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天行道三人行

剧情片德国,奥地利2004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  尤莉亚·延奇  斯坦奇·艾塞克  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  佩尔·马丁尼  Petra  Zieser  Laura  Schmidt  Sebastian  Butz  奥利弗·布洛克  克努特·贝格尔  汉斯·齐施勒  Claudio  Caiolo  伯恩哈德·贝特曼  Sylvia  Haider  Claudia  Jakobshagen  

导演:汉斯·魏因加特纳

播放地址

 剧照

替天行道三人行 剧照 NO.1替天行道三人行 剧照 NO.2替天行道三人行 剧照 NO.3替天行道三人行 剧照 NO.4替天行道三人行 剧照 NO.5替天行道三人行 剧照 NO.6替天行道三人行 剧照 NO.13替天行道三人行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德国当代,简(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皮特(斯坦奇·艾塞克 Stipe Erceg 饰)和朱莉(朱丽娅·耶恩奇 Julia Jentsch 饰)是三个社会上随处可见的普通青年。但在他们的内心里,愤怒和失望的火焰从未停止过燃烧,对于国家的现状,对于政府的不满,对于富人的仇恨,为了给这些汹涌的感情找到出口,他们必须要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他们在夜里潜入豪宅之中,在大肆恶作剧一番后留下写有“好日子到头了”的恐吓纸条,这样一种行动让三位好友在情感上得到了发泄,也在精神上获得了快感。一次行动中,朱莉造成的意外导致他们不得不重返“犯罪现场”,不幸的是,他们刚好撞见了归家的房主,情势所迫,三人做了一件他们都不愿意做的事情——绑架。

 长篇影评

 1 ) Cynicism

Fear is an awesome drug. Don't let fear take control. Use it as a motor. It takes practice. Put urself into a situation where u'r scared stiff. First there's panic. But after a while, the body's self-protection system kicks in. U do things u never dared. U overcome ur limitations. U believe u can do anything.-Do u kno◇◇w it or think it?-I know it. Done it a thousand times. 

" …30岁以下左的人,是没灵魂的人;30 岁以上还在左的,是没大脑的人。…一切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地发生,有一天你就结婚、生了孩子,责任跟着来,为让孩子生活有安全感,于是贷款买房子,再来过着段清还贷款的日子,然后有一天去投票,你竟然发现,自己把票投给了保守党…"

 

 

 

Just like what the rich one said, agree to some thoughts but can't agree to the actions. The three young are just to aggressive. The movie skill is rough, no marvelous stunt, no special sound effect, but it was nominated for a series of awards. Then it must have a inspiring content. At first, I could only grasp the point that it was all about the young cynics who have to kidnap a rich by a clunch of accidents. It showed me a debate about the slums and the capitalism, the psychology of hatred for the rich. Maybe I was brainwashed because I have scarely had sympathy for this sort of things. No matterp how wealthy others are, premisely legally,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It is their own business to decide whether to help the poor, just stay out of the way,,so don't stick your finger into others' pie. If you are eager to help the poor, then work hard and help them yourself. It's naive to rely on others to achieve your goal. Wanna do something? Just strong yourself and go for it. 'cause someone will never change.(SEEMS TO BE STRAYING AWAY FROM THE POINT... :-P )


Until I read some reviews on the movie, I got it that it was not only a social problem but a nationwide, it's about two parts of Germany. Dunno the history well, so it's difficult for me to stand in the director's shoes.

 2 ) 革命的借口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Jan问Jule.

Jule犹豫了一下,“你一定会笑话我的!”

