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带我回家

剧情片其它1997

主演:Mina Mohammad Khani  Kazem Mojdehi  Naser Omuni  

导演:贾法·帕纳西

播放地址

 剧照

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2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3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4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5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6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3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4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5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9

详细剧情

  伊朗导演贾法·潘纳希(Jafar Panahi)正在拍摄一部儿童影片,影片讲述打着石膏的小女孩米娜·穆罕默德·汉妮(Mina Mohammad Khani)放学后没有等到接她的母亲,于是自己独自回家的故事。然而在拍摄公交车一场戏时,却突然发生状况。米娜死死地盯着摄像机,突然大喊“我不拍了!”任凭导演如何劝说,这个小女孩就是不愿继续,转而独自离开。由于疏忽,米娜身上的微型麦克风未来得及摘除,导演当即决定尾随米娜,跟拍她回家的全过程。虚幻与现实的界限就在这一刻模糊了……  本片荣获1998年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金郁金香奖、1997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1998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导演奖。

 长篇影评

 1 ) 最近一直刷电影,昨天看了这个伊朗电影《谁能带我回家》,看了一半就生气,硬着头皮看下去,更生气了

故事是这样,前面30多分钟,讲一个小女孩手受伤了,打着石膏,放学后,独自回家,坐错了公交车,一路上出现各种麻烦,遇到的各种路人讲自己的对生活,对制度的不满意。34分钟的时候出现的神转折,小女主突然对着镜头说。

女孩:我不演了,不想戴这个假的石膏,让我显得很笨,把自己弄伤,还有这个丑陋的头巾,让我看上去像个婴儿,我又不是一年级的小孩子,我的同学看到了会笑话我。

女孩一边生气的嘟囔着,一边把道具石膏拆下来扔了,要回自己的衣服鞋子,扔下剧组自己回家了。导演看到收音的麦克风还在女孩身上,于是马上决定按纪录片拍摄,偷偷跟着小女孩拍摄回家的过程。

后面60分钟大家都有按纪录片拍摄的错觉,但是仔细看,细细品,还是剧情片,是导演和编剧安排的罢演,那是剧本之一,可以夸导演创作的好。但是我很生气,这样欺骗观众,让观众以为是纪录片,而且露了破绽,当然导演可以解释自己虚实结合,类似于庄周梦蝶。

这个感觉是什么呢,我举例。

1我们看到纪录片的时候,里面大量的摆拍,情景重现,观众马上就觉得假。

2我们新闻报道交警为人民服务的时候,每次都是大雨天帮群众推车,每次。

3不管是肺炎、地震、动车事故等灾难多么大,马上就众志成城,战胜困难。

4新闻要报道雷锋的时候,果然有老大娘迷路,果然有小朋友过马路。

怎么说呢,就是我们要真,不要强塞给我们一个假的当作真,我也拍过纪录片,有一个镜头是我安排情景还原,一共就30秒,这三十秒一直在我心里是个疙瘩,而且放映的时候被观众一眼看出来,当时我无比羞愧。

我非常欣赏一个真实的恶人,但是非常讨厌一个伪善的人。

好了,说的有点语无伦次的,生活是一面镜子,当我非常讨厌镜子里的那个颗大的黑头时,恰恰那颗黑头却真实的长在我的脸上。

 2 ) FIFF21丨DAY6圆桌《谁能带我回家》:小聪明、小女孩、小时代

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Morning@西北化为乌有@DudeLebowski@Leo@大钊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场刊圆桌的第六天,我是本场主持人,首先讨论的电影是伊朗知名导演帕纳西的《谁能带我回家》,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本来想给X,但结合了一下现在的阿富汗,我给2星。像是对阿巴斯的效仿,从影片的名字开始似乎就设下了这个基调,而对于电影银幕之外空间的使用和对电影媒介的反思阿巴斯从来是浅尝辄止,是阿巴斯在电影里增色的一种方法,而贾法帕纳西却要用一整部电影来做这些事情,多少显得有些拖沓刻意。本来给了一个很低的分,可是前几天在阿富汗发生的事情又让我想起了这部电影,小女孩的那些台词也确实不由得让我深思,电影和现实生活究竟是什么关系。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X,可能是我最讨厌的那类电影,充满刻意、算计,你甚至能感觉到导演想出这种设计时的沾沾自喜。

