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普照2019

剧情片台湾2019

主演:陈以文  柯淑勤  巫建和  刘冠廷  许光汉  尹馨  温贞菱  吴岱凌  林志儒  龙劭华  胡鸿达  施名帅  张立东  张少怀  黄信尧  张翰  范姜泰基  张耀升  王可元  陈冠斌  林佑骏  林书涵  郑楠钟  贺龙  冯培伦  邓安宁  廖慧珍  

导演:钟孟宏

 剧照

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1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2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3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4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5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6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13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14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15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16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17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18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19阳光普照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5 16:46

详细剧情

  平凡的一家人阿文(陈以文 饰)和琴姐(柯淑勤 饰)育有两个儿子,叛逆的小儿子阿和(巫建和 饰)与好友菜头(刘冠廷 饰)砍伤人进了少年辅育院,但阿和的女友小玉(吴岱凌 饰)却带着身孕来家里…琴姐不顾阿文反对,将小玉留下来照顾。此时,被砍伤者家属也来找阿文求取巨额赔偿,阿文受不了总是带来麻烦的小儿子,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资优生大儿子阿豪(许光汉 饰)身上,却不知道温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喜阴植物与砸缸之人(《阳光普照》中的“阳光”如何“普照”)

本来不想写,但是越想越有趣,权当做感想分享给大家。

哥哥阿豪便是最初的太阳,是家庭的明星,但同样位列补习班不堪重负,区别在于他并非是为了什么而选择牺牲自己,只不过既成事实在于,他改变了这个家庭的人物关系,导演和编剧的处理使得影片哀而不伤,这并非“阳光”带来的明媚之感,而是“阴暗”带来的向阳力量。为什么?因为太阳陨落了。当然这只是隐喻一种,既然“阳光普照”,就要照到每个人身上,故事中的人并未相互照亮,他们只是在如何使用阳光上有着不同的见解。

影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将哥俩视作植物,有喜阴的,有喜阳的,当然不排除在阳面待久了,有不同程度晒伤所以想要避避暑气,这里则可以理解成哥哥阿豪,他累了。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两种人有了错误的期待,这跟他们的天分无关,关乎天性。

弟弟其实是没有担当的人,那是因为他在这种家庭关系中没有习得责任这一课,被压抑了。但是当责任不可逃避的时候,比如得知小玉怀孕后,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小人物的果敢。不过也可以理解成逆来顺受的秉性,这就是小人物。而哥哥作为被捏成的“大人物”人设,只想找块地方遁形。真正在背阴处生长的是菜头,但他误会阿和要让他扒开挡住阿和阳光的遮蔽物,他也因此见了光。他没想到阿和并没有给自己遮阳,所以菜头给晒蔫了,心中有恨。虽然他很仗义,但他误以为阿和是同类,所以他用喜阴植物的方式拉阿和下水。可惜阿和其实是喜阳的,所以忍不了阿和这种拉踩行为,因为他们对阳光的使用方式并不统一。

至于父亲这个角色,是最终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他在利用阳光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不太一样的做法,为了让阳光更多照到哥哥身上,他像伐木工一样把弟弟植物砍掉,在小儿子的牢狱之灾上添了把柴火,够狠吗?这还要庆幸弟弟只是有雨露均沾的可能性,所以他就要让他一边凉快去。紧接着父亲失去了大儿子,开始痛定思痛,他成长了吗?并没有,他的思维定势更加彻底了。为了让阳光照到硕果仅存的弟弟身上,父亲像伐木工一样将他认为遮住弟弟阳光的菜头砍了,实际上最后是砸烂了,一颗菜的头,动作也和哥哥挂在嘴边的“司马光砸缸”保持一致,不仅仅外在的,连内涵也很统一。

说到司马光的故事,哥哥阿豪是有不同理解的,他认为司马光砸开缸才能释放自己,在我看来他砸的是薛定谔的缸,只是为了确认自己的天性。父亲的动作也有着类似的意图,表面上是为了阿和不受胁迫地生存下去,但实质父亲是要通过这一过激的行为矫正自己,完成“父亲”的义务并与自己和解,只不过他打算牺牲一头菜。影片试图用错的行为带来的影响,去矫正错的时间中不可能正确的方向,意图最终得到相对“善”的结局。错误的行为从哥哥开始,到父亲结束,甚至在小玉的养母和菜头身上,编剧的意图同样适用。这可行吗?似乎,这就是影片最迷人的地方。

哥哥阿豪的选择具有多义性,这场决绝的“意外”将外在和内涵颠倒,如同司马光杂碎了缸,也披露了缸内的光明或黑暗,但更重要的是人为搅动了喜阴植物和喜阳植物的位置,这一做法是通过伐木人,或者说砸缸人实现的。既然哥哥自己砸了自己,这一变故重启了人物关系,让弟弟得以不在哥哥的阴影中,甚至有契机以父亲的身份与这个世界交谈,同样是父亲,阿文也像是受到这一身份的召唤,真的如自己所愿只拥有一个仔足矣,只可惜是阿和而非阿豪,却也不得不放下可惜拾起珍惜。与此同时,哥哥通过交还阳光给他人,换自己永远匿身世外,安心做一株死的喜阴植物。

所谓“阳光普照”之,如是缸中之人,是要用击碎什么来换的,这便是我看完这部影片,最大的感想。

 2 ) 平静的妈妈

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妈妈,也就是琴姐,她为什么总是这么“平静而漠然“?

当然,她不是真的心如止水,要顿悟了。大儿子阿豪自杀身亡,丈夫为了小儿子阿和杀人,她也会哭哭啼啼、大喊大叫。因为她会害怕,会崩溃。

但更多时候,她是平静而漠然的。

作为妈妈,作为妻子,作为婆婆,面对阿和即将被判接受管教,丈夫却不肯在法庭上庇护他,没多久未婚先孕的年仅15岁的“儿媳妇”又找上门来,想要为阿和生下孩子。每一件麻烦事都自顾自闯进她的生活,成为她必须扛在肩上的重担,脚下又仿佛踩入在泥淖中,越陷越深,但她总是平静而漠然着就接受了。

钟孟宏导演塑造人物比较接近表现主义,这些设定,是在弱化琴姐作为真实的人的本能反应,并且强化她的女性特质。

在那张不寻常的平静到甚至有点麻木的面孔后面,我能清楚感受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她像一根定海神针,风浪再大再险,都可以被镇压在海平面下。即使她疲惫不堪,看上去就像很久没有睡过觉了,但我就是相信她不会倒下。

