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1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2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3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4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5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6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13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14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15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16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17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18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19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0:46

详细剧情

  你听过一个有关警察、歌手、神经病和黑手党公主的故事吗?《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是一个只有哈莉·奎茵本人才能讲出来的超乎寻常的奇妙传奇。哥谭市最为凶残自大的恶棍罗曼·赛恩尼斯和他狂热的手下萨斯为了寻找一个年轻女孩卡斯,将这座城市翻了个底朝天。哈莉、女猎手、黑金丝雀和蕾妮·蒙托亚不期而遇,看似违和的四人组不得不团结一致、携手作战,才有可能打败罗曼。

 长篇影评

 1 ) 了解DC电影前后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会明白这片扑街一点也不冤

看菜下碟

说下这片,或者是吐槽一下。

《哈莉·奎因:猛禽小队》,之前对该片期待并不高,但成片效果比我预期的还要低。

该片起手算不上王炸的牌面,毕竟缺了“JOKER”,但小丑女哈莉·奎因这么高的人气,最起码也得是“整手”的牌,结果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所以必须要说两句。


画蛇添足的叙事

电影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位失恋+失足少女重新振作,自力更生的故事,几乎就是动画片里一集的体量,用一张横格纸就能搞定。

有朋友说故事模式有点像《死侍2》,都是大人带小孩,有大量角色独白引导故事,甚至还有团队建立。但我们不能落井下石,这样的故事模板多了去了,你要说像《流星语》也OK。

但问题是就这样的故事模式也拍不好。

编导肯定大概觉得故事简单,所以想玩点花活,所以前半段打破了时间线,跳跃式故事,再用闪回的方式进行解释说明,这样故意打破叙事结构的手法算是典型的炫技。但并没有什么卵用,甚至还拖了后腿。

这样闪回式从不同角度回溯过往的叙事方式,通常适用于悬疑线索,正面例子就是吕克贝松的《安娜》,每一次闪回式回溯,都交待了安娜新的身份和动机,最后让观众更加清楚的了解女主角复杂的身份构成。当然玩得更好的是诺兰,《致命魔术》的故事结构,将这一套运用的炉火纯青。

但《猛禽小队》就这么简单的故事,完全没有必要搞这一套啊,小丑女拿着枪冲进警察局,结果暂停,回溯一遍的原因,这特么还用回溯啊,这不是明摆的事儿吗,就是为了救人而来啊,如今单纯的动机之前抽空交待清楚不就完了。

整这一套,观众都期待开打了,结果倒带,还发现就这么一个鸟儿原因,这叫“说话大喘气”,浪费感情。

所以这就是画蛇添足,不但打乱了故事节奏,且让本应是爽片的观感,变得断断续续,一些剪辑点也莫名其妙,生生的不伦不类,这种自作聪明的叙事手法要背锅的。


摆拍效果的动作戏

再来说动作戏,本应是最大看点。

什么是动作爽片,我们看《疾速追杀》系列那就是一气呵成,其实《猛禽小队》这个自我救赎+组队的故事,跟第一部《疾速追杀》很像,虽不是从头打到尾,但情绪张力很棒,本片完全可以参考后者那样编排故事节奏,但编导并没这么干。

“疾速系列”导演查德·斯塔赫斯基来救场,由他编排的几场动作戏其实不错,尤其是监狱大战,但过多的慢镜头,刻意强调角色的精彩动作效果,但缺乏连贯性,所以是“有佳句”。

但归功于混乱的故事,让情绪硬生生的被打断,偶有亮点,但整体“有佳句无华章”。

最差的就是最后一场舞台大战,我的妈呀那是我见过调度最差的群战戏份了,这场戏肯定不是斯塔赫斯基拍得。

如今好莱坞拍动作戏都有一套规律了,演员并没有学过打斗,出拳、搏击效果可能不佳,但可以依靠摄影或剪辑来辅助,比如《谍影重重》《飓风营救》,能让文艺青年和老爷子秒变搏击大师,这是后期剪辑和拍摄手法的功劳。

说不好听的,这场舞台大战,拍得还不如80年代港片,用拍成龙电影的方式,去展现一群非格斗科班出身演员的打斗。我开始以为是一个长镜头,结果还不是,打斗效果有气无力的,打击感全无,场面一度混乱,摆拍痕迹明显,整个跟跳广场舞没什么区别。

看看漫威怎么拍寡姐的,那敏捷的身手,那凌厉的打击感,你说是斯嘉丽·约翰逊是当打手的料吗?当然不是,是拍摄手法的功劳啊。

这都21世纪了。如今抖音快手短视频的茬架摆拍,都不至于如此。。。

之前媒体评论还说这片动作戏是“现象级”,卧槽这是收了多少钱啊,这种话都能说得出口。


不可不说的角色

说说人物吧。唉。

虽然算不上原著粉,只是看过寥寥漫画,追过一点剧,玩过很多游戏,《阿卡姆》和《不义联盟》系列在PC里就从没删过,抽空还练几把。

该隐的人设和选角,既然大家都在讨论,我就不说了,要问为什么把这个角色改成这样,我也不知道,建议看看导演长什么样或许有答案。

变了颜色的黑金丝雀,别的不说,我真没想到在这样一部打架片里,能把大招“Canary Cry”(音波攻击)保留下来。别忘了这是超人、海王这些超能力者存在的DC宇宙世界观,人家放大招,这个没得黑,但总觉得有点别扭。