场刊嘉宾 Leo

X,言之无物,说实话我甚至看的时候都没注意到小女孩儿说不拍了。又是打破什么界限了,又是模糊了什么巴拉巴拉的,我不吃这一套的。明明就是在演啊,为什么要装大yi巴狼。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这片其实不怎么算计我反而觉得,还是挺真挚。

场刊嘉宾 Morning

啊,我给了4星,不敢说话了!

我比较主观一点,我觉得这个电影就是在嘲讽其它伊朗的儿童电影,看得我很开心,也有些段落它故意给出一种我就这么拍,我觉得和小女孩一样说不演了,很婊里婊气我很喜欢。然后整个电影我其实是想到了《红气球》,小女孩就相当于“红气球”,这个层面就让我在情感上很喜欢这部电影。

场刊嘉宾 大钊

2星,精致的友善与出逃后粗粝的成人世界,贾法帕纳西真的好喜欢混杂剧情与纪录的创作,初衷是不是有意设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观众信服,用一个小女孩的回家之旅牵动起伊朗社会的一角,趣味性不如《出租车》。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小女孩有句台词我觉得很酷,对这部电影最大的好感。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小女孩的台词都给我很大冲击罢了,反正在电影的电影里她是要回家,在电影的现实里她也要回家。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有人支持小女孩影后吗?反正也是亚女,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支持了,反正这届没有于佩尔,影后给谁我都支持罢了。

场刊嘉宾 Morning

支持。

场刊嘉宾 Leo

如果说后半段不是演的,确实是真的,那我也支持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一个话题,我不会想让大家直接去判断“真”或者“假”,而是更想听大家谈一谈,“混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这层意图,你是否有在电影里感受到?如果你觉得导演确实有这层意图,那你觉得它完成得好不好,这种“混淆”究竟是否有效?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还可以。

场刊嘉宾 Leo

感受不到。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完成的挺好,这部电影我看做是把《橄榄树下的情人》的结尾实践成一整部电影。你们有没有看过吕乐的《小说》?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看过,法罗岛主竞赛入围影片。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概念。

场刊嘉宾 Morning

我认为属于推进故事的技巧,而不是一种结构。所以要混不混淆,我没有太介意,小女孩还是小女孩,她没有变。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这点很对,小女孩没有变。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是觉得,这部电影的拍法,很想让关于“真假”的讨论变成一个最大讨论点,这不是观众感受的问题,是预设之内、写在程序里的一种算法,至于感受到的是真是假反而是其次了。

场刊嘉宾 大钊

我看的时候没有那么在意后半段是真是假,但下意识还是会思考那个长焦镜头能刚好一直捕捉到吗,可能是做了剪辑吧,我觉得小女孩真不真不重要,伊朗百姓是真的这个才是主要想表现的,和前面热心经营的善意形成对比,导演是有混淆真实的意图,他很喜欢这样来创作,确实这是一种创作设计,会认为不真诚,但是我们干嘛去纠结动机呢,直接看效果也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这里有一个引申话题,你觉得他和阿巴斯的“混淆”相比较如何?因为阿巴斯的电影里也有类似手法。

