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

剧情片韩国1999

主演:薛景求  文素丽  金汝珍  徐情  高瑞熙  李代延  金敬益  金仁权  

导演:李沧东

 剧照

薄荷糖 剧照 NO.1薄荷糖 剧照 NO.2薄荷糖 剧照 NO.3薄荷糖 剧照 NO.4薄荷糖 剧照 NO.5薄荷糖 剧照 NO.6薄荷糖 剧照 NO.13薄荷糖 剧照 NO.14薄荷糖 剧照 NO.15薄荷糖 剧照 NO.16薄荷糖 剧照 NO.17薄荷糖 剧照 NO.18薄荷糖 剧照 NO.19薄荷糖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9

详细剧情

  1999年春天,对生活绝望的中年男子金永浩(薛景求饰),落魄地参与了同学会,他神经质般哭叫,并在高架桥上面对迎面而来的火车嘶喊:我要回去!  火车带着记忆倒走,三天前的金永浩已然崩溃,欲寻了断,但是被神秘人物叫去见一个人;再之后是1994年,他生活放荡,对妻子(金丽珍饰)冷若冰霜又出手大打;1987年身为警察的他,手段凶悍;1984年、1980年一直到1978年,直到第7个片段通过初恋情人(文素利饰)以及“薄荷糖”这一点题信物,影片才给出是什么碾压过主人公的生命,粉碎其美好的答案。

 长篇影评

 1 ) 一颗中国的薄荷糖

陈教授
    
   “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种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高考考完,高出录取分数线两分,冒险填的中国农业大学。结果被退档,然后调剂到了**大学。阴差阳错地学了国际贸易专业。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对学业和大学生活从一开始就没心没肺,漠然麻木。有一次和初中一个要好的女生聊天,聊到理想,她说她的理想是写电影剧本。我说我的理想是没理想,她说我没志气,我追问她写剧本要写什么,她却半天没能说出话来。
    我们这个国贸专业本来就是学校扩招硬生生增加的所谓将来好就业的专业。其实说白了为的是学校能赚更多的钱。
    既然这个时代都没心没肺,我为什么不能没心没肺?谈到理想,失去历史纽带的我们这一代,成长在全球化和商品经济迅速控制整个中国的我们,还有类似于海子顾城那样的困惑和理想么?我亲爱的导演朋友?对于我而言,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或许预示着理想在中国的消亡,至少是大部分的消亡。

    对授课的老师,我几乎没什么印象。因为我去上的课本来就不多,即使有,估计也没怎么抬头。直到某一天睡眼惺忪中醒来发现了我们学校还有陈教授这么一个人。那一堂课,我醒来那一刻刚好赶上他的1988年。


    1988年,邓丽君的歌声已经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流行了好几年。三十而立的陈教授,不,那时候他还不是教授。三十岁的小陈结婚生子。有头脑而且生性爱冒险的他嗅到了即将改变全中国人民命运的一股蠢蠢欲动的气流。事实上如小陈隐约感觉的一样,那一年,证劵市场筹备拉开序幕。那些勇于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的确迎来了他们的时代。小陈心底里一颗狂妄的种子开始萌发。
    1990年,小陈南下深圳,在这个最初迎接世界的中国国土上开始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打拼。在同乡的帮助下,小陈打通了一些关系,把名字注册在一家外贸企业名下,自己开始搞起了外贸。头脑灵活的小陈独辟蹊径,卖日本人甜菜渣,给日本当饲料用。放在过去,中国人死都没想到甜菜渣也能赚钱,而且是赚大钱。
    从1990年开始,一到春节,小陈就大包小包地往家里带东西,手表,手机,电脑,能买的全买上了。到1995年,小陈已经买好了三套商品房。
    这是疯狂的5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5年,小陈的肚子慢慢凸起来,7岁的女儿穿上了商场里最贵的童装,上了家乡最好的一所小学,小陈开着新买的本田去小学接女儿,女儿却胆怯地不敢上车,她对她的父亲,感觉还很陌生。
    对文化大革命,反右派等历史事件还有些印象的小陈知道那种能瞬间左右人的命运的力量,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斗转星移,那只改变个人际遇的命运之手还是伸向了他。它悄然地入侵。无形的迅速拿走了一切。



    1997年,泰铢危机爆发并波及整个东南亚,各国汇率屡创历史新低,股市持续下跌。在汇率制度变动下,东南亚货币汇率屡创历史新低,同时受货币汇率下跌影响,东南亚各国股市狂泻不止。10月17日,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坚守了近四个月后,台湾放弃与美元挂钩,宣布自由浮动,导致台湾汇市和台湾股市重挫。10月20日至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就从13601点跌破1万点大关,跌幅达33.4%。
    猝不及防,小陈相识的一个好友在香港破产,破产第二天便在自家阳台上跳楼自杀。来不及悲伤感叹,小陈对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只能是崩溃二字形容。
    进入11月份,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韩国和日本。日本山一证券因1065亿日元的外汇亏损和1583亿日元的证券交易亏损,于11月24日宣布倒闭,东京股市大幅下跌,亚洲金融风暴蔓延至日本。