当然,女猎手还是不错的,漫画里我就挺喜欢这个角色,电影的形象也不错,文姐的外表比较符合我心中女猎手的设定,可惜戏份太少。

PS,著名雕像厂Prime 1 Studio的《蝙蝠侠:缄默》1/3女猎手雕像,超级超级毒我,当然价钱也很美丽。(我只有一个P1S,阿卡姆稻草人。。。不敢入这个坑啊。。。)

大反派黑面具,还有扎斯,算是脸谱化极重的角色了,戏份也不多,角色动机也很单纯,真不愧是漫改电影,这俩角色,倒是极为卡通化。

还记得玩《阿卡姆起源》的时候,黑面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前选角的时候,伊万饰演黑面具我也是非常期待,只不过成片之后,不咸不淡,就那样吧。

当然,作为核心角色,小丑女哈莉·奎因的表现还是OK的,毕竟这位人气和人设都比较成型的角色,但这个角色的突出,也更加反衬出其他角色的无趣。

而且,小丑女要“感谢”《自杀小队》,这部电影虽然不咋地,但优点在于,该片用前1个小时,把这帮恶棍的人设都确立了,这几乎是该片唯一的优点,最大受益者就是小丑女,一位神经质且致命的性感辣妹。

好吧,《猛禽小队》对小丑女的运用几乎是拿来主义了,用不着在对该角色进行刻画,但这个角色又是占用空间最多的,导致其他新角色完全没有发挥空间。

这就是华纳乃至DC拓展宇宙混乱的一面了。

大家可以翻一下以前的新闻,最早爆出来的是小丑女的个人电影,大概是想拍类似《神奇女侠》那样的独立传记,后来就变成了《猛禽小队》,大概片方改变了策略,希望人气角色带一下新人。

电影公映前的名字叫做《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Birds of Prey and the Fantabulous Emancipation of One Harley Quinn),公映后神操作,改成了《哈莉·奎因:猛禽小队》(Harley Quinn: Birds of Prey),也是没谁了。

当然改名是正确的,看了片子你就会发现这片几乎就是小丑女的独立传记,猛禽小队几乎算得上是打酱油的,本来片方想让你王者带带青铜一块升级,结果你单飞了。

还记得《小丑》热映的时候,坊间有句话叫做DC电影“聚是一坨屎,散是满天星”,当然是句玩笑了,但如今看来,其实是有根据的。

隔壁漫威是长期布局,攒了一堆人气角色,组合了联盟,然后一大票王者是打怪主力,带出一两位新的青铜,继续连级。小蜘蛛、黑豹、惊奇队长都是如此。

DC正好相反,没有长期布局,总想靠一个人气角色带出一堆新人,但有时候又舍不得让这个大咖走过场,所以努力加戏,结果就成了现在这样,说好了组队,结果最后还是自己玩。

从另一方面来说,就算自己玩,电影质量上去也行,比如《神奇女侠》《海王》这样的,起码电影好看,娱乐性十足。


看不懂的审美

最后,片中的女权,不想惹麻烦,但总的来说,四个字:矫枉过正。

一部电影可以有自己的ZZ诉求,也可以追求ZZ正确,但不要影响电影本身。

难道把其他角色塑造成二五眼,靠弱化对方换来的优越感,就能实现诉求了吗?这跟抗日神剧有什么区别?

且本片在这方面,还不如去年新版《霹雳娇娃》,虽然也是扑街货,但在ZZ诉求方面没有太过分,起码片中三位主角一度陷入危机,都是靠智取才能取胜。而且全片光彩照人,很是养眼。三位美女,每次出场都换衣服,007在出任务时可以西装革履泡妞,那么女特工也可以,穿着华丽服装,去钓凯子。这是该片的ZZ诉求,没什么不对。

您再看看《猛禽小队》什么样,咱不说演员颜值了,就说打扮吧。除了小丑女之外,其余几位,都跟出土文物一样。别说美女了,唯一帅哥还是大反派。

能看出本片的诉求,要打破女性“花瓶、被观赏者”的定位,但也得照顾一下大众审美啊,商业电影啊!先得打通观众才能谈诉求,搞个本末倒置,而且还是一部漫改电影,何苦呢?


看菜下碟的DC电影

并不是小弟我马后炮,之前是真的放低了心态,对该片没抱希望,原因很简单,华纳出品的DC电影,其质量成色的优劣,跟台前幕后的主创有着很大关系。

作为一部R级动作片,本片的导演是阎羽茜,之前的作品是《海上浮城》,豆瓣5.5分。再打开IMDB,看本片的制片团队,小丑女玛格特·罗比亲自担任制片人,除了华纳派下来的监工大卫·阿耶(《自杀小队》的导演,只是提供了人员上的建议)和Walter Hamada(几乎只要华纳出品的片子都有这人,实际没什么卵用)外,其余就是作品表里不超过3部作品的菜鸟。

就这样一个幕后操盘团队,几乎把“不是这块料”五个字写在脸上了。

当然也不是绝对,您不能否认新生代的力量啊,我这一切都是经验之谈:还未看到电影的情况下,判断一部DC电影水准如何,看看该片的创作团队就知道了。

这是华纳电影的制作方式决定的。

还要搬出老对手漫威的母公司迪士尼,迪士尼与华纳,完全是不同的制作模式。

先说华纳,就是多功能制片、集团模式。

就是一个大公司旗下一堆小的制片部门,他们之间互通有无,无论是跟外部合作还是筹集团队,拍各种风格的电影,都是自己先报预算,然后大公司华纳拍板。

是当下比较主流的制作模式,强调电影公司的多功能性,什么片都能拍。母公司时代华纳旗下,就一个电影公司——华纳兄弟影业,之前还有个新线影业,与华纳兄弟并列,但在2008年新线并入华纳兄弟旗下,使得后者功能性进一步强化,