“不,不会的,说吧。”

..."free and wild."Jule说,她靠在窗边。他们两个在Jule租的屋里刷墙,那时候他们还没有成为一对,Jule是Peter的女朋友,Jan是Peter的朋友。

The Edukators是一个关于德国愤青的故事。在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或名或实的背叛了共产主义理想的时候,德国的年轻人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强烈追求人人平等,消灭贫富差距的社会主义。Jan和Peter就是两个充满革命理想的愤青。白天他们是普通的工人,晚上他们蒙上面罩,潜入富人的别墅,把里面的东西搅得一塌糊涂,却并不偷窃任何东西,只是警告那些有钱人,让他们不得安宁,反省自己的剥削本质。

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然而一次失手,却把他们引向了不可知的结局。看电影的我,总是忍不住地笑。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喜剧电影,这是一个探讨年青、追求和迷茫的严肃的电影。如同剧中Jan的演员所演过的另一个电影<Goodbye Lennin!>一样。这是那种让人忍俊不禁,却绝不轻松的电影。

<Goodbye Lennin!>以东西德合并为背景,讲述一个东柏林家庭的故事。父亲早年“叛逃”到西德,母亲是一位退休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忽然有一天,母亲昏迷不醒。当她几个月后,再次清醒过来的时候,柏林墙已经倒了。儿子知道母亲完全无法接受这个巨大的转变,不愿让她面对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理想的破灭,因此出了种种奇怪招数,营造出一个虚构的“共产主义正在取得巨大胜利”的环境,竭尽全力挽留正在迅速消失的东德的一切表征。很夸张,夸张地可以笑出眼泪;可是夸张的背后,有那么一个严肃得令人生畏的主题,理想的粉碎,革命的幻灭,整整一个国家,一代人的失望;沉重得几乎提不起来的主题。

德国人就是喜欢思考这些绞尽脑汁的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反思,消化,再把它变成黑色幽默。我喜欢这些电影,也喜欢这个演员Daniel Brühl,看上去总是有点不高兴,有点不知所措。

Jan说,30岁以前如果不革命,你就不曾年轻过;30岁以后如果还革命,你就太年轻了。

看完电影,我们去隔壁的希腊小饭馆吃晚饭。Elisa告诉我,革命,在欧洲曾经是一个非常时髦的字,年轻的人革命,因为不满意富足安宁的社会。她的母亲那一代年轻的时候,他们的村子里分成两派,一派是革命的,一派是保守宗教的;“可是,到了今天,不管是革命的还是保守的,他们的日子都过得很好。”这是60年代的欧洲吧,我听说过那个犹如传奇的时代。可是我不知道,原来到现在,都有那么一些人,还是那么有理想。就像Jan和Peter。

或者说,这是一个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不一样的生活。革命是他们找到的好借口。

我喜欢这样的借口,我也非常赞同Jule的生活理想, free and wild。

liyi509cn.spaces.live.com

 3 ) 社会主义雏形

【87】 1、最后那个转折很牛:有些人永远不会改变。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资本家是环境的产物,资本主义是制度下产生的,所以一旦资本家回到了他们熟悉的环境,人的本性,人保护既得利益等的心理就会让他们再次“不理解”无产阶级,让他们利用金钱、权势打压低于他们阶级的人。 2、那个胖子有一句话说得在理:阶级这个东西,制度一旦形成,它就会自发地慢慢形成,人就是会分化,即使是在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也会有阶级,因为有财产分配和私有化,也会有逐渐拉大的贫富差距,现在还提贫富差距,说明还在努力弥合,等哪一天不提贫富差距了,不是因为贫富差距没有了,而且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虽然被上阶级的人蹂躏,但是他们也可以蹂躏下阶级的人,就这样,每个人都成了囚笼里的一部分,打破阶级也就成了打破所有人的既得利益,因为总有更下阶级的人,可以给上一点阶级的人践踏。 3、三角恋,歇斯底里,脏乱,这就是下阶级的人的写照,没有那么光鲜和完美,但是下阶级的人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很有活力,虽然被压抑。等他们喷薄而发的时候,就是创造下一个新时代的时候,新时代建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下阶级的人又被踩着压抑着。等着下一次爆发

 4 ) 「少年你太年輕了,想當年老子也…」

(劇透) 「大教育家」是Peter 和Jan在恐嚇信上的署名。他們闖進富人之家,不偷,只搗亂,把古董玩具塞滿馬桶,把音響器材放進冰箱,並放下寫著「好日子過去了!」的一封信。這是他們的社會抗爭,要讓透過資本主義剝削低下層的富人心理不安。

