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树

剧情片其它1978

主演:Luigi Ornaghi  Francesca Moriggi  Omar Brignoli  Antonio Ferrari  Teresa Brescianini  

导演:埃曼诺·奥尔米

播放地址

 剧照

木屐树 剧照 NO.1木屐树 剧照 NO.2木屐树 剧照 NO.3木屐树 剧照 NO.4木屐树 剧照 NO.5木屐树 剧照 NO.6木屐树 剧照 NO.13木屐树 剧照 NO.14木屐树 剧照 NO.15木屐树 剧照 NO.16木屐树 剧照 NO.17木屐树 剧照 NO.18木屐树 剧照 NO.19木屐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0:45

详细剧情

  本片描写了十九世纪末期,意大利北部贫穷困苦的农村中好几户农家生活的点滴,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其中的一段叙述一位佃农的儿子去学校读书,对当时这个地方的人而言,读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家长不懂得受教育的意义与好处,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神父多次劝告下家长方才这样做的。这些家庭还需要在生活上加倍省吃俭用来供这些孩子们读书。一个佃农的孩子在读书回来时,鞋子坏了,父亲就砍了一颗树,连夜制成了一双木鞋。地主知道了这事之后,就把这户佃农赶了出去。  影片讲述了3个农夫同在一个东家干活的故事,尤其要强调的是各个家庭成员与他们邻居的关系。意大利导演艾玛诺·欧密以其敏锐的能力把一些非专业演员安排在此片做主演,历时12个月。这部影片就影像风格来说几乎是一部纪录片,不同的只是由演员来表演,是生活流电影的名作。重现19世纪意大利佃农生活,优美动人。此片因其精彩的表演和感人的情节荣获1978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1979年恺撒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等十多项国际性电影大奖。  这部影片就影像风格来说几乎是一部纪录片,不同的只是由演员来表演,是生活流电影的名作。荣获第3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长篇影评

 1 ) 与土地生生不息的情感

19世纪末,意大利北部农村,最优秀的散文诗电影。 乡村,阶级,家庭,大地,爱,信仰。 无冲突,无激烈,无叫喊,一部平静而隽永的散文诗。

写爷爷,积鸡粪;雪夜施肥;西红柿育在土墙旁;教孙女农作;锅碗瓢盆当乐队带孩子们一路乐呵;带孙女去进城售第一个西红柿;

写父亲,送孩子上学;帮孩子暖脚;给孩子洗澡;偷砍树给孩子做木屐鞋;

写哥哥,15岁承担家的男人责任,坚决不送小妹妹去修道院,但却禁不住尿床;

写施舍乞丐,“一无所有的人,是离上帝最近的人”

写孩子来到世间,“天使出生时,上帝自己会照顾他”

写领养的孩子,“现在他是个农民的孩子,爱他他就会幸福” 写无语言的恋爱和婚娶,“天堂在我们彼此的爱意中诞生”

最后,送结婚女儿上船离开,跟着船儿走啊走,告别......

一个走夜路怕黑的少年,把歌声唱得大大的,给自己壮胆;

男人捡到金币,窃喜藏马蹄;

送粮食时加一点石头过秤;

杀猪时那猪无论如何也不想出去;

你的工具,你的产物的2/3都是地主的。

巴赫的管风琴,教堂的钟声,与农民们的晚祷......

下雪了,几乎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土地的泥味,你完全爱上这些卑微的生命。

佃农的对立面,拥有物质权利的地主,拥有信仰权利的教堂,拥有物质捐的修道院,仅占电影10%篇幅,但见母亲凝重,孩子无生机,地主算计,那其实也并没多么幸福。

大概真正的幸福,并不是拥有,而是你与土地的生生不息的情感吧。

 2 ) 在地上,如同行在天堂

不知道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亲不敬,熟生蔑”,与梵蒂冈站在同一块土地上的诸多意大利电影大师中宗教情绪浓厚的,少之又少,反倒大多政治气味重。有寥寥几个例外,罗伯托·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是一个,皮埃尔·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也算,然而最显著的一位,叫埃尔马诺•奥尔米(Ermanno Olmi)。奥尔米实际上也有强烈的政治主张,他信仰马克思主义,只是同时又是名天主教徒。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与其他马克思主义导演比,他的电影不够愤怒,反倒像在展开一卷四季的乡村歌谣,平淡艰辛,连忧伤都显得缥渺,若有若无。

《木屐树》是1978年的电影,当年在嘎纳得了金棕榈奖。后来奥尔米没声没息的,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是那安静的风格,没对上年代的路数。

这电影三个小时长,演员清一色都是伦巴第贝加莫一带正经农民,土得要命的姿势体态和不设防的瞪视,所有对白一律是贝加莫方言,以致于在本国上映时还得配上意大利文字幕,有点像我们看《海上花》和《花样年华》。贝加莫方言跟意大利语的区别大到什么程度?我看电影的时候并不知情,但听着就是觉得不对劲,连问三遍一起看电影的人,你确定加载的是意大利语音频?