PS,我国电影也是如此,比如万达集团旗下就一个电影公司——万达影业,同理博纳影业、阿里影业也都是如此,刻意突出影业的功能性,集团式的制片公司,统一财务报表,内部一堆制片人,什么片都能拍,但拍好拍坏那就不一定了,终究跟人有关。

好莱坞几大,也是这样,除了迪士尼。

迪士尼奉行的“大制片厂”制度,很老派的做法,跟以前米高梅影业、联美公司很像,还有港片的邵氏、嘉禾。

母公司华特迪士尼集团,旗下一堆电影公司,漫威影业、迪士尼影业、迪士尼动画、皮克斯影业、卢卡斯影业等等,如今又多了福斯影业。这些电影公司彼此独立,而且风格各不同。

这种“大制片厂”,缺点是拍片较为单一,远不如华纳那样多样性。比如漫威只能拍漫画英雄,卢卡斯影业只能拍星战,迪士尼影业出品的片子种类相对驳杂,但也都是合家欢(新来的福斯功能性暂时不明)。

但优点就是稳定,这种制度下,话语权比较集中,大策略都比较统一,漫威影业就是凯文·费奇说了算,风格和方向是他主导,导演也要服从整体基调之下,否则就踢掉,比如换掉《蚁人》的埃德加·赖特,如今《奇异博士2》的导演德瑞克森也被换了。

某种程度上,凯文·费奇就像当年邵氏的邵逸夫,嘉禾的何冠昌、邹文怀那样,奉行“出品人”制度,无论是铁腕手段还是绥靖政策,一切独立影业说了算。

这就导致一个公司出品的作品,虽然单一但风格都比较稳定,而且他们不拍别的,只拍这些,也会不分心其他项目,老老实实在自己圈子里搞事情就行,所以你说未来漫威哪部电影会真正砸锅,还真不好说。

相反,在不同制度之下,DC电影没有这种待遇,DC公司可没有影业哦(而且华纳的制作制度也不允许你成立影业),时代华纳旗下的DC娱乐是统筹漫画业务的公司,其中DC的电影业务只是一个工作室性质存在,寄生在华纳兄弟影业旗下,拍电影还是华纳筹划的团队。

这就决定了DC电影,真的是各玩各的,独立谋生,每部都是“看菜下锅”,这也决定了DC很难形成一个长期且连贯的宇宙,今天这个不演了,明天这个又重建了,人家华纳又不是只有DC,只能走一步看一部。

《小丑》扬名威尼斯斩获金狮票房10亿,《海王》全球票房11亿,等这些电影的成功,跟整体无关,真是完全靠主创团队带起来的。

某种程度上,漫威出不了《小丑》这样剑走偏锋的艺术性漫改电影,而DC也很难达成如复联3、4这样十年布局的人气累加精华片。

所以DC电影就是“看菜下碟”,什么DC宇宙、长期规划最好放弃吧,不是这块料,老老实实的各自为战,走名导路线,什么诺兰、温子仁,托德菲利普斯这些导演拍得漫改片子,差不了。《沙赞》票房未到预期,还真是导演能力有限,本片更是如此。

归根结底,《猛禽小队》,成本8500万,不算高,但也就比《毒液》少点,比《死侍1》的5800万强到不知哪里去了,但拍出来的效果,大家对比下。再看下票房成绩,一个全球8.5亿、一个7.8亿,而本片截止目前全球1.9亿,假如最终这个数字的话,按照之前分账比例,还亏点。。。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2 ) A must see for girls

标题the Fantabulous Emancipation of One Harley Quinn完全没有被翻译出来,而它是核心所在。全女主角团的试验和信息传达都很鲜明,你不需要为他而生,自我解放的盛筵,以及在此之后是什么?完成了传统男性眼里crazy woman到第一人称叙事的转变,黑面具发疯那场戏的视角太扎心了,疯男人和变态是这样的,和手下的依存关系也描述得很好,要gay就gay何必深柜、、故事的连贯性完整度并不完美,Harley人设转变的内核是时代寓意性的,其实对比墙内外的评分可以感到,不管是feminism基调还是惯常好莱坞电影的风味在墙内都没怎么传达到。而且这是爆米花电影,we girls just wanna have fun, why so serious? Give us a smile baby! 在认脸区分度上完胜16年,在剧情内容上完胜21年,让人看到猛禽小队和自杀小队是不同的,也贯彻了女性导演一直以来的长处:从来都是稳重细腻的技艺操纵者,只是不像男性那样四处屠杀。编剧是The Flash的编剧,同时是亚裔混血,看闪时就觉得现在能完成nostalgia的反而只有非男性群体了,很期待她接下来的职业生涯。最后,Margot跳下滑梯那里120%漫画浓度,她真是太神奇了!

 3 ) 我就是个坏女人,怎样?

哈利奎恩给别人的名片
“我就是个坏女人,怎样?”

