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阿雅,徐熙娣,春夏,窦骁,毛不易,朴树,宋佳,范晓萱,李诞,白举纲,赵立新,陈学冬

导演:赵琦

 剧照

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3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4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5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6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3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4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5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6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7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8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9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0:27

详细剧情

  俯仰天地,纵察人生。十位行者,十段旅程,从非洲到极地,用世界丈量心灵维度。9月25日起每周二晚8点,腾讯视频 《奇遇人生》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长篇影评

 1 ) 她在闹,你在笑,阿雅、小s把闺蜜情过得像爱情

看了第一期,被阿雅和小s的相处方式给吸引了。小s在一旁咋咋唬唬、耍宝、开玩笑,阿雅就笑着看着她,眼神里都是包容和宠溺,有时候也被带动着一起互动,很甜。

其实阿雅和小s在国中就相识,那时候在以大小s为代表的“七仙女”组合里,阿雅排名最尾。后来工作了,阿雅依旧担任丑角,小s也总是开她玩笑,变性梗、整容之类的,脱口就来,很多时候阿雅只是选择尴尬地笑过,并没有彻底翻脸。

一般来说,女生之间的友情都是平等的,你不高兴,凭啥本小姐要让着你?你屡次开我玩笑,让我丢人,那我为啥还要倒贴和你玩儿?女孩子们的关系就是这么微妙,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瞬间拉远距离。这么一比,阿雅和小s的相处模式有点像恋人,一个闹天闹地,而另一个就岁月静好地陪着。

能够做到这样,一部分是阿雅性格好、能包容,还有一点就是她知道小s开这些玩笑只是为了节目效果,并不是出于真心的想要伤害她。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小s理解到阿雅不喜欢被开玩笑后,选择当众道歉。实里看,她们还是平等的,只不过两人选择的角色不一样罢了。

最好的闺蜜情大致也就如此了,希望不管奇遇多少次人生,每个小s都能遇到阿雅。

 2 ) 人家推我去花园,赏花木

“人家推我去花园/赏花木/听鸟儿唱歌/看到小朋友在玩游戏/我觉得很快乐。”

《奇遇人生》第四集的明星是歌手毛不易,节目里他唱了好些歌,有《消愁》,有《一荤一素》,有《兰州故事》……还有上面这一首。这首歌,由他和一个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合作。

在看这集之前,我也和毛不易、阿雅一样,以为“音乐治疗”就是我们唱歌给那些医院、养护中心的病人听,表演给他们看……却原来需要让他们参与,他们可能和我们一起合唱,可能给我们伴奏,甚至,可能写出了一首歌曲。

这节目越看我越疑惑:这些明星,《奇遇人生》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如果小S去非洲赞比亚参与保护大象可能还是很多明星功成名就之后会追求的环保公益,那春夏追风,窦骁登山——尤其是后者,都不是明星凭着一腔热情就能去完成的事。据说后面还要有一直都坚持走着自己“平凡之路”的朴树出场……我很期待看他怎么“折磨”节目组。

大家是不是看完窦骁那一集之后,都纷纷爱上了他?

第四集毛不易的合适,倒不光是他在成名前有过做护士的经历,曾经见惯生死。节目中他说,实习时,见到数百人在自己面前去世,“第一个在我面前死去的是我本人的亲生母亲”。

毛不易说,他母亲去世前最大的遗憾是他“学习又不好,挂科,又不会做饭,不会照顾自己……她的儿子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这其实是毛不易自己最大的遗憾。他那时候还没有参加选秀,进入娱乐圈,成为一个众人皆知的歌手。他那个时候无法在母亲面前证明自己的成功。

节目中,那些散落在前往台湾各处养护中心沿途或者结束了音乐治疗回到住处的细节其实特别珍贵,是剥下了明星参与节目的目的性后的真实记录。饭桌上,内向的毛不易说:“我们来聊一下台湾娱乐圈的八卦吧。”火车上,才刚出道还正冉冉上升的他聊天中也会担心自己在更新换代极快的娱乐圈被迅速淘汰。即便别人安慰他,他唱歌是特别的。

“总有一个更特别的人出现。”

只有创作,是你留给这个世界的明证,是可以证明你对这个世界有用的东西,是精神上的支撑,世俗上的成功。参与选秀的那么多人,写出《消愁》的只有一个毛不易。

所以,在廖珮岐引导那个病榻上的老爷爷将他的闲话写成歌曲,毛不易弹唱出来。这才是真正的音乐治疗。这一生,我们所努力做的不过就是被这个世界需要,仍旧还被需要。这才是支撑我们努力活下去的飨足。这才是毛不易合适这一集的原因啊!