场刊嘉宾 大钊

我不觉得阿巴斯是在做混淆,甚至看不到一点点可比性。阿巴斯营造的是自己独一份的车内伊朗世界,这个伊朗世界是不可复制的,你只能说他的拍法相当写实,确实有电影里拍创作,有在电影里出现自己其他电影的片段。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对,不能说“混淆”,只是他有时候也会模糊创作与现实的界限,像@DudeLebowski 前面说的,是一种“增色手法”。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阿巴斯是一个增色手法,都很细微,这部片完全当作核心概念去执行,不一样,但他们俩都带着很深的伊朗社会关怀。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第二个话题,你对于电影中间段落里,女孩从视野中消失后、关于伊朗社会的“众生相”展示如何看待?就是上车之后,在车流当中,这一部分里已经看不到小女孩了,发生了很多其他人的对话。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就觉得挺刻意的。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众生相挺好,我喜欢,他们在讨论伊朗女性、讨论伊朗的一切,松散、自然,信息量也不大。

场刊嘉宾 Morning

我喜欢,很自然就发生了。

场刊嘉宾 大钊

哦哦,我觉得看不见的处理挺好,声音画面的错位。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大家觉得这个段落和女孩之间的“断裂”是否妥当?如果用一种更人为的编排让这些“众生相”围绕女孩去展开发生,会更好吗?感觉会被觉得假的人认定更假,笑死。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其实没必要,重点本身就不在女孩身上罢了,女孩是把大家串联起来的工具。

场刊嘉宾 大钊

本来就觉得假了,你还问这个(笑)

没觉得断裂,已经很集中围绕女孩了,还想多集中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现在这样比完全围绕女孩要好,那样会更可刻意。

场刊嘉宾 大钊

说起来,我超喜欢这个导演的《三张面孔》。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天哪,我超讨厌。

场刊嘉宾 大钊

哈哈哈。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电影最后的宣言,也是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部分,那句“我不要,这都是你们逼我拍的”,大家觉得这里是否有体现出对于摄影机和电影媒介的自嘲或者说自省?可以谈谈你的感受。

小孩子的反抗很容易被视作为一种天性,但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到它在建立的是一种“意识”,这是我觉得很好的地方。

场刊嘉宾 大钊

贾法帕纳西看作品挺“愤青”的,我感觉你解读的有道理。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嗯,我也觉得这个是仅有的亮点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看这部的时候,那几天豆瓣上刚好在讨论first上一个获奖导演的感言,“没有电影就会死、为了电影可以付出生命”,好像是类似的话吧,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小孩的宣言就是在回应他嘛,乐死我了。

场刊嘉宾 Morning

电影说:who are you ?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我喜欢帕纳西,他很有迷影情节,也不像很多人那样酸溜溜的,他对电影的态度很酷,“电影很好,但没它也行”。他讨论更多的就是电影本身和伊朗社会,阿巴斯更私人一点。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这点挺好的,一种无论是对导演还是影迷的过度自我感动的反讽和回击。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其实《出租车》+《带我回家》+《三张面孔》一起,会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会耍小聪明的导演,这不完全是贬义词,毕竟我连《游戏规则》和《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都觉得是小聪明电影。

场刊嘉宾 Leo

我还挺喜欢《出租车》的,但是这部里小女孩喊的那一嗓子就很败好感。

场刊嘉宾 大钊

外露导演意志的电影都是小聪明电影。

#FIFF21#DAY6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这部电影是公式

这部电影打破了以往电影的传统模式,从一个全新的范式来拍摄,极具吸引力。。
这部电影是天赐之作,不管后半部分是真是假,它都完美的衔接了下来,一个要自己回家的小女孩,凭着自己对自己的家的印象,勇敢的走下去,“你能带我过去吗?”
在回家的过程中是极具现实意义,你曾迷路过么?你在迷途中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的,有没有向前辈请教你该走哪条路,哪个路口时你回家的地方。。小女孩通过回道学校知道了回家的路,以学校为跳板,回家。。
我们呢?有没有一步一步的接近自己的终点站,不管我们坐错方向也好,还是不知道自己的确切路线,只要我们坚持要回家,肯定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本人只对这个有点感想,,别的感想因为不懂故事的背景,不了解导演的性情,所以没办法表达。。
只是希望自己以后可以看到更多的好电影和大家分享。。