    1998年,卖甜菜渣给日本的小陈在一周内亏了200多万。
    保险公司开始找上门来找他索赔。索赔的人来到小陈的办公室,办公室杂乱不堪,不见了秘书,小陈呆坐在原本舒服的老板椅上。一周来已经消瘦了很多的小陈面如菜色,眼神呆滞,说不出话来。此时的他,已经一分钱也没有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那三套商品房。可是小陈残留的最后的那点倔劲还在。他盘算着怎么样不用把房子抵押出去。如果这三套房子没了,那他就真的是什么也没有了。
    按照法律,只要有相关法律证明他没有任何可抵押资产,就不用还了。精明的小陈还是想到了办法,他把房子的所有权划到了他老婆,还有老婆的哥哥和妹妹名下。然后回到家乡和老婆“假”离婚。离婚申请书上写着无任何可分资产,当离婚证上戳下章子的那一刻,小陈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就这样,一场浩劫没有彻底打垮小陈,小陈回到家乡,开始在家乡寻找机会。他不甘心就这么被打败。
    艰苦地过去了一年,一天小陈疲惫地回到“家”里,当小陈拿出钥匙开门的时候发现钥匙已经插不进去钥匙孔了。他心里咯噔了一下,打电话到一门之隔的家中,回应他的是妻子冷冰冰却理直气壮的回答:“我们已经离婚一年了,现在这里不是你家了。”
    妻子挂下话筒,小陈歇斯底里地用脚踢门,嚎叫,哭泣。当年一夜之间亏掉100万的时候小陈都没有哭,此刻却绝望地哭了。他没想到,时代改变了他,同样也改变了妻子的心。在金融风暴席卷市场的时候在更早的时候金钱也席卷了女人的心。更加席卷了爱情、道德、甚至是人的良心。



    小陈踉踉跄跄地走出居住的小区,在一家破旧空旷的仓库呆了一晚上。那一夜的月亮偏偏异常明亮,透过窗户投射到小陈的身上,泪珠掉下,滴在小陈的大腿上,裤子上湿了一片。透过裤子,浸到皮肤。是彻骨地寒冷。那一刻,小陈想到了死。
    第二天天亮,小陈一夜无眠,他像发了狂的野兽,从仓库奔了出去。他在街口的一家小超市买了一把程亮的菜刀。
    守在小区树丛中的小陈已经不是小陈,是一只豹子,是一只狮子,眼睛里发出已经不只是用仇恨那样简单的词语可以形容的目光。
    当他的女人,曾经的爱人,准确的说是前妻出现的时候,他几乎就要冲出来,而就在他拔刀的那一刻他看见了自己的女儿。女儿穿着一袭鲜艳的红衣,就在她母亲的身后。
    那只丧失了理智的豹子退了回去。泪水再次涌了出来。
    就是那一团鲜艳的跳动的红色,小陈反映过来自己还是一个人。他还有斗下去的理由,那就是他的女儿,他的血肉。
    那一天,小陈窘迫地找到自己的老同学借了点钱,来到火车站,踏上了新的旅程。
    他来到了**大学的这座北方城市,回到自己曾经就读的大学,考上了博士。然后教书,遇上了我们这群学生。

    我打量陈教授,五十岁的他完全看不出来年龄。他比一般的大学老师穿着要考究,一件精致的衬衣,领子立得笔直。
    
   “不过是从头再来”陈教授说这话的时候面带微笑,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语调,下课铃响了,陈教授就像刚刚讲完一个报纸上看来的故事一般,夹着公文包出了教室。班上的女学生已经哭成了泪人儿。
   

    这三十年改变中国的是什么。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样的口号之下中国国民个体是怎么样的命运。时代下的人,具体是怎么过的?时代是怎样操纵人的,答案就在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子里。

 2 ) 最平淡的野花也能启发,最深沉的思绪眼泪所不能表达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这是我写的,关于李沧东,《薄荷糖》这部电影的第三篇评论。

说是评论,不如说,仅仅是感想。

这三篇评论,都不是写给媒体的,而是发表在BBS、博客,和我的公众号号上(前两篇也收录在《身不在场》)。

它们虽然是公开的,却是我的私人感受。

写第一篇时,我不到20岁。写第二篇时,我24岁

如今,我走到35岁的人生关卡。

我还是那个我,电影还是那部电影,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就像观众在一开始就知道主人公的结局。关注的地方,似乎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一次,我更多的,是卷入了《薄荷糖》与其他电影的情绪关联。

