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鸣曲

剧情片日本1993

主演:北野武,国舞亚矢,渡边哲,胜村政信,寺岛进,大杉涟,森下能幸,津田宽治,木下邦家,克里斯·布里顿,水森コウ太,逗子とんぼ,矢岛健一

导演:北野武

 剧照

奏鸣曲 剧照 NO.1奏鸣曲 剧照 NO.2奏鸣曲 剧照 NO.3奏鸣曲 剧照 NO.4奏鸣曲 剧照 NO.5奏鸣曲 剧照 NO.6奏鸣曲 剧照 NO.13奏鸣曲 剧照 NO.14奏鸣曲 剧照 NO.15奏鸣曲 剧照 NO.16奏鸣曲 剧照 NO.17奏鸣曲 剧照 NO.18奏鸣曲 剧照 NO.19奏鸣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2 04:05

详细剧情

  北岛组干部村川(北野武 饰)因与大老板(逗子とんぼ 饰)关系不佳,而被派去冲绳协助兄弟帮派对抗阿南组。村川等人的到来似乎激化了原有的矛盾,双方对抗不断升级。在一次酒吧枪战中,村川的手下中弹身亡,随后他与手下片桐(大杉涟 饰)、肯(寺道进 饰)等人躲到海边小屋中暂避风头。  在金黄的沙滩上,这群经历了血雨腥风的大男人们玩起了充满童真的游戏。然而他们的逍遥快活无法持续太久,北岛组和阿南组秘密联合,意欲将村川等人彻底铲除……  本片荣获1994年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原声、1995年法国干邑影展影评人奖。

 长篇影评

 1 ) “叛逃”

北野武对于黑社会题材的热爱似乎是超越了其它一切题材的。也许在他看来再没有比黑社会题材更能极致地体现世界的充满了“无处不在的威权的可怖性”(叶廷芳)和“作弄人的生命的‘法’”(同上)这一属性。“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而即便如此,“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卡夫卡在一百多年前那堆临死前叮嘱友人烧毁的文稿里如是总结他眼中的人生。
这似乎就是开篇的那条扎着箭的被涂成蓝色的鱼所要隐喻的东西:如同在一条死去的鱼身上用粗箭开个洞对于杀死一条鱼来说是豪无意义多此一举的,为了本是虚无的存在,仍在因着什么而屈服地为自己套上挽具前行,一样找不出必然为之的动机。当生命在关于其目的的追索之中完全失去了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仍是乐此不疲,一次次为了它让自己调整着去适应全身上下生活加诸于自身的不过是引导自己走向最终窒息的桎梏。
可从未尝试拒绝。最多是那天以来的精神疲倦。
“Ken,我在考虑不干了。”
“干我们这一行,本来就是刀头舔血的事。”
“我已经厌倦了。”
“或许是你的钱太多了吧。”
面对手下似有若无的玩笑,他附和地笑笑,仍旧和手下一起去到与头目约见的酒店。

为了不可推卸的任务来到冲绳,几轮枪战解决大部分敌人后在一处小舍落脚。
这段时间,我们看到的是北野武把故事和镜头大段大段地分给了嬉戏玩闹,仿若来到了与世无争的乌托邦。
“老大,最近怎么这么孩子气呢。”一晚,不解的手下问道。
“那还能做什么?”他忽然笑得像个孩子。

这是否才是他真正憧憬的。哪怕只是一种暂时的逃离,一种可能性的幻象。生活是不是一直就像那次他和手下们在海边玩用手枪作惩罚的猜拳游戏一样,朝着自己的太阳穴放的不过是空枪。而一直以来是自己当了真,被假想的子弹胁迫,以致即便没有了子弹,仍会被扣动扳机的声音震得慌了手脚。你所在的世界的法则是弱肉强食,你于是也便这么顺应着武装自己,并渐渐忘了当初为了什么才要去迎合这一法则。
“我喜欢和强大的人在一起。” 在海边,那个被村川救下了的年轻的冲绳女孩子笑着对他说。
“我要是强大的话就不会带枪了。”他也笑着回应她。
“可你会毫不犹豫地开枪。”
“因为我害怕。”
“可你不怕死。”
“如果不害怕,我就死了。” 他忽然移开了视线,像是自言自语。
然后这个杀人无数的黑帮分组大佬又突然笑了。