片中隐隐的迷惘与沉郁也是伊朗电影中较共性的美学特征,它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伊朗人与宗教的关系,是既真诚地期望有一个主持正义、扬善惩恶的真主,又隐隐地怀疑冥冥中是否真有这样一个明察秋毫、全知全能的救世主。两者间的共同基础,便是对现实的深刻失望。
在伊朗,能够获得政府审查通过的电影题材极其有限,所以伊朗盛产以儿童片为主的“纯情”艺术片。

 4 ) 说是半真半假,我看全部是假

儿童题材的影片总是讨好的,谁忍心将唾沫吐在儿童天真稚嫩的脸上呢,所以我在这里当一把恶人,恶意的揣测:本片的后半部分是假的。
各位别怪我脑神经太敏感,经历了纸包子馅、华南虎、很黄很暴力之后,你对这世界还相信多少?我原本粗大的神经也变得敏感,开始变得有怀疑精神起来。
各位别先忙着反对我,证据有四:
1,小女孩罢演了之后导演摄像等一干人在车上继续跟踪,小女孩走走停停,而他们在马路中央也时走时停,片子中可以看出德黑兰的交通是相当拥挤,在马路中间随便停车明显不合常理。
对于这个理由我十分不自信,甚至我自己也可以反驳:片中可以看出德黑兰交通秩序本来就很混乱,车辆奇多繁杂,行人随便乱穿马路,还可以从的士看出来随便在马路中乱停车的确是当地一普遍现象,况且有一段因为他们乱变道交警跑来找他们麻烦了。
2,小女孩要打车回家,竟然三次被中途要求下车,如此点背的运气确实不是一般人能碰上的。当然我没去过伊朗,说不定当地出租车司机就是有这么恶劣。
3,能在出租车上遇见前著名配音演员的几率...你自己算吧
4,就算所有都是真的,随便把人谈话录音下来放到电影中,导演你想找官司吃吧?

好了,钻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牛角尖之后,来谈谈对电影的理解吧。

首先,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儿童片。虽然本片就是讲了一个小女孩回家的过程,甭管是前面部分剧中的情节还是后半部分偷拍“剧外”的剧情,都是小女孩独自回家。如果是一部儿童片,我就认为它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可言,虽然电影不一定要表达什么东西。的确这部片子没有态度,只有完全的展现,但是我还是看出了导演一些委婉的诉求,根据我的理解,整个片子小女孩的回家过程完全无关紧要,它只不过是一个载体,放在一个小女孩的高度客观展现牵连出这个世界被人忽略的很多客观存在。在伊朗这个严格的穆斯林国家,女性是没有地位的,小女孩上公车多次被从前门赶下车要求走后边的“妇女通道”,而本片中出现最多最重要的则是小女孩周边人的谈话。公车上,妇女的话题是丈夫,家庭,儿女,连那个出身名门的老太太都因为口音被自己的儿女嫌弃,妇女完全被禁锢在家庭生活之中,没有自己的自由。而男人们,都在谈论亚洲杯的伊朗韩国之战。在出租车上,夫妇的争论以及和出租车司机的谈话表现了在伊朗社会正在接受挑战的男女关系。女性要更多地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而男性则希望更偏重传统男女关系,最后化解的方式很微妙:大肆宣扬大男子主义的出租车司机,却在路上帮老婆运煤气罐。
当然,本片也给我们展示了独特的伊朗风情,德黑兰风情。原来伊朗的公车是男女分开的,原来德黑兰的车有这么多马路有这样繁忙,人群熙熙攘攘就像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那样。
最开心的是公车上那一对漂亮的男女,他们是新一代的伊朗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未来的伊朗男女关系:下车时,小伙子主动把大包提到了自己的身上。