比如主人公去追捕大学生,他哭丧着,和同样落了队的战友说,靴子灌满了水,真的跑不动了。他就那么在铁轨上摔倒,坐下了。你就突然想到,难怪在之前的电影,在他之后的人生,他的脚,就时不时会突然崴上那么一下。每每遇到天气变化的风湿痛关节炎病人,他们的身体,会有预先的感知。感知的存在,提醒着将来的事,又更多是过去的病因,反复在纠缠困扰。

电影表现这一幕,主人公虽然穿军装,别钢盔,踩高靴,但从整装出发那一刻开始,他始终表现得更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一名不合格的军人,就像他黑洞洞枪口对准的,是同样不知所措,在赶夜路的女学生。

我想,你可以认为在这个地方,《薄荷糖》是像《美国往事》,主人公只是一个温柔、腼腆、喜欢河滩上小花、想拥有一台照相机的年轻人。电影呢,就是一个在人生路上绊倒,摔了一跤,再怎么爬也爬不起来的韩国悲剧。

主人公在几个人生年份里,也会反复对着镜子。他看着自己,像看一头野兽,看一个陌生人,那何尝不是《出租车司机》里,越战创伤的罗伯特德尼罗,就差在那头上,抽出来两支圆锥小角。

还有火车过隧道,花好人退,一切都在倒回,总感觉是李沧东看过侯孝贤《恋恋风尘》之后的灵感。一封信,夹带一颗薄荷糖,最后装得满满的一罐子。年轻女工表达爱意的方式,能呈给心爱之人的信物,也只是一粒又一粒,纯白,气味常新,能瞬间唤起清醒记忆的薄荷糖。就像《恋恋风尘》中,阿云买了一千多个信封和一千多张邮票,给阿远寄信。这是吴念真的真实故事,初恋情人叫阿真,他就起笔名:吴念真。

李沧东并没有告诉观众,这对年轻人到底拥有什么样子的深厚感情,山盟海誓还是铁骨柔情,令女方在临死前,还想着见初恋一面。她曾带着一些不安,还有羞赧的神色说,他的手很丑,但很温柔。他却装作坏人的模样,把手放在了另一个姑娘的大腿上摩挲,上下其手,完成了恶犬和魔鬼的变身。

爱情,一件过于戏剧的事情,李沧东却没有告知观众原因。

正如死。死是那么残酷的一件事,泰国电影《死于明日》电影行进的每秒钟,世界上都有人在死去,却很少有人会想去认真了解,到底有什么东西,在一个人的生命里狠狠践踏而过。

从主人公所作所为的许多事来看,他也是个人渣,暴力狂。愈懦弱,愈疯狂。他在韩国社会中,变换着自己扮演的角色,最后万劫不复,一无所有。

映后李沧东现场解释说,他是仿照普鲁斯特小说《追寻逝去的时光》的文学性(即玛德莲蛋糕,象征着生活记忆),以日常生活中太容易被忽略的事物,即薄荷糖,透过日常细碎,呈现角色的愤怒或悲伤,领悟感受那句“人生是美好的?”——一句来自他人日记的话,像是设问、追问,不断的反问。

无论是火车、照相机、薄荷糖、自行车、合唱歌曲,还是电视新闻,它们都以毫不起眼的方式,出现在了主人公的生命之中。这个崩溃自毁的主人公,他身体里的东西,早已慢慢死去。他渴望回到过去,让一切不要开始。他想回去,追寻旧时光。

诗人华兹华斯写道:

对于我,最平淡的野花也能启发,最深沉的思绪眼泪所不能表达。

玛德莲蛋糕: 普鲁斯特著名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如卷一《在斯万家那边》)中,玛德莲蛋糕或称“小玛德莲蛋糕”多次在文中出现。玛德莲蛋糕混合在椴树茶中的味道使“叙述者——我”回忆到自己的童年,因而成为青年马塞尔开始努力找回失去的时光并促成写作的催化剂。因此,玛德莲蛋糕也渐渐具有代表普鲁斯特(及其作品)与意识流小说含义的重要符号(标示)与象征物。