自从那天厌倦以来,似乎说到死,他总是笑着,没心没肺地笑着,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
如果只是一瞬间的疼痛和堕入永久性的知觉丧失。是否自己只是为了避开这些而活着,因为那种胁迫着“生”的危机感而一直害怕着,并让自己心甘情愿地钻进一只寻找着鸟的笼子。究竟因着什么还在这里徘徊,明明已经厌倦。

可如果幻象还在,幻象还在的话……
幻象也终于随着手下在与他玩飞碟游戏时活生生在他面前当场毙命而破灭。村川那一刻的眼神,分明是一种叫命运扼住喉咙后的神情。

故事走到了作品这部小奏鸣曲的尾声。复仇与反击为舞台,枪声与扫射时迸发出的火花为道具,燃烧掉名为村川的分组大佬对于死亡最后的恐惧,导引向最终对受制于世界这一境况的叛逃。

村川用手枪将自己头颅里的鲜血和着脑浆一并喷洒在了汽车的窗玻璃上。他不喜欢失控的感觉,无论是因为自己早已厌倦了的世界的法则还是可能的爱情。他不想让自己再一次陷入受制于失控的循环中。
而也许除了通过自我终结这个方法外,人类永远没法真正逃开这个世界。于是,村川开着车行进在夕阳下的冲绳大地上,在去遵守那个用“或许吧”结句的约定的路上,突然一脸严肃地停下来,拿起手枪让一切就这样戛然而止。

早于后来拍摄的那部各方面看来都精致无比的《花火》,《小奏鸣曲》可视为《花火》的一个雏形。而无论是哪一部,无论是西还是村川,北野武无一例外地让他们在世界威胁性的挑衅下,在不明所以的虚无面前,选择了以自我终结为方式的叛逃。诚如海明威所言,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北野武是真正的大佬,每一次,都用子弹和着鲜血,用这样一种极致的方式来演绎。
他说,我走了,这是我最后一次选择,生存还是毁灭,我选择自我终结。

 2 ) 他在面无表情的狂笑

他在面无表情的狂笑 利益驱使人性,纵情于冰冷下的窒息。 荒诞泯灭生死,无惧于沼泽下的深渊。 童真拥抱浪漫,交织于月色下的沙滩。 温情止步肆意,浸润于胸怀下的回望。 面子上—— 从头开心到结尾。 生的不开心,死的不痛苦。 两个大哥都不想干了。 没想到死亡是最终的解脱。 生死观长在了奇怪的点上。 里子上—— 如同一种无法具象表达的心境。 看似是凝视深渊的困兽。 殊不知自己就是深渊。 生命消逝只不过是身体多一个洞。 僵硬的尸体淹没在夜色里。 只有云轻轻挽留,赋予淡淡温柔。 如果生死置之度外。 舞伎是欢乐的伏笔,哪怕头顶的装饰红得似血。 相扑游戏是开心的节奏,一颗哑雷是奏鸣间歇的休止符。 流淌在血液里的不是喜悦,是点化生命乐谱的音节。 沙滩上的飞盘没有人接但陷阱总有人会踩。 枪林弹雨间的烟火在狂笑,少女的眼神荒谬又温柔。 没有人害怕,害怕的人就会希望快死。 看完本片的我,就是那颗休止符,片刻之后待狂欢。

 3 ) 小记

幕后制作 这部电影以冲绳为背景,表现的是黑社会各派势力之间的血腥争斗。片中的人物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无为,这正是故事的精髓所在。并因影片的内容是黑道之事,无为的感觉就越发强烈。比如村川和片桐在美酒佳肴前不吃不喝只是木然地盯着窗外的镜头,比如上地及其手下表情麻木地跳着琉球舞的镜头。给人的感觉不是乏味,而是更为强烈的震撼,透露出一种无形的冲击力和诱惑力。