当阿雅问起毛不易参与音乐治疗的感受,他说了四个字:“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几乎是每一期《奇遇人生》中明星都会说到的一个词。

面对被猎杀的大象,小S无能为力;面对风的缥缈与行踪不定,春夏无能为力;面对登山天气的变幻无常,窦骁无能为力;面对生老病死,毛不易无能为力……

人生就是全力以赴和无能为力所组成的,就是启程与到达,就是奇(迹)+(相)遇。

但就像坚持进行音乐治疗工作的廖珮岐、江翊仙所说,那就还是要去做啊!能改变一点,那也是改变了一点。

就像阿雅在听了毛不易说母亲认为他不成功后的安慰。阿雅不是简单反弹式地安慰,而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对他说:“她不是觉得你是个不成功的人,她只是担心你没有办法照顾自己。”

这样的安慰哪怕轻飘,也是羽毛落在水面,漾起了涟漪。

 3 ) 范晓萱:你给我的肯定,永远都不会太晚

一、因为你是范晓萱,所以“爱你爱你”,每天一遍

应阿雅录制《奇遇人生》的邀请,范晓萱来到喀纳斯,拜访了旱獭乐队,也由此和主唱旦布尔的妈妈结缘。

初次见到旦布尔的妈妈,范晓萱就显得“异常”激动,听完旦布尔妈妈唱的喀纳斯民谣,她忍不住去上前亲吻、拥抱。 后来在聚会上,旦布尔的兄弟们围着餐桌一同唱歌,旦布尔妈妈听完便撒下热泪。

范晓萱知道,妈妈是因为看到儿女们和睦幸福,很感动、很骄傲,于是又再次忍不住,去拥抱了落泪的旦布尔妈妈,还对旦布尔妈妈说:“我爱你。”

范晓萱这种外露的表达似乎让人“尴尬”。就像有人评价刘维当面唱《因为你是范晓萱》,让人觉得有些尴尬一样。

但实际上,不是这种勇敢的表达令人尴尬,而是偏内敛的东方思维,让我们习惯了羞于说爱。

而范晓萱是跟着只比自己大17岁的范妈长大的。不同于大多数母女,她们更像是闺蜜般相处。范晓萱说,“我们会对彼此说我爱你,而且是每天晚上,尤其是睡前,都会说 I love you !跟 Have a good night。”

范妈妈觉得,“我爱你”三个字对某些家庭来讲,可能太露骨了,所以许多人会转个弯换个方式,比方说“你吃饱了没?”“要穿多一点。”“我们母女相对直接许多。”

或许了解了范妈妈这种最为直接的“爱的教育”,就可以理解范晓萱与旦布尔妈妈“异常”的亲昵了吧。

二、母亲是姐姐、是朋友、是音乐的启蒙者、是勇气的来源

范晓萱的母亲名叫林智娟,年轻时也是歌星。17岁怀了小孩之后,以为生病的父亲冲喜为由,坚持结婚并生下了范晓萱。后来因为夫家不喜欢女儿,两年后便与丈夫离异,成为了一个驻场唱歌,独力养大女儿的单亲妈妈。

范妈妈给予小萱全部的关怀,也带给她音乐的熏染。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小萱,对母亲有着极强的亲昵和依赖。在音乐上的沟通与分享,也让她们能比普通母女多一份对彼此的理解和认知。

范妈妈对于范晓萱而言,是母亲,是姐妹,是朋友,更是音乐启蒙者,信仰的支撑者,是勇气的来源。

三、面对全世界的指责我都可以是赢的,但你一否定,我就全输了

范晓萱的“反叛”至今是媒体喜欢讨论的话题。

17岁,范晓萱以清纯可爱的“小魔女”形象出道,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可是她是范晓萱,是听着妈妈口中迷情的、有腔调的JAZZ长大的范晓萱,唱着“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那个可爱少女不是真正的自己。她发现这条路和自己本来计划成为创作型歌手的路岔开了。

于是她剃了光头,唱起了爵士,玩起了摇滚。她说:“大家都以为我开始转型,其实不是,我只是回到我原来的路上。”

可是她的反叛引来的,是莫大的灾难。业界认为她这是在自毁前程,公司苦口婆心地劝她:如果放弃“小魔女”形象,人气就会大跌。公众也不接受曾经的“小魔女”,变成了一个光头、纹身的叛逆者。

这些反对让范晓萱迷茫、难过,但,这都不是致命的。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亲人的不支持,才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来都是港湾一样的妈妈,这次却没有站在范晓萱这边。