作为一个女性,我对这股定海神针般的力量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其实她不是个好母亲,两个儿子,一个正在准备重考的成绩还算优秀的儿子疑似抑郁症,选择跳楼了结生命,直到亲眼见到儿子曾约会过的女孩子,琴姐都不知道阿豪死前经历了什么。另一个上国中开始变得越来越暴戾,学了拳击到处打架,最后教唆朋友帮忙砍断了欺负他的人手臂,直到“儿媳妇”的阿姨与她商定两人未来的时候,琴姐也不知道阿和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过去她到底有没有努力去爱过这两个孩子,钟孟宏导演没有交代特别清楚。但她没有能力影响孩子的命运的这个结果,毋庸置疑。

她也不算是个好妻子。她和丈夫交流不多,丈夫固执,脾气也不好,她通常会在丈夫一言不合开怼后,选择沉默以对。所以对于丈夫和阿和之间的矛盾,她几乎也是放任甚至是逃避的。当她想要交流的时候,她也做不到真正的倾听和自省,她在探视时责怪阿和不与他们沟通,也责怪丈夫不够支持儿子。她是真的没有什么“想成为更好的人必须做到这八点”诸如此类“更科学”的生活智慧了。

但这就是我最喜欢钟孟宏导演作品的一点,他总是很不留余地地告诉我们,在对人生对命运的掌控度上,我们的“无能”远远超过我们的认知。但我们总是很难去坦诚面对它——而这本可以直接减轻或消除我们求而不得的痛苦。但我们却总是为了逃避它而自欺欺人,制造出新的痛苦来掩盖旧的痛苦。

所以,我很喜欢开篇提到的,钟孟宏导演在设定琴姐的时候,给了她这样一副“平静而漠然”到面部神经系统仿若瘫痪的面孔,和隐藏其后的这股力量。

它的动机不伟大,也不美好,但它就是很强烈,很难缠,很难被压制,也很难被消灭。这是一种可以和最无解的绝望去对抗的力量。我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琴姐的目的性更加的原始吧,并且更加无知无畏吧。在这个故事里,或者说在真实的人生里,根本没有什么聚集在小宇宙的力量,可以煮成一锅心灵鸡汤,让苦难消失,甚至都无法轻易减轻痛苦的感受。很多时候,痛苦只是被我们刻意掩埋,然后选择性遗忘了——你看,看过几本人类学的书,我就很爱掉诸如此类“人间不值得”的书袋了。所以如果我是琴姐,我大概率会以此为梗,整天咒骂个不停,非常扰民。

但没关系,即使这样,生活也足够继续下去了。我想,琴姐就是这么平静而漠然地想着这些,坐上了阿和偷来的自行车后座。而这就是最重要的,她从没怀疑过它。

 3 )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所幸还有太阳

看死君:“希望中国电影阳光普照,愿所有的爱地久天长。”犹记得去年11月底,整个电影圈曾被这句话刷屏。那一刻,我们都侥幸地希望2020年会成为华语片重振旗鼓的一年。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天灾人祸说来就来,春节档尚未真正开始,就因不可抗力而瞬间偃旗息鼓。所谓的“阳光普照”,在如今看来,就像一个莫大的讽刺。想起加缪《鼠疫》中所言,习惯于绝望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

有人说,在这祸不单行、共克时艰的当下,已经没有人会去关心电影;换句话说,所有身为影迷的我们,也都应该从电影中抽离出来,抬起头认真地看看眼前这个世界。

但事实上,正是在如此艰难困顿的时刻,艺术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才真正得以彰显。我们往日所经历的阅读与观影,在敦促我们清醒面对现实的同时,也激发着我们超然的意志。我们终将明白,保持愚蠢是一种自毁,而纯粹的愤怒也毫无卵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便早已看惯“阳光下的罪恶”,我们也依然相信阳光的温度。但只要有太阳,就必定有阴影。面对当下比电影更魔幻的现实,幸好还有像《阳光普照》这样的作品,愿意撕开阳光下的阴影与伤口,让我们看到一个在经历阵痛之后极尽坦诚的世界。

自1月24日上线Netflix以来,影迷们对于《阳光普照》的评价便褒贬不一,有人赞其为“继杨德昌《一一》之后最好的台湾家庭电影”,也不乏有人认为钟孟宏导演“实在用力过猛”。但无论如何,恐怕没有人会否认,这部“片名温暖、故事残忍”的电影,或许是这个新年最发人深省的命运写照。

作者| 皮皮丘、满江红

早在去年10月的香港亚洲电影节上,我就如愿看到了这部在当时已获得金马奖11项提名的台湾电影《阳光普照》。时隔一个月,它便不负众望地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内的五项大奖,成为去年金马奖的大赢家。

时过境迁,我们已然不再为“内地电影集体缺席金马”而耿耿于怀,毕竟最终留下来的只有电影本身。直到今年1月,《阳光普照》正式上线Netflix,我又静下心刷了一遍。尽管两次观影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我不无意外地都忍不住落泪。《阳光普照》,如此温暖的片名,讲述的却是如此残忍的一个故事。

冲动一时,业障一生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因家中两个儿子先后发生命运的巨大变故,从而对整个家庭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巫建和饰演的小儿子阿和,与朋友菜头持刀砍人而被警方逮捕,后进入少年辅育院受三年刑期。许光汉饰演的大儿子阿豪,则从小便品学兼优,一直是父母的骄傲,然而在某个深夜,阿豪纵身一跃,跳楼自杀。

巫建和饰演的小儿子阿和

许光汉饰演的大儿子阿豪

两个儿子都在不同程度上“缺席”,对这个家庭的打击可想而知。然而,导演并没有一味地选择“残酷到底”,阿和女友的怀孕,便是在无望的生活中孕育出新的希望。

弟弟阿和在少年辅育院里失去人身自由,也吃到了苦头。哥哥阿豪生活在自由之中,心灵却囚禁着枷锁。两个人彼此“同呼吸、共命运”,其实谁都没有比谁更好过。钟孟宏导演也始终残忍地没有给予这两兄弟哪怕一次正脸同屏的机会。

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兄弟两人就像AB两面。哥哥阿豪“功课好、长得好、什么都好”,而弟弟阿和“很烂、很不好”。但是,又有谁能真正猜得透命运的沉浮呢?