幕后花絮 这部影片上映后不久,北野武反映出他的人物命运企图自杀。

 4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北野武的《奏鸣曲》打破了黑帮片的套路及窠臼,去除了原有的黑社会刻板印象。通过正反方面的刻画及塑造,银幕上的黑社会也作为正常人一样存在,他们也有喜有悲,又残忍也有童真。

电影开头展现的是黑社会的暴躁、残忍,动辄谋财害命、勾心斗角,面对打斗脸上毫无表情,照常谈笑风生。这样的角色虽然很酷,但却无法让观众喜欢,甚至连主角本人也说想退休。

随着故事的进展,北野武一行在海边暂避风头。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他们像孩子一样找回了童真,玩着相扑、烟花等各种奇怪而幼稚的游戏。与前面的冷酷相比,这段欢乐的情节显得有点脱线。久在江湖时刻绷紧的冷漠的脸庞,也在海风的吹拂下出现了更多表情。如寺岛进早期不苟言笑,对同伴的不当举止予以呼喝;但到了海边之后却与老大打成一片,欢喜之余也逐渐忘记了自己的角色和工作。

这段强烈的反差,深刻表现出人的复杂性。黑帮人物不像以往电影所塑造的刻板印象,而是有血有肉,这样的人物才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让人认可也让人同情。但电影毕竟是黑帮电影,于是短暂的快乐时光结束,黑帮们又回到刀口舔血的日子。这时候想到北野武在开头说过的退休念头,便可知结束这段假期是如此得让人不舍,重新面对冷酷的世界又是如此得让人悲观。

与《花火》不同,主角并未彻底走上绝路。所以电影最后安排主角自杀多少还是让人觉得突兀,毕竟他曾有过美好的假期,求生欲望应该会更加强烈,而不应该如此万念俱灰。或许只能归因于北野武本人对自毁、死亡情结的沉迷。不过如此处理,也恰好产生另一种含义:让电影回到了传统黑帮片的轨道,让角色们死在该死的地方。

 5 ) 北野武的菊与刀

作者:牛而力 链接://www.zhihu.com/question/41988290/answer/1257892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野武的菊与刀

北野武在出演大岛渚的电影《战场上的圣诞快乐》之前演过其他电影,但这部却是他的真正入行作品,这部没有出现一个女演员的电影获得过金棕榈奖提名,北野武在其中饰演一名深受军国主义折磨而阴沉暴戾的日军上士,因在平安夜时多喝了点酒,展露出压抑良久的人性,说出了那句赫赫有名的对白:“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正是因为饰演这个配角,这个只有酒精才能冷静下来的粗暴男人,使他从观众和影评人那里得到了不亚于本片主演David Bowie和阪本龙一的赞赏,而大岛渚导演更是在这部片里发现了一个大银幕上的天生杀手,一个冷静到可怕的杀手,事实也证明大岛渚的独具慧眼,北野武后来成功的饰演了一个个举枪望镜头,低头看尸体的暴力杀手。

北野武的出道艺名叫Beat Takeshi拍子武,这是他在浅草遇到兼子二郎后,一同开启漫才事业时所起的艺名,漫才时类似于中国相声的一种表演形式,一个人扮演傻瓜来陪衬毒舌的另一人,Beat Takeshi拍子武与Beat Kiyoshi拍子清一起以笑话的荒诞滑稽与槽点的尖酸刻薄闻名,在这个舞台上,北野武是一名喜剧演员,并很快凭借在浅草的知名度打入电视圈,并通过制作和主持综艺节目站稳脚跟,掘到人生中第一桶金,他的人生这个阶段有三件事经常会出现在他的电影里,第一是为了怀念带他登上浅草舞台的师傅深见千三郎,师傅教导他,好的演员要能唱会跳,而其中这个跳,就是踢踏舞,在《菊次郎的夏天》,《双面北野武》里都有,《座头市》里更是上演一出城市交响乐风格的和式踢踏舞;第二是漫才,在他的电影里多次通过讽刺漫才表演而自嘲,《坏孩子的天空》中的一对在角落练习的漫才演员似乎就是曾经的自己;第三是烂车技,北野武通过电视节目赚到大笔的钱,但对生于贫困社会底层的孩子而言,想要的往往不是最好的,而是童年时梦想的,他买了辆保时捷,但因为没放手刹导致第一次开就烧成灰烬,《菊次郎的夏天》和《奏鸣曲》都揶揄过自己的这段糗事。

