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1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2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3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4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5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6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13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14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15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16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17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18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19恋上哲学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3:10

详细剧情

  俄裔哲学家、心理学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寡居在纳粹德国,一位年轻学者的到访令她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圣彼得堡的求学生涯、青年时期的成就与爱情一一浮现在眼前。本片是哲学家莎乐美的传记电影,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将她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富传奇色彩的三个时段呈现出来,连接这些片段的线索则是明信片,角色被放置于静态的景物和人物之间,宛若行在画中。

 长篇影评

 1 ) 不想成为妻子与母亲的女人

看这部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Lou Andreas-Salomé)的传记片时,有好几个瞬间,我都激动得想尖叫,但声音却卡在嗓子里,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意识到很多口口声声不相信爱情与婚姻的女孩,只是在等待一个完美的人,好把自己的自由卖个好价钱罢了。或者说,只要遇上了一个她们可以依附的强者,她们就会迅速妥协。

“是我自己想要的”。“爱情”。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定要结婚生子?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对婚女极度不友好的大环境下?我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因为女孩对爱情的幻象没有改变。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爱情,对不少女孩来说,就是意味着去用自己的女性特质俘获男性的喜爱、接着让渡自己的一部分自由来奉献于夫妻共同体、去服从丈夫对“贤妻良母”的期待、以自己的牺牲去换取丈夫的爱。但这种幻象,从本质上来讲,根本不是一个私人幻象,而是源于千百年来男权社会的规训,它逼迫女性去这么想,不允许女性去建立自己的幻象。这种男权意识形态下的爱情幻象隐藏的事实是:如果你不这么做,你不仅得不到来自异性的爱情,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你就是女性中的loser,可怜又可悲。在这种对被排斥的孤独恐惧之下,女性把男性的欲望当成了自己的欲望,放弃了自由,选择了爱情,选择了婚姻,选择了服从。

再来看看1861年出生的莎乐美是怎么做的。

尼采向他求婚,同样用了“我们的孩子一定十分聪明”的说辞,莎乐美只是厌恶地说“我不是一条配种的母马”。

怀上了孩子,情人满心欢喜,而莎乐美冒着生命危险从树上跳下来,宁可和肚子中的孩子一起摔死也不愿意生下它。生育,是女性的一种能力,却并不应当成为对她的束缚,尤其在一个不自由的时代。

她拒绝了所有人的求婚,她头脑清醒,“你会那样对我”,“因为,在法律上来说,我将是你的附属。”这样清晰的逻辑让每一个求婚者都哑口无言。的确,如果真的爱她,为什么非要逼她放弃自己的自由、而不能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呢?莎乐美最终是孤独的,那些口口声声爱她的男人们无一不因为她的“奇葩”要求而离去,或许那根本不是爱,而是一种认为女性必须服从男性欲望的厌女心理吧。

对莎乐美来说,当爱情妨碍到她的自由,那便不是爱情了,而是披着糖霜的毒药。她把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终其一生都坚持了自己的欲望。

那些把爱情当成欲望、当成信仰的人又怎么样了呢?看完这部电影我又想起另一部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女主同样拒绝了男主的求婚,尽管二人曾经视彼此为灵魂伴侣。当女主察觉到男主已经为生活所役、不愿意再深耕精神家园、活成一个大俗人的时候,她只是默默忍受着,或许还保留着一些男主会改变的希望,毕竟曾经的爱怎么可能轻易割舍。然而,当男主提出差不多该到结婚、生小孩时,女主直接爆炸了,之后的关系也无可挽回地走向破裂。这里一个隐含的事实是:对女主来说,以“好好过日子”为导向的、让女性承担家庭妇女角色的婚姻生活,恰恰是对纯洁爱情的背叛。好笑的是,男主对女主的拒绝心怀不满,甚至怀疑女孩是否有二心,这种东亚男性主导的文化中,被拒绝求婚的男性只会恼羞成怒而永远不会反思女孩真正恐惧婚姻的原因、不会反思是不是自己是否给女性带来了压力、他们想的大概率是“我都向你求婚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你不接受是不是瞧不起我”。这两种思维本身就有着巨大鸿沟,一个导向了超越世俗利益、以人为本的爱情本身,另一个则导向了世俗框架内的婚姻带来的具体利益。这两者,谁背叛了爱情,一目了然。

这里又想起了虽然进入婚姻、但同样对爱情保持忠诚的美狄亚。遭到爱人的背叛后,她毅然杀掉了自己和爱人生下的两个孩子。对她来说,没有什么能做爱情的替代物,即便孩子也不能。以爱情的名义进入婚姻,虽然大概率爱情的理想会破灭、甜蜜恩爱会变成鸡毛蒜皮,女人会变成妻子和母亲,但真正能做到美狄亚一般对爱情理想保持忠诚、大声说“不”的人,寥寥无几。