尤其对父亲阿文而言,即便他能接受小儿子锒铛入狱,但他绝对不曾想过大儿子竟然会跳楼自杀。或许,唯有海报上的那句话能解答这一切:我们都会受过伤,才能成为彼此的太阳。

原生家庭,命运之殇

得知小儿子阿和被逮捕,父亲却依然不动声色地在练车场上教学员开车。自始至终,父亲都只愿意对外承认自己唯有一个儿子。从小到大,父亲都没有正眼瞧过小儿子阿和,只因为阿和”很烂“,他甚至恨不得阿和被"关到老、关到死”。

父亲把更多的爱投放在品学兼优的大儿子阿豪身上,而那本夹着学费的册子上的那句“把握时间、掌握方向”,便是身为父亲对大儿子阿豪的希冀。

曾经,大儿子阿豪便是父亲口中的那“一个孩子”。然而竟一语成谶,直到大儿子自杀身亡,小儿子阿和才终于成为父亲眼中那“一个孩子”的替代者。

午夜梦回,父亲梦见与大儿子阿豪并肩走在路上。“就是来看你啊”,阿豪笑着对父亲说。直到某一天,父亲偶然路过小儿子打工的便利店;而这一次“偶遇”也成为了父亲与小儿子阿和彼此“和解”的契机。

父子俩生硬地对着话,如同陌生人一般,而散落在桌子上的硬币,则像极了父子俩各自慌乱无措的内心。两个儿子阴阳相隔,都在无形中与父亲的命运相互羁绊,或许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命脉的延续吧。

母亲对小儿子疼爱有加,或许是为了填补那一部分缺失的父爱。无论是大儿子的选择、还是小儿子的迷途,都与这个不平衡的家庭有关。四个家庭成员之间,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沟通与理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一座迷宫。而当迷宫随着时间流转越变越繁琐,彼此之间也便越来越难以进入。四个人曾经各据一点的生活,直到阿豪走后,才慢慢开始聚拢。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这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也是驾训班的一条训诫。每当父亲提到这句话的时候,家人们都只是当笑话在听。但从始至终,似乎谁也没有做到。阿豪的自杀让时间静止在那一刻,阿和的入狱浪费了大好光阴,而父亲这辈子信守训诫,却依然只是个教练。时间在三个人身上,只是不同的枷锁而已。

哥哥阿豪临终前留下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不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优秀的哥哥阿豪,总是浑身散发着光芒,他是父母的期望、弟弟的仰望,以及同学眼中的佼佼者。然而,生性抑郁的他却只想躲起来,躲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他选择在黑夜中自杀,或许正是因为黑夜最能带给他安全感。

相比之下,从小就生长在阴影中的弟弟阿和,则一直渴望迈进阳光中,却总是害怕被灼伤。于是,便唯有在黑暗中越跑越远,迷失方向。

而始终手握方向盘的父亲,即便教会了无数学员掌握正确的行驶方向,却最终都没能成为两个儿子的引路人。一生错误不断的弟弟,始终努力想爬起来;一生出类拔萃的哥哥,则遗憾地跌入永生的黑暗。

A SUN,A SON

影片《阳光普照》的英文名是“A SUN”,相信有心的影迷都能看出用意何在。“A SUN”同音“A SON”,也就是父亲只承认自己唯有一个儿子。

在海报上,一家四口齐齐整整地站在阳光下;而在电影中,四个人连一次同框都没有。这样的用意,想必无需赘言。这也正是《阳光普照》与杨德昌《一一》的异曲同工之处。

被寄予厚望的大儿子阿豪走后,父亲才终于开始重新审视那个他曾经连看都不看一眼的小儿子阿和。为了保住这个唯一的“A SON”,他甚至不惜把车开“错”方向,将出狱后一直找阿和麻烦的菜头撞死,以求小儿子能向正确的人生方向行进。

阳光普照的山顶,当所有的一切被彻底摊开,惊愕之余,不免感伤。父亲更爱大儿子阿豪,却终究没能真正地理解他;父亲向来痛恨小儿子,却最终为他杀了人。这种情感上的错位,或许正意味着,从头大尾给就只有那一个“A SON”。

是拍摄者,也是观察者

影片《阳光普照》是钟孟宏导演的第五部剧情长片,距他执导的上一部作品《一路顺风》已过去三年之久。这些年来,钟孟宏一直在尝试不同类型的电影创作,无论是主打悬疑惊悚类型的《停车》和《失魂》,还是着眼于社会议题的《第四张画》,抑或黑色喜剧类型《一路顺风》,钟孟宏一直在寻求一个观察社会的出口,和对边缘人物的细腻刻画。

2008《停车》

2010《第四张画》

2013《失魂》

2016《一路顺风》

当年,《第四张画》不仅为钟孟宏自己收获了第47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同时也为郝蕾赢得了最佳女配角,这也是郝蕾至今在金马奖上收获的唯一一座奖杯。而在《大佛普拉斯》中,钟孟宏则用“中岛长雄”这个名字担任摄影师和监制,并收获了当年的最佳摄影奖。

《大佛普拉斯》

直到最新这部电影《阳光普照》,钟孟宏有了更多不一样的想法。于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这样一个既温暖又冰冷的故事。“我们还可以拍什么样的电影”,钟孟宏正是在这样的反复自我质问中,才得以酝酿出《阳光普照》这部电影。

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阳光普照》所呈现的便是众多不幸中的一种,借用父亲的一段话:“人生就是不断地把握时间、掌握方向,难过的事情总会过去,也会被遗忘。我一直觉得,人生就像是一条路,只要握紧手中的方向盘,红灯该停就停,绿灯的时候慢慢起步,稳稳地开,人生的路就会平平安安。

家庭群像,每一个都是好演员

必须负责任地说,如果只看一遍电影,绝对难以体会到影片中的深意,甚至只凭一次观影就发出批驳,都是极度的自负和轻率。只举一个例子,有人指摘片尾那场戏,在山顶上,父亲阿文对母亲琴姐缓缓说出阿和在那天雨夜所遭遇的真相,有人认为这样的处理手法太过平庸笨拙,完全是电视剧的手法。

我也是第二遍看到这里的时候,才突然明白影片为何要这样叙述。这样叙述,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影片后半段,随着阿和结婚和他们的孩子出生,原本心如死灰的琴姐其实已经开始有点转变,准备开美容院来支持儿子和儿媳。

而当生活正要开始变得积极时,听到丈夫告诉她这个令人崩溃的真相,无异于在心口直接被捅了一刀。这时候的琴姐,哭得如此撕心裂肺,这样的一个母亲的绝望才能被观众完全所感受到。如果不是这样处理,琴姐的绝望瞬间又该如何呈现呢?