故事是奥尔米的祖母讲给听他的,四户佃农住在地主给他们提供的一个公社院子里,收成三分之二上缴地主,剩下的三分之一留下勉强养家糊口。你看不到他对社会的抨击,反而像一首人和自然之坚韧和谐的赞美诗。生命的神圣,劳动的体面,以及大地上劳作的人对无上精神的追求是贯穿电影的主题,而要从那些诗意平淡画面的背后看到这样的主题,无法忽略的是基督教精神。奥尔米像个有机农夫本能地鄙视农药,严格按农历耕种收获,遇上丰年会感激上苍的馈赠一样,他电影里表现的基督教精神也是一种本能,充满了对或伟大或卑微的生命同等的爱,几乎所有电影都会出现的一个疯傻角色——“一无所有的可怜人,是离主最近的人”——那每一个人畜无伤的呆子,其实都是这个居住在意大利东北部阿齐戈亚高原上的隐士无可抑制的爱的泄洪口。

《木屐树》是一幅消逝了的乡村图景,有悲苦和辛劳,更有简单的快乐以及农户的天然韵律,镜头下面只见潮湿、安静,整个前半部分人物完全没有性格,镜头偶尔会滑过他们模糊的脸孔,这四户佃农,与其说无限靠近土地,不如说他们只是土地上的一部分,跟夜里人们坐在一起讲鬼故事时窗外的月亮,春天落在水塘里飞溅起来的雨珠,埋了鸡粪的封冻土块,是一样的。他们在地里劳作,杀猪宰鹅,满面愁容的妇人在河边洗衣,在村里小路上不紧不慢跟在姑娘身后追逐的青年人,两旁是光秃秃的树杈和坑坑包包的小道, 要一个吻“得等到它该来的时间”,好像播种和收获的季节一样,都错不得。

地主更没有成为“人物”,甚至连这块风景画上的一部分都配不上,唯独利用圣诞节的机会,把地主家与歌剧和室内音乐联系到了一起;而与其相对的,导演却自始至终用巴赫的崇高来作为农民生活的背景。

家庭和教会是《木屐树》的社会基石,装载了整个的价值观,就像巴赫的音乐,从电影开头贯穿到结尾,那是天堂里来的铃声,告诉万物,神在照看着这些简单卑微而美丽的生命。

这种乡愁和追忆,毫无疑问是政治不正确的。在变革者眼里,这反动而是非不分,为旧秩序辩护,诋毁和阻挠进步;更多的人,可能只会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审美。

可是,不是还有以柔克刚吗?这个叫明涅克的小男孩,因为智力不凡,电影开场便是牧师在劝说他父母送他去上学。后来他天每穿着木屐走很远的路,有一天木屐终于裂了,母亲正好在这一天又生下一个小弟弟,父亲的沉默,是对未来的恐惧,和又一张嗷嗷待哺的口带来的担心,他上哪里去给儿子找双鞋来穿去上学啊。这电影把残酷放在了画面以外,结尾一家子被驱逐,坐在马车上不知所向,因为爸爸砍了一棵树,给明涅克做了双新木屐,而农庄上的一草一木那都是地主的。这双新木屐的代价,是一家人向理想农庄,世外桃源说再见。可是去哪里呢?这算是革命的暗示吗?这不是贝托鲁奇的《1900》,这里没有一个公开的革命者,没有演说,它的政治主张都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些暗示不止一处。那对把乡村小路上一前一后紧赶慢走当约会的小情侣终成眷属后,坐一艘客货两用的大平底船去米兰度蜜月,那一路风光如画,新媳妇克制而闪动的双眼,既不安又期待。到了米兰,街面上忽如其来的一阵混乱,大街上瞬间静如白夜,本以为电影会话锋一转,可它忽然间又打住了,将这个混乱开的口子,留给了没有结局的明涅克一家,我们不用去直面。画面从安静的乡村,转到更加寂静的修道院,新夫妻收到了一份神赐的礼物,他们在这个孤儿院里领养了一个男孩,由修道院提供衣食现金直到十五岁。孤儿需要父母,而贫穷的父母可以因为这个孤儿获得年俸,摆脱贫穷。让我们彼此照顾,我们都是神(自然)的孩子。