就像在文革中,面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都没有倒下的老舍,却在看见家人的冷眼后,心灰意冷,走出家门,沉了太平湖。

就像那个朋友,无数次雅思考试都遭遇失败,却能越挫越勇,但因为父亲在电话里指责“你没用、你废物”,就瞬间崩溃,只想抬脚,从十七层楼上跳下去。

最为柔软的亲情,往往在这些时刻,成为最锋利的刀剑。 那个原本敢与世界为敌的范晓萱也抑郁了。她挣扎、迷茫,无数次想要自杀。

而现在,范晓萱已经看到了越过云层的晴朗,但当她看到旦布尔的妈妈会支持儿子追求音乐,再回想起自己的妈妈,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刻却不曾支持自己,所以也会感慨啊。

四、很少有家长能明白:道歉可以迟到,但不能缺席

但令人觉得温暖的是,多年以后的某一天,范妈妈特地拨通了女儿的电话,说:“我把你的一些MV啊,表演啊,把那些视频又看了一遍。妈妈想跟你说啊,你真的很棒。那个时候妈妈没有支持你,妈妈跟你说对不起。妈妈现在看,你真的很棒哦,不知道这个道歉会不会来得晚了一点。”

再次提起妈妈的这一通电话,范晓萱依然会泣不成声。 她说:“你(妈妈)给我的肯定永远不会太晚,谢谢你告诉我你对我的肯定,那个对我来讲,很重要。”

其实听到妈妈的道歉时,她心里一定是常年封闭的内心深潭,被搅动决堤的那种委屈吧。

实际上,天下的孩子都是会“记仇”的孩子,但妈妈,却不都是会道歉的妈妈。

“子女都等着父母道歉,父母却等着子女道谢”才是多数中国亲子关系的常态。

中国的多数家长都奉行着一种“打压式”的教育。

他们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候会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骄傲。”

他们在孩子出了差错时候会说:“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废物。”

孩子在父母的不认可里,变得越发自卑沉默、小心翼翼、没了主见。但可怕的是,这种变化在父母的眼中,是听话了、是懂事了。于是他们为自己的教育成果沾沾自喜。他们根本意识不到对孩子的伤害。就更不必说道歉。

前几天有一个微博热搜是#年轻人脱离了家人自己住以后#,话题内容里,有一个姑娘的故事特别戳心。

姑娘高二的时候成绩不理想,想走艺考的路,母亲反对说:“你看某某姐姐考美术,现在不也没工作。某某哥哥国美毕业的,现在开画廊,一个顾客都没有。”姑娘反驳说:“你不能拿别人的失败来评判我。” 母亲就骂道:“那就你厉害,别人都不行,就你行,我怎么没看出来,我也没觉得你画得好啊?!”

后来高考过后,母亲无意间翻到姑娘的画册,说:“你画得还真不错啊,早知道就让你去艺考了。” “早知道就让你去艺考了。”

一句轻飘飘的话,让姑娘当时就抑郁了。那背后的委屈,父母是察觉不到的吧,他们都觉得:“我当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啊。”

范妈妈的这通电话,因为太少,所以显得珍贵又温暖。 “那个时候妈妈没有支持你,妈妈跟你说对不起。妈妈现在看,你真的很棒,不知道这个道歉会不会来得晚了一点。”

这句话里面,是多少孩子等不来的父母的肯定,是多少孩子等不来的父母的道歉。

相比外界的否定,父母的否定会带给我们成倍的失落。像“根本就不该生你下来”这样随口撒气的话,父母说完可能早就忘了,但孩子却会永远记得,它会一遍遍在内心回响,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结痂,但永远不会消失。

倘若能听到爸妈那句掏心窝子的“道歉”,所有关于忘记的伪装就会被击得粉碎。可是,又有多少家长,会像范妈一样,会把这句“对不起”说出口?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有越来越多与父母意愿相背离的选择。我们理解父母的担心和反对,也理解他们的不支持。

只希望,在我们逆风前行,终于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时候,能够听到一声“你做得真好”,哪怕迟一点也没关系。