之前我称呼这个女人为小丑女,因为她与小丑仿佛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现在我看了《猛禽》以后,我更愿意唤她哈利奎恩。

她就是她,我相信她不是因为小丑才疯疯癫癫的,她本性中即是如此真性情。她也不是因为小丑才成为“坏女人”的,她本来就自带“反派”的敢于胡作非为的魅力。

那个小屁孩小偷在超市问她,我怎么样才能成为你啊?我好喜欢你这个样子啊。

她说,你要在读了精神科博士以后当个心理医生,然后爱上一个精神病人,帮他越狱,与他陷入爱河,然后分手。(原话更长更完整)

她原本在中产阶级和精英阶级的标准里本来就已经是优越的女人,体面的学历与体面的工作,她却非要跳脱出来,去当一个坏女人,去超市打劫,去party上公然踩碎冒犯她的人的膝盖,去临时起意炸化工厂,去单枪匹马地干翻警察局。

我爱死这个坏女人了。

她有标志性的夸张表情在DC里都独树一帜,就像自带BGM,走路像带风,就像一个戏精一样非要那么戏剧性地活着。

可爱吧
这对比

我受社会的规训太深了,身上挂满了公序良俗的枷锁,就算我之前刻意打破过自己的枷锁,我也没能像哈利奎恩那么恣肆,那么自在,疯癫到嚣张。我不敢也不愿做出外界所说的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而哈利奎恩几乎象征了所有人内心那个亦正亦邪、性感火辣、敢作敢为、神经兮兮的人格。

为什么她性感?

天哪,释放反派天性,这本来就是世界上最性感的事情好吗?

不怕反派干坏事,就怕反派有原则。她最后还是没有欺负那个小偷孩子,没有报复那个出卖她的、被她一厢情愿看做朋友的饭店老头(我还以为她会冲上去给老头爆头呢)。

这样的她,递给所有观众一张名片,“我就是个坏女人,怎样?”

 4 ) 希望这位导演不要再拍续集滥用ip

近期看过最烂的电影,以后再也不不看评分去电影院了。

作为亚洲人本身的导演,小女孩的角色为什么一定要选一个这么丑的亚洲人。迎合北美市场,丑化亚洲人?

crossbow killer的故事线完全useless,让人看到她出来就觉得why is she here?

导演是一点常识没有吗?摩托车飞速行驶状态下前面顶一个穿轮滑鞋的人?还拉着她跑?女高音通过怒吼可以把几十个大汉震飞?我tm越看越像抗日神剧。

本片最精彩的地方在开始的大爆炸场景就已经结束了,本以为是正片开始,期待满满,其实是高潮结束了。

不要滥用Harley Quinn了,what the fuck is this?

欢迎补充

 5 ) 仇男、蠢斗、改肤色,女权毁掉了女权电影

看死君:谁也不曾料到,新冠疫情竟然会在全球范围内如此疯狂地蔓延。近两个月前,当我们彻底失去“春节档”的时候,还曾天真地幻想着,等疫情过去后一定要“报复性观影”。

然而,事到如今,连好莱坞都几乎陷入停滞状态。看着这几天全球纷纷撤档、停拍的新片,莫名有种世界末日既视感。《花木兰》《007:无暇赴死》《新变种人》《速度与激情9》《寂静之地2》《蝙蝠侠》《碟中谍7》《神奇动物3》《侏罗纪世界3》等等,都随着疫情“大流行”的趋势被迫按下暂停键。

有段子手“调侃”说,默认今年再无新片的情况下,下一届的奥斯卡入围影片的质量肯定会严重缩水。

而今年前两个月侥幸上映的新片无论是烂片还是佳作,都很有可能会成为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幸运儿,比如《绅士们》《多力特的奇幻冒险》《绝地战警:疾速追击》《隐形人》《刺猬索尼克》《回归之路》《1/2的魔法》……

以及我们今天要重点吐槽一下的DC新作《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这部由华裔女导演阎羽茜执导、以DC女性角色撑起“半边天”的电影,自2月7日在北美上映以来,便历经了不少影迷的口诛笔伐。

作者| 胖到笑

果然,《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再次刷新了DC扑街程度。票房方面,就算走R级小成本路线也难以回本;口碑方面,不仅各平台分数难看,连容忍度很高的DC粉也纷纷给出差评。作为2020开年的第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着实有点惨。

整部电影的剧情就是一个拧巴又无聊的矛盾综合体。和小丑分手后的哈莉·奎各种伤心颓废,还面临着数不清的仇家追杀。

为了走出失恋的阴影,曾经的小丑女竟然脑子一热,选择走上救赎之路;不但救了另一位失足少女,还顺手结果了哥谭著名坏蛋黑面具。这熟门熟路的小妞电影的调性,加上“反英雄”的套路,着实有点过气了。

影片中,所有人物的行事动机都让人摸不着头脑。反派偏要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仇家小丑女去执行;酷girl们也是迅速与小丑女结下深厚革命友谊,无缘由地集结在一起;还有为打而打的无厘头动作场面,以及巨弱无比的反派们,都是槽点。

而至于电影片名中的另一半“猛禽小队”,则基本上都毫无意外地沦为了工具人,绿叶到不能再绿叶。整部影片根本就是小丑女的个人时尚秀场。

在DC漫画里,猛禽小队是一个超级女英雄小团体,创始人包括电影中出现的黑金丝雀和女猎人,还有没露面的蝙蝠女。

而在电影里,且不说居然让反派小丑女成了姐妹淘的头儿,我们也可以接受把蝙蝠女的接班人卡珊德拉·该隐直接过继。毕竟DCEU新宇宙新世界观,怎么瞎编都成立。

但是,像《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这种打团的超英电影,至少也应该好好塑造一下这几个没啥人气的三线角色吧。毕竟打包成团的目的就是炒冷饭啊,升级成主流英雄的一套操作几乎都可以直接从隔壁“银护”抄来。