 5 ) 很有创意的电影

刚刚聊天时突然想到这部伊朗的电影,我看了这么多电影以来感觉最另类最有创意的一部。说实话在看这部电影我也看过很多奇奇怪怪的电影,但是没有哪一部像这部电影一样让我WOW的瞠目结舌和拍案叫绝。

我们心目中的电影,都是要么虚拟的一个故事,要么真实的一个纪录。无论是故事还是记录,在我们心目中都是有始有终的完整构架。但是这一部伊朗名导杰法.派纳喜的《谁能带我回家》(又名《镜子》)却颠覆了这一传统框架。它将虚拟的故事和真实的记录拼合在一起,或者说,它在虚拟的故事外创造了另外一个虚拟的故事。实在是一个非常大胆,又妙趣横生的实验。

故事的开端是一个小女孩在放学后没有等到妈妈接她,而自己找回家的故事。本来也是好好的故事,通过这个小女孩的眼睛,看到当代伊朗的社会民情。但是大概到影片一半的时候,这个小女孩直直看着镜头,然后一个声音出现了:“敏娜,不要看着镜头。”

然后这个小女孩一甩手就说:“我不演了。”

结果导演也没有喊cut,继续偷拍这个小女孩罢工后回家的过程。

小女孩遇见拍戏时在公车上遇见的一个老大娘。老大娘说,摄影组给了她一份微薄的报酬来拍摄那个镜头。但是,她讲述的台词却是真的。

但是她的这一句台词,又是不是真的呢?这一个“真实”的追踪,是不是也是一个“故事”而已呢?

电影没有绚丽的镜头,没有后现代的拍摄技术。甚至在很多时候,一个镜头就死死定格在一个堵车的公共汽车上,因为这个汽车挡住了视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于是我一边喝着汽水一边盯着毫无意义一动不动的画面,听着杂乱不清,甚至时断时续的微型麦克风捕捉的声效,心里想:这是他妈的什么电影啊!太有意思了。

不可否认的是,就在这样大胆的形式下,电影所描绘的伊朗也是相当透彻的。在这样一个泛滥的信息时代,我们对于中东的社会了解还是如此之少。这些镜头,至少让我觉得是相当有看头的。

 6 ) 谁能带我回家

有一部电影对我而言是非常奇特的,从认识到最终看完经历近十年时光,它就是伊朗的《谁能带我回家》。

1998年偶然在《环球银幕》上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立刻被独特的剧情介绍吸引住了。本片主角是一名小学女生——米娜,因为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来接她放学,又无法与她联系,所以米娜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家。她坐上好心陌生人的摩托车,然后换乘公共汽车,但却坐错了方向,只好在终点等待下一部公共汽车。谁知道此刻这小女孩忽然发起脾气,一把扯掉左手的石膏道具,坚决说不拍了,此刻摄影师与导演等纷纷进入镜头,观众才明白刚才发生的一切是怎么回事。

但电影不能就这么停下来,当导演发现挂在米娜身上的麦克风仍没被取下,于是急中生智同意她回家,但前提是不能取下麦克风,然后让摄影师偷偷跟拍。于是从此刻开始,摄影机真正开始按最真实的状态记录米娜回家的过程。

这个电影故事很有创意,后来在1999年的某天看见CCTV6正在播放一部阿拉伯电影,虽然没看到片头,但电影中的角色与打扮却吸引了我的目光,看了一会儿情节,确定它就是《谁能带我回家》,可见我与这部电影是有缘的。不过那天因为有事要出去,所以只看到米娜罢演那一段就不得不关掉电视机,当时心里那个遗憾就别提了。

很多年过去了,这个故事总时不时的在脑海里晃一下,虽然它给我的记忆不是最深刻的,但持续的时间却是最漫长的。我一直想知道答案,米娜最终回家了吗?从她当时的表情来看肯定会迷路,那她是如何回去的呢?很多次调台到CCTV6,心中都会期待这部电影的重播;也有好多次逛盗版DVD店,想从冷僻片中找到它,但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结果。