毕竟,那就是身为儿女的我们,加倍努力的全部原力啊。

 4 ) 如果国产旅行慢综都能像《奇遇人生》

听说朴树、毛不易、小S等几位明星,会与阿雅结伴,分十期去十个地方进行旅行。

我一边笑着“朴树老师是不是又没有钱了。”一边点开了第一期《奇遇人生》。

我以为是个什锦版的《花儿与青中年》,我以为几个嘉宾一起去十个地方,我以为第一期就能见到朴老师和毛老师。

结果只有S老师和雅老师,算了,一分钟的广告都看完了,退出太不划算了,将就着看看吧。

看着看着,不自觉地觉得,这个综艺有点不一样啊……

首当其冲的就是徐老师和雅老师松弛自然的状态

这种状态其实在我国这些旅行慢综艺里是很难看到的,每个人都总是一副妆容整齐、精神饱满的模样,哪怕坐了十几小时的飞机也要戴上墨镜对着镜头做出兴奋的样子挥手微笑。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在怀疑坐四个小时飞机就迷糊得眼睛聚不上焦的我是不是个废人。

而我们的徐老师,下了飞机,面对阿雅浪漫的问题:“你有没有闻到草原的气息。”风轻云淡地回:“我只能闻到汽油的味道。🙄️”;晚上在屋里铺下的功能难以言说的垫子;两个人宛如纪录频道“在非洲”主持人的朴素(索然无味)打扮;自在随意(语法不够严谨、发音也不完美、词汇也不高级,但你就是觉得她们与外国人交流的状态非常自如舒适)的英文交流。

只有不过度用力的MC,才能让观众跟着她一起放松下来。

我原以为,她们只是看看喂喂大象,举两个大象危机的数据,说两句保护大象的话,就可以结束这一期旅行了。

可是两头小象失踪的突发情况发生时,她们积极地参与到小象的寻找工作中。

屏幕前的我,跟着她们一起为走失小象担心;

看到盘旋的秃鹰心里紧了又紧;

听到Lisa说象会记得它身上发生过的可怕的事情时跟着掉眼泪;

听说小象找回来,跟着一起雀跃不已;

看到秃鹰的食物是一头刚刚被残忍猎杀的大象,又难以置信地跟着哭起来……

内容真诚催泪只是一个方面;

可怕的是另一个方面:拍摄。

整期下来,很少见到慢综艺常见的满屏花字,花字克制而恰到好处。

而最令人叫绝的,是审美巅峰的风景拍摄,绝对的纪录片水准!

大河落日,枯草荒原,遥远的夕阳下动物静静的身影和粼粼的波光。

赞比亚动物保护的工作人员,面对镜头,没有开怀大笑,没有羞涩扭捏,他们神情坦荡平静,慈悲如菩萨;他们聚集在草原上的坚定背影,像静默的山河。

跟这一幕幕让人感到自身无比渺小的壮美景色相比,我们之前常见的航拍美景美则美矣,却稍显小家子气。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之前我国那些慢综艺饱受诟病。

“抄到外壳抄不到精髓”

“买到版权买不到精髓”

打个比方,韩国爱豆的常见表达:“会展现更好的面貌给大家的。”

人家用韩语说的,我们翻译过来就这么写。

但实际上,这不是中国人说话用语的习惯。

所以当我们听到中国人用汉语说出“会把更好的面貌展现给大家的!”这样的话时,能清楚地感觉到,这个人就算不是从韩国回来,也是对韩语或者韩娱很熟悉的。

同理

韩国拍风景,拍慢综艺的心态,可能跟中国从本质上就不一样。

我是罗PD的饭,他的风景拍得总是令我心驰神往

但我在看他拍摄的综艺、风景时,我想的是:“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好的地方,有这么多看似微小的幸福,我们的人生,应该要好好地感受才行。”(你看,韩语翻译腔出来了)

看多了罗PD的景色,在看国产慢综的景色,难免就有挥之不去的熟悉感,接着,衍生出抵触。

《奇遇人生》让我豁然开朗。

古代人登高望远时说的是什么?

他们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们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们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发现了吗?

当亲身面对浩瀚的世界,壮阔的美景,中国人想的不是什么“生活里有这么多美!”

中国人想的是“世界真大我真小,小得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到底有多小!”中国人满心都是宇宙洪荒、万物有灵,根本不太想自己那点儿小破事儿!

我们两国人在对待风景的心态上可能就不一样。

所以当我们国人拍出韩式风情的风景画时,我们能迅速冷静地冷笑一声:“我知道你拍的时候心里根本不是这么想的!”

我想《奇遇人生》的导演和摄像,一定是怀着一颗对世界、对生灵的敬畏而悲悯的心,加上高超的审美和技巧,才完成了这一次国产综艺风景巅峰级拍摄。

真的,就算你不信,也求你去看看《奇遇人生》,不带对谁的偏袒,像你小时候一样,跑到电视机前,像一张白纸一样新奇地接受一个节目,试试看,然后你会发现,我夸《奇遇人生》,

那都是夸少了!!