结果,整个猛禽小队不但在选角上一言难尽,几个角色的出场镜头也都少得可怜,她们的身世背景、动机心理啥的,就更是潦草得不像话。

影片中的反派“黑面具”由伊万·麦克格雷格饰演,看着貌似是有点诚意了。可惜反派的人设依旧立不住,就编剧这点功力,完全配不上演员的表演。

隔壁漫威的灭霸都已经上升到“心怀天下、悲天悯人”的高级层面,DC自己家的小丑也开始深挖反派的命运悲剧了,而“黑面具”虽然在DC坏蛋谱系里不太能排得上号,但也真的不应该还是局限于psycho的类型里打转啊。

这个角色的设定明明是心狠手辣高富帅,多金程度和贵族气质足以跟老爷蝙蝠侠掰掰手腕。

谁能想到他在《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中的首次真人影像化却惨遭抹黑,不但人物造型和台词动作都努力向纯变态靠拢,还被剥夺了智商和战斗力,随随便便就被反杀领了便当。

原以为,《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舍弃大批青少年观众定为R级,是要暗戳戳发力成为“DCEU的《死侍》”。没料到,整部电影看下来,却意外地充满和谐正能量,毫无R级痕迹。

影片中的所有喜剧包袱,都尽量往积极健康合家欢上靠拢,基本还停留在小妞电影那种不痛不痒的调侃,少儿不宜的成分含量极低。动作场面既不暴力也不血腥,拖沓的剪辑加上大量慢动作镜头,让原本应当凌厉爽快的女英雄全军出击,变成了路边老头老太互掐。

剧情到人设的乱改瞎编,终于成功得罪了粉丝。整部电影不仅毫无亮点,也没能笼络普通观众的心。

所以,究竟是为了什么,能让几乎是万金油的超级英雄电影拍得这么两头不讨好呢?其实,使《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扑街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已经绊倒不少好莱坞电影,那就是矫枉过正的政治正确。

这些年,女权运动在好莱坞搞得风风火火,《神奇女侠》《惊奇队长》这种大女主剧本都赚得盆满钵满。2020年又是女英雄电影的大年,《黑寡妇》《神奇女侠2》蓄势待发。

原本局势大好,还有团战、反英雄这些热门元素加持,《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理应博个开门红。但电影实在拍得用力过猛,为了突出girl power,更是刻意矮化男性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还启用了华裔女导演阎羽茜。DC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进一步讲好女性故事,没想到整部电影却通篇都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女性视点,倒是拿女性叙事博眼球这样拉大旗扯虎皮的小聪明都昭然若揭。

阎羽茜导演,代表作《海上浮城》

影片《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的政治正确还体现在肤色上。反派势力都是清一色的白人男性,女英雄的队伍里倒是各族裔齐全;而为了搞平均,甚至不惜把粉丝基础还算不错的英雄黑金丝雀改成黑人女性。

这种力求四平八稳的作法,罔顾粉丝感情也就算了,还把规模更庞大的普通观众当傻子,扑街扑得一点都不冤枉。

而稍微挖掘一下幕后,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槽点还不止银幕上所呈现出来的。起先,这部电影根本不在2014年DCEU公布的五年计划里,猜测应该是在院线版正联各方面成绩不理想,打乱母公司华纳的阵脚之后,才在仓皇之中上马筹拍的。

这其中,还包括了诸如想要进一步放大玛格丽特·罗比版“小丑女”的高人气,以及蹭女权运动热点的商业考虑。但终究就是缺了点打造超级英雄电影宇宙的长远眼光和大局观念。

而且为了捧哈莉·奎茵这个角色,华纳还把执掌大权的制片之位拱手送给了玛格丽特·罗比。在此条件下,电影里诸如小丑女戏份太满,其他几个女性角色人气低、镜头少,选角不尽人意等缺点,也就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不过烂归烂,虽然《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拉低了整个DCEU的水平,但也因为仓促成行,这部电影并没有打乱DCEU的整体节奏。DC现在一心扑在《蝙蝠侠》上,热火朝天的程度颇有要靠这一战彻底咸鱼翻身的架势。

而反英雄部分,未来还有“银护”导演詹姆斯·古恩掌镜的《新自杀小队》,以及《自杀小队》导演大卫·阿耶掌镜的《哥谭魅影》,都比这部要有分量得多。

《新自杀小队》&《哥谭魅影》

而去年slay全场的《小丑》也点醒了母公司华纳,已经在酝酿中的DC Black或许能实现弯道超车。

从各个层面来看,这部《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都像是DC在空档期搬出来充数的片子,虽然质量之差恨得人牙痒痒,但是因此就唱衰DC倒也不必。

作者| 胖到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

 6 ) 从现实主义角度解剖《猛禽小队》的失利原因

MTC60分,豆瓣6.3分,《猛禽小队》成了DC又一部陷入口碑争议的电影。3月6日韩版资源出来以后第一时间就看了,确实没有拍好。不过这部电影里还是有一些我比较喜欢的地方,比如说传统影视里由男权主导的暴力黑暗的哥谭市第一次出现了集体性的女性自觉,再比如说影片在警局和化工厂的一些色彩和镜头运用上为影片保持了不错的活力。不过这些亮点并没有很有效的被导演结合在一起,以至于电影整体比较平庸,只是偶有灵光闪现。