电视,是北野武的综合保险,他至今活跃在日本的综艺娱乐圈,是一名出色的主持人和制作人,正是因为在电视圈的成功,赋予他一种真正的自由,尤其是身为电影工作者的自由,因为假如他的下一部电影不受欢迎,也不会被逼到穷途末路,因为有小屏幕的经济支持,北野武作为导演和演员可以更随心所欲的探索他更感兴趣的题材和风格。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除了《座头市》的票房大获成功外,其他电影几乎并未给他带来财务收益。在电视里,北野武是那个人见人爱嬉皮笑脸的Take chan小武,初涉影坛时,日本的观众并不接受他饰演严肃的角色,更不要说担当导演,直到《花火》的成功,大多数日本人才接受北野武除了喜剧天分外还会电影,就像电影中的北野武和电视中的北野武是完全两种风格一样,北野武也从来不用那个搞笑艺人的名字Beat Takeshi拍子武,而是在演职员表里很正式的署上自己的本名Takeshi Kitano北野武。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为了顺利的接管日本,派遣人类学家Ruth Benedict到日本进行考察,最后的研究报告集结成书,成为西方人眼中日本文化的范本,这就是《菊与刀》,书名中的“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那时候的西方人认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就像这“菊与刀”的组合。当然,如今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已不是曾经的肤浅,武士道精神不是简单粗暴的军国主义与剖腹谢罪,“菊与刀”的象征已然过时,但这个认识深入人心,“菊与刀”是辩证统一的两面,是日本人对美的至高追求。对于北野武,电视是刀,电影如菊,他游刃于这二者之间而绰绰有余,每一样都玩的风生水起。

而“菊与刀”的象征也在他的电影里深入骨髓,北野武的电影风格,有种迷之矛盾,暴力与温情在他电影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一个偶然的机会,北野武替代深作欣二执导《凶暴的男人》,而从此开始,北野武进入开了挂的导演生涯。当时的日本电影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新浪潮的一代导演们逐渐走出观众的视线,大制片厂时代已经瓦解,泡沫经济即将结束的日本即将迎来长久的衰退期,进入平成年代的电影业也需要辞旧迎新,这就是后来日本电影的独立制片时代。制片人奥山和由想通过电视圈的拍子武首部电影导演作品这个噱头来引起关注,而事实也证明他押对了宝,北野武不仅出色完成了导演任务,还在此片里同时作为主演出镜,饰演一个残暴凶狠有仇必报的神秘警察。作为处女作,这是一部优缺点同样明显的电影。因为没有系统的学过电影,北野武在这部电影里因无知而打破了很多常规的电影语言,发展出一种不动声色的表演和影像风格,他的电影人物经常直面镜头,他们很少说话,而是盯着对方,并保持奇怪的固定姿势,直到暴力突然发生。这样的设计无疑有助于增加电影的张力,同时强迫观众注意,带来独特的视觉冲击。侯孝贤这么评价北野武:“他的电影一直处于现实的冰冷,避免过度倾泻像悲伤或渴望之类的情感。”独特的电影语言风格使他的电影极具识别度,所谓大师,就是像这样开先河的人,也许后来有导演在这种语言基础上拍出更好的作品,但历史记住的永远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紧接着《凶暴的男人》,他继续拍摄《3-4x10月》,如今看来这是部略粗糙的电影,为了追求简洁的风格,这部片甚至没有配乐,演员的表演也甚是拙劣,但这却是一部确立风格之作,北野武最喜欢的几个母题都有所呈现:帮派分子,运动的热爱,蓝色的海,幼稚的游戏,鲜艳的花,忧郁的温情,荒谬的杀戮,死亡的迷恋,也正是这些母题组成了北野武的“菊与刀”。