在这个世界里,只有把爱当作礼物给予的才能获救。爱的形式——友爱,母爱,同情,性爱,柏拉图式的爱,神圣的爱——全都混作唯一神圣的爱,他们互相赠予和获取,下意识地,只为得救,灵魂的得救,salvation。

 3 ) 尽管很久远但是仍旧有共鸣

如果你喜欢历史,这种电影肯定能看的进去,看的历史书肯定没这电影拍的细节,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所有国家都是一样的,没有电没有工业,泥泞的道路,河边洗衣服,苍蝇到处飞,前几天看毛姆的中国游记,看到当时中国的惨状,文字里很多优越感,有什么可优越的,欧洲一样从战争苦难解放过来的呀。回过来说电影的共鸣之处:1小丑杂技旋转木马动物秀是节日还是集市庙会?我的童年里有这些,每年春节初九期盼庙会到来。2白天撇棒子晚上剥皮在晒干,在用手摇玉米机弄出来玉米粒,在早点是用改锥杵下来。3见过收稻草的,也在稻草堆里打过滚儿,哈哈大队里有马圈,还坐过马车,后来才有的拖拉机。4,小时候家里没暖气就是蜂窝煤了,冬天也是守着炉子烤花生烤玉米烤粉条(最早的膨化食品),也在秋冬之际去梨树地里跟着叔叔还是爸爸捡过树枝,冬天偶尔烧柴用,比如老妈蒸包子烧柴出来的味道就是鲜美,那会一次能吃五个包子,笑死。5单轮推车,这个我家也有,一直有,用处太大了,村里之前没有特定共用垃圾桶,需要推车推到村口特定垃圾堆。6,我家养过鸡,去鸡窝里捡鸡蛋在自然不过,见我老爸杀过一只鸡,也是从脑袋开始。7,我们村集体所有制,替我妈去地里那些镰刀干过活儿,哈哈当然我这从小干活就利索,比他们干的也不慢。8,不同点,我上学放学有邻居有发小,我妈说我,每天哼着歌就回来了。。抱歉,我的童年相对快乐自由美好,有电了,偶尔也点蜡,天天有免费自来水,有吃有喝,老爸有手艺有班上,老妈村里工厂,过年才有新衣服,那会过年真的开心知足,所以看到他们在共鸣的同时,无比的痛苦,15岁就变成了工具人,孩子们太懂事了,为啥我小时候都是跟姐姐弟弟打架呢。里面最动情的属:我宁愿在工厂天天加班多挣点,也要跟我的兄弟姐妹一起生活。

尽管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方便,不用做饭,点快餐,农业摆脱了人工,各种行业都有机器生产,牛奶鸡蛋送货上门,飞机几个小时就到另外城市,老师讲课都不黑板写字了,直接PPT~我侄女说,老师懒得多写一个字,艾玛,我小学可是就跟老师黑板练就的一手好字呀…我想说啥来着,尽管发展快,带来了高效率,高方便,每天穿漂亮衣服,你仍旧摆脱不了,变成了资本家的螺丝钉…你仍旧不知道为了什么每天劳作到很晚,你的思想跟电影里没有什么可进步的,你让现在刚结婚的年轻人,领个孩子试试??如果你有四个妹妹,家里没有爸爸,困苦不堪,现在的你是不是非常乐意有人收走两个??

调侃自己而已,没有共鸣的也别对号入座啦…

 4 ) 我的几点感受

    尽管对Ermanno Olmi很陌生,但《木履树》绝对是我最钟爱的电影之一,看过好几遍。前面的评论已经挺充分了,我只是补充几点自己的感受。
    
    关于音乐
    是《木履树》的配乐让我喜欢上了管风琴。在此之前我只知道管风琴是个轰鸣咆哮的庞然大物,唱片录音里奇怪的音色我总难以适应。但是《木履树》中频频响起的管风琴,单独听也许并不动人,但和电影很般配,那声音清冷,纯净,让人感受到贫苦生活中农民的坚忍和希望。还有一个镜头,是一大群人在仓库里一边干活一边唱歌,没有管风琴,但是淳朴的歌声也很动人。

    关于演员
    《木履树》导演起用了一批非专业演员,效果非常好,也许是因为真实,所以表演特别细腻,尤其是片中人物的表情,虽没有大悲大喜,但神情变化非常微妙,耐人寻味。比如有个场景,是一个姑娘收了工在路上走,有个小伙子紧随其后,有意求爱。姑娘出于教养和羞涩对他置之不理,但是她的表情,粗看不动声色,其实传神地流露出她意属于那个小伙子。这段两人基本没有什么动作,就是不停地走着,但是一点不显得单调乏味。