一直到上个月,我的脑袋才仿佛被人敲了一记般缓过神来,我都在网络上下载这么多电影了,怎么就没想用这个方法去找呀?这不是当局者迷吗?于是上网寻找,不过这片的确太冷了,好半天才从百度连到一个电骡的源,而且下载速度极慢,总共花了近一个月才完成。但我不急,快等十年了,难道还等不了这一会儿吗?那一段几乎每天都要在电骡上查看下载进度,离终点越近心中就越百感交集。

终于完成下载,终于找到一直想知道的答案。感谢《环球银幕》的推荐、感谢CCTV6的放映、感谢电骡提供下载、感谢射手网提供字幕……

从头开始看这部电影,跟我曾猜测的一样,米娜离开剧组人员后很快就迷路了,而且她很固执,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回家,不过从城市的一头回到另一头,对小孩子来说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间她向不少人求助,也曾被拒绝过,身上携带的麦克风忠实地将发生的一切传递过来,使观者为她的遭遇牵肠挂肚,害怕有什么意外发生。

偷拍画面与麦克风之间随情节发展相互促进,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应该说电影的后半部分很像记录片,产生的效果比前半部分更为震撼。其实不管是前面根据剧本拍摄的部分,还是后面被偷拍的段落,米娜的表演始终自然,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完全不懂拿腔作势的姿态,每一个眼神与每一句台词都是如此真实,仿佛就是生活中普通事情一样,所以当我真正看到她跑向一幢白色的房子按响门铃,心才放了下来。随着米娜关上家门,电影也悄悄结束了,萦绕我十年的问号此刻终于有了答案,心头猛然一松,仿佛有什么东西消失了一样。

我不知道将来,但《谁能带我回家》却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部让我长久想念的电影。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我?

是米娜在伊朗街头无助而担忧的眼神?还是那眼神中所流露的童真?

是对中东地区不解的好奇?还是那好奇中所蕴涵的神秘?

是对被社会改变的人性的无奈?还是那无奈中所酝酿的叛逆?

这不是一部广义上“好看”的电影,但它却带来许多不煽情的小感动,颇有年代感的胶片颜色把我带回过去的岁月,使我永远记得那个在车水马龙中小心翼翼穿梭的小女孩。

 短评

95分钟基本就是一loli在伊朗的大街上跑,然后拉着各种人的衣角说我没迷路,你能告诉我我家怎么走么。。。在电影院看得津津有味的我一定哪里出错了=-=不过说真的,虽然b格不如阿巴斯,但真心比阿巴斯有趣多了,也许是loli的战斗力超越正太么。。。又,看完回家的路上,我总产生一种自己在某部戏中的错觉

6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真与假并不重要。让女孩回不了家的不是导演安排,而是你眼前所见的真实一切。

10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虽然阿巴斯早在 橄榄树下的情人 就用过这种混淆电影与现实的手法。但片中小女孩解下石膏板时还是感到好惊艳。电影一度被视为造梦的艺术,但伊朗电影却可以将现实与梦境打通,是苦心经营还是浑然天成?并不重要。片中最喜欢的两段对话,公交车上大婶对子女养老的抱怨以及出租车上夫妇关于男女平权的争论。小女孩最终不想再拍电影的原因,也许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装来装去有意思吗?