与前两部片大相径庭的是在他的的第三部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他讲了一个像谜一样的纯爱故事,望着消失在泡沫中的恋人,平静的未亡人把象征梦想的冲浪板一起送给蓝色大海。在拍摄人物移动时,北野武天赋秉异般开创出人物间隔固定距离从镜头一头走到另一头的语言设计,这种粗糙建构起一种神秘的趣味,在后续《奏鸣曲》和《菊次郎的夏天》里都有出现。从这部电影开始,北野武开始与久石让合作配乐,出色的配乐也成为北野武电影的一个符号。

《奏鸣曲》是北野武的承前启后之作,这部电影由鲜明的三段构成,第一段中北野武饰演的村川被帮派老大构陷,借口去协调其他帮派的冲突,却遭遇对方埋伏,当枪声响起时,情况失控了,演变成村川与残党躲在海边的一栋空屋里避风头的局面;第二段是在海边百无聊赖的等待中,这些平日里拿惯刀枪见惯血雨的帮派分子像孩子一样寻找乐子,度过一段温情美好的时光;第三段里村川发现原来陷入如此绝境是因为老大觊觎自己的地盘,想借他人之手除掉自己,为捍卫自己的荣誉以及为死去的弟兄们复仇,他拿起武器大开杀戒,最后在完成使命后举枪自杀。

Sonatine相对于Sonata而言更短小,但同样有奏鸣曲的特点,古典时期的奏鸣曲一般是指一部为钢琴独奏或一个旋律乐器加钢琴伴奏而作的作品,典型的古典奏鸣曲包括三个乐章:快板-慢板-快板,这种固定的曲式结构或独立成曲或作为交响曲的开篇,是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可以说,“奏鸣曲”这个隐喻带有浓烈的宿命论色彩。在电影《奏鸣曲》中,阿幸曾问过村川:“能淡定地杀人,也就能淡定地自杀,对吧?”这仿佛是对结局的预言,没有惊奇的反转,死亡如约而至,因为如果村川不死,观众就会觉得他没有受到惩罚。北野武从小生长在足立区最贫困的“下町”,属于社会中的底层,邻居里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很多都是黑帮分子,他的父亲菊次郎就是浑身刺青的建筑油漆工,地方上的黑帮分子对待邻居还是蛮宽厚的,还会不时告诫平日里在街头骗吃骗喝的北野武:“别在街头鬼混,不然最后一定会变得跟我一样。”后来的浅草生活也或多或少跟需要跟黑帮打交道,所以北野武对于黑帮,是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念的,在电影中寻找正义与道德相背离时的宿命论,也是北野武最喜欢的一个命题,从《凶暴的男人》中的粗暴警察我妻谅介,到《3-4x10月》中的荒诞混混上原,再到《花火》中的忧郁刑警西佳敬,还有后来《大佬》中果敢的老大山本,最近还有《极恶非道》中的全面恶人们,北野武一再阐述着传统武士道价值观中义与勇的辩证关系,犯了错就要毫不犹豫的以死谢罪,即使是因为正义去复仇,滥杀也是不道德的,这样看来,表面看起来桀骜叛逆的北野武骨子里还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日本人。

最后一场屠杀与前面大量脱序的暴力场面有所不同,用了一多半镜头给会议室外景,伴随着机枪的闪光,会议室里忽明忽暗,这种去戏剧化的表现反倒增强了这场屠杀的张力。类似的手法也在《花火》和《大佬》里用过,没有满屏的血浆和夸张的表演,留给观众的却是最真实的想象。