弗洛伊德说:“每一个女人,都想成为母亲。”而拉康则说: 杀掉丈夫和孩子,才是真正的女人。”

不过,爱情和自由真的矛盾吗?或许,只是在当下是这样,我们的时代束缚了我们对真正的爱情应该有的想象。真正的爱情,应当给予人自由与力量;而自由,是可以自由去追求爱情的自由。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对爱情忠诚也就是对自由的忠诚,而不是对特定的某一个人的忠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她们永不妥协的精神,将自己的欲望坚持到底。

 2 ) 就是观后感而已

关于《露·安德烈斯·莎乐美》又名《恋上哲学家》的两三点观后感

前不久在讨论独立自由的女性时,有位朋友推荐莎乐美。一个让十九世纪一群伟大的男人们为之疯狂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她足够独立自由吧?我对她的了解仅限于她和尼采,里尔克,雷那些男人们的绯闻轶事。

观影之后有点失望。并非是我想像的那种独立女性。她的确是极具魅力才华和智慧的女性,但是谈不上真正的自由独立。在片里她的自由仿佛是被命运的齿轮推着走,就像她觉得自己陷入的一种恶性循环,而且永远不会再好。只有片刻的欢愉和快感,陷入痛苦被上帝抛弃。其实内心深处她是胆怯的,这种情绪的根源在片末与弗洛伊德探讨心理的时候有体现。她的一生从未摆脱原生家庭年幼被牧师强暴的影响,她对异性的大部分的行为取决于她潜意识的想法。被家庭束缚被性束缚被自己抛弃的上帝束缚。她的独立自由是刻意与男性保持距离的武器。如果成年了还不能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因原生家庭而影响一生的人,不能称得上自由独立。

颇有意思的是莎乐美对性的看法“只要拒绝了肉体上的快乐就能激发创造力”这种隔绝了灵与肉的想法和福柯里的自由女性全然不同。她因为一夜的欢愉怀孕而在雨中悲愤交加选择从树上跳下堕胎,而福柯里的女性却无比淡定地处理伤口报案。以前在看《阴齿》时觉得女性要是真正实现男女平权,每个女性都得有一副可以控制的阴齿。而是谁传输的男人强暴女人就是对女人的侵犯?不正是男人们嘛?女人也可以强暴男人不是吗?抱歉我不是女权主义者,虽然我此刻讨论的是女性权利,但只是追求两性之间权利平等,可以说是平权主义者。我觉得倡导女权实质是限制女性权利,略萨在某次接受采访时说女权是文学的死敌,为啥?因为他们不讲理啊。只希望那些高喊女权的朋友们看看伊朗成人动画 《德黑兰禁忌》中东乃至于很多国家都是女性权利的盲区,女性毫无人权。不是一味强调女性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利而是每一个女性都拥有着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商界政界艺术领域的女性精英不因女性身份而倍受夸赞,这是我理解的女权阿。

命运这回事,越是反抗越陷入一种怪圈,连莎乐美也是如此,免不了受它摆布。那就别考虑命运这东西,就让它不可测,不可测意味着无限可能,反正老夫觉得这样才有趣。

 3 ) 冬日里的晨露~纯净又冰灵

莎洛美这位精神分析学家,不仅是一位超级自我的人而且还很自恋,她认为自恋有积极的意义。在没有看这部电影时,好像对她的认识就是多重异性关系同时进行,片面局限于她的个人生活上面,很是狭隘。哲学家总是有着超凡的思考,和异于常人的处世之道。所以我不该把自己框在对她的主观认识上面,直到看到这部电影,才对她的一生有了些许了解,甚至不能说是全部,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是没有办法浓缩在只有一小时五十分钟的电影画面里的,而且即使是她的传记,也仅有一半的真实。但这已经足够让我对她产生敬佩之情,仿佛超越了汉娜•阿伦特(海德格尔的情人),超越了西蒙娜•德•波伏娃(萨特的情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影片的角度来看,仿佛萨洛美从未交付过自己的真爱,她从未将自己的情绪、情感、生活依附于任何男人,谁都左右不了她的思想,谁都不能让她放弃自己的最初原则。即使是侥幸的与她在一起有了性与精神上欢愉的雷纳•玛利亚•里尔克,也并非是爱情…而是雷纳具有女性的特质,与萨洛美有了性别上的互补才机缘巧合的在一起,也可以说是荷尔蒙在作祟吧。其他男人,不管是尼采、保罗、还是她后来有名无实的丈夫安德烈亚斯没有一个男人能够真正让她神魂颠倒,令她失去自我! 莎洛美,比我近日看到的任何打造出来的时代英雄都更加的真实与伟大!她克服了甚至是天才都无法控制的动物属性,她与一切能与自己产生思想共鸣的人交流却不迷失自我!她的自信、笃定、坚持、果断、自恋!为我独尊,为哲学与思考至上!真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敬佩和崇拜! 三颗星只是这部电影没有突出重点,仿佛导演什么都想拍下来,却什么都没有拍下来…