    《呼兰河传》
    《木履树》让我想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一样艰苦的生存环境,但是不悲观,不抱怨,这需要特别的精神支柱才得以做到,在《呼兰河传》里是出于儿童眼光的纯真,在《木履树》里也许是出于宗教的信仰吧。《木履树》和《呼兰河传》里都时常流露出人与人之间脉脉的温情,在困苦中,这些温情也就格外感人。

    最后要说的是,《木履树》真的是不容错过的好片,我觉得看十遍都不会厌的~~
    

 5 ) 日常事件中彰显出群体关系

几个农民住户一起合住在农场中,他们的生活朴素而单纯,将无法抚养的孩子送到抚养院,一个男孩对女孩的追求(两人终成眷属),不同家庭合力杀了一头猪,将早熟的番茄拿到市场中去卖等等,诸如此类的日常事件无处不在地彰显农场中人们淳朴的关系。它有一个略显悲伤的结尾,一位父亲因为砍掉了农场的一棵树给儿子做木屐鞋而被农场主赶出了这里。画面音乐委婉优美,偶尔的喧闹后必有更深入的宁静。因为人际关系是影片想要展现的主题,所以没有绝对的主角,宗教元素虽没有刻意强调,但在故事中多次出现,而它也的确为农民们的生活带来慰籍与希望。

 6 ) 《木屐树》:真正“生活流”电影的扛鼎之作 方汉君

1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日常状态的生活。如何在电影中表现日常的人间烟火味,我一直以为埃曼诺·奥尔米的电影是一个模板,一如肯·洛奇和阿巴斯的电影,但奥尔米无疑是“生活流”电影集大成的一个先行者。或者说,倘若要找一部工业化之前乡村生活的典范光影,非埃曼诺·奥尔米的《木屐树》(1978)不可。这部时长186分钟的电影,享誉国际影坛,便是日常电影的典范,真正的“生活流”电影的扛鼎之作,可谓常看常新。

可贵的是,在这部电影中,奥尔米身兼编、导、摄三职,用纪录片手法,拍了整整一年。在奥尔米的精心指导下,经过非职业演员的准确演绎,重现了20世纪初意大利北部乡村的寂寥景象,用长镜头呈现了人与自然、土地的有机关系。相对于沉静的耕作者,天地自然同样成为影片一个静默的重要元素。4个农夫家庭的喜怒哀乐,又独立成章,集合了耕种、积肥、收获、打谷、织纺、赶集等一年紧密的活计。可谓日暮深微,隽永盎然,诗意沉静,充分体现了导演深谙农事和纪录片的叙事风格。

影片将这几个家庭的众多成员,采用人物画的“速写”方式,巧妙又轻微控制地将生活流的叙事,聚焦每个成员最有特点的一面,而为其精妙素描的叙述方式,让人感怀。这个早在他的电影《工作》就已这样。无疑,这种有序、散淡又绵绵有致的镜语,仍有其独特与超前的一面。奥尔米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关注的,都是群体的境遇而非某一个人的命运。

2

可以说,通过这样一部深具美感的影片,奥尔米富有成效地挑战了传统的电影语言,使得影片在意大利电影史上占据了独特的位置。奥尔米在这部电影中充分继承了维斯康蒂、德西卡和罗西里尼等前辈为意大利及世界电影所贡献出的美学范式。显然,德西卡等前辈的新现实主义,严谨充实,重点呈现一个或两个人的遭遇。这与奥尔米有所不同。

奥尔米对于新现实主义电影主题的深化,不但在于拍摄手法的创新,且在创作旨意上。他似乎更喜欢这种群像雕刻般的展示,他在乎的是一群人的生活,而非仅仅一个人或几个人。在《木屐树》里,这是一群在生活中,除了对上帝的信仰,便一无所有的农民,从而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核心主人公。甚至在某种含义上,他们一旦失去赖以耕作的土地,他们便由农民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如同片中巴蒂一家所遭遇到的。这就将奥尔米的作品,与德西卡等前辈的新现实义的电影,较为清晰地区分开来。

3

巴蒂一家:片名《木屐树》主要与这一家相关。片头,巴蒂跟妻子在教堂请求事宜,神父卡罗力劝他们让孩子去上学。巴蒂为难地说农民的儿子,去上学,他们会怎样说呢。显然,神父给了他们信心,打消了他们的疑虑。他们从教堂出来时,伴随着管风琴悦耳悠扬的音乐,片名始出。雾蔼漫漫,大地田间微渺的人子踽踽独行,这组空镜,将教堂与人子结合起来,构成了土地与宗教对于农民的关系,这便是乡野精神与物质的微妙联系。