光从风景都能感受到导演和摄像大破天的格局和厚到可怕的底蕴!!

本来应该用更加高级的,更有文化的夸法,奈何文采实在是捉襟见肘,调动不出太多有文化的词了。

但是真的很棒!!真的很棒!!!

 5 ) 朴树,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

对朴树最近的印象,是他唱《送别》时泣不成声的样子,当时慨叹,这是内心多么柔软的孩子,感受着那么真切的悲伤。

看到微博在刷朴树的真香,忍不住翻出《奇遇人生》看,从机场那一段开始,仿佛理解了,朴树的抑郁人生。

有毒的目光

他遇见阿雅,说有些后悔,后悔参加这个节目。那一刻的阿雅,平静而温和,我想正是这种不苛责的态度,让朴树慢慢放松下来,愿意去尝试一下那个他以为的世界:那个世界有很多别人的目光,有很多自己不感兴趣的应酬。而无疑整个节目看下来,就是一场见证:见证自动思维如何在纠结中慢慢融化。

朴树说,他想做真实的自己,但有时候又要礼貌,担心别人不高兴。他自己的时候走台步很潇洒,但如果这时你告诉他,你走台步很帅,走给我们看看,他反而不会走了。就像他排练的时候练得那么好,但是当真正演出时,却紧张的不行。这是因为出现了他人的目光。拉康说,每个人都期待大他者的存在,在他人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形成自己,知道自己是值得爱的还是令人讨厌的。这个目光最初是母亲,慢慢地是父亲,慢慢地是社会规则。所以,即使走上社会,你会发现,我们仍然期待别人的认可与赞赏。

理想中的他人目光是如其所是,又不是如其所是。就是妈妈看待宝宝,是充满了爱与期望的看着宝宝,宝宝心中慢慢形成,我是值得爱的,我是有希望的,但同时,妈妈的期待与爱又不是占据,即妈妈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妈妈希望的样子,这样的目光,是孩子面对接下来的世界的动力,是自我形成的雏形,即我带着妈妈的祝福按照自己的步伐去闯荡世界,而不是,我要去闯荡世界满足妈妈的愿望。一种目光是有爱,一种目光是有毒。我想,朴树感到的目光就是有毒的目光吧?他感到的世界不是他想要的世界,他想要去往的世界也不是他自己想要去的。为何他会给别人一种羞涩小男孩的感觉,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的目光对他更像是监督与束缚,而不是赞他如其所是。

我们国家对小婴儿有把尿的习惯,仿佛是历代传承下来的传统了,家人通过估量宝宝该尿尿了,就要在尿桶前把他,直到她尿出来或者身体打挺为止,这个把尿动作算结束了,而15-20分钟后,再开始新的一轮。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婴儿开始,什么时候尿尿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要在把尿的时候尽量尿出来,如果那个时候不尿,就变成了不听妈妈话的坏宝宝了。这只是所谓父母期待的一个众多例子之一,那如果婴儿从那么小开始,很多行为与意识都是被这样的行为包围呢?如果一个孩子不是乖孩子,就会失去父母的爱,他会怎么做呢?他努力的做父母期待的行为,会对自己的需要沉默,渐渐地忘记自己的需求。这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称为的“虚假自我”,我得到了别人的喜欢,不是因为我真实的样子,而是我表现出了他人希望看到的样子。有的时候朴树总会给我们一种矛盾,在成为自己还是他人眼中的自己的一种矛盾。

朴树说 ,他36岁的时候在外界看,是生了一场病,但是对于他来说,是从零岁开始成长。我想他说的这场大病就是抑郁吧。外界评价抑郁仿佛洪水猛兽,躲而不及,因为它会让人不开心,会让人消极,会让人忍不住流泪,会让人质疑为什么活着,会让人选择结束生命?可是,抑郁却让人更加真实,抑郁是把这个世界所有的外在都剥光,看着光溜溜的自己的过程,外在的财富,外在的身份,外在的期待,外在的理想,外在的爱,那一刻全都没有意义了,从自我出发,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工作?我要赚钱还是要出名?我要成为歌唱家还是成为歌者?我要找门当户对还是心之所动?一切的理所当然在这一刻都推翻了,甚至一无所有,在那个人性的最底层,我作为婴儿,不再考虑妈妈的目光,那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往何处呢?都说抑郁是让人深刻的,我想这个深刻大概就是对这些的重新思考吧?至于说,为何抑郁的人不快乐?当试图质疑这些“外在”的时候,其实是充满自责与内疚的?自责:自己没有成为那个目光中希望成为的孩子,内疚:自己要背叛这个目光成为自己。但是,他又说试图寻找自由与压抑之间的平衡,如果说自由是自在的成为自己,那么压抑就是符合他人期待的做出一些言行。我想他大概还无法完全背最初的那个目光吧?所以才要在成为自己与成为他人理想中的自己之间寻找平衡。