 4 ) 不不不

俄裔哲学家、心理学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寡居在纳粹德国,一位年轻学者的到访令她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圣彼得堡的求学生涯、青年时期的成就与爱情一一浮现在眼前。影片是哲学家莎乐美的传记电影,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将她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富传奇色彩的三个时段呈现出来,连接这些片段的线索则是明信片,角色被放置于静态的景物和人物之间,宛若行在画中。

整部电影在莎乐美的情史中游荡,除却时间作为唯一的脉络之外,毫无重心可言,女权、精神分析通通浅涉即止。对尼采和里尔克的刻画完全标签化,其它角色更是过场走秀式的演绎,完全成了导演絮叨的道具。将一切的缘起归因于童年阴影,将整个一生浓缩为“偷”一个字,纯属缺乏深度而完全想当然的把握。

 5 ) 好生活要偷

人物从一帧帧静态的旧照片中渐出至19世纪末的欧洲,实在赏心。导演自述她17岁看完Salomé的自传后彻底被她迷倒,拍成电影应该是了却了心愿。布景华美、服饰考究,影调细腻,选角亦是形神皆备,用心之作。

从影片的名字即可知导演要围绕Salomé情史做文章。导演用了不少篇幅塑造出一个打小就非池中物的天才少女——二八年华立意不婚列国求学终身探索真理,她有质疑有笃信,有克制有颠覆,理性得彻底又感性到非常,情人知己两不误。和女主角同等戏份的男角皆不是过场绿叶,如果熟知他们的喜恶和才学,则对片中人物形象对白自然心神领会。正是以上种种铺排,才使Salomé这个角色在与名家的思想交锋和情爱纠葛中的演绎,丰满生动,即使你没有看过她的著作,也注定留下鲜明的印像。

众所周知Salomé的裙下臣和朋友圈尽是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托尔斯泰契诃夫弗里达…这些个大V随便拧一位出来的都是天才皇冠上的熠熠明珠,他们彼此互为攀登智慧之巅的引路人,这种友谊谁不向往?Salomé坚定地“凭自由意志活出自己”,她说不过是想由自己掌控命运,并非想改造世界,但却不折不扣成为以思想智慧学识人格托举起天才的奇女子。

我非常喜欢片中保尔、尼采和Salomé三人嬉戏的画面,意境绝美意义非凡。为里尔克两大段灼心的诗句而泪目,为酒神战胜了日神而夺魂,更为全片点题那句“好生活要偷”而颔首。莎乐美和N个崇拜者坠入过爱河,每段关系最后甩人的只有是她,却在晚年回忆录里发出“我是里尔克的妻子”惊人之语,可见爱到骨髓的soulmate是谁。里尔克因跌入玫瑰丛被刺伤感染得了败血症而去世,看完电影后,关于里尔克的“女性化”,因这段戏剧性的历史记载,在我脑海里再度加深了这层联系。

见面会散场后影迷堵在出口求导演签名拥抱合照,令到下一场《麦克白》开场足足延迟10分钟。在年年重头戏都是经典重温的上影节,这无疑是一部容易被忽略的新电影,没有错过它是幸运。待我若干年后复习此片,一定会找到2016年的某种联系。十分期待这位有着和Salomé同样迷人笑容的德国女导演,为我们带来更多佳作!

 6 ) 一位女哲学家|精神分析家的传记片,留下的最大卖点是尼采狂热地爱过她,难道这不可悲吗?