影片特地注明这里是洛巴迪农场,在19世纪结束后,这里只剩下4、5户农民还住在这生活,但他们的房子、土地和牲畜仍属于农场主。说到底,这儿的农民只是寄住在这,真正给农场主打工的一群人。他们收获的粮食除了留下吃的,都要上交给农场主。这样,他们一年下来,其实是不够吃的,日子只能说是苦熬。

巴蒂一家虽然生活艰难,但妻子贤淑,两个儿子稚嫩可爱,一家苦中有乐。6岁的儿子煞是灵动聪颖。遵从神父的教诲,巴蒂的儿子终于可以背着母亲缝的书包,开开心心地每天去上学。跟中国乡村妇女一样,这儿的女人特别任劳任怨。

严冬的一天,当巴蒂妻子生下第三个小宝宝时,邻家女孩特瑞跑到田间叫唤着巴蒂回家,说你妻子生了儿子。巴蒂跑回家,难过地对妻子说没有接生婆,你也敢生下来,我们怎么养活他。妻子微微地笑笑,说天使出生时,上帝自己会照顾他。对于一位母亲来说,似乎看到了小宝宝,所有的痛苦都不再是痛苦。

这个黄昏,当巴蒂的儿子的鞋破损后,这孩子忍着疼痛和冰冷,硬是从学校一拐一拐地回到家,足有六里的地,可怜的孩子怎么受得了。这让父亲难过不已。孩子从不哭泣也了无怨言。母亲在阁楼上呼唤着儿子,父亲让他不要告诉母亲鞋的事,儿子很懂事。母亲见他爬上楼,笑着说看看你的新弟弟吧。这种温馨的场景令人难忘。

夜色之时,巴蒂偷偷跑到田野水渠边,偷偷砍伐了一棵树,截取中段抱回家,等家人都睡着后,暗暗在楼下用砍刀一点点地斫木,制作了一双木屐鞋。显然,他们实在找不出鞋子,只得如此。第二天一早,儿子依然可以穿着这双木屐上学。木屐,在我小时比比皆是,主要是方便下雪、泥泞地的短途出行,尤其是去河边担水,踩着坚冰挺管用,木屐上的铆钉不会踩滑,八十年代初期还能看到,但现在的乡间恐怕没有了。

不久,溪边少了棵树,被农场主发现,查出是巴蒂所为。当即收回了他的牲畜,赶走了他一家。是夜,巴蒂收拾了简单的用品,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妻子抱着小宝宝坐上马车,他们一家就这样无言地离开了他们最熟悉的家,以及这块不属于他们的土地。邻居都趴着窗观望,他们的惊悸胆小可见一斑。等他们离开后,都纷纷出来目送,这一幕令人揪心,伴随着渐起管风琴的凄凉声,影片也就在如此沉静、压抑的基调中结束了。

4

最艰辛的莫过于农妇鲁克一家,她丈夫早年去世,给她留下6个儿女,最大的儿子才15岁,他也要去打工,幸而尚有一个帮衬的爷爷。片中的老爷爷每天攒着鸡粪,他跟孙女们说,我们攒的越多,明年的番茄就会长得越好,也就会比别人提前几周上市。每当看到这,我就想,这与我所经历的童年多么的相似。鸡粪是所有农家肥养分当中最高的,在中国六、七十年代的乡间,拾捡鸡粪成为抢手货,那时还是人民公社社员,拾的猪粪交公挣工分,鸡粪则留着用自留地上,因为鸡粪比猪粪更肥沃。牛粪的肥性最差,只能贴在土墙上,当作柴火耙耙。

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鲁克每天在家边小溪沟,总有洗不完的白床单,她的两个小女儿特瑞和西娜每天推着别人家的床单回来。这些孩子过早的体验到了生活的苦难,但她们乐在其中。卡罗力神父劝说鲁克送出两个小女儿,这样就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当她跟大儿子商量时,这位哥哥说不,让她们在家里吧,我宁愿天天去做工。由于营养不良,这位大儿子还有尿床的老毛病,气得母亲骂他,等你结婚了,恐怕还要给你准备尿布,搞得这孩子好窘。