请回答2019

 3 ) 多抓鱼

李沧东用了太多的火车和镜子,能出现的地方就不放过。不同段落之间的关键词、标志物,延续呼应处理得极好。犯人、男人和女人赤裸的身体(人体的纯洁和被玷污,主要是后者),收音机里关于独裁者全斗焕的新闻(关注民主化进程),《薄荷糖》充满了大量可供分析的素材。 用手指比划出镜头时的虚焦对焦,只能说李沧东太会抓人了。 《绿鱼》里的韩石圭,《薄荷糖》里的薛景求,两个角色都是退伍之后慢慢被生活所毁灭。概括下,一个跟不上时代无所适从,一个失手铸成大错逃脱不得。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本性美好,天性善良,但易碎(被军靴重重踩过的薄荷糖)。一个卷入黑道,一个进入警局,正与反没有对错,因为呈现的只有同样的结果。 后面有人问到一个结尾的问题,永浩为什么哭?真要说起来也就是个开放的结尾,没有标准答案。我的第一个玩笑解释是对着阳光不会刺眼么,当然要流泪。不过看出主人公情感丰富、敏感脆弱却也不是难事,尤其是看过《绿鱼》,那位一头载倒在女人的爱和大哥的情里的傻小弟,人物还是有相似之处。再扯远点,“小旅馆”里女人安慰永浩的方式甚至与《绿鱼》某个场景出奇的像。 按alty说的,他选择不极端、相对麻木,属于正常人的处理手段和生存方式,完全可以掩埋住内心的罪恶。你看其他的钢盔士兵,其他的暴力警察,总不至于像他那样自寻苦恼。 然而光州事件的影响是持续的,永浩还是被光州事件给摧毁了。他变得残暴,犯人之后继而是家人,然后是自己(中间他踢狗的片段,连动物都不放过)。他列了一堆可恨的人,最后是自己。主人公承担了一种社会与历史所带来的错,这不是大与小的矛盾,通俗的说总要有人来承担,所以他不相信祷告(又见信教),有着洗不脱的罪恶。 绕回来,他为什么哭。老外天真地想,只有他走出围坐的聚会,文素利没跟出来,他所以哭。拜托,他一没回头二没有面带遗憾,只是轻触小花(野花?中间一段K歌出现了歌词关联)。与开头相比,就是普通寻常不过的想离开下。对《薄荷糖》全片,美好是短暂的,人生是痛苦的。只有1979年这段,对主人公的人生来说才是干净的。如果明白有人会由于太高兴或太幸福甚至是一阵风吹过都想哭,那解释起来就方便多了。 之前薛景求与文素利的对话很意外,第一遍完全不记得。可以用来解释首尾河边沙滩、铁路桥下的设置,也可以来解释落泪原因。 他们那段对话,想说的就是法语的Déjà-vu呢,惭愧的是那会不知道怎么读,似曾相识。仿佛来到过这片地方,这水与山,花与草——对观众亦是一种暗示,开头就见过了。主人公这么说只是心情表述,加上歌里唱的“我该怎么办”(潜台词是以后再也不会有了),足以让他在独自离开人群后落泪(粗心的、屏幕小点估计还看不出来)。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555665/

 4 ) 午夜里的薄荷糖

    普通人即是小人物,完整的二十年,主人公金永浩一生平凡的生活,因为某些致命的变故,无法回首。生命毁灭的那一瞬间,永浩又哭又笑地走上高架桥的铁轨,对着迎面而来的火车疾呼:我要回去。画面在他张嘴呼喊而显得痛苦抽搐的一瞬间定格。之后火车倒走带着时间驶回过去。在凄凉的记忆中,《薄荷糖》追述着过去。主人公金永浩在片子开始给人印象是精神紊乱而且脾气暴躁,但是对于他何苦自杀难免产生疑问。时间回到三天前、雨夜里,原来他早已准备自杀,但一神秘男子突然找到他,说曾经的初恋情人临死前要见他一面,……。

    韩国影片《薄荷糖》(Peppermint Candy)是一部有关时间的电影,讲述着时间如何将一个人的生命毁灭。导演李沧东善于用秀美的画面去描绘小人物或者是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这不论是在《绿洲》,或者是《薄荷糖》,都有很深的个人痕迹在里面。《薄荷糖》里,他让时间去毁灭了一个普通人的生命,电影以1999年为基点,1994年、1987年、1984年、1980年,最后是1979年。

    如果说《薄荷糖》勾画的是韩国近20年来的社会变动,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在光州事件上,这一点是值得思索的,也是李沧东的过人之处。比较于国人的伤痕文学,韩国并没有那么多历史素材。当然,光州事件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于是,2002年世界杯韩国人庆贺胜利,光州主场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国内媒体做节目的时候不忘点燃一下往事的烛火,指出韩国的年轻人早已忘记了二十年前的历史,他们根本不知道光州曾经遭受过的苦难,而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民族不是一个真正让人敬佩的民族,隐晦言语中显有讽刺韩国人世界杯的优异表现。