整部片子都让我挺迷的,总得来说就是莎乐美一出场,片中所有男性人物都会莫名其妙不由自主的爱上她,哪怕是她七十五岁快要死的时候来给她写传记的作家也有莫名的情愫。

但这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历史上的莎乐美的确带有这样的buff,最过分的是,电影里塑造的莎乐美形象是一个有点粗壮的耿直性冷淡……然后性冷淡完了整整快要两小时的片子。

可能是我先读的是欧文亚隆的《当尼采哭泣》所以对莎乐美形象先入为主的觉得应该会是非常有女性魅力的人物,但随后查阅了关于莎乐美的真实记录,她真的是一个很会撩的人,而且完全不是性冷淡。她的感情观基本上是我想和你在一起是因为我想和你在一起,是再自由平权不过的观念。并不是电影里先是莫名其妙和尼采保罗在一起但不结婚,再莫名其妙和老语言学家在一起结了婚,最后明明喜欢里克又这不开心那不开心,和佛洛依德的那段精神分析惺惺相惜也拍的吊儿郎当莫名其妙。

最奇妙的是电影里她不结婚的理由是她童年发过誓,就是不结婚。

……

真实的莎乐美一定是充满魅力与激情的,她是好奇、大胆、不愿被束缚的自由灵魂。她同时也可以是无往不利的情场高手,是有力量、有魅力、偶尔轻佻的。一个在那个时代能够让比她小十四岁的里克写出情诗”没有脚,我仍能够走到你身旁。没有嘴,我还是能祈求你。折断我的双臂我仍旧能够拥抱你……你放火烧我的脑子,我仍然以我的血液将你托举。”绝对绝对不会是电影塑造中总是用很僵硬的手法清教徒式的表现为独立而独立。

我几乎都要怀疑导演的脑子里是不是认为莫名其妙死都不结婚i=女权=自由平等。

外加电影里为了承托粗壮傻白甜的人物,尼采被毁的超惨。

从各种传记和尼采研究者的叙述来看,尼采是哲学上狂放不羁的超人,但在感情方面是一个非常内向腼腆,不太善于和女性交际的人物。历史中的他甚至向莎乐美直接示爱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鼓起勇气,然而这部剧里直接把他拍成了一个上来就强吻的霸总。

……

啊对,这部电影还有个爱好。为了显示出莎乐美的独立和抗争精神,基本上套路都是男的爱上她-男的强吻她-她反抗,尼采、老语言学家到里克都是……

最后,体现她和一群哲学家、诗人们玩的很好亲如兄弟的内容表现在

一言不合跳进湖里玩水,用水泼来泼去。

一言不合玩草,和里克用草泼来泼去。

在一群思想家的环绕下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说好的精神征服灵魂相惜在几分钟的镜头里演完了,简单而言是保罗说他喜欢斯宾诺莎,她说她不喜欢斯宾诺莎,她喜欢叔本华。保罗露出惊为天人的表情,哎呀我的妈妈,灵魂伴侣了我要为你自杀!

 短评

字幕太糟糕,连蒙带猜看完。那些围绕在莎乐美身边的大哲、诗人、学者个个为她痴狂,都企图拥有或独占这个女人,所有的现世力量都逼迫她服从一种世俗生活:老老实实找个阶级门第相当的男人结婚生子。而她一次次用不可动摇的意志从这种命运之下逃了出来。拍得流水账,尼采、弗洛伊德、里尔克形象太猥琐。

5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20181229 她最性感、最令人动容的是对知识,智慧和真理不懈的追求。

8分钟前
  • jimmy198360
  • 推荐

睡完里尔克之后走在雨里那段太美!!

10分钟前
  • Lucinde
  • 推荐

一些大人物得到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后,很多人就会把他捧为神来仰视,从他身边丝毫不比他差的女人身上,你能看到他们的弱点,比如尼采。男人都拼命的想跟女主结婚,而莎乐美非常清晰的意识到,那就意味着丧失了自由,她为了流产要从树上跳下来,这是女人的反抗,凭什么因为我们因为孕育生命的能力,反倒成了限制自己的绊脚石。女人才应该奉行那个三不原则:不主动、 不拒绝、不负责,人生就豁然开朗。片子不深刻,没有太挖掘,遗憾。

15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独立女性的情感经历都好丰富,哈哈

19分钟前
  • 菲氏葉猴
  • 推荐

一个日天日地的女权主义者,和她的性事。人物塑造很有意思,表达方式也俏皮,让这个不太讨好的题材中和了不少。性方面的展现也比较聪明得当,没有成为套路之作。

24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八卦片,把太多的篇幅用于描绘女主与多个男人之间的交往,对于女主的思想性的东西介绍太少。不过感觉莎乐美跟我有点儿像,既渴望热烈的爱情,又想克制压抑自己,又向往纯粹的精神恋爱,片中我还是喜欢女主与尼采、保罗雷三人同游的情节,既像是知己又像是友人,而女主跟自己的家庭教师的关系太诡异(女主把对方当老师,当偶像,而对方只是把她当女人),和丈夫的关系像父女,跟里尔克和霍夫曼又有点沉湎于肉欲了。