农民的坚忍,在鲁克身上体现得更为彻底。雪,终于下来了。爷爷半夜起来,把屋外的东西收回屋。爷爷说要赶紧摊开鸡粪,趁着下雪来到前收集起来。当家中唯一的母牛生病倒在地上,全家人心急如焚,请兽医过来一看,也是摇摇头说只有等死。但鲁克还是上教堂祈求上帝保佑,并买来了药品给母牛喂了下去。第二天,在溪边洗衣的鲁克,听到了女儿的声音,母牛起来了,这让鲁克高兴不已。一头母牛可是她们一家生计的一个依靠。

寒冬将要过去,乐观的爷爷带着孩子们敲着破铜烂铁,高呼着冬天走了,春天来了。他们当然盼望春天。蜜蜂嗡嗡飞来,鸟语花香。爷爷带着孙女来到屋子边插番茄秧苗,边告诉她农作的道理。爷爷得意地说,当我们的番茄比别人早很多天上市时,他们会是什么样。小孙女可爱的说他们会目瞪口呆。夏天番茄成熟之时,爷爷带着孙女摘着满架的番茄,挎着一篮子来到了镇上,街上老头吆喝着说,老安塞莫家的番茄总是我们这儿最早的,小孙女露出了傲娇的笑脸。

5

小伙与姑娘:虽然《木屐树》是“生活流”电影,但其艺术性可谓首屈一指。在表现爱情上,感到了那种轻微如雪的不露痕迹,让人心颤不已。姑娘在纺织作坊做工,下班回家独自走在乡野田间,邻村的小伙子紧紧跟随着她。二人一前一后地走了一段,姑娘慢慢停下,侧身不语。小伙子轻轻地说我只是在想,是否能向你问晚安。姑娘羞涩地说如果是这样,就没什么,我也问你晚安。

这种农耕时代的乡间爱情,一开始总是如此颤微、纤巧又忐忑,这是多么生趣的场景。姑娘自始至终没有完全转过身,那种女孩的矜持可见一斑。姑娘的父亲看到了。当姑娘回到家一起晚餐时,父亲给母亲使脸色,让她问问女儿,父亲问这个不方便,这酷似中国的乡村。显然,这是一个温柔、内敛又贤淑的女孩,小伙的眼光真不赖。

后来,小伙带着家人前来提亲,姑娘喜不露形,家里挤满搓谷子的邻人,提亲并没有对话。反而,一屋子的老少都去屋外静听远方传来的悠扬笛声,这是乡间美好的光景。雪,还没下来。小伙说今晚真冷,但星星真多。姑娘对小伙说,夜里的水都没结冰,沟里的水依旧很冷。这是最纯净又极为诗化的语言。

有一次,姑娘主动来到小伙的田间,小伙激动地问,你怎么来了。姑娘只微笑地说了一句,我想看看你。小伙一直愣愣地看着她离去。终于在那个黎明,小伙迎亲的马车来到姑娘家。姑娘告别难过的母亲。巴蒂陪同着他们来到教堂。小伙跟姑娘在教堂完成婚礼,便在家人陪伴下来到码头。这对新人得乘船到米兰。

在米兰街头,他们看到了警察押送带着铁链的犯人,街道被封锁,一下就让他们感到了紧张又肃杀的气氛。他们的慌张与不安,这与他们宁静生活的乡村形成鲜明的对照。导演用意不言而喻,也许他们跟真正的现实是脱节的,但他们的生活是宁静的。

他们来到卡尔大教堂,这儿的院长玛丽亚就是姑娘的姨妈。玛丽亚对他们说婚姻是神圣的,愿你们得到上帝的赐福!这儿收养了很多孤儿,玛丽亚抱着一个一岁的小男孩,说这是天赐你们的真正礼物。姑娘饱含深情地接过小男孩。当他们带着小男孩回家后,家人和邻居们都很高兴。这见证了他们的善良和博爱。影片隔段就会听到教堂的钟声,这种声音对于他们来说是最神圣的声音。

6

乡村最后的光景:农场主是一个整天呆在屋里听音乐的家伙,很是阴郁。夜里,他从窗外偷窥妻子带着儿子演奏钢琴,一屋子人在倾听,他作为一家之主却不敢入屋,显然这是一个心性抑郁的家伙。他的紧张,正对应了佃农们的放松与劳作。劳动带来身心的健康,在片中得到了巧妙的印证。

老头捡了硬币,不敢带回家,小心放在马掌里,没想到给马弄丢了,这让他怒不可遏地鞭打马匹,马冲撞了他,把他吓疯了,结果妻子请来巫婆给他做驱魔。好像全世界落后乡村都不过如此。农民的无奈,还体现于他们交粮给农场主,过秤前,巴蒂在马车里放上石头,这样过秤就会增加重量,这都是中国乡间偶有的事。与其说是生活所迫,不如说是少数农民的习惯行为,但他们总体上是善良纯朴的。他们唱着动听民谣辛勤地耕作和收获,他们相互关爱和帮助,但最终却不得不各走东西,比如可怜的巴蒂一家。