两遍看下来,当然《阳光普照》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最值得赞叹的还是剧本。无论故事编排、角色台词还是人物塑造,都可以说是暗藏机枢,前后勾连。与此同时,全部这班演员,同样完全是神仙一样的表现。

先说母亲的塑造,琴姐是声色场所的美容师,因为丈夫在家中几乎没有存在感,全靠母亲主内支撑。看得出,只有她始终关心呵护小儿子阿和,即使阿和入狱也是这样。而琴姐又是坚强决断的性格,她向来遇事不慌张,总是最大程度解决问题。

不得不说,眉眼有点神似夏文汐的柯淑勤的表演,完全是教科书般的呈现。整部戏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个被生活碾压的中年妇女是如何槁木死灰毫无生气的,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初见小玉时的疑惑,每对丈夫行为产生的不满,面对生活中的波折时的无奈,葬仪厅外听到儿子平时情况时的后悔伤心,更不用说片尾那场撕心裂肺近乎崩溃的哭戏了。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她坐在阿和的脚踏车后座,面向直射下来的刺目阳光,看似面无表情,却足以让人体会到这张脸上呈现的复杂情绪:悲伤、绝望、无奈……各种情绪蕴含其中。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概就是如此吧,完全是影后级的表现。

再说已经获得金马影帝肯定的父亲扮演者陈以文。父亲这角色在家里是一个完全不会沟通的人,他虽然很为阿豪骄傲,但并不懂阿豪,所以除了每年给儿子一本驾校年鉴记录本,然后照搬驾校标语来鼓励儿子之外,完全没有办法去了解大儿子的心理。对小儿子阿和则是从失望到厌弃,早就放弃了。

影片后半段,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样不完美的小儿子阿和,然后用自己笨拙的方式默默关注儿子,直到最后用自己也无法发觉的内心黑暗,来为阿和扫清障碍。陈以文的厉害之处在于完全把自己化身为一个在驾校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司机教练,不但每句台词都是以司机教练作为切口,做人处事也都是用一个司机的思维来行动。

其次,必须要大力夸赞一下你们的新晋“老公”许光汉。当初在香港电影节上看到《阳光普照》时,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毕竟当时由他主演的《罪梦者》和《想见你》都还没有开播,但我就觉得阿豪这个演员的外形挺不错,演的也很好。

在电影中段,阿豪做出那个惊人的自杀举动,虽然电影前半部完全没有预兆,直到后半部分才通过其他角色的回忆或梦境拼凑出哥哥的全貌,才让观众意识到哥哥可能是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虽然影片直到最后也没有明示。

再提一下同学郭晓真的扮演者温贞菱,错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她,同样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虽然一共也没有几场戏,但温贞菱的表演非常熨帖到位,个人认为全片最动人的一幕就是由她贡献的。动物园中,她主动牵手哥哥阿豪,那一刻让人觉得格外地温暖。

而扮演阿和的巫建和同样提名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他把阿和这个角色从开始到最后的转变表现得非常细致。但跟饰演母亲的柯淑勤不一样的是,他主要通过动作与台词来外化这个人物内心的愧疚、愤怒等多种情绪。弟弟是如何在经历这样的一连串变故后而逐渐发生改变的,巫建和的表演非常令人信服。

高大英俊的刘冠廷,则把又讲义气又冲动、其实也很可怜的菜头演得丝丝入扣,让人看得又厌恶又唏嘘。还有驾校校长扮演者龙劭华、黑轮老爸扮演者林志儒也都相当抢眼;甚至阿和洗车行老板的演员施名帅(是的,就是《误杀》中那个坏警察),寥寥几句台词就能让人读懂老板也有过狱中经历。

作为2020年第一部引发影迷集体讨论的台湾电影,《阳光普照》无疑值得被更长久的铭记。至少它让我们相信,尽管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所幸还有太阳的存在。

阳光能够照到的地方,并不一定有多温暖;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并不一定有多阴暗。太阳就像时间一样,从来都是最公平的,日夜交替,四季轮转。

作者| 皮皮丘、满江红;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4 ) 聊聊我理解的阿豪和菜头

阿豪最后的那条短信我哭了,看完电影翻了影评很多解释这两个人我都不太赞同,虽然导演没有明说,但是很多细节处的表情与隐喻其实都在解释阿豪和菜头,于是写了这篇影评聊聊我的看法。

菜头

影片开始,雨夜、柔和的音乐、一台摩托车上穿的黄色雨衣的两位少年,是一切命运转换的开始。菜头冲到桌前砍掉了黑轮的一只手,满脸是血的菜头,表情依旧凶狠愤怒但也多了些恐惧,阿和表情木然,显然没料到这场面。

法庭上,法官问,“当初是你唆使菜头去砍杀黑轮的吗?”

阿和:“不是”

法官:“那为什么会把人家砍的这么惨?”

阿和:“我不知道。”

法官:“你不知道?你知道菜头那天拿着开山刀吗?”

阿和:“我到现场才知道。”

法官:“那你知道开山刀是会砍死人的吗?”

阿和:“我们只是想说去吓吓他而已。”

阿和没有说谎,纵使有,也是辩解自己一时冲昏了头的冲动,他给出的是重回理性的他会给出的答案,阿和不是一个坏人。

有一个镜头可以看到,菜头一直凶狠又绝望地盯着阿和,法官继续问道摩托车是谁偷的,菜头忽然失控大吼,“阿和你说啊,全部都推到我身上啊!你讲啊。”

很显然,菜头认为自己是为阿和砍的人,现在人手断了,自己完了,而阿和胆怯了,只顾着撇清自己,他最后的那一喊,是感到被最亲近信任的人背叛时才会有的绝望与痛苦。

之后阿和默默地说了句:“我偷的。”

他看了菜头一眼,流下眼泪。

那个夜晚足以毁了两个少年的一生。但阿和与菜头不同,他有还没放弃他的母亲,哥哥自杀之后,他更是知道自己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还有了妻子和儿子,一家人都在等他;而菜头阿和不同,他的变坏不是叛逆,而是放弃挣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心甘情愿——变坏很容易,在这个社会,坏人过得大多数时候比好人要开心的多。

出狱后菜头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一个“坏人”,而阿和,为了他的家人想要成为一个好人。