红蓝对应哈莉的主色

电影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我觉得还是得归咎于导演身上,华裔导演阎羽茜在处理本片风格时,没能在现实主义风格和形式主义风格之间做出很好的界定,以至于影片的风格陷入了一种冗杂和矛盾的境地。

什么是现实主义呢?超级英雄失恋和闺蜜逛超市、超级英雄像躲债一样被追着满市场乱跑。这样去超级英雄的高光时刻,回归英雄现实困境的情节与场景就是现实主义。

什么是形式主义呢?哈莉在警局里喷射出蓝色、红色的烟雾弹和炸开的礼花、化学工厂爆炸后喷射出的五彩斑斓的礼花,这样经过导演思维加工出的脱离于真实的画面则是形式化处理。

导演阎羽茜上部作品也是她的处女作《海上浮城》是一部十足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由贾樟柯监制,并且据说贾樟柯是她导师,而贾樟柯是我们所熟知的华语现实主义电影大师。所以当阎羽茜在展开她的第二部电影项目——一部商业大制作的时候,她难免会将自己熟悉的现实主义元素带入到《猛禽小队》中。

当然把现实主义带入超英电影里并没什么问题,诺兰在《黑暗骑士》中就通过将现实元素与黑色电影相结合,打造出极具真实感的哥谭市;而去年托德·菲利普斯的《小丑》则完全是依托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架空的故事,而大获成功。

所以问题出在了哪?出在了现实与形式的融合。现实与形式本身是两个矛盾的概念,即真与假的冲突,这需要通过导演思维将其调和。而我在观看《猛禽小队》时的很大一个感受就是阎羽茜放弃了对现实元素与形式元素的调和,或者说她可能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去调和。

《猛禽小队》想表达的主题正如它最开始那个冗长的片名一样(《猛禽小队以及一个哈莉·奎茵的奇妙解放》),是力图刻画一场哥谭女性的革命与解放。这是阎羽茜从她个人一贯的现实主义创作角度,为超级英雄电影注入的新鲜的现实主义活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电影在故事上也是以女性的现实主义观念作为出发点开始了剧作的角色构建:

被小丑分手的哈莉被迫从男权的庇佑下走出,而当务之急是摆脱对男权的依赖,重新健全自己的女性独立人格;

哥谭警署的女警官作为敢闯敢拼的职场女性,却到了不公正的性别待遇;

黑金丝雀以为了生计给男权阶层打工的驻唱女形象出现,她本身带有一定程度的女性自觉,这种自觉在后续事件的发展中得到了一步步的强化;

女猎手则是取代黑色电影中常见的变态男杀手形象,并融入了女性所特有人格魅力,所以她是可爱的;

而该隐则是更为底层的受难女性形象,她是美国亚裔、生活在糟糕的寄养家庭、还是个未成年扒手。

所以我想基于现主义角色塑造的角度,阎羽茜确定了她的选角,尽管这样低颜值的选角阵容饱受观众的诟病,但这是贴近现实的:职场女性常年工作面临着年龄问题与身体老化;打工的驻唱歌手以造就了爵士乐、灵魂乐的黑人的女性形象出现;女猎手出生于富人家庭,拥有了姣好的面容;该隐则把最底层女性所受的苦难都写在了脸上。这样的阵容可能放在任何一部独立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都不会遭受什么非议,但是《猛禽小队》作为一部商业制作,阎羽茜这样的选角决策似乎是在试探观众对于现实主义的包容底线。

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现实元素设定,但是电影的叙事却并不如人意,《猛禽小队》全程以哈莉为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故事带入,并配上大量解说性的独白,还运用了商业性的叙事节奏打断了故事的线性发展。导演想通过这种手法来增添电影的活力,突出哈莉的性格特点,但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摧毁了对其他四位女性角色的塑造。观众无法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感受四名女性面临的性别危机,而仅仅是通过哈莉视角嘻嘻哈哈地描述后,得到了简单的、现实感被过滤掉了的基本人物信息。人们只是基本了解了这四位女性遭受危机的简单事实,而并不能由此产生情感的上的共鸣。阎羽茜最初花了大力气的构建的现实主义角色形象,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下被简单的一笔带过,甚至是完全的自我消解,成了一种刻板的女性困境展示,而没能够带给观众理解与感受的空间。而同样回到这个叙事方式本身,我们也看不出这个故事必须要由哈莉·奎茵来进行讲述的特殊性与必要性,这样的叙事方式也并没有为故事的推进增色多少。

在电影镜头和场面的设计上,阎羽茜似乎也受到了她过往现实主义思维的掣肘。她似乎并不太善于运用镜头来进行动作和场面的强调,从而没有能够在整部影片中建立起足够抓人的高峰瞬间。结尾游乐园的戏份,凭着带有波普美学的独特造景,本应当可以拍出一段十分精彩的动作场面,但是最终的呈现效果有些差强人意。这段混战群戏并没能体现出女性动作上的轻盈矫健,反而带有些推搡之感的迟钝。阎羽茜在游乐场的圆盘上试图通过长镜头的拍摄,来勾勒哥谭五女的协同作战,但这种设想显然超出了她的能力。长镜头固然有很好的记录性,但用在这场戏,既考验演员的打斗能力,又考验摄影师的抓拍能力,还考验导演的调度水平以及镜头设计。对比一下韦登《复联2》最后的教堂乱战还有罗素《美队3》的机场大战,阎羽茜实在是把团战拍的像过家家了。