    当时有些庆幸的心理,似乎我们的此类反思作品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而其实,真正的禁区领域根本没有人去碰触。没有服兵役时遭遇光州事件,错杀了那个无辜少女,金永浩往后的生活可以减少些愧责,但是那些被践踏而过的薄荷糖散落一地,长官毫无人情的斥责,人性遭受的磨难,正是这段当兵入伍的生活以及在军营里的种种遭遇激起了永浩人性深处的暴力与罪恶,令他因为沉缅其中、无法自拔。

    永浩曾经纯洁的灵魂被光州事件的打击腐蚀了,他的性情却有仅存的善意,于是他有点意外地拒绝了初恋女友。如果他这份善意也可以最终消失话,那他也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但是让人揪心的是他忘却不了这段感情,在割舍中一次次的沦丧:对犯人的残暴,对妻子的不负责任,对家庭的无牵挂,对自己的仇恨。于是当生意破产、与妻子离婚后,他必然而然地走上了毁灭的道路,而这一切都是当初无形的手一步步拖扯着他陷进去的。
    一个曾经年轻善良的生命就那样远去。把个人的毁灭归究为无形的历史,其实也是种故作的夸大,但历史在引导个人或者说侵害生命上的影响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没有光州事件,永浩作为一个自我毁灭的牺牲品是不值得珍惜,至多是个自暴自弃的典型,但是正因为以军人的身份错杀了一条无辜的生命,引发的愧疚和往后点燃的暴力火种,才是他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

    暴躁和反复无常,都是他本质里罪恶的一面。薄荷糖本不过是一时清凉,并不能口气常新。再唯美的初恋,换来的也只是一段孤独的回忆。对于永浩这样摇摆不定的人物,《薄荷糖》刻画得相当深入。永浩并不是故意去伤害着顺任,而是因为太爱她不能够去伤害。这份残存的善意直接让他难以生存,他选择了新的感情,但是却背叛着自己的内心,他不愿去碰触着过去的伤口,又伤害着现在的家人。
    题外不得不感慨个人的力量在历史前面是多少的渺小,当一个人无法去抵御着时代环境的影响,他只能被同化,因为他已经遭受到感染。永浩的悲哀更在于这是一种自我的毁灭,周围影响只是一个起因,至于实质的理由,估计是自我性格的缺陷。平铺的故事和直白的倒叙,多少使得故事有几分沉闷。而且故事还要倒着在自己脑海里剪辑,反复看了好几次才一并看完。比较于李沧东后一部作品《绿洲》里的畸恋,《薄荷糖》所能引发的群体哀悼容易接受多。20年的变化,对于一个平凡的小市民,入伍、当警察、结婚、创业、破产、自杀,并不是处于一种个人生存的边缘状态,而是群体的时代记忆。

    1979年郊游,永浩离开了朋友们,一个人静静看着天空,流下了泪水。这个故意的痕迹是否告诉我们他之后20年痛苦的由来,面对一片同样的蓝天,永浩却无法抵挡着阳光的刺眼。这样的刺眼就像内心深处抹平不了的伤痕。

    那之前,永浩的朋友们一堆人围坐着,弹吉他唱歌,歌词是这样的:
    
    我该怎么办呢,你抛下我的话
    不行,真的不行,请你不要离开我,有什么无法告诉我的苦衷吗
    曾那样亲切的你,曾那样温柔的你,怎么能那么无情
    无法相信,你会舍我而去
    我不要信,你跟我说再见

    在歌曲里,是谁抛弃了谁?年轻人的离别。道不完的哀叹、唱不尽的情意谁短长。时间抛弃了他们,如果时光倒流几年或者提前开始,谁也不应该离开谁,温存的话语其实都是虚伪的幻觉,也许最真实的只是曾经的感动,就像那薄荷糖入口的一阵清凉。看着这些深情的歌词,总是想起永浩在那个雨夜里的小旅馆,和偶遇的女人偎依在一起。

    他说:他看着窗外的落雨,心爱的她在看;听着雨水的滴答声,顺任也在聆听。几番劝言,永浩突然觉得身边人已是顺任,于是颤抖地呼唤着爱人的名字,失声痛哭,泪水如注。身旁女人,也一道声泪俱下。窗外,依然是无眠夜雨。淅沥哗啦。

 5 ) 人生是美丽的

上个月奉俊昊上了新片,兴冲冲的跑到电影院去看了。朋友问起这个片子怎么样,我说还行,挺不错。其实心里是挺失望的。即使是十年前的《杀人回忆》五年前的《母亲》,奉俊昊都让我久久的不能沉默。《雪国列车》确实很不错,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特殊的感觉,可能是一个从不在意关于政治的东西的人不太懂得欣赏的片子。