要想成为一个好人,首先就要远离那些坏人,阿和这样做了;而菜头说,他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找阿和,为什么?他家被查封了,他唯一的亲人被赶到老人安养中心,阿和或许是他唯一认识的人。面对一个曾经的挚友,同时也是害他陷入如此境地的人,他可能想,要么把他拉下水,要么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而当他再次见到阿和时,他发现这是个努力改过自新的人,阿和根本没有勇气跟他鱼死网破,所以他想把他拉下水,“你沿着警察局边的巷子,你会看到一个立法委员服务处,这里面有六发子弹,你就对着服务处把它打完。”这看似毫无意义的行为,其实是菜头设法让阿和身体里的恶魔苏醒,他想要他回到自己身边,成为那个和自己一样的坏人,他想要回到过去那段时光,他的寂寞和绝望,他知道只有一人能救赎他,他想要和阿和有牵扯。

但菜头骨子里也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他知道做好人自己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还是做坏人容易一点,但当他看到小玉和阿和的儿子,看到阿和父亲为了阿和在他面前惶恐的样子,他可能也动摇了,或许就放阿和去做一个好人吧,于是有了最后那个买柳丁的雨夜,我想菜头是真心想把这一次当成最后一次的,即使他以后也可能忍不住来找阿和,但他是想要放过阿和的。

车上二人有一段关于五年前那个雨夜的对话——

菜头:“当初你被黑轮欺负,找我去帮你出气,我二话不说就跟你去了,一冲进去,看到黑轮,当场就砍下去,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即使到现在也还是一样。”

阿和:“菜头,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会来真的,我们不是说好去吓吓他而已吗?”

菜头:“我拿开山刀,你拿西瓜刀,你还偷了摩托车,你什么时候跟我说过要去吓吓他?”

——短短几句话,道尽人心。菜头是不惜为了阿和去杀人的,他早已经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但阿和,他从来不想冒什么大险,正如少年所中与黄士龙一时的作对,不过也是为了换来长久的安宁。菜头与阿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菜头永远无法成为阿和,阿和也不想成为菜头。

阿豪

在聊阿豪以前,我想先把他最后发给郭晓真的短信写在这里,其实郭晓真这个人物完全就是帮助我们理解阿豪的,因为阿豪无法把他的痛苦分享给家人,郭晓真的出现,让我们得以走近那个躲在缸中的他自己。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不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
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我只有阳光。
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阿文无法与小儿子阿和和解,于是他躲到阴影里,投身无聊的工作,把忧愁寄托到香烟上,对外人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通过这个阴影下的阴凉,他总算可以苟且度日,无欲无伤。

阿豪的妈妈琴姐也有自己的阴影,她也常年吸烟,麻木于无趣的婚姻生活和无望的中年人生活,对丈夫与儿子的矛盾虽然没有彻底放弃但也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上几句,她接受了生活的所有不公与磨难,麻木便是她的阴影。

阿和的暴力与叛逆是他向世界宣泄的武器,是他的阴影。

而阿豪没有,他从不曾宣泄抱怨,从不曾制造麻烦甚至不曾犯错,他是爸爸妈妈们最想要的那种别人家的小孩,他的世界阳光普照。

可阳光普照不是什么好事,阿豪说,不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可他没有黑暗的时间,因为他的家人把所有的阳光都给了他,父亲每年送他练车中心的笔记本,母亲勤勉工作养家,连被自己的优秀灼伤的弟弟,也不曾埋怨自己。他们都躲在他们自己的阴影里,然后对他说,你去吧,去到那个阳光普照的极乐园,也只有你可以了。

他只能微笑,带着阳光一路披荆斩棘前进,一刻也不敢停歇。

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你爱的所有人,他们都不快乐。

阿豪可能知道自己的死会让弟弟改过自新,会减轻一些家里的负担,甚至让弟弟与父亲和解,但在他跳下去的那一瞬间,我想他只是希望,跳下去就不会再有阳光了,哪怕从此以后只有黑暗,也比那无尽的阳光普照来得让人轻松。

后续

最近在读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居然偶然发现了阿豪讲述的司马光的故事的出处。

作者袁哲生生于台湾,生平因写作获得过很多奖项,2004年年初再升任为《FHM男人帮》国际中文版总编辑,并获得中国文艺协会颁发小说类五四文艺奖章。得奖不久后,于4月6日被人发现以童军绳自缢身亡;他在遗书中表示,他罹患精神官能症,身体因焦虑而颤抖不已,无法工作,也无法再面对往后的人生。

个人认为这本书对电影编剧影响很深,所以想对这部电影有更深入了解的朋友们不妨去看一看这本书。

他的好友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即使我用余生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重读他所有的作品,仍然不可能找到他放弃活着的原因。”

——或许就像阿豪一样。

从袁哲生的文字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少年纯净浪漫到透明的精神世界。

然而成人世界却无法包容这种单纯。

 5 ) 笔记:钟孟宏谈创作、演员、角色,台湾电影未来的样貌:

「阳光普照」导演钟孟宏谈创作、演员、角色,台湾电影未来的样貌:

人就是生活在光影里面,这同时是我对摄影的一种执念,我们拍照是拍人在光影下的状态,而离开了拍照,人仍旧生活于光影的世界,如果将这概念延伸到剧情片,会是什么样子?那是我非常好奇的,而且也非常执着的,因为我本身就非常喜欢摄影,我非常在乎这些东西。

拍片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用影像表达光影,可是拍完后才发现,我不自觉真的用光在讲故事,人与天气的连结与冲突很有趣,这是我后来才想的东西,但一切都很本能式的,也不自觉。

当我在摄影时,看见很棒的东西的时候(不管是景或演员),我不用等导演Cue,也不用跟摄影说要Pan哪(水平运镜),当下我就能判断,也可以知道拍完这场戏后还缺哪颗镜头,是缺特写还是缺远景,马上能反应,也包含后期的剪接,都在我的掌控,以前我会觉得满辛苦的,现在对我来讲,这个东西就真的是我比别人多一个机会,我有无穷的武器与力气做这件事。

做电影最重要的,还是与你一起工作的伙伴,可以每天跟喜欢的人一起工作,结束后一起吃美食,如果附近有好吃的我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当然是最开心的。

当我用同理心且为人父、为人子的角度去看的时候,情感不自觉就跟着打转,我的心境就像是片中拍摄的小卷风一样,跟所有角色都完完全全在旋涡里无法脱身,包括哭戏,就让情感流泻,不想像以前一样刻意介入剪掉了。

其实陈以文(片中父亲)的职业构思很久,之后突然想到驾训班教练不断地教开车,但这些人却很难实际掌握自己的车子,计程车和驾训班,都踩着不属于自己的车,就跟人生中的迷惘一样,于是就设定成驾训班教练。