复联2中的长镜头设计
美队3中的运动镜头设计

在我们所看过的涉及哥谭的电影中,无一不都是以夜戏为主,尽量避免故事在白天发生。即便是不得已在白天发生的剧情,都通过阴影、调色等方式,尽量保证较暗的视觉基调。或许是为了凸显女性主导的哥谭电影的轻快,阎羽茜在《猛禽小队》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光,印象中差不多近三分之一的戏份都是发生在大白天的哥谭,同时引入大量的群众演员还原真实热闹的都市街道。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与我们长期印象中的哥谭市形象截然不同,显得过于友善亲和、过于日常化。而影片中各式各样的哥谭罪犯也都是以一种小打小闹式的路人形象一笔略过,成了电影故事推进时食之无味的开胃小菜。每当哈莉大摇大摆走在哥谭街头时,尤其是在逛超市的时候,总是给我一种青春男女题材电影的错觉。不知是制片方意识到了这样的风格出入还是怎样,电影在最后就突然引入了黑暗诡谲的怪异游乐园试图挽回,而这与之前所建立好的视觉基调又不相融洽,前后就形成一种突兀的、不自然的矛盾之感。

晴朗的天空
明亮的街景
淳朴的市民
???

阎羽茜对于《猛禽小队》的展开方式,其实与托德·菲利普斯的《小丑》颇为相似,两位导演都是在找寻角色的失落瞬间,将摄影机推向角色处于失落瞬间时的场景。遭遇众人排斥而情绪低落的亚瑟,以及经历了分手危机在家暴饮暴食的哈莉。通过对漫画角色在现实中遭遇的情绪低谷刻画,有效而快速地拉近了观众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所以在电影的开始,阎羽茜做的也是完全正确的,问题发生在故事展开之后。《小丑》中亚瑟面对是一个社会的冷漠,并与之产生激烈的对抗,而在《猛禽小队》里哈莉的对抗对象怎么就忽然变成半路杀出的黑面具了呢?无论是从故事发展的逻辑,还是电影的主题表达层面,哈莉与小丑之间的对抗才应该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哈莉逃离男权庇佑之后,最好的重新建立自我方式就是同之前庇佑她的男权展开一次堂堂正正的对抗,这样的对抗无论成败与否,它的故事性、戏剧性都会是极为好看的。但是《猛禽小队》里选用的完全是一个low到爆、且塑造极差的低配版小丑——黑面具,实在是有点让人错愕。也许是杰瑞·莱托不想演了,又或是华纳怕与华金的《小丑》产生冲突,不管怎样我们从最初的项目规划可以看出确实有一部《哈莉·奎茵与小丑》的电影,但是后来夭折了,或许那才是《猛禽小队》最初应当具备的形态。

总而言之,阎羽茜构建的猛禽小队更像是哥谭街头的阳光姐妹花,她试图像托德·菲利普斯那样以现实主义手法走进角色生活的同时,在各方面削弱了超级英雄电影应有的奇思妙想、暴力黑暗、紧张动作和宏大场面等元素,以至于影片走向了一个哥谭闺蜜团成军仪式的奇怪发展。阎羽茜尝试在《自杀小队》与《小丑》之间找到一个折中点,而最终她两头都没能顾及得当,最后造就了风格冗杂而矛盾的《猛禽小队》。

 短评

如果不是因为玛格特·罗比我是不会继续屌这些鬼屎片的

7分钟前
  • NamesPitt
  • 还行

看上去就像两个基佬在打一群拉拉

10分钟前
  • Room506
  • 还行

不好意思,看完小丑再看这个简直是过家家

15分钟前
  • ???
  • 较差

故事本身很简单但节奏很奇怪,而且几乎所有演员看起来都有点拧巴……

19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那个鸡蛋三明治是我看过的所有影视作品里看起来最好吃的东西

24分钟前
  • 曲若木风
  • 还行

劝各位别浪费时间

25分钟前
  • L U K E
  • 很差

《自杀小队》火了小丑女,于是就有了小丑女的《猛禽小队》,DC扩展宇宙名存实亡,只剩下一些台词彩蛋撩撩你,全片发挥稳定,部分动作戏让人印象深刻,风格荒诞,神经,随意,但随之而来也有叙事混乱,人物过于单薄尤其是反派。别想着和《小丑》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两者也没啥关系。配乐让影片升级,全是R&B嘻哈摇滚爽!

26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1.生产策略是对的:让漫改超英片降维同任何可能的原点类型结合,借由这个本身流行狂热却单一轻浮的亚类型反哺推广电影本体的多元魅力,它们可以是动作片、谍战片、西部片、侦探片、爱情片、喜剧片、恐怖片,甚至也可以是政宣片和艺术片。2.是时候对女权拨乱反正了,本片中的表达行径比《新霹雳娇娃》还要令人发指,态度却无赖般手握天然正确之旗拒不认错。3.不吹不黑,以阎羽茜的水平,能拍成这样,已然是超常发挥了。4.动作戏方面前来救场的史塔赫斯基尽力了,只怪他自己没想到这群人比半大老头儿基努·里维斯还要带不动。

2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较差

酷爽女孩子,打遍臭男人!(看完电影最想尝尝哈莉的蛋三明治!