又想起了那些韩国片,无论是拍爱情的,亲情的,悬疑的,总有那么几部让人心不塞的片子。我反复看了最多遍的,是李沧东99年的《薄荷糖》。

《薄荷糖》其实是并不复杂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男人的一生,从美满,到绝望,最后像海子一样,在火车轨上结束了自己的性命。《活着》说的也是人的故事,但韩国人做事真的充满情调,《活着》的赤裸裸的悲剧让人心头沉重,《薄荷糖》用的是段落倒叙叙事,开头便是男主角金永浩参加同学聚会后失落的走上火车轨道,冲着驶来的火车大喊的镜头。火车带走了他的性命,仍要驶到目的地。之后的七个片段,火车开始倒行,就像《返老还童》里的钟一样,我看到了金永浩缓慢的一生。

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乱叙的片子,和《低俗小说》不一样的是,这样的叙事带来的不是惊喜,是深刻。金永浩,李沧东在影片里把它朔造得及其分裂,温柔粗暴,浓烈孤僻,敏感又单纯。我们看到的不是编剧或者导演写出的这个人的未来,而是他早就存在的,就在我们身旁的人的前生。噢,有时会恍然大悟,原来我变成今天这样,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呢,环境,人,还是社会。在第一段里,失魂落魄的金永浩花光所有积蓄买了一把手枪,本想自杀,但始终下不了手。他在漏雨的房间里看着手枪痴痴的笑,这样死去太不值得了,他这样想,一定要从毁掉了他人生中的人之间选一个,杀了他,再共赴黄泉。但那个人到底是谁呢?是让他的血汗钱变成废纸的证劵公司的职员么?还是那些谋取暴利的高利贷,又或者是骗了自己所有信誉与投资的合伙人?还有给自己带过帽子的离了婚的老婆。天,毁了人生的人真是太多了,到底杀谁才好。

最终还是只杀死了自己。从1979年到1999年。二十年里,可以看到年轻时服兵役的金永浩,参加作战慌乱不已的金永浩,刚入警队威风四面的金永浩,辞职经商满面假笑的金永浩,抓奸在床时愤怒的金永浩,与职员出轨时轻浮的金永浩。或许就这么简单,也这么像阿甘,韩国的历史也随着金永浩的命运跌宕起伏着。79年“汉城之春”,金永浩与夜校同学郊游,1980年光州事件金永浩应征入伍。87年汉城改宪大游行,拷打追捕异议人士,一边扇着嫌犯的耳光,一边温柔的询问:“不好受吧?”,88年汉城奥运会,全斗焕下台,金永浩开始准备辞职经商,97年亚洲金融风暴,金永浩最终破产,落魄街头。99年,夜校同学二十周年聚会,金永浩在聚会上默默的走上火车轨,冲着四周大喊大叫。火车撞向他那一刻,他对着镜头的台词是“我要回去”

关于片名,薄荷糖是片子里的一个道具,金永浩在服兵役时,初恋女友在糖厂上班,在每封信中都会寄一颗给他,金永浩为了收藏这些糖,挨了教官不少揍。后来因为光州事件里一个小姑娘的死亡,他却拒绝了初恋女友,也可能是金永浩原本美满生活的转折。最后金永浩自杀前见到了这个初恋女友,女友已经结婚并有了孩子,但

却因病瘫痪在床,不久人世。金永浩将薄荷糖递给已说不出话睁不开眼的初恋女友,轻轻的述说了当年薄荷糖对他的意义。但后来已然全无意义了。金永浩在与自己公司的小职员偷情时,职员要喂他吃薄荷糖,金永浩却用很嫌弃的表情拒绝了,不过最后还是吃下去,也不知有没有想起什么。薄荷糖总是清凉的,对暴躁的心,也是能安抚一会的吧。

影片的结尾,1979年春,郊游的人们在草地上唱着歌,金永浩拿到了初恋的第一颗薄荷糖,然后人们围着圈坐下来,开始唱歌。

一首77年的歌,歌名是나 어떡해(我该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呢,你抛下我的话

不行,真的不行,请你不要离开我,有什么无法告诉我的苦衷吗

曾那样亲切的你,曾那样温柔的你,怎么能那么无情

无法相信,你会舍我而去 我不要信,你跟我说再见



金永浩走到一旁躺下,在群山里又落泪了。

 

虽然你还是抛下了,但我还要继续生活。

就像是片里第三段的幕起:

“一九九四年夏,人生是美丽的”

allen gao

14.4.4

 6 ) 我是颤抖着点的三星,如果可以我想给一星

我看完电影,很无奈的问推荐的人,问毛好看?
严谨倒叙,类型化的倒退的火车片段穿插。
因为男主角错杀了一个生命,所以他就拒绝了美好的初恋。用此来自暴自弃?发泄心中的愤怒和悲凉?
并且娶一个不爱的女人,拖沓过生活,滥交,残暴?毁了自己还得再多拖几个人?
我还是不懂,为毛好看?