26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还行

生活是不会善待于你的,如果你想拥有真正的人生,那只能去抢过来。她追求自由,却主动为情感设限,她渴望被爱,却不允许被占有。只是她最终还是毁约了。或许所有的设限,只不过是还没遇到那个人罢了。遇上了,又谈何条条框框呢?影片最后她躺在沙发,“我曾希望有那么一次,盲目莽撞地坠入爱河”。

29分钟前
  • 凤凰街58号
  • 推荐

莎乐美是100多年前欧陆文学及哲学界的中心人物,入门级的叙事过程对深奥的哲学也是点到为止,导演的意思就是若有兴趣可继续看书。此片画面尤为唯美,几段在旧照片中起舞的片段令我印象深刻,还有不止一次的雨中宣泄使我感同身受。#19th SIFF#虹桥临空

30分钟前
  • Kim Kirk
  • 推荐

整部电影在莎乐美的情史中游荡,除却时间作为唯一的脉络之外,毫无重心可言,女权、精神分析通通浅涉即止。对尼采和里尔克的刻画完全标签化,其它角色更是过场走秀式的演绎,完全成了导演絮叨的道具。将一切的缘起归因于童年阴影,将整个一生浓缩为“偷”一个字,纯属缺乏深度而完全想当然的把握。

34分钟前
  • 望月封道
  • 较差

弄瞎我的眼睛:我还能看见你,塞住我的耳朵:我还能听到你,没有双足,我还能走到你那里,没有嘴,我也还能对你宣誓。打断我的臂膀,我还能用我的心,象用我的手一样,把你抓牢,揿住我的心,额上的脉管还会跳,你如果放火烧毁我的额头,我就用我的血液将你承受。——诗人里尔克为莎乐美而作。

36分钟前
  • 无非
  • 还行

理性被感性所软化

39分钟前
  • 之蓝
  • 力荐

除了表演用力过猛之外,还算是惊喜。能够还原、塑造出这样一位荧幕角色,看得出导演本人是一位自我意识极强的人。莎乐美一生传奇,环绕在她身边的都是当时的大思想家、艺术家们,她的才华撑起那份不逊和执拗,又在岁月的沉淀中被时代的洪流萃取出精华。薄情寡恩的风流女子,放在此世也是惊世骇俗的吧。

42分钟前
  • 盛崖余
  • 还行

看着海报上的6评级就想,即便是德国电影也不可能太绝色了,真的是和哲学家一样开始有一点点“枯燥和费解”慢慢入戏,脱戏只是蜻蜓点水在最后10几分钟出现几个镜头,刚刚入戏,就结尾了,三段女人(不止三个)的故事把这个影响了弗洛伊德的女人完整展现出来——需要再刷一遍。

44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天才收割机。

46分钟前
  • 心太
  • 推荐

真实人物远比电影还精彩。感觉电影还可以更长更长,毕竟这样的女人世间少有,她的一生本就是一部电影,令人回味无穷。P.S.莎乐美的服装好美,但某宝这次肯定是搜不到同款了,遗憾呀😄

51分钟前
  • Miss Lucky
  • 推荐

德国电影节。出来听到他们都在说女主自私,我只能感叹没在一个语境实现沟通简直天方夜谭。第一,男女分别面临的困境根本是不一样的;第二,婚姻,爱情,性,这三者完全可以不具有同一性的好吗。退一步,就算女主自私,我倒真宁愿这个世界多几个自私的天才女性,你们就好好做你们的委曲求全的平庸之辈。

53分钟前
  • 差生小明
  • 推荐

19世纪奇女子,中规中矩的自传。感性的爱情,未必会瓦解理性的堡垒,而情欲的满足,同样可以支撑她的主义立场——她用了一个很有趣的词语来形容:偷。

5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选角都太次了…

59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还行

莎乐美,来自俄国贵族家庭的现代独立女性先锋,和20世纪的德国文化界:尼采、里尔克、弗洛依德,从哲学到诗歌到精神分析。什么人啊,生在什么样的年代啊……所有现代女性的母亲,我们只是她的不合格的副本。叫尼采和里尔克那样的灵魂都颤动和癫狂的女性意识和独立精神啊!表现手法也很有意思,从老年视角回望一生,亦不后悔其过于自恋和莫名其妙的坚持与堕落,直到精神分析揭开其中的秘密。视觉上莎乐美出入油画作品般的画面,处理得很自然,又别有一番感觉,不愧是德国表现主义。

1小时前
  • 某种存在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