑话,得知道中国人的生活,要看懂俄罗斯的寓言,就要把它放回俄罗斯这个大环境,除了体制与社会的变迁,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扣得起这么大的帽子,并且我也没有多余的脑容量继续这个安德雷赫猜想。


经历过拒绝,试探,希望,反抗,它淡化了其它情节,很刻意很刻意的不交待小铁箱,只剩下了父子三人的周旋。

只剩下孤独。

伊万是一个人,安德烈是一个人,父亲是一个人,最终所有人都只能拥有自己,所有你曾经认为主宰你、影响你、无论用爱还是用恨和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些人,那些事,终究和自己无关。


说是彷徨也好,坚强也好,不过是个人总要自己面对自己的命运。






看完赶紧查资料,原来是个政治寓言。再次证明我一向是有觉悟没醒悟。我咋就想不到他爹原来是国家的象征哩?



P.S.

有这么一段很逗,伊万很不乐意的对安德烈说:爸爸爸爸,你老是爸爸这、爸爸那的!

可听起来,伊万就是在说:“爸爸东”“爸爸西”!

我乐出声来。

 4 ) 俄罗斯寓言

清冷而不失温情的俄罗斯土地上,他们重新寻找回归的希望.
叛逆与和解中的父权形象
寓言,隐喻俄罗斯人的精神状态
蓝灰色,绿色色调

首先是电影的画面深深吸引了我.忧伤沉郁的色调,每个镜头都值得品位.导演显然十分自信,电影情节波澜不惊,含义隐晦深沉.电影多用长达一两分钟的停格镜头.整部影片的配乐只出现在高潮的一分钟内,其他除了瓢泼的雨声与马达的轰鸣外,是一片静寂.影片选景多在郊外,景色之唯美与耐人寻味令人咋舌.红色的轿车与清冷的色调形成鲜明反差,这显然容易让人联想起<辛德勒名单>中穿红衣服小女孩与灰暗背景的强烈对比.最让人难忘的一幕是当孩子的父亲永远离开他们沉入海底时,孩子歇斯底里的喊声"爸爸,爸爸",正是那个原来极不情愿服从他父亲,甚至扬言要杀了他的孩子.影片对父与子的关系的刻画又使人联想起俄国另以部同类影片<小偷>.但就<回归>本身内容而言,其主题显然早已超出了亲情的范畴.影片中父亲被赋予了一种神的形象,如同受苦受难的耶酥基督,暴力与温情并存.父亲的出场与退场完美地契合了"回归"的主题.此片更值得称道的是影片结尾的一组黑白照片回放,最终停格在一张两个孩子小时候和父亲母亲的和照上,使整部影片同样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回归".
另外,此片导演与<伊万的童年>的导演有一段佳话.片中饰演安德烈的演员在电影拍摄结束后一年在同一个小岛附近溺水而死,这又为影片蒙上了一层宿命的味道.

 5 ) 父权意象下的政治寓言

如果他是我的爸爸,我不会接受;但片中的他所饰演的爸爸,让我很喜欢。

如果这部电影只是单纯的讲述父子情深的故事,它不会捧回一尊金狮,因为类似的故事多得去了,不必我一一道来。它所讲述的其实是政治。遭遇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如何找寻自己的回归之路?父亲离开孩子的时间正好和苏联解体的时间一样长,而没有父亲的孩子在这12年里早已失去了方向感。于是,一个专制式的父亲带领他们进行了一次荒岛之旅。但这突如其来的父权显然让孩子无所适从。以上种种,无一不是一种政治式的隐喻。

影片用色很冷,除了那辆红色的汽车。影片的人物不多,景致则愈显孤独。正是色调和环境的双重孤寂构成了影片的主调。对于父亲,这是一次如何做父亲的回归,对于孩子,这是一次父爱的回归,尽管当他俩理解到这份爱的时候父亲已经在没有渲染中死去。而当父亲的形象第一次出现时,画面的构图犹如耶稣受难时的景象,这如何不是一种隐喻。事实上,正是双方心灵的回归共同完成了兄弟俩最后的回归,他们居然回家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它还是俄罗斯电影的回归。1962年,塔尔科夫斯基的一部《伊万的童年》首次为俄罗斯捧回一尊金狮。而这一等,就是40年。更巧的是,两部电影的导演都叫Andrei,而小儿子Ivan的性格有点像《伊万的童年》里的Ivan。这部影片更被《纽约时报》评为:“重新肯定及延续了塔可夫斯基所代表的俄国电影思维。”

失落的兄弟俩精疲力竭地回到车中,弟弟无意间翻出那张褪色照片,可那个原应存在父亲位置的地方却空无一人。而大儿子旅途过程中拍摄的很多张照片中也没有任何一张出现过老爸的身影。

【注】这部电影是2005年底在CCTV-6看的,当时只写了一点草稿,直到2006年初刚放寒假时才补充完全。这也大抵是我挖掘电影政治内涵的滥觞,当然也包括其宗教意象。即便除却这些,这本身就是一部很美的电影,故事也不错。