我在漫长的倒叙里等了又等,我不懂他为毛会自杀,要是他真的决意堕落,他完全有扭曲的心和手段,再战人间!
如果他真的纯真像倒叙到结尾对着一朵花落泪的程度,他就应该在误杀那少女的时候就饮弹自绝。
偏偏又苟且偷生,偏偏又不善待那么丰盛的生命时光……
开篇说的对,他确实想回去。干的事太二逼,每一件。

推荐我的人说,你不懂那细腻的感情和脆弱的心灵。
我主要是觉得这样自怨自艾的苟且,太令人愤怒了,这种懦弱是对自己的自私和别人的摧残。
我说如果我是男主角,我肯定每一个选择都跟他截然不同。

当然,人大多时候是这样的,做了婊子又想立牌坊。
而主角就被命运强奸了一次,于是就开始做妓女,后来还当妈妈桑,当得还有模有样。最后可能因为妓院破产,所以成了乞丐。
这样的人格,实在令人不齿。遭遇除了第一次被强,剩下的有什么值得同情的??
而电影就拍了这样一个故事。如论他手法细腻还是别的什么,不求他弘扬什么真善美,但是总得说点有意思的……看一个二逼自残并且残别人……真的就那么有意思么?

 短评

痛苦像刀一样残暴冰冷,一刀刀狠狠捅在你的心上,捅在你的肉上,捅得你一次又一次趔趄蜷伏下去无法起身。有的人因所经受的痛苦逐渐慈悲,有的人则被痛苦教训成一条恶狗或变异为一撮病毒。有的人在凌虐之下与上帝决裂,有的人最终妥协与生活和解.李沧东借金永浩之口一遍遍质问:你,真的觉得,人生美好吗?

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幻肢:失去四肢的人所产生的幻觉,就像失去的四肢依然附着在躯干上。——这便是李沧东的无情之处,那些永久的残缺,是哪怕倒带放送都无法追回的。残忍的是时间,也是自我。

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结尾时男主人公那张对着春光流下幸福的泪水的脸,有一种在记忆中未曾微弱下来的光泽感。因为之前有太多罪恶与创伤已经被剥离过了。像一株老笋,把坚韧枯皮一层一层地剥,直到剩下最里面的那颗新芽。它明亮脆弱得近乎像一束光芒。它是电影终结时的那张脸。

8分钟前
  • JulyChan
  • 还行

李沧东,你是位真正的诗人

11分钟前
  • 枯川满
  • 力荐

5.0 我覺得李滄東的幾部電影裡面這一部是最好的一開始我認為綠洲更棒 但實際上卻是這部最感動我 向後跑的人 向前進的火車 後退的時間 所有細節,將結局推向一個點。

15分钟前
  • 大佑
  • 力荐

用一个人的一生反映韩国近代社会二十年的变迁。薛景求真是个好演员,看得人撕心裂肺的,一段段倒叙不觉得老套反而格外难受。人的命运到底会不会因为一个瞬间而彻底改变呢,就像火车轨道的岔路?终于看到对胃口的韩片了,整体的文学气质真是必须赞

1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重看#我的人生是怎样一步一步毁灭的。倒叙式结构并非全然刻意炫技,而是一种深挖的悬疑,一定会有深层的病因导致从根子里朽烂,于是在叙事闭合回环处看到政治气候与体制钳固是如何将一个曾充满理想和纯真的鲜活个体碾磨到腐烂破灭,「薄荷糖」见证了整个人生走向最黑深处;更是韩国二十年间的编年史,隐约可见某种暴戾自毁式的国民情绪,个人在时代车轮被碾成齑粉,光/州事件的延宕回声穿越了历史的迷障。哭惨的两幕:来到她的家乡,经历同一场雨,以她之名呼唤着身旁的陌生人,用破碎的悔意和怀念埋葬自己;青春作伴的野餐,他们满怀憧憬着仰望天空,“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倒叙真是一种悲伤的结构。

27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极好的文本,极好的表演。李沧东对于男权社会有着极为精准透彻的拆解。“薄荷糖”既是指代又是比喻,也许每个男性在踏入社会之前都是一颗清新的薄荷糖,但是进入社会后,也就是影片中薄荷糖从饭盒里掉落、被踩碎开始,男性最终在男权机器的塑造下终于成了男权社会所定义的“男人”——成了手上的一把屎。李沧东把男权机器的塑形分为了三个阶段:军中的权力霸凌、政府的特权享受、资本的私有物化,三阶段过后,男性彻底与男权社会结为一体。亚洲金融风暴的来袭,既是对男权社会的打击,亦是对连为一体的男性个体的摧毁。回过头来才终于意识到自己从一颗薄荷糖变成了一坨屎的男人,身在男权秩序之中但毫无反抗之力,最终祈求于时间的怜悯,于是有了《薄荷糖》,不如说影片本身就是一种忏悔式的想象。