这群农民在日常生活,每天总会有不断的祈祷和颂经,似乎赞美主成为比吃饭睡觉还重要的事情,且不管说是否愚昧,宗教一定是他们最主要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农闲之时,巴蒂时常在夜里给大家讲故事,这跟中国早年乡村听那些说书人很相似。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猛地一惊一乍,吓得小男孩倒在牛屎里,这就是贫瘠乡村简单又生动的乐趣。

每次想到这部电影,片中所见,都极接近我所经历的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的中国乡村景象,比如过年杀猪、熬薯糖、织布等。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找一个与中国乡村类似的景象,在西方恐怕就是意大利了。

《木屐树》吸引我的,还是那种用精细的镜语,呈现了日复一日的乡村生活,从秋到夏,四季循环,一年的始终,不但让人体味了劳作与生活的艰辛,还品味到这日常的美妙和欢乐。这很像皮兰德娄及契诃夫作品中所描述的乡村。《木屐树》所诠释的,也许这是我们所看到最后农耕时代的乡村光景。

奥尔米在《木屐树》中对日常生活进行了精妙地阐释后,逐渐地将视角转向了文学与神话领域。从年轻时代以纪录片对社会进行剖析的观察家,到如今穿越并撺掇历史与神话的自由作者,似乎现在奥尔米的电影,现实中的意大利景象越来越少,有的只是抽象寓意化的影像,成为其表达自己人生哲学的想法。显然,他在着力开掘更为广泛的空间。对于这样一位一生用电影表达自我思想的导演来说,所有的选择都是其过程最为真诚的体现。奥尔米,一个将过往、现实和未来交织成最沉静的光影创立者,我们只有静静的敬意。

2017、7、15

 短评

把村民们拍得那么一点也不露马脚流畅自然大概挺难的,村里的生活我看得有滋有味的,真的没睡,总觉得意大利某些地方建筑与我朝谜之相似。20170623@周五游人如织的奇遇书店

5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涓涓细流般的叙事,每一个生活场景又都像是油画般(摄影超一流),处处是美和忧愁。爱这些坚强和善的人们;他们生活却又那么不堪一击。

6分钟前
  • shu
  • 力荐

三个农民的家庭的点滴日常,生活虽苦但依然有心中的信仰在支撑着,邻里之间的温情,细水长流。精简一点我会更喜欢。

11分钟前
  • runtime-err0r
  • 推荐

無比寫實與克制,現實主義代表吧,前面都是濃濃的愛,後面卻給予這個結尾,對比衝擊力度其實不小哎,喜歡這位被趕走的父親,最有愛,雖然重男輕女,電影厲害在其紀錄性和故事性相融合,一部厚厚的社會學教科書,喜歡這種溫厚的批判性。

16分钟前
  • 五顆星球長
  • 推荐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复兴之作,比德·西卡导演的作品更添一份诗意。三小时零散情节里用灰暗的色调客观反映了意大利贫苦佃农的真实生活和悲惨遭遇,没有强烈的情绪,只有偏远地区人们单纯而古老的农业活动和些许现代文明。分明是一串忧郁的简单故事,却只有少量的音乐来渲染,而镜头总是最朴素和诚实。

18分钟前
  • 小易甫
  • 力荐

3小时伪剧情片,老太太的裹脚布。导演堪称意大利版王兵,比王兵强的是电影语言更去纪录片化而已。只是用几段巴赫远不能加深冲突和宿命感。生活流意识流不代表完全没有起伏。地主孩子弹的土耳其有错音,炫技部分跳过去不弹,这地主也就是一土豪的水准。

21分钟前
  • 小A
  • 还行

明明是贫穷底层农民的四季伦常,可泪腺完全无法控制,教堂钟声与管风琴里的典雅画卷,感叹意大利电影,拍上层波澜开阖如豹,拍下层照样浩气盖山河,领教何为真正的普通人的史诗,那年落在《都柏林人》的雪花,也落在小马驹,落在兔舍,落在不属于他们却挚爱的土地,落在一无所有却更接近上帝的灵魂之上

25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散文电影的最高杰作,每一幕都是印象派油画质地,田野有微风过耳的清癯,土壤被翻开后的颜色,林子有鸟在据守发呆,炊烟味道,草木气息,光线昏暗的屋子刚刚能看清人脸,像回到8、90年代的故乡,孩童们不知疲倦地打闹嬉戏,大人们永远在起起伏伏劳作,一天、一月、一年过去,那些树,那些河一直没老。