有毒的世界

我们常常跟抑郁的人说,多出去走走,或许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但实际上,让他主动出去走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就是很大一个坎。就像朴树坐摩托车前与坐摩托车过程中的区别。在他的心中,这个东西或许是危险的,或许是无聊的,或许是自己不喜欢的,尽管没尝试过,但天然的有种拒绝。这种拒绝来自于什么呢?

曾经做过心理分析医生的作家爱丽丝.米勒说:对待孩子,在他们的头两年中,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可以塑造他,可以占有他,教他学会好的习惯,甚至教训和惩罚他。这时教育者不必大新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也不会进行报复。但当孩子可以反抗和表达他的痛苦和气愤时,想要摆脱加在他身上的不公正时,如果他的父母不能容忍他的反应(哭喊、悲伤、愤怒),并借助目光或其他教育手段加以制止,他责备剥夺了以他的方式来做出反应,这样的孩子就学会了沉默……如果孩子必须忍受对他们的伤害、屈辱和广义的强奸而不能做出反应,那么,这些事件也就无法融入他的个性之中,情感则被压抑,对需求的表达无法得到满足,而且没有希望得到满足。这就是一种无望的状态……会使大部分人陷入精神困惑之中。

据研究显示,抑郁的人会有一些自动思维:比如说外面的世界危险的,比如自己不够好,比如自己做事很不成功等。当最初的屡次抗议总是被镇压的时候,最佳保护自己的方式无疑是沉默(即不动),就像鲍温说,当儿童面临跟母亲的分离,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抗议,第二个阶段是从抗议升级至绝望的程度——他们大哭大闹,拒绝同任何人接触——而在第三个阶段,孩子则突然完全安静下来了。他们终于以无动于衷的姿态认可了他们所处的环境。而这个在成人这里,我们会称为习得性无助。如果反抗也是那个样子,那剩下的其实是对环境的不预期的期待。就像朴树说,我不喜欢坐摩托车,我不喜欢录制节目,都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经验性的回避,与其挣扎不如留存体力,渐渐地,对外在世界不再好奇。

节目中,从朴树不给音乐人唱歌而送唱片,到后来的想主动跟大家分享一首歌,尽管看似有点不符合当时情境的歌,我们看到是一个慢慢打开的朴树。尽管觉得这个世界很危险,但经过尝试,还是找到了融入世界的方式。在这里,看到朴树内心的挣扎,让我们感到格外真实和感动,谁不是那个渴望得到表扬的孩子?谁不希望做那个父母喜欢的乖孩子?只是有些人知道自己是乖孩子,有些人不知道,有些人试图逃开成为自己,有些人在抱怨中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不想长大…….

 6 ) 人世风尘虽恶,你以轻歌消愁

1

假如这档节目是在三年前的今天播出,看到第四期,毛不易说他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看到数百个在他面前死去的病人,“第一个在我面前死去的病人,是我本人的亲生母亲”时,我想我也会颤动着肩膀,汹涌又无声地恸哭吧。

三年前,是母亲往生后的第一个秋天,那时候情绪还很不平复,用一层薄膜包裹着自己,像一只躲在蚕茧里的蛾。整个人看不得任何讲述别离的影视作品,一看,这薄膜就挣破,就沦陷,就崩溃,偏偏还又尽找一些生离死别的视频来看,放任自我沉溺。

三年后,终于能够平和地接受这件事了,淡淡地,不去翻涌起,就算在任何场合聊起她来,也轻柔得很。就像是一个对你漫长的一生来说,都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人,她先离开了自己,先离开了世界,先离开了这里,而已。已经能够语气平和、言辞舒缓甚至面带微笑地聊起她的离开,这件事了。

就像毛不易在这期《奇遇人生》里聊起他的母亲,神色平静,微笑着,没有任何翻江倒海的大幅度情绪的波澜。她已经被我们妥帖地安放在深软的心里了。

我们都已经走下去了。

2

阿雅,那个以前总是夸张闹腾的台湾女生,安静地坐在毛不易身边。

他们聊到时间。“时间是洪水猛兽”,他说。

是的,时间是兽,洪水般吞没亲近的人,将他们拉扯开、隔开,再也见不了面。但时间也是一剂良药,让分别后的人的伤口得以疗养,并不会愈合,但至少可以结疤,将泅红的血肉抚慰在硬壳之下。