餘韻是生活里有些说不清楚的东西,(片尾)留下了空白,但真正的是,那个空白后面你想到什么事情。我不知道妈妈想到什么,也不知道老天爷,或太阳公不公平,我只觉得,它反射出每个人想到的事,什么东西有没有触动你,想到一些事情?如果没有,那就没有。

拍一个不了解的人,就是在了解我自己,我不喜欢把个人经验放进电影中,都是透过观察来塑造角色和剧情,从陌生人聊天的经验中,慢慢会知道「人」的轮廓,也会渐渐知道什么样的人会讲什么样的话,就把这些「人」带进我的电影中。

我们这代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真的让我惊艳的演员就属戴立忍、陈以文这些人,他们从年轻一路演戏至今,我觉得就是要有个位置给他们,让他们尽情发挥,剧本完成时,二话不说直接找陈以文来演,他也是少数演员中,能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而且举手投足间的情绪都相当精准。

我真的觉得台湾电影的未来就是要靠这些好演员,常有人问我台湾电影的未来怎么办?没怎么办,就是努力写好剧本,然后找这些好演员把它演出来,不要再消耗这些人了。

希望让台湾电影更好,让观众知道台湾一直有电影工作者在做好片子想跟大家沟通,让这个产业更有力气做下去。

/

 6 ) 躲在水缸里的人

电影以阿和载着母亲骑自行车结束,并没有出现类似于“阿文偷自行车的行为非常恶劣,受到了批评教育”的字幕。

更没有出现类似于“阿文自首”或者“阿文被逮捕”的字幕。

电影中,阿豪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玩捉迷藏,在他把所有小朋友找到了以后,却说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有被找到。

其它小朋友在树下找到一个水缸,说:那个小朋友一定在里面。

于是司马光用石头砸向了水缸。

水缸根本没有水流出来,有一个小朋友坐在水缸的阴暗处,看着缸外。

这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自己,也是阿豪。

司马光说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有被找到,言外之意就是另一个他躲了起来。

水缸外的是伪装的他,躲在水缸里的才是真正的他。

正如阿和所说:阿豪是一个很好的人,什么事都替大家设想,但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什么。

每个人和动物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但是阿豪没有。他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电影的英文名是《A Sun》,和A Son同音。家里只有阿豪一个人得到了阳光,阿文也只承认他只有一个儿子。

阿豪阳光充足,长得高大威猛;阿和缺乏阳光,长得矮小瘦弱。

阿豪是被偏爱的那个,但是这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父亲对他的期望太高了,他的压力也太大了。

他成绩很好,但是因为发挥失常没有考上第一志愿。换做别人肯定就去读第二志愿了,但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选择了复读。

他从小到大在父亲眼中都是完美的,不能有任何瑕疵和遗憾,最终选择了自杀。

阿文每年都会把驾校发给他的笔记本送给阿豪,阿豪已经有十个笔记本了,但是里面一个字都没写。

他不会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也没有习惯写在纸上,总是把它深藏在心里,直到他跳楼自杀了大家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自杀。

阿和得到的阳光太匮乏,从不知道温暖的滋味。他在黑暗中生活,也被黑暗所吞噬。

阿豪接受的阳光太浓郁,刺眼的阳光让他想要躲进阴影。于是他走进了阴影,再也没有出来。

阿和和阿豪是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偏爱,一个极端缺爱。

阿文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阿豪身上,对阿和完全放任自由。

阿文觉得他对阿豪付出最多,觉得他对阿豪最好,就理所应当地认为阿豪的未来是最光明的,殊不知阿豪唯一的感受不是幸福,而是被压得喘不过气。

阿文对阿豪的期望太高了,所以阿豪有时候会羡慕阿和,他希望能有哪怕那么一天、一个小时父亲能不关注他,能不管他,能获得一丝丝的自由。

他和他故事里的司马光一样,对外表现出善良阳光的一面,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但是其它人都丝毫没有察觉到,没有察觉到他们所看到的是伪装的司马光,真实的司马光躲起来了。即便司马光明确告诉大家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有被找到,大家也坚持所有人都找到了。

阿豪很希望人们能发现真实的他,那个藏在水缸里的他,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所以他只能像司马光那样,自己把水缸砸开,让人们看到,原来我们一直没发现,还有一个真实的他躲了起来。

人们不知道阿豪在想什么,他们对于阿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黑轮欺负阿和,阿和没有告诉父母,父母也没问他。唯一知道有人欺负他的,是大家都很讨厌的菜头。

他和小玉发生了关系,他同样没有告诉父母,直到小玉找上门来父母才知道。

他和少年辅育院的狱友产生了矛盾,但他其实没有恶意。他主动把母亲带给他的菜给大家吃,但狱友觉得他不安好心,还叫他晚上不要睡觉,不然把他打到全部吐出来。

他和狱友打架,他也不告诉母亲,谎称是撞到玻璃。

后来菜头被放出来了,三番五次骚扰他,他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表面上,阿和和阿豪是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人,但其实他们是一样的,都是不把真实想法说出来,都是躲在水缸里的人。

琴姐说:你要讲,不要人家找上门了我们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阿和说:没有什么事情啊。

阿豪是一个优等生,但他的毕生梦想真的就是做一名优等生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除了他没有人知道。

所有人都说阿和很坏,但他真的有大家说的那么坏吗?

阿豪样样都好,阿文就偏爱他,最终让他受不了了。

阿和样样都不好,阿文就不认他这个儿子。

那琴姐是怎么评价阿和的呢?