但這是教育嗎?那些富人能因此了解到全球資本主義怎樣剝削窮人嗎?會因此反思所做的事情,所擁護的制度,教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嗎?很明顯那些渡假後回家嚇一大跳的有錢人選擇報警而非反省。

兄弟倆的友情和抗爭事業,更因為闖進一個「阿嫂」而崩壞。本來兩個男生搞游擊式抗爭,Jan脾氣古怪,自行研究電子機械;Peter平時就和女友Jule風流快活。怎料Jule為報仇洩忿而拖著Jan即興行動;Jan的卻對「義嫂」有非份之想而一錯再錯。結果「做戲咁做」碰見屋主Hardenberg回家,先打暈,再call人,情急之下綁架了這不幸的有錢人。理想,公義,滲入私慾就是墮落的開始。

四個人走到深山小木屋,才是「教育」的戲肉。Hardenberg三十年前原來是學運份子,今日卻肚滿腸肥為富不仁。一場早餐辯論會應作通識教材,簡明地說明支持和反對 「資本主義自由經濟 」兩方的看法:

路有涷死骨,朱門酒肉臭。不仁不義!

但「朱門」有錢買多餘的食物可是罪?有錢人是那些能把握時機的叻人!人人都有機會,就看你是否努力。

是嗎,很多窮國的人可享受不了這平等機會。

但生在富國不是錯。機會在前,去爭取有錯嗎?

但這不平等的制度是人為的,也是富人們努力去維持的……

以三對一,主角的一方牌面看似佔優,主張也理直氣壯。且慢,Hardenberg能賺大錢當然不是省油的燈,早看出三位主角的曖昧關係,適當時候左挑右撥,更不忘向觀眾解適為何當年背棄革命理想:大佬,出來做幾年嘢結婚生仔唔使錢麼?養起頭家緊係要揀一條安安定定ge路,係咪?當下說中了不少觀眾的心聲,被三位主角批判的鬱悶一掃而空。噓~

接著三位主角的曖昧終於穿煲,關係破裂,Hardenberg喝著咖啡看大戲。唉。甚麼理想?Peter氣得一走了之;Jan想自己也是爛人一個,愧對甚麼社會公義,乾急著哭。這真是熱血青年的死蔭幽谷。Jeff Buckley唱"Hallelujah"的歌聲隨即響起……

這首詩歌由Leonard Cohen原作,低吟著破碎跌倒的人,仍然讚美上帝,破碎的黑暗中透出一絲希望之光。詩哥引用大衛和參孫的典故,英雄一世,就是衰好色,就像Jan,就像風流的Cohen自身。

希望之光是甚麼?是愛與寬恕。Peter回來,三人決定送Hardenberg回家,Hardenberg也說既往不咎。

Hardenberg回到熟悉的環境,還是按捺不住報警。警察闖進Peter和Jan的家,空空如也,只發現一紙宣言:「有些人永遠改變不了。」

映後討論中,有表示不能認同主角的立場和行動,認為他們理念空泛,認識膚淺,不切實際,只有姿勢。但講實際,沒有比「搵食啫」一句更得民心的了。但為確保自己有得食,不惜別人無得食,這就是問題,這就是自私。

當然主角的犯法行為不值效法,也沒甚麼實際效果。但他們對社會的承擔,對公義的執著,仍然值得肯定。可惜的是,有多少人反而牢牢記著Hardenberg自辯「要搵食養家」的順理成章,聊以自慰?

 5 ) I will be forever as a idealism?