如果说暴力在这部电影里像是一把刀,那么孩子气般的温情就是菊,在海边玩相扑,挖陷阱,没有子弹的俄罗斯轮盘,放烟花对喷,就像阿幸露出乳房时村川说的话:“下流但是很有趣”这段轻松时光同时也伴随着事态的推进,中松组的老板被杀说明冲突已无法调停,健的死暴露出所谓的调停原本就是一个陷阱,北野武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此,用表面的风平浪静表现自己顽劣趣味的同时,故事矛盾却在同步升级。最后,女人深情地等待也如同残缺的美,给北野武式的温情画上一个句号。

北野武的电影中,温情如菊,暴力似刀,这样的平衡感从《奏鸣曲》开始,《花火》《座头市》一脉相承,而《菊次郎的夏天》里更多些温情,《大佬》里更多些暴力。后来的北野武,也只是在不断重复《奏鸣曲》而已,也许他自己不承认,但如同小津安二郎说的:“我是个卖豆腐的,我只会做豆腐。”大师无法突破自己也并不是件无奈的事,小津的电影所开创的庶民剧类型,不就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电影么。

 6 ) 风格化的佳片

北野武毫无疑问是个人风格化强烈的导演。
这部片子:
1、前20分钟有点莫名其妙,叙事不管观众的观影代入感。(可以对比王家卫的各种旁白和内心独白)
2、拍摄风格非常简陋,感觉就是一个普通摄影机拍的。视觉上类似电视剧的感觉。
3、非常精致美丽的久石让的配乐,加分不少。
4、对白非常简单,但出人意料。
5、人物表情基本面瘫,很多场景像是摆拍的。
6、在岛上蛰伏玩耍的部分非常鬼马好笑。

北野的片子很有相声的感觉。包袱,冷笑话。沉闷,然后突然的爆发,快速的收尾。各种出乎意料的后续(不管是对话还是剧情)。还有那种孩童式的恶搞。

他和昆丁都是自学成才拍电影的。但两个人有各有各自的风格。可以说每个人拍片都会带有个人风格。

风格化最后可以拆解成些元素。
比如以上的1-6。
在昆丁那里,饶舌的人物是他的风格。

风格当然是个人喜好。但不仅仅是个人喜好。
北野肯定不喜欢王家卫的那种旁白,也不喜欢昆丁的饶舌。他做他喜欢的,这形成他的风格。
但反过来并不成立。
比如,我看过一个独立导演的片子,拍上海的各色市井生活的。有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的味道。
里面一个老头,挺普通的,生了病要去住院。他要带《癌症楼》这本书去医院。
我们几个观众都觉得这本书不是剧中这个老人会看的书。
导演说:因为这本是我最喜欢的书。

安迪沃霍尔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风格,然后坚持下去。

可以看到,北野的这种风格在后面的《花火》中,更上一层楼。
但在《阿基里斯与龟》这个比较近期的片中,他似乎又失去吸引人的那种魅力。
猜想也许风格化的导演寻求变化是困难的吧。

 短评

花火的冷酷+菊次郎的纯真,虽然没有大肆渲染,但很明显这是部讲兄弟情谊的电影,最后那一枪除了北野武个人偏执的自杀情结之外,剧情来分析大概就是不愿在兄弟全部丧生的情况下一个人苟活吧。寺岛进和北野武的合作竟多达11次!真是御用黄金配角啊~

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比起座头市,花火,这部更北野武,是其浪漫天真与暴力结合很出色的一部。一样是黑帮,海滩的孩子气,天真,可以在结尾肆无忌惮的被抹杀,留下悲怆。北野武冷峻利落的火拼风格初现,但还未到极致。这部片子也散发着他做导演的稚气。最后的自尽也在大佬里有更详尽的表达。久石让的配乐依然出色。

12分钟前
  • Herring
  • 推荐

8.6分,感觉北野武早期电影剧情是放在其次,最厉害的是意境。杀戮与童真,黑帮们在明媚的沙滩上像儿童一样嬉戏,转眼之间便惨死,死时脸上写满了茫然与麻木。这电影给人一种在生与死之间的感觉。

