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情片印度2016

主演:阿米尔·汗  法缇玛·萨那·纱卡  桑亚·玛荷塔  阿帕尔夏克提·库拉那  沙克希·坦沃  

导演:涅提·蒂瓦里

播放地址

 剧照

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1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2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3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4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5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6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13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14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15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16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17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18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19摔跤吧!爸爸(普通话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5:50

详细剧情

马哈维亚(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在放弃了职业生涯后,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马哈维亚将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儿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取名吉塔(法缇玛·萨那·纱卡 Fatima Sana Shaikh 饰)和巴比塔(桑亚·玛荷塔 Sanya Malhotra 饰)。让马哈维亚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姑娘展现出了杰出的摔跤天赋,让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够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赛场上,为了国家和她们自己赢得荣誉。

 长篇影评

 1 ) 《摔跤吧爸爸》的删减片段片段,针对影片“透露出令人作呕的父权思想”的质疑

删减片段提供者为@wkielfa28 感谢她的授权 没能有缘分看到未删减版的《摔跤》,因而在看到很多女权主义者所谓的这部片子“透露着令人作呕的男权思想,以梦想、金钱、冠军强制女儿人生”质疑,我只能凭借着对于印度现状的了解来进行分析,而不能提供更为切实的反驳依据。直到今天看到有人提供了《摔跤》的一些删减片段,这些片段无不表明父亲对女儿的爱,他逼迫女儿去学摔跤其实是为了女儿们在印度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达到更高的社会地位、从而能有能力去争取自己的人生,而绝不是简单为了实现自己为国争光的执念。果然米叔的片子三观正的不行,如果这些片段没有被删减,我相信本片根本不会存在父权主义的误导: 1.爸爸虽然对女儿们严苛,但一直十分心疼她们。甚至是自责,惭愧。在女儿们入睡时会帮她们揉脚。 2.村子里的人在背后骂爸爸“无耻”,居然让女人跟男人有肢体触碰。说女人本来就该待在厨房里,收拾碗筷

3.学校里的人对姐妹俩冷嘲热讽,女生们嘲笑她们“男人婆”,因为她们锻炼、摔跤,而不是打扮自己。

4.(是我认为最关键、最动人的)妈妈说以后谁还娶你女儿

一个人能拥有自己的命运,首先需要能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而对于印度女性来说,她们本来就不被允许去选择自己的命运。从删减片段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爸爸所盼望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可以有机会自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这些片段要是没被删就好了(-ι_- )

 2 ) 国内某导演正筹拍中国版《摔跤吧!爸爸》,目标票房80亿

声明:这是一则洋葱新闻。

印度知名演员阿米尔·汗新作《摔跤吧!爸爸》在国内上映两天,口碑不俗,豆瓣评分达9.1分。
 
就在观众为电影感到激动、沸腾之时,国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导演却向媒体表达了担忧:中国观众对电影的审美,仍然很差。
 
《摔跤吧!爸爸》讲述了印度冠军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将2个女儿训练成世界冠军的传奇故事。当大女儿吉塔最终获得冠军,印度国歌在体育场内响起,许多观众纷纷表示:看哭了。
 
“可笑至极!”这位导演气到嘴唇发抖。
 
您是不是认为,中国人应该把眼泪留给中国自己的摔跤冠军呢?记者急忙问。
 
“哦,那倒不是”,他摆摆手,“体育是不分国界的嘛。”



随后,这位导演向我们指出了《摔跤吧!爸爸》的3处硬伤。
 
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马哈维亚的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的成长,过于顺风顺水了。
 
所有的困难都浮于表面,说训练,就进步神速,说和男孩子摔跤,就一个能打的也没有。第一次打全国比赛就拿全国冠军,第一次打英联邦比赛就拿国际冠军。
 
“电影第一个硬伤就在于,马哈维亚和吉塔在没有遇到任何贵人的情况下,就成功了!这是严重违反传统戏剧理论的!”他轻蔑地说。
 
我们去看影史上那些优秀的主旋律影片,哪个主人公不是在贵人的帮助下走上人生巅峰的呢?
 
说明导演内心深处还是太自恋,喜欢搞个人英雄主义那一套。
 
那您觉得影片中哪个人物适合做马哈维亚的贵人呢?记者问。
 
他微微一笑,“我看那个当地体育局官员,就很适合嘛!”
 
在马哈维亚最需要经济支持的时候,体育局挺身而出,替吉塔和巴比塔解决专业训练垫的困难问题,整个戏一下就活了!
 
观众流下的眼泪,一定会更多。
 
片子的导演过于沉溺在“女变男”的戏谑和奇观上了,在现实层面彻底失衡,才会犯下这样一个低级错误。



我们的记者连连点头,果然是专家,看问题切中肯綮。
 
“电影的第二个硬伤是,严重丑化了国家教练的形象!”他继续开炮。
 
在片中,教练的战术水平竟然不如马哈维亚这个村庄老大爷!
 