他加入了拳击队,在学校打,在外面也打,一直到前一阵子出事情。

她客观公正地评价阿和,不会因为他是她儿子就觉得他是完美的,也不会因为大家都说他很坏就不承认这个儿子,是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阿文能多向自己的妻子学习,也许结局会迥然不同。

阿豪什么都不告诉父母,从没说过他想自杀,自杀前也没有吵架,甚至一点异常都没有,和平常一样,没有任何征兆,以至于父母都觉得太突然了。

正是因为女同学郭晓真,琴姐才知道阿豪最近在做什么。

最近他常常送女同学回家,还和女同学一起去动物园,给她讲司马光的故事,告诉她他对阳光的理解……但这些也仅仅是他所有事情的万分之一而已。

父母对他的了解,甚至还没有一个女同学多。

这在现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正常的事,我相信99%的青少年的父母对孩子的了解都没有他们的同学多。

阿文不了解阿豪,也不了解阿和,因为他不认这个儿子,也从来不和他说话。

阿文对两个儿子都根本不了解。

直到阿和进了少年辅育院,阿豪跳楼,他才想起应该和儿子沟通沟通,而且都是阿和先开的口。

这让我想起去年的新闻,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后跳桥当场死亡。

有网友批评家长眼看孩子都要跳桥了还不肯罢休,非要等他真的要跳了才去阻止。也有网友批评孩子没有必要这么极端。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发生这种事并不是其中一方的责任,而是双方没有沟通。

但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想沟通,而是他们尝试了沟通,但是父母坚信自己是对的,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当孩子一次、两次、三次……发现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没什么用之后,以后他就不会说出来了。

阿和、阿豪想什么、做什么都不说出来,这是他们不对。但他们为什么不说,也许是因为以前他们说过,但是父母不在乎他们的想法,久而久之他们就不说了。

阿和选择告诉菜头,最终和菜头干了一件傻事。

阿豪选择憋在心里,最终憋坏了。

最后阿文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私自做一件事,不告诉儿子,本质上这和儿子向他隐瞒所做所想是一样的。

虽然电影最后没有出现他被逮捕的字幕,但是现在科技怎么发达,他杀了人八成会被发现,那么迎接他的就是坐牢甚至死刑。

杀死菜头,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一世的问题。

阿和、阿豪不善于沟通,阿文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阿豪,他自以为他对阿豪很好,其实他只感动了自己,他从来没问过阿豪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想不想学医,想不想复读,想要阳光还是想要阴影。

他丝毫不关注阿和,间接导致阿和走上了歧途。

两个儿子的经历,都和他密切相关。

判决下来了,民事赔偿150万。菜头家没有钱,黑轮的父亲邱先生就去找阿文。

第一次,他直接赶走邱先生。

第二次,他把邱先生扔在荒山野岭。

邱先生心平气和来找他,他每次都敷衍对方。没办法,邱先生只好用最极端的方式了。

这个时候他才说,我们到办公室好好聊好不好?

包括菜头骚扰阿和的原因之一也是阿文。

菜头家里只有他奶奶一个人,他奶奶拿不出150万,他家被查封了,他奶奶也被赶到老人安养中心。

那个时候阿文没想过要帮忙,现在才想起给他发个红包,叫他离阿和远一点。

所以杀死菜头真的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吗?

菜头他也没那么闲,一天到晚没事干非要来骚扰阿和。

他骚扰阿和,是因为在他看来,他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黑轮欺负阿和,他二话不说就去砍黑轮了,但是在法庭上,阿和却说他的初衷只是吓一吓黑轮,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导致自己被多关了三年。

他以坐牢为代价帮阿和报复欺负他的人,结果事后阿和却说:我们不是说好去吓吓他吗?

所以菜头就要问了:你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

你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事,他却说:“是你自己要这么做的,我又没叫你这么做。”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自作多情了?

他所谓的义气、兄弟情义,在阿和眼中是多余的,是没有必要的,他自然会感到不爽。

他比阿和多关了三年,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这三年阿和从来没有去看他。

再加上家里被查封,奶奶无处可去,阿文却没有帮一点忙。

没有人天生就想当大反派,当大坏蛋。

只是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些事让他感到很不爽,让他觉得很不公平。

然而阿和一家人丝毫不觉得对不起他,还想和他断绝关系,他只好来骚扰阿和了。

电影有一个细节,阿和抱怨菜头在车里抽烟。

第二次他还是想着车里抽烟,但他想起阿和说的话,最终还是忍住了,下了车再抽。

讽刺的是,如果他继续整阿和,继续在车里抽烟,那么阿文就找不到杀他的机会。

他终于想要放过阿和了,然而下一秒就被阿文撞死了。

菜头已经死了,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不知道他以后还会不会骚扰阿和,但是导演拍他在车外抽烟的细节肯定是有道理的。

也许菜头不是非要和阿和作对,也许他只是想惩罚一下阿和,也许这真的是他最后一次骚扰阿和了,也许阿文不需要杀死他。

阿文抱起石头,不应该砸向菜头,而是应该砸开阿豪内心的水缸。

如果阿文对两个孩子是公平的,不用亲情绑架他们,而是和他们沟通,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也许阿豪就不会选择自杀,也许阿和被黑轮欺负后就不会用犯罪的方式来解决。

如果阿文能尊重阿和的想法,倾听他的心声,也许阿和就会告诉他他有一个女朋友,也许阿和就会学会做避孕措施,小玉就不需要面对婴儿独自落泪。

如果邱先生第一次找阿文,阿文就能坐下来好好和他谈一谈,他就不会极端方式逼他。

如果阿文能去少年辅育院看看菜头,就算他拿不出150万,他也可以给菜头的奶奶安排一个住处。

至少菜头知道阿文想了办法,而不是眼看他在少年辅育院里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就对他和他奶奶不管不顾,他出来后就不会骚扰阿和,也不用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其实很多问题刚刚发生的时候阿文都可以和平解决,但是他选择了逃避。

那么当他不能再逃避的时候,很可能事情已经闹大了,他已经无法解决了,或者要用很大的代价才能解决,比如儿子的死,比如他被判刑。

阿和说: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他(阿豪)心里面在想什么。

这句话对很多人都适用,对阿豪适用,对阿和适用,对阿文、菜头……都适用。

《大佛普拉斯》里也有这么一句话: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没有人知道阿豪在想什么,也没有人问过他,这是他自杀的原因之一。

他从小就希望有人能砸开水缸,看到他内心的宇宙,看到真实的他,但直到他死了也没有遇到这样一个人。

可能你我也是这样长大的,父母看见的都是伪装的你,而真实的你一直躲在水缸里。

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童年,但至少当以后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可以保证让他得到的阳光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会过于匮乏,也不会过于刺眼。他们有时候也能躲进阴影,享受真正的自由。

父母没有主动砸开我们的水缸,但至少以后我们可以去主动砸开孩子的水缸,了解他每天都在想什么,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强行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在他身上,最终只感动了自己。

如果没有人去砸他的水缸,可能他会选择自己来砸,然后就会像阿豪那样,走进阴影之中,再也没有出来。

 短评

很喜欢台湾这种不慌不乱和淡定从容。尽管这个家庭有如此多的不幸,但几个人都没有慌乱。

6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除了结尾的剧照,这一家人从未同框过。

7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生命必须要有裂缝,阳光才能照射进来。谢谢台湾电影这几年持续挖掘华人家庭的恶之面,是这些软弱、凶狠、无奈、绝情,为爱赋予了真实的温度。日不落终将毁灭,阴晴圆缺才是生命常态。