毛不易身上就有这样一种结疤后的,日暮下的少年气。

说少年气,是因为我们,都没有长成一个合格的成年人模样,无法像身边大多数同龄人那样游刃有余地活着,某一部分的我们是停滞的,静默的,不再生长的,仿佛少年仍保留着尖锐、棱角、迷惘、忧伤与格格不入。

说日暮,是因为我们不够激进,不像朝阳四射那样具有攻击性,也不够有野心,永远与周遭的一切保持一种懒得融入的疏离,在这样一个追求物欲横流的当下,拥有木讷、淡漠、温和、疏离、沉静的性格,往往不被世俗价值观认为。

但人生的活法啊,谁规定只有一种呢。

所以《奇遇人生》让我们看到,人生走出原来的惯常模式,去往深山大海,去往风声象群,去往散落在繁华背面的台湾大大小小疗养院,去往“在别处”的人生。走出了时间与空间,过上一段又一段“奇遇人生”。

毛不易就这样弹起吉他,哼起歌谣,是自在如风、舒适安逸的。我们都找到自我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可以是写作,可以是绘画,可以是做手工,可以是唱歌。

尘土里那些清柔的轻歌啊,让无常的人生得到了疗愈。

3

这一期《奇遇人生》,阿雅带着毛不易辗转台湾各家疗养院,一路轻歌,给这些残障人士带去一些曾让灵魂感到欢愉的慰藉。

有一个95岁的失智老人林爷爷,陪他摇摇晃晃地唱起《甜蜜蜜》;给一个54岁的植物人做手臂复健,哼起《恰似你的温柔》;给一个92岁、长期卧床的严奶奶弹唱《兰州故事》,慰藉乡愁;帮一个躺在病榻上的老爷爷写歌,轻轻柔柔泉水般唱出来;给一个孤独的老奶奶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她口齿不清地说“爱你啊”,他回应她“我也爱你”;围桌吃饭时,他弹唱《一荤一素》,他说,那是他的母亲曾叮咛过的话,“我儿子每顿饭,得吃一个荤菜一个素菜”……

其实我们都知道,音乐,并不能治愈他们身体的疼痛,也不能阻止他们生老病死走向凋零,但至少,让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曾有过这片刻的欢愉。我猜想,当那些老人或患者大声歌唱、跟着音乐作出回应附和的时候,是真的身心放松,也是真的舔尝到生之甘饴吧。

想到我的母亲。从前的岁月啊,无论日子多么苦涩,生活多么难捱,路多么难走,但总还会有一些永夜里的微亮时刻。她会在起早贪黑做着针线活儿或家务琐事的时候,不经意地哼起一些小曲儿。都是少女时代听来学来的电视连续剧的片头片尾曲,《济公》的主题曲,《渴望》的片尾曲“好人一生平安”,邓丽君、毛阿敏、那英,都是她常哼唱起的歌手。

她在晨昏里忙碌着或者静坐着,双手不停操劳,但哼出的音乐让她的脸色照耀出柔光,她入神,陶醉,闲暇,甚至自己也没觉察到自己怎么就哼出来了。苦难的人生中仿佛也唯有此刻,可以存留一丝慰藉风尘、擦拭风霜的安逸甜美。

人生太难了,但她还是没有忘掉这些轻歌,不是吗。

其实,我们也是一样。

很久以后的毛不易,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唱着歌出道,又在另一档综艺节目唱着歌慰藉他人,轻描淡写;三年后的我,似乎也能在看喜剧片的时候开怀大笑,能去畅游异国放心吃喝地旅游,能在一些欢趣的时刻重新唱起歌来。

人世风尘恶,是的,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但能与之对抗、接纳,最终平和相处的,唯有轻歌消愁。就像《this is us》里劝慰世人的那一句,“我想也许有一天,你会变成像我这样的老人,并向一位年轻人娓娓道来,你是如何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眯起眼睛,哼起轻歌,在人世掸落一衣襟风尘,去忧消愁。哪怕,只是一点点。

 短评

如纪录片一般的综艺,追问的是人与自然到底该如何相处这种终极哲学话题…立意很高,在喧嚣的世界里敢做这么不讨好的综艺,为腾讯点赞👍

5分钟前
  • Yan
  • 力荐

太寡淡了,拍摄的内容和谈话的感悟其实有点脱节,有点强行深度的感觉

8分钟前
  • Vincent
  • 还行

偶尔看到了好的节目……报了仇似的痛快。

11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真的不要太棒了!尤其是第一集让小s来开篇,用大象做立意!