11分钟前
  • 花落花开自有时
  • 力荐

39分钟起,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已经模糊;小女孩眼中的社会就是真实的存在

12分钟前
  • RYZ
  • 推荐

常规儿童题材,但是中间神转折,文本内外的“回家”,间离,“这是我自己的生活”,太狠了。自从出了个阿巴斯,你看看把伊朗其他导演都逼成什么样了。在一个如此小格局的片子里放出这种大招,贾法帕纳西也是真拼。【最后只捞到个洛迦诺,也还真是不甘心吧XD

16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无线麦效果这么好啊,小女孩罢工之前,你可以感受到导演做好直准备要讽刺一下伊朗社会,但在导演做出继续跟拍的决定之后,以打破电影虚构的规则,斗转成为记录片,一时间虚虚实实,令人瞠目结舌,这已经让这部片子和其他片子区分开来

19分钟前
  • 比尔哈利根
  • 推荐

这种现实主义拍摄手法要求导演对真实的事件有一个提前的预判,并且拍摄要机敏,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否则很容易成伪纪录片了。

22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剧情与纪录之间的杂揉。

25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背景音里贯穿全片的足球比赛是什么意思?

27分钟前
  • 河原宏
  • 推荐

她说有人请她参加生日派对,她妈妈叫她今天早点拍完,这样才能提早走。他们老是叫我哭,让我朋友看到,他们会笑我。他们还让我戴假石膏,好像我笨到会摔断手。我也讨厌这条围巾,看起来像小婴儿一样,我不是一年级了。但这是我的真实人生。他给了我一点钱,不过他有点凶。就是不想。因为不想。我不要。都是你逼我去拍的。你们把她怎么了,她很生气。。。。。这个小演员声音特尖。所以原剧情应该是怎样的,应该很有意思的。这种电影真是第一次见。在修车厂很多很多几十个男的围着她那个镜头有些不舒服。小演员真的是一点消息都没了吗,连张图都没有。

28分钟前
  • Clemence
  • 推荐

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 不管真的假的 创意真是无敌了

32分钟前
  • 艾醒醒
  • 推荐

导演在米娜突然罢演的情况下神想法继续拍摄。译名the mirror,镜子是虚构与真实的对照。跟着镜头一路领略伊朗风俗,儿女不愿收留的老人,好心的路人,和司机讨论已婚妇女权利的女人,john wayne的配音。了不起的小姑娘,-为什么不演了-因为不想-演了会有钱喔-我不要。

37分钟前
  • 力荐

帕纳西(Panahi)在2006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影片的目的是展示“现实与想象力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非常相似的”。这项狡猾的实验将伊朗革命后的两大主导力量—古朴的新现实主义和浓厚的元电影融合在一起。它成为电影中的一部电影,揭示了制作电影的技巧。通过声音剪辑、遮挡摄影,我们拥有与小孩一样的信息,因为他们的知识和财力有限,对生活的恐惧感也不同于承认。将这个孩子的视角植入观看者后,我们又获得了儿童时期通常会忽略的情境,细节和对话,比如大人们的婚姻、对男女分开乘坐的限制。正在拍摄的米娜象征着男人仍在试图对女人行使权力,以完成自己想要的一切。后半部分成为前半部分的“镜子”,电影制作风格转变为纪录片,完全由特写镜头和跟踪镜头组成,从而使人们在德黑兰的街道上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动旅程。

42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力荐

那孩子太可爱了。德黑兰的交通真是乱阿真是乱。

44分钟前
  • 阿廖沙
  • 推荐

我最烦人叫那么大声了...

45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和德黑兰比起来,原来北京交通状况并不算最混乱的。

47分钟前
  • 37°2
  • 还行

就形式上有點創意罷了,內容真的要多無聊有多無聊。PS.小女孩長得挺可愛,也很有個性,就是這聲音真是。。太尖了= =

52分钟前
  • 又又
  • 还行

不可否认的是,就在这样大胆的形式下,电影所描绘的伊朗也是相当透彻的。在这样一个泛滥的信息时代,我们对于中东的社会了解还是如此之少。这些镜头,至少让我觉得是相当有看头的。

55分钟前
  • haze
  • 力荐

影评 http://www.douban.com/review/1271013/

56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小姑娘真可爱,构思绝妙的片子,很爱

58分钟前
  • 十万个为什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