1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电视剧观感极强。想讲的事情太多,导致时长过久,电影前后略显割裂。不过导演着眼小人物的视角从没改变,电影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好的;太阳照常升起,被阳光普照的我们,最终还是要踽踽前行,面对生活。

15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两个震撼我的地方,一个是合唱《花心》时意外的感动,一个是父亲自白时带出父爱的主题。我们华人群体中深植基因的伤痕式亲子关系,始终还是没学会让双方都轻松自在爱人爱己的方式。“不说一句的爱有多好,想我怎去相信这一套,多痛惜我却不便让我知道。”

17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力荐

有些牵绊开始于单车的后座,有些恩义结束于巷口的拐角,有些未来融化在炖菜的热汤,有些过去藏匿进荫蔽的水缸。本子里写的不是秘密,信封里装的不是帮忙,伸出手掌承接的是亏欠,并拢五指感受的是罪孽。阿豪搬起石头让自己解脱,父亲搬起石头让儿子自由,太阳给予每个纬度光照,却没有给予每个人阴影。

20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当一部电影刨除掉心机和算计,真诚的表达哪怕笨拙都是极度动人的。我最喜欢的一点在于《阳光普照》不是什么教人走出阴影,必须和解的正能量电影,它恰恰是在直面阴暗,崎岖破碎的人生,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有不可消除的悲伤洋溢其中,一直到最后阿和带母亲骑车的尾声,传奇总是在经历重重磨难艰难险阻后活下来,改变什么。但《阳光普照》不是,生活里就是有人生,有人死,有挽回不了的遗憾,有无法改变的命运,然后我们承载些什么,继续活着。在焦虑,愤怒和恐惧重重压在我们心头的时候,等待的时间里,可以看看《阳光普照》。救赎哪怕在电影里都不是百分之百的事情,但我们比较容易知道怎么去面对歧路纵横的人生。

21分钟前
  • 低端youyidifi
  • 力荐

其实我看完挺难受的 整个片子最喜欢的就是摄影了 特别厉害。预测会拿金马大奖

25分钟前
  • Luuvy爱电影
  • 推荐

司马光救的是躲藏在阴影里的他自己。

30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菜头真是神级的反派,有他的镜头我全程心悬在嗓子眼……

33分钟前
  • Macavity
  • 推荐

三次噙泪:弟弟接到出狱通知,四周响起歌声送他回到阳光下的时候;哥哥想要有个阴影可以躲一躲,在父亲的梦中说要走另一边的时候;父亲站在阳光普照下的草地,跟妻子说起接纳并承认了“一个儿子”的时候。电影暴戾开头,温柔收首,看完一遭,仿佛我们人生的破碎也经受了缝缝补补好了一点。

36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菜头之所以不划伤宾利,可能主要是因为车子是剧组租来的。

40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有人得不到阳光照耀,有人找不到阴影躲藏,新年就这样开始了

45分钟前
  • Jo-King
  • 推荐

阿和得到的阳光太匮乏,从不知道温暖的滋味。他在黑暗中生活,也被黑暗所吞噬。阿豪接受的阳光太浓郁,刺眼的阳光让他想要躲进阴影。于是他走进了阴影,再也没有出来。父亲终于明白,“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就是个笑话。生活总是惊喜与噩耗相伴,幸福与意外并存,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计划发展。正如计划之外的孩子没有征得同意就来到这个世界,最疼爱的孩子却偷偷溜走。重要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事,而是你如何面对。你可以将他扼杀在摇篮,也可以赋予他生命。你可以祈祷他关到老,关到死,也可以放下无法改变的过去,创造更好的未来。最终父亲选择了后者,以下半生为赌注,以生命为筹码,用一场豪赌换取儿孙平安,弥补迟到多年的父爱。点点滴滴的亲情化作屡屡阳光,喷洒在儿子身上。以前他只承认一个儿子,现在他真的只有一个儿子。

4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菜头最后一支烟,没有在车里点。

50分钟前
  • skysunny
  • 推荐

疫情蔓延之际,看到如此高水准的电影,心绪复杂。看完电影,已经时值午夜,万籁俱寂。微信里关于疫情的文章,仍然汹涌,安居家中,内心却丝毫不平静。无意对这样的电影,做过多点评,只是注意到一个细节——从《大佛普拉斯》《血观音》到这部《阳光普照》,这些直面台湾中低层民众生存状态、揭露台湾家庭关系困境与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都不只能够在院线公映,而且似乎都获得了台湾政府文化部门的拍摄资助。

53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力荐

阿豪讲的不是司马光的故事,而是他自己,真实的他其实一直躲在阴影里等待别人发现,可他终究被自己的阴影吞没了。前半部分极好,可后半段就变得冗长拖沓。阿和要出狱,狱友齐声唱《花心》莫名泪点。

57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無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金馬56#獲獎前後台北院線二刷都爆哭。裡邊的人物和關係很代表台灣ASun,都有被舍弃后的委屈,做错事后的改过,宽容谅解乃至再次交恶,承担责任为别人付出,离开谁也要很顽强,正好也与本届奖项完美契合。他把所有的好都給別人,忘了留一點給自己。我們都曾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1小时前
  • seabisuit
  • 力荐

年度十佳备选。沉浸在故事里,人物被隐藏的每一种情绪都找得到来处,也能在自身找到依存,是为数不多的新的观影体验,不知是自己成长了,还是影片给了这样的思考。故事里的菜头和阿文都是全新的,没别描写过的人物,是在千万人海里找到的新的灵魂。菜头为了阿和,切掉了黑轮的手,却被阿和将所有的矛头指向自己,最后死了也只是得到阿和的一句「他一直在找我麻烦」。阿文是阿和的父亲,他从来不喜欢阿和,也从来不承认有这么一个儿子。阿和入狱,他希望儿子在狱中待到死。大儿子死后,竟然为了阿和杀了人。人生就是不断地「把握时间,掌握方向」,难过的事情总会过去,也会被遗忘,反正人生就是风风雨雨。我一直觉得人生就像是一条路,只要握紧手中的方向盘,红灯该停就停,绿灯的时候慢慢起步,稳稳地开,人生的路就会平平安安。

1小时前
  • 莱克尔博德
  • 力荐

去年就算能去金马,最佳影片也该是这个了。巫建和长得不帅,但是眼睛有邱泽味诶。

1小时前
  • 王大根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