 6 ) 回归

色调、音乐。俄罗斯人独特的脸部轮廓。寒冷的建筑、景色。看上去一切更像一个视觉作品,有种宗教意念的东西在潜伏。电影的主要线索是父亲,亲情本身是岛屿。岛屿的概念应该是有人的时候,它可能是一个世外天堂;孤独的时候,它意味着漫长的隔绝。而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一座岛屿上
俄罗斯、西班牙以及希腊电影,给了我审美疲劳以外的另一种精神滋润。我是像写小说一样去看这些电影。痴迷阿尔贝•加缪景色描写的景色。如同有人曾经这么说过,词语本身很狭窄但是人却觉得无比宽广。电影里就拥有了这一种等同于词语的魔力。宽广之中,附加深色的压抑、和一些爱之类让人摸棱两可的抽象事物。两种极端相反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会是另外一种极端。走向极危。结局有诱人的未知。
段的意思就是。视觉的魔力以及本身命题的多重混合。我像喜欢「第一个人」一般喜欢这个故事。第一个人发生在热带的阿尔。回归发生在遥远的俄罗斯。
技巧的渲染只是为了将故事说得更具质感。适合深夜的电影。质感如同沉浸在深海海水里的影象。高潮出现在父亲的死。他死得真容易,一块木板的脆弱,和电影漫长的各种渲染比起来,仿佛一个讽刺。我记得男孩们那之后的脸。布满未知。
有人会对故事所有的细节进行分析。但是,好电影本身就充满值得称到的细节、以及呼应。但是放遥远来看。所有看电影的人应该只是需要一种突然下沉的重量。有些东西是需要在看到、听到以后给自己思索的空间。否则我们永远只是之前的我们。
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天才童星随后的死亡。这都是迷离的色彩。至始至终。回归都似一部沉静的悲剧。事实上悲剧就是因为,你当它是一个正剧。

 短评

真的很好的片子,可是美得残忍

5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力荐

政治寓言,老塔重生

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蓝光修复之后的画质更蓝了,很完美的处女作,最后半小时整个人要疯掉了。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俩怂孩子谋杀了父亲再毁尸灭迹

16分钟前
  • 大花豹
  • 力荐

镜头语言丰富...

18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本片荣获2004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3年俄罗斯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最佳新人和最佳电影奖,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狮奖等。

2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值得一看

26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在你喉结隐现筋肉渐鼓,看一切不顺眼,打架就拼死到底,开始对美女有反应的时候,有个男人在12年后突然出现说孩子我是你爹,不听话就煽你耳光,你会有弑父情结,你一定要有弑父情结,只有这个影子朽木一样轰然倒下,你才能懂得爱与责任,永久摆脱恐高症的困扰,安德烈、伊万,剩下的夏天都是你们的了。

3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冷冽得近乎残忍,心痛

3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完全抽离背景和环境的叙事,冷静有力,寓言就该这样拍。

3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影片年份的2003,正好是苏联解体后的12年,故事又说的是强权的回归和瓦解,两个儿子的性格组成,实在让人无法不多想… 虽然种种设定都有种太强的寓言感,但作为一部处女作,它真的非常纯熟,长镜头、色调、音乐,都充满着自信和上帝一般无所不能的感觉,萨金塞夫真是起点颇高啊

3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看的有些懵懂,但不明觉厉(⊙o⊙)!

35分钟前
  • 黑基兔
  • 推荐

政治寓言懒得说。只是建议强迫症别看这片,因为父亲这个角色在孤岛上挖出来一个自己以前埋在那的盒子,到影片结束导演也没打开给观众看过。

38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这部电影写的不是亲情,而是一种信念的生与死,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的背景下,整个民族都带有一种片子里的灰青色的基调,包括儿子一进门看到父亲的角度,和父亲最后的死法,以及一种混乱迷茫的感觉和儿子对父亲的叛逆都是有特殊含义的。

41分钟前
  • 张大水
  • 力荐

很好看,感悟颇多

45分钟前
  • 泷希薰
  • 力荐

以为是一部“父亲缺席,之后回归,父子冲突,之后和解”的煽情故事,结果最后半个小时,彻底颠覆了我的“以为”。这是一部可以从亲情、政治,多重角度解读的“寓言”,十分耐品;镜头也美,师承老塔,非常耐看。

47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很不错的电影但是我不是太喜欢

51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啥时来个中国版

53分钟前
  • zhangxunnj
  • 还行

这是极具象征性的寓言般的悲剧故事,来讲述父子之间一种最根本的关系,叙述了父亲所带来的理性和残酷的世界

57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4.5;父亲的缺席从12年变成永远,照片里一度曾经存在的身影悄然隐去。灰蓝色调沉静凝练,水面波光是萨金塞夫的辨识标识之一,师承老塔明显。上帝(父亲)用七天创造世界,弑父之子的回归之路,注定要做俄国大地的流浪者。

5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