2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生命宛如幽静长河,生生不息,四季轮回,天道恒常,满溢在如油画般的镜头中;调子虽安静朴素,光线、色调、构图都非常精致,视听语言相当丰富;蕴含宗教悲天悯人之意,一曲土地的赞歌,一首乡村的史诗;最美当数木鞋、婴儿和婚礼,“去寻找天堂中的爱人,天堂在我们彼此的爱意中诞生”。

3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魔都电影节第一弹,这是一部非常安静的电影,安静得可以听到影厅里此起彼伏的鼾声💤

34分钟前
  • 朱熠
  • 力荐

感觉之所以能拍出农民自然劳作中朴素的神性是来自这些技巧:连贯性的去戏剧化的动作序列、排除中心角色、繁复的环境声音设计、以中远景为主的取景、排除了创作者个人的价值观判断。新婚夫妻河上行舟那场戏真正具有电影化的无上美感。无愧于意大利电影黄金年代的收官之作。牛逼到炸裂。

35分钟前
  • LOOK
  • 力荐

特别喜欢那个口音很重的中年人……似乎可以印证卡尔维诺的话:“我们(所谓新现实作家)都太明白重要的是旋律不是歌词;我们这些内容主义者比所有形式主义者都更执著于形式,我们这些客观的人比一切抒情诗人都要多情。”

39分钟前
  • 重生之我是兔狲
  • 推荐

重温!欧米这部安静、悲悯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力量,细小的碎片化的场景分割组成了一部关于土地与生命的宏大诗篇,轻巧又沉重,影片中多次重点表现新生命的诞生(人、动物、植物)犹如时间的轮回般生生不息,导演敏锐地抓住了社会变革的时代风貌,如旁观者般带领观众回望了一个世纪的沧桑

40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78年的金棕榈奖,3小时长。太过生活流,类似纪录片,又跟我的生活离得太远,老实说我有点吃不消。导师说当时在电影资料馆念书,放映木屐树,教室最初还有许多人,放映途中不断有人离开,最后只剩下7人,电影结束,小男孩在荧幕上微笑,导师与另外6人也相视一笑,缓缓走出资料馆放映厅。

4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还行

#修复版 奥尔米这部看似和之前的工作、米兰心事不太一样,三小时大都是描绘意大利几家贫农的普通生活,但最后15分钟超强有力的收尾完全展现了导演的阶级立场:地主可以几乎全片不出现,但他们就是无形的手。几棵树对他们来说不值一文,却成为重罚的借口,还可以恐吓其他农民... 心碎、震怒

4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观看《木屐树》时最常联想到的就是同获得金棕榈奖的1987年的《征服者佩尔》,不过后者是单个主线人物佩尔将故事串联起来,情节性也比较强;而《木屐树》更像部几个家庭困苦生活真实写照的纪录片,略显沉闷。……观影增加了记忆、见识…的同时,也唤醒很多美好(童年)回忆,这是我喜欢的一种观影享受。

5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生流不息。冬有雪夏有绿地有暖天有雨。物有归属人有流离,晨有雾月有星。牛棚藏欢笑马蹄失金币。孩童要上学玩闹又嬉戏;青年要结婚夜埂求爱你。路有士兵和游行堂有颂歌和静谧。贫来祈祷和努力,生是恩赐和好奇加上驱魔和革新。怅然若失,笑与哭泣。西红柿和鸡粪,童谣和火炉壁;热汤在锅里,钟声会响起

51分钟前
  • ZLY
  • 还行

大量俯视,大量bach。Olmi的信仰比任何一位新现实主义前辈都要强。总觉得小夫妇去米兰那一段消解了乡愁,也让片子有点失衡。王兵的《三姊妹》在这方面比较有自觉。

54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老爹非常喜欢,连看了两遍。这是一部非常扎实的电影,值得细细地品味。拍这种片子,没有非凡的自信是不行的。导演集编导摄剪于一身,可见他的决心。不过这种慢悠悠的节奏不太适合中午看,我两次看都小睡了一会,醒来时,老爹把棉袄披在我身上。

57分钟前
  • cream.cx
  • 力荐

那片暗黄色的玉米地,那夜晚围在一起剥玉米的人们,那打碎的玉米粒,宰杀的猪与鹅,那个村庄里发生的一切故事,我都在过往的岁月里看到过和经历过,这是一种多么独特的让人感同身受的观影体验啊。

1小时前
  • 方枪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