17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力荐

应该为北野武专门设立一种类型,叫做“黑帮童趣片”(老大,能不这么幼稚吗?)。北野武电影中的演员更像是布列松笔下的“模特”,不同一般西方黑帮片里的絮叨甚至布列松电影里的台词之密,不同于一般犯罪片里的愤怒大叫等各种情绪的外放,北野武电影里对白稀少,人物的情绪也始终隐而不露,他们隐藏自己的情绪,如同机械模特,甚至会有反差美学的出现,如在好友死后在海边继续欢快地玩飞盘,那股情绪始终隐藏,如同紧绷在丝绢上的水滴,直到结尾一声枪响,终于预演了之前的自杀式轮盘赌,那股情绪也才随枪响血溅而最终喷薄了出来。莱辛评论拉奥孔的所谓“最富于孕育性的时刻”,引而不发的弓才是最具威慑力和悬念性的,引而不发的情绪也是。

20分钟前
  • 江寒园
  • 推荐

93年奏鸣曲戛纳展映。有人说服阿兰德龙去看,因北野武曾表示自己是独行杀手粉。德龙看了,很是吃惊。“什么?这不是一个演员,他只有三个面部表情,台词也少的可怜。”在坐业内均持相似观点。唯有出版商让皮埃尔迪翁耐为之着迷……此挂之趣:德龙在独行的表演即被评价为极简主义。他怎么会嫌弃无表情?

21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不愧是我大哥拍的电影,只有北野武才可以把残酷、浪漫、童真、美好、忧伤如此完美地杂糅在一起,其实这部电影里已经兼而有之后《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以及《花火》的影子了。我发现我是如此迷恋北野武的这些固定镜头,安静如画,戏谑中带着残酷,美好中透着浪漫,他非常擅长使用各种表现主义手法,不去直接展现想要描述的对象,而是从各种侧面去勾勒,再配上久石让灵动的音乐,简直让我如痴如醉!不得不提一下沙滩上那段短暂的世外桃源时光,纸相扑、沙地陷阱、拿烟花玩真人CS、扔飞盘、雨中洗澡,实在是让人羡慕的温情童趣,然而也正是这些美好更能衬托出角色的淡然赴死的决绝。如果可以选择一个导演穿越到其中的电影世界中,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北野武,除了他的美学,他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同样让我沉迷甚至上瘾!

26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力荐

最爱北野武,死亡迷恋

27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采用了奏鸣曲结构的这部北野武早期作品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疲倦气息,暴力、枪战和杀戮在这里都呈现出诡异的日常化和程式化特点。从一开始就看透一切的男主角于是早早预知了命运轨迹,儿戏的玩闹随之变成了真实的演练。尽管高潮段的间离感很是有效,但片子里的宿命气息却不是每个人的菜,比如我就不喜。

31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北野武影展2019#影展最后一场,也可能是北野武黑帮风影片里最心水的一部(超过了《花火》),夜半走出影院时天上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脑海里浮现起电影里的一幕幕画面。问过别人最喜欢北野武哪一部作品,她回答就是这部《奏鸣曲》。北野武的电影如同梅子酒,刚品无甚感觉,品后才觉后劲十足,以至于看完本片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并不仅仅因为片尾猝不及防的自杀镜头,冲绳浪漫的海滨,黑道的打打杀杀,纯真如孩童一般的北野大叔及其死党,残酷与美好交织,还有那些无可归依的浪迹人生。他或许是悲观中透着乐观的吧?或者是假装乐观的悲观吧?无所谓了,人生就是那么回事,没有道理可讲,那就什么也不讲好了。

35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整部片子平静的无聊,北野武的表演可以说是无表演,表情木讷甚至有些走神。讲的还是道义上的事,大佬们为了利益不惜牺牲亲戚和部下,北野武成了仁义道最后的卫士,近乎无聊的片子。