32分钟前
  • 唉唉唉德华
  • 力荐

4.5。相比看《芳华》的我们,我觉得还是看《薄荷糖》的他们会更幸福一点。伤口谁都有,但有人在释放中留下伤痕,有人扭捏着整出了疤。(21.1.12追加:有关“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后知后觉”。)

33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感觉如《诗》,李沧东的特质也很明显。 七个片段,男人的一生。我们是如何一点点丢掉善良和本真,如何一点点学着面对残忍和残忍。 那一刻,是长大。已经成人何其悲哀的现实。

36分钟前
  • Mmm
  • 推荐

1.他是多么温柔的一个人啊,温柔到不愿自己沾上血腥和污秽的手染指于她,温柔到会因为美好的心情而落泪;2.什么人生啊、爱情啊,通通在铁轨上被碾得粉碎;3.后半程看得好压抑,男主演技太厉害;4.洒落的薄荷糖,被士兵踩碎,那或许也是我心碎的声音。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无论是从体量上还是内容上讲,大概都是韩国的霸王别姬吧。结构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如果完全正叙倒也可以,但就是缺了这种“揭示”的味道。谁能想到层层性格外壳被剥离之后,里面竟然是那么鲜活、那么纯洁、那么善良的一颗跳动的心脏!如果警察政府把人变成魔,经济又把人变成鬼,那么什么能让人成为人呢

41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李沧东代表作。影片展现了一个纯真善良的文艺青年由于社会的戕害和性格弱点堕落至暴虐冷漠并走向毁灭的过程。横跨20年的纯倒叙片段,留白与呼应恰到好处,当时间和记忆如倒着行驶的火车从绝望回溯至希望,心酸也变成了痛彻心扉的泪水。薛景求的演技惊为天人,哀婉配乐和长镜头都做到了极致。(9.5/10)【2021.6.13.SIFF大光明 4K修复三刷】依然有不少新发现,动人性亦不曾减少。每句歌词亦都有所指涉,与人物经历及对命运的诘问相契合。各种细节上的呼应,实在精妙,包括手的意象。许多地方既有现实性,也都可以读解为象征或隐喻,贯穿始终每段形式各异的火车与薄荷糖无需赘言,骑自行车绕圈和受伤的腿脚都意味深长。除火车倒行的过渡段落外均无画外配乐。最后的定格+渐强的火车声,你甚至可以将全片读解为一种濒死体验或死前的脑内小剧场。

4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这完全是一部对福柯《归训与惩罚》的致敬,主人公由权利极端分化的军营到社会的普通人,再到施行凌驾于肢体权利之上的残暴警察,再到一无所有穷汉。社会啊就是一个巨大,有严格纪律的机器,人在怎么折腾都得归训于这种制度,不管主人公在怎么惨,都不可能归结为命运,他只是一只迷失在权利阶级里的盲兽

44分钟前
  • 乔大路
  • 推荐

一部属于社会雄性的电影:光州事件展示了政治驱策对天性与梦想的绞杀,误杀女孩意味着体制中不经意或不得不犯下的罪孽。我们在腹黑无际的名利场中笑里藏刀割腥啖膻,为达目标不断扩张手段与代价的疆域。如果无力或无心于拷问与反思,美好的事物将被我们亲手戕害殆尽!此时此心,得见此片,此生幸甚!

48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第一次这样看完《薄荷糖》你只能知道所有一切的原因,李沧东真正伟大之处是当你在脑里重新回想一遍的时候,才发现人生竟然是这样慢慢变成你完全想象不到的模样。

50分钟前
  • 布丁安
  • 力荐

所有东雅人看完要哭泣的水平,国家的暴力碾压过个人,暴力创伤里夹缝生存的暴民,只拥有暴力的语言,毁了他人生的混蛋到底是谁

54分钟前
  • 散步之年
  • 推荐

这个倒叙结构太赞了(尤其再加上这个倒开的火车)!一层一层深挖好似心理分析,挖到最后竟然是光州事件!马上片子变五星啊。

5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Intro to Korean Films的课上看的,老师讲解时说的演员罗马音名字,看豆瓣才后知后觉发现是薛景求。好帅…后来老师放光州事件的纪录片,大家闹哄哄的,一向温和的老师暂停,严肃的说“希望你们能够把他们(纪录片当时的韩国人们)当成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认真地观看。”

1小时前
  • 無機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