What kinda of life u wanna live?
free and wild...

my god...it is my dream...maybe a lot of people will laugh it...but i think i am not the only one

If you're not liberal when you're under 30, you have no heart. If you're liberal after 30, you have no brain.

really? let's wait to see who i would be after 30

 6 ) 差一点就过界

差一点就过界如果不是靠那么一点点地自制力。问题是如果这个集结体成长起来的话,以他们仇富的心理和过激的干涉他人财产和自由的行为,会不会走向他们梦想的对面?
世界是不完美的,历史上多的是以完美的口号犯下的被粉饰了的xxxxxx。
不奇怪,毕竟马恩离开现在也不算远,东德的那段历史在课本里也才余多几十年,真的不奇怪。

 短评

结局让影片上了档次

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30岁以下不‘左’的人是没有灵魂的,30岁以上还‘左’的人是没有头脑的

10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片名又译《大教育家》,以前看过。德国青年的反资本主义革命精神很高啊~~几位年轻演员的演出潇洒奔放令人惊艳。

15分钟前
  • 乌咪
  • 力荐

世上所有人都想過自由的生活,可是半數都選擇了妥協

16分钟前
  • 益暄
  • 推荐

Jedes Herz ist eine revolutionare Zelle!

19分钟前
  • Marty McFly
  • 力荐

2005 HKIFF/金鐘UA

21分钟前
  • M
  • 推荐

觉得说了好多现在的年轻人,没准我们就是垮掉的又一代= =结局看一半就猜到了但是还是难免yy没准3kw哥会是个打心底里纳爱斯的人,不过有些人真心永远不会改变

26分钟前
  • Squidward
  • 推荐

6/4/2005 2:30pm UA Pacific Place

30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虽然类似Jules & Jim的三人行模式屡试不爽,但与《死亡实验》《浪潮》一样,说教意味太浓,是德国电影都爱这一口吗?还好结局不错,没有陷入人性本善、世界大同的俗套……

35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还行

很精彩,很喜欢~

40分钟前
  • 草草
  • 力荐

“三十岁之前不左的,是没有灵魂的;三十岁以后还在左的,是没有大脑的。”“世上所有人都想过自由放荡的生活,可是大多数都选择了妥协。”节奏稍嫌慢,二男一女的纠葛annoying,但好在结局没有松口气:“有些人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德国人的革命重在行动,天真烂漫;法国人的革命挂羊头卖狗肉,自由散漫。

44分钟前
  • jagpumpkin
  • 推荐

30岁是不是个鸿沟,没有发言权,毕竟还没迈过去。但,周遭肉眼可见的犬儒,利己,岁月静好的SB和年龄成正比,害怕脚下这片土地生长出来越来越多这样的人群。一道从内到外的墙早已竖立,一道又一道从上到下的墙悄无声息的建起。可怕的是上一代人的闭塞,无知,朋比为奸,沆瀣一气,更可怕的是同一代人的懦弱,恐惧,自相残杀,自暴自弃。

4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德国片子,很长,有点意思,但也许大多数人会觉得很闷。赫赫。结局我特别喜欢,整个影片主题发人深思。在观看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不同的两个阶层---中产和低收入者,分别为两者进行辩护,或者叫说服,说服自己他们这么做这么想是有道理的。结果导致最后看完片子俺一片混乱。这说明,没有明确的阶级立场是多么滴痛苦啊。

48分钟前
  • 妖妖
  • 推荐

“就算明白有些事情你无法改变,但年轻时代我们有用不完的力气,就该凭我们的理想和社会良知干出一番事业。”

52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我的space第一篇文章

53分钟前
  • ME2
  • 力荐

真的好啊!!虽然拍得低技,但是内容是重点。如果我撞了台跑车,那么我会把那个富豪杀了罢就

56分钟前
  • Pentecost
  • 力荐

革命就像荷尔蒙

59分钟前
  • eva
  • 还行

晃得太厉害了,看不了……

60分钟前
  • 星曜
  • 还行

蒋公推荐,典型德国片。“30岁以下不左的人,是没灵魂的人;30 岁以上还在左派的,是没大脑的人。…一切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地发生,有一天你就结婚、生了孩子,责任跟着来,为让孩子生活有安全感,于是贷款买房子,再来过着段清还贷款的日子,然后有一天去投票,你竟然发现,自己把票投给了保守党”

1小时前
  • 午后的缪斯
  • 推荐

以革命热情过青春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