36分钟前
  • 疯马
  • 较差

温情童趣与酷烈暴力的并置,确乎是独属于北野武的黑帮气格,契同于花与火。1.猝起的杀戮,站定的一枪一枪射击,毫不躲避的淡然赴死,不发一词,没有挣扎,恍若渗入血脉中的日常惯习,又似机械地迎接自己的宿命。2.犹如世外桃源般的短暂玩乐时光:头顶罐子打靶&俄罗斯轮盘赌式虚惊,(沙滩真人模拟)纸相扑,雨中洗澡,沙地陷阱,手持烟花对战,扔飞盘。3.密闭电梯中的张力铺陈极佳,枪战戏冷峻而惊心。4.夜间饭店的屠戮段落拍得同样平静克制:以远景镜头窗户中透出的焰光为主,偶尔插入黑暗忽闪的室内射击镜头。5.结尾彩蛋的沙滩船坞废墟,物是人非。PS:北野武的蓝色,无论深浅,皆得我心。(9.0/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北野武万年不变的表情是一条执拗的线索,无论在温情的菊次郎励志的坏孩子暴力美的花火还是在艺术家的阿多里斯或者这部奏鸣曲里,这条线索总是散发着一种只能称为北野武味道的气息,所有的微妙、动人、温柔和力量感都来自这里。

41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北野武对蓝色的偏爱可不是一点点,蓝色大海、蓝色汽车、甚至穿着蓝色碎花裙的女人,正如他自己所说,蓝色最能表现人求生的艰难。烟花戏很童趣,反而更凸显本片顺接电梯戏的惨烈,这段戏可以说是精髓,剪切和机位极为讲究,非常过瘾。总感觉面瘫前的北野武很容易陷入一种喃喃自语的状态,冷眼旁观一切。

44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海、沙滩、枪、烟花、血、仇杀,北野武的主题来来去去都是这些。好多单场拍得真好。又纯情又稚嫩,老大,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孩子气。

46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看完我先生居然问我,这和一般的黑帮片英雄片,和张彻楚原吴宇森有何区别?我说这不是英雄片啊,那些片子是关于belief,这个片子是关于disbelief,那些片子是颂扬生命的,这个片子是颂扬死亡的。你不懂吗,人活着一天就要继续忍受社会人的压力焦虑一天,就不能成为沙滩上的孩童;活着一天,就得对他人有用一天,但誰想有用,你不懂这种痛苦吗?他说他不懂。有人真的,心里没有一丝黑暗和毁灭的欲望,他们真是...无(幸)聊(运)啊

48分钟前
  • phoebe
  • 推荐

北野武才是最纯情的导演

49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对死亡的淡漠甚至超然是一贯的,以至于还要安排这样的结局才好收场似的。还是更喜欢几个人在无所事事时事事欢畅的时光,冷面笑匠安排了那么多冷不起来的放飞桥段,简直可爱得无以复加。好爱这个夏天。@北野武导演回顾展,看完出来,下雪了。

51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人之困境,宛如片首蓝鱼,虽向往自由,但遭遇血色桎梏。无论是被鱼肉或执刀俎,都为暴力法则所限,无从畅游而窒息僵木。纯真与爱情,不过是避世的鸦片,无法从本质解决问题。或许,唯有步向死亡,才能摆脱令人厌倦的重复,开启崭新的大门?【9↑】

54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也曾在夏日的暴雨中倒满身洗发水,在年前的煤堆中对射烟花,在凌晨四点的沙滩上裸奔等待潮起潮落。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只是孩子。还没有接触到女人的肉体与诱惑,成人的暴力与灰暗,如果在经过这番洗礼后依然能够无邪,怕真是超脱到笑着面对死亡。

5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整部片最令人感触的地方仍旧是对兄弟情谊部分的描写,当中也展现了黑社会的另一面,竟还有些可爱,包括下雨洗澡的几段都太好玩了,电梯枪战一幕比杜琪峰处理的还狠,凛冽而迅猛。混了20多年黑社会的北野武,不碰女人这一点倒是始终未变啊。音乐也加分。

60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