“这不瞎胡闹吗?”他向记者摊摊手。
 
“但是吉塔运用马哈维亚的战术最终获得了胜利,如果听教练的,可能会输。”记者说道。
 
“不可能!”他斩钉截铁地说。
 
运用马哈维亚的战术只是侥幸小分获胜,如果按教练说的去做,只会赢得更轻松,可能都不需要进入第三局。
 
“不光是战术水平的贬低,人格上也存在矮化。这是我尤其不能接受的!”他说到这,情绪有些激动。
 
就算马哈维亚对教练的临阵指挥指手画脚,教练也不可能把马哈维亚关起来,这段戏对观众简直是折磨。
 
导演的水平还是有限,如果教练不仅不生马哈维亚的气,反倒把马哈维亚纳为助教,岂不是皆大欢喜?
 
父亲、女儿、教练,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击败对手,捧得桂冠,这场面,你知道会哭死多少观众吗?



“整个片子的确是一下就升华了!”我们的记者若有所悟,急忙问:那第三个硬伤是什么?
 
这位导演倏地站起身,几乎是义愤填膺地说道:片子第三个硬伤,也是最大的硬伤便是,在吉塔夺冠的关键时刻,县委书记在哪里?
 
我们的领导干部,还是没有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啊!
 
您的意思是,马哈维亚所在的村子、乡镇、县市各级领导应该欢聚一堂,和全村人一起,在电视机前共同见证这精彩的瞬间?记者摸摸下巴,似乎懂了。
 
对咯!还有我们央视的记者,也应该在现场嘛。只有这样,电影结局才会像新闻联播一样美好。
 
所以说,这部片子导演还是欠一些火候。但是我们的观众,却为这样的电影叫好。只能说,这届观众不大行。



那您计划,如何去提升观众的审美呢?
 
“目前中国版《摔跤吧!爸爸》已经正式立项,由我亲自导演,计划明年上映,目标票房80亿。”
 
哇!那除了刚才您提到的3个硬伤,中国版本还会有什么变化吗?记者关心地问。
 
“运动项目会改,改成中国传统优势项目——举重,一个村里的女娃是个举重奇才,徒手可以举起汽车,女娃父亲起初不同意她练举重,但是乡委书记认为女娃是个好苗子,做通了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坚持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把她带到了奥运会的赛场上。”
 
“好励志啊!”记者被剧情吸引。
 
“片名就叫《举重吧!书记》,后续还会开发《击剑吧!村长》、《滑冰吧!主任》、《跳水吧!指导员》,打造一系列IP。”谈起下一步规划,这位导演踌躇满志。

 上面是一则洋葱新闻,希望你会喜欢。请关注我的公众号「知春路卡佛」,谢谢您。

 3 ) 他站着把钱挣了,我跪着把片看了


《摔跤吧!爸爸》上映两天,豆瓣评分从映前的8.8分涨进了9.0分。
我很欣慰,这说明好电影,是不会被埋没的。但我觉得9.0分还是低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给一部电影打满分。


为什么?电影讲的是印度爸爸因为未能实现自己的摔跤梦,一心想要个男孩,未果,转而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成为摔跤选手的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又励志又燃,亮点无数,堪称印度版《血战钢锯岭》,但缺点是太长,我想在这里说说它开始后15分钟内发生的事。
电影开头,阿米尔汗和另一个人在汉城奥运会的摔跤比赛解说声里摔跤。解说员的解说语完美对应两个人的动作,奥运会的比赛仿佛是为了印度的这两个男人而进行一般。这个巧妙的处理让人拍案叫绝,电影刚开始就迅速让观众进入状态。阿米尔汗的肌肉和极其专业的摔跤身手相当惊艳。

这是电影前4分钟内发生的事情。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电影最佳开头4分钟。
9分钟,出现困扰阿米尔汗的男孩问题。他为了圆摔跤梦,一心要个男孩,于是全村男女老少都给他出各种馊主意,这一段的精彩之处,是印度农村中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男孩秘方,并且每个传授秘方的人都信心满满,到了他妻子分娩那天,半个村子的人都跑来准备邀功,结果现实再次残酷地打脸:又一个女孩。看到村民那一张张愕然失望的脸,我觉得印度人简直萌翻了。
某吃瓜群众在传授极不靠谱的生男秘诀

对于没能生出男孩路人甲觉得自己有责任

然后就是一个又一个女孩出生,到第四个的时候,阿米尔汗放弃了,收起了挂在墙上的奖牌,就连摔跤比赛,也没心思去看了。这时候的阿米尔汗,已经增重到200斤,变成了一个暮年的大胖子。此时是11分钟。
14分半,全片的转折点来了:邻居带着两个被熊孩子揍得遍体鳞伤的男孩找上门来告状。阿米尔汗一开始以为是整天混在他家的侄子干的,结果邻居告诉他,是他的两个女儿干的。当阿米尔汗诧异地把目光投向他那两个萌萌哒小萝莉,我甚至能听到这个50多岁大腹便便的老男人心中梦想再次发芽的声音。