28分钟前
  • мимоза
  • 推荐

这是什么鬼,两部有哈莉奎因的电影一部比一部差,DC生生白瞎了这么棒的角色外加这么优秀、和角色这么契合的演员!全片没有任何逻辑可言,为了女权而女权,除了哈莉没有一个角色能真的立起来,看得让人全程如坐针毡。玩弄叙事结构,但是除了炫技之外完全看不出来任何必要。全程需要玛格特罗比的旁白来介绍人物和背景,实在是不能更偷懒了。真的,真的,真的烂到家了,DC真的,真的,真的别嚯嚯真人电影了……

30分钟前
  • zykmilan
  • 较差

一部优秀的超英爽片,Harley Quinn闯警局打得亮片满天飞和最后游乐园滑下滑梯群体大战两场打斗戏都很精彩。叙事上有些混乱但是大概可以用Harley本人就是疯疯癫癫的来解释,总得来说很不错。

34分钟前
  • Ongpr
  • 推荐

2.5 《哈莉·奎因》动画剧集>>>>《猛禽小队》>《自杀小队》。罗比和伊万出彩,其他都是纸片人。无数花套路堆积,看得出编导都没有自信,但也保证了整体观赏度还算过得去,对待DC的真人电影就零要求的心态吧。这几年好莱坞女打手抱团组队KO男性以显示女性力量的片,除了《寡妇联盟》外其他都是伪命题。

37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动作编排略一般,狮吼功那个真是尬到我了

42分钟前
  • shrek
  • 还行

不管怎么样在电影院看超级爽!女生打群架好酷!

44分钟前
  • 皮尤的小马甲
  • 力荐

漫画感对标“死侍”,华人女导演拍出了Girl Power。可惜只有小丑女全程深井冰有点不够看啊~(伊万又给里给气的)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对超能力和高科技感到疲倦的时候,就很需要这种从头到尾都是几乎都是物理互搏的电影

49分钟前
  • DeadOnArrival
  • 推荐

这个剧本的时间线是跳的,剧情也非常散,感觉像把所有要讲的东西拆散了之后随便拼起来的,前期对话没有什么信息量,比较无聊,所有有信息量的部分都是小丑女的画外音独白。里面有很多打破第四面墙的镜头,前半段的所有模式跟死侍很像,很多定格和慢镜什么的。服装配乐都挺不错,整个电影就跟预告片表现出来的状态差不多,色彩很丰富,喜剧效果和R级动作戏有加成,没有做成爽片应该是因为剪辑的原因,导致打戏的时候动作没有很连贯。总体来说相较于自杀小队确实好了很多,但是角色塑造还是挺片面的,没有深挖的趋势,如果没有玛格特罗比的演技撑着,大概率会很凉,伊万演的黑面具有点意料之外,虽然戏份不是很多,最后死法也很随便,但是人物性格什么的都被演得很鲜明,算是弥补了一部分小丑缺席的遗憾

54分钟前
  • DA_JR11
  • 还行

要想把主角拍得强大,最好的方式永远是先将反派拍得强大。然而黑面具和维克多·扎斯一个比一个弱。反派太弱了,就显得猛禽小队也厉害不到哪儿去。黑面具还好意思说“整座城市都是我的”,这是谁给你的勇气?剧本平平无奇,动作戏更是软绵绵的,比扎克、派蒂·杰金斯、温子仁差太多了。尤其是劫囚那场戏,那么多人为什么不一起上?《超人》上映7年了都没续集,《蝙蝠侠》更是连第一部都还没上映。不拍七巨头,反而去拍二三线角色,这是什么操作?果然总票房才1.9亿美元,连成本都收不回。你以为《正联》《猛禽小队》亏本会让华纳高层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你想多了,他们只会觉得导演有问题,编剧有问题,演员有问题,所有人都有问题,唯独他们全是对的。《猛禽小队》绝不会是DCEU最后一次失败,因为华纳永远不会吸取教训,永远会犯同样的错。

58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一般,DC电影近几年横向对比:Joker>海王>WW>沙赞>>猛禽。好的剧本才是电影成功的一半,然而这部剧本仅仅过及格线。另外某热评给扎克招魂的把👴整笑了,真是五十步笑百步,海王和Joker成功扎斯林们永远睁眼瞎看不见。优点:模仿死侍真人电影的框架,让哈莉独白解释故事来龙去脉,观众很吃这一套,不会一脸懵逼。缺点:1.打群架还处于CW级别,既然投资低,就应该把故事动作和人物内心弧度设计完美。2.电影第三幕高潮全部靠哈莉奎恩的旱冰鞋和体操运动撑下去,还有黑面具死的太快了,一点反转都没有。3.女猎手这个角色完全是强行加进去的,完全没有必要存在。4.完全不需要让嘟嘟妹叫卡珊德拉得罪漫画粉,嘟嘟妹就是小偷路人甲乙丙。换谁演都无所谓,所以编剧不需要强行ZZZQ让嘟嘟妹代入三代蝙蝠女。

1小时前
  • Leon Winters W
  • 还行

亮点跟预告类似,非常绚丽的美术,服装、化妆都很不错,警局打斗那场都打出满天彩色亮片了,还是很漂亮的。玛格特·罗比的哈莉·奎茵一直很不错,在这部也是正常发挥,很招人喜欢,还带着点疯疯癫癫。其他方面就正常吧,比《自杀小队》还是好看。可惜叙事还是挺普通的,甚至略有点乱,动作戏也不算太突出,其他几个角色基本没什么特点,彼此的互动也不够有趣,或者说叫没什么互动。最后一场大战反正是对对付付勉强结束。顺便,力推动画版《哈莉·奎茵》啊,那个是真不错。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