16分钟前
  • DUNKEERKE
  • 力荐

5星只给小S和她的姐妹淘。我爱小S,她是我的永远的人生灯塔。摆脱内地综艺不要再让小S和那些恶心做作鬼一起拍节目了,就让她永远和姐妹淘在一起不行吗!!!

17分钟前
  • Ricky🔆
  • 力荐

有点想吹爆窦骁这期,迄今四期以来最爱,满足了我的一切需求,看得过瘾!未知、冒险、刺激、超出负荷、遗憾、本以为登顶即胜利没想到下山也是危险重重。且完全被窦骁圈粉!这一期的过瘾,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有语言沟通的顺畅,以及窦骁不同于之前两位嘉宾的是,他是真的平时在做这件事情的人而非一个初次体验者的身份。

20分钟前
  • 任小妞
  • 推荐

首播集关于保护大象。看到大象🐘被猎杀,鼻子被抛在一边,冲击力真的很大。希望综艺少点娱乐化,多点人文关怀。

25分钟前
  • 濮渔
  • 力荐

吹捧过高,形式大于内容,“设计感”过于强烈,为了“遇见”而“遇见”,毫无人文之美。你们真不觉得整个过程都很无聊吗?

28分钟前
  • 魔都狮子头
  • 还行

终于有了一个正常的国产综艺节目了。以及小S才是保存了少女感的女明星好不好?!?!我S真美,私心打5星。

30分钟前
  • konnok
  • 力荐

讶异每期嘉宾的选角导演太对我口味了。如果说小S、范晓萱、宋佳这些我喜欢的女明星是让我看到她们深入的另一面,那春夏、朴树、毛不易这些对人生怀有阴翳和厌离之心的艺人的出现,更是让我觉得遇见同类与找到同温层。

32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因为春夏所以看了第二期 像是流水一样 很平淡也很流畅自然 虽然这期很难找到素材 但也能感受到制作团队的用心 一定会有人说不喜欢春夏,但她就是这样,脆弱而坚强着。她是粉色的花岗岩石,她是没有那么柔软的春夏。

37分钟前
  • Cyril
  • 推荐

赵琦导演是真的厉害,我才知道前四期的正确解读是要连在一起看,从开始的幼象代表新生,第二期春夏代表懵懂的青春,这一期窦骁代表向上奋斗的青壮年、阿雅代表面临抉择、稍感疲惫的中年,再到下一期毛不易体验临终关怀所代表的迟暮之期,这妥妥就是一个时间轴啊!

40分钟前
  • 长安一夜雨
  • 力荐

10年前徐熙娣说 她绝对不出台湾 就想在家呆着 看到大怂逼变得这么勇敢 鼓起勇气去改变世界 真好啊

44分钟前
  • icy在游水
  • 推荐

难得看到这么安安静静说事的综艺,没有花字特效和尴尬的鬼畜

47分钟前
  • Particle
  • 推荐

吃饭时随便看的,完全没想到这么好,像只是个人剪辑的非洲纪录片,阿雅和小s在里面的状态相当放松又舒服,看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想认识瑞秋也想去大象孤儿院。

52分钟前
  • cassarino
  • 力荐

这才是真正的高水准,高规格,良心制作的综艺节目!不愧是赵琦亲自挂帅的节目内容,没有脚本纯靠外界环境挤压艺人释放真实情感!不愧是孙少光担当摄影指导,每一帧画面构图都美到炸裂!整整50几分钟,每一秒都在说着两个字“牛逼”!

57分钟前
  • 万万先生
  • 力荐

安静地呈现,有万钧之力。

1小时前
  • sex_robot
  • 力荐

喜欢镜头,美又有温度。

1小时前
  • 鹅大仙
  • 推荐

春夏太可爱啦why not? you're young, you could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太会鼓励人了吧 非常好看 我找回了看旅游卫视的感觉

1小时前
  • .
  • 推荐

非常感动。想起多年来对阿雅和S的印象都是S常常在康熙嘲笑阿雅是男的,印象中这对好友只要同台出现,从来就不缺什么笑料。不料多年后的今天她们一起出现在一个综艺节目却完全没有在搞笑,收起了年少时的活泼和直爽,却多了一份沉稳和真情流露。很难得的一档综艺,能沉得住气,去探寻生命,情感。最后,愿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1小时前
  • 高达君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