14分半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发生在那对台词不过寥寥几句、出场不过半分钟的上门来告状的两口子身上:先是妻子气势汹汹地开了口,接着掐了胆战心惊的丈夫一把,让丈夫出头,然后就是妻子说一句,丈夫唯唯诺诺地复述一遍,把一个怕老婆的胆小男人刻画得惟妙惟肖。两个演员的精彩演出除了让人忍俊不已,还间接说明了他们这两个儿子为什么打不过阿米尔汗的那俩熊孩子。



这些都是在电影的前15分钟内发生的事情,而全部片长是149分钟。在这部电影的十分之一的时间里,出场并且有对白的人物有20多个,大多数角色就一两句台词,但往往一句话和一个动作就能让人物个性鲜明。这15分钟就是铺垫,以摔跤梦在大叔的心中埋下种子为始,经历了梦想的破灭,然后大叔发现他两个女儿身上的打架天赋从而重启梦想为终。
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电影最佳前15分钟。

而这样的15分钟,电影里还有9个。这15分钟,节奏飞快,全片近150分钟,没有一分钟的尿点,把本来似乎很枯燥的摔跤拍得扣人心弦,热血励志中不乏幽默风趣,一场场摔跤垫上的肉搏战惊心动魄之余还展现了人体的力量美。中国也在八十年代拍过摔跤的电影,我小时候看过,名字忘了,依稀还记得大概的情节,无非是某摔跤运动员在教练的严格要求下苦练摔跤技艺,最终为国争光的故事。我想大概不会有人因为看那部电影而爱上摔跤运动,但《爸爸》是头次让我发出这样的赞叹:摔跤这个运动太有魅力了!

电影燃到爆的高潮部分

但即便如此,这部电影也就是8分的水准。到底是什么促使我为它给出满分呢?
那2分的加分,是因为阿米尔汗做主持的一部纪录片《真相访谈》。在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堕胎”,阿米尔汗关注了在印度非常严重的女婴流产现象,看完全片——甚至在看了一半的时候,我觉得就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我的感受:触目惊心。《爸爸》一片的评论声中有一种声音比较有代表性,那就是这部电影是男权和直男癌的体现,是对广大女性的不尊重。那好,那就让我用这部纪录片来揭开事实的真相吧。

纪录片开头,阿米尔汗告诉大家,他制作这个节目的初衷:

嗯,一个想凭一己之力改变这个时代的人,一个想把火种播在观众心中的人。《真相访谈》这个节目被赋予的期望极高。

节目过程中阿米尔汗数次落泪

第一期节目,谈论的是在外人听来毛骨悚然、但在印度却司空见惯的杀害女婴的社会现象。首先请出的是一位母亲,阿米尔汗问她的堕胎次数:


现场观众面露震惊之色,但这只是开始,阿米尔汗随即给出了他的团队调查的杀婴数据:

在印度,女婴下降的数量触目惊心。最近三十年间,减少的女婴出生数量,大概在三千万左右!
而且杀害女婴的趋势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阿米尔汗愤怒地得出一个掷地有声的结论:


祖国母亲被浸泡在自己女儿的鲜血中

随后阿米尔汗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杀婴的现象肯定只是在农村,印度的大城市里不会有这种现象。事实真的如此吗?阿米尔汗请来德里的一位中产阶级母亲,她的公公是医生,婆婆是大学教授:

随后,这位母亲讲述了她婆婆企图趁她不备杀死女儿的行径:

随后,阿米尔汗公布了他调查得到的结论:

节目进一步升级,把杀婴这种行为从个人行为上升到有组织有预谋的高度:

计划生育,好熟悉的词汇。鉴定婴儿性别的B超机已经成为很多印度医生捞钱的工具。

也就是说,杀死女婴,已经成为一个产业。某业内人士的说法,吓坏了现场的观众:

即使她没有死。

也要把她扔进亚穆纳河里。

坐着三轮车去亚穆纳河把孩子装进袋子里扔进去。

而接下来对医生的暗访,更进一步坐实了这一印度之耻:

生下来是肯定的,但她还是得死。

随便找个地方把她埋了,随便哪儿都成。

得有人跟你一块儿,跟你一起去把孩子埋了。

看到这里的我必须承认,这一幕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范畴,而犯下这些罪恶的,是本应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之后,便是探讨杀死女婴这件事,对于印度社会产生何种深远的影响:

某杀害女婴成风的地区,已经出现没有女孩的光棍村,这里的男人也许要做一辈子单身狗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拐卖妇女成为了又一件中国人很熟悉的犯罪:

嗯,不知道印度有没有也拍一部《嫁给大山的女人》。

杀死女婴,女孩减少,拐卖妇女现象增多——有学者开始分析这一多米诺骨牌效应所带来的始料未及的恶劣影响:

女性成为商品,本来就很低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恶化。

至此,一副印度女性悲惨命运的图景勾画完成。最后,阿米尔汗通过细致的调查和严谨的推理,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即使你不犯杀婴的罪过,但依然无法幸免于外。”这就是阿米尔汗做这期节目的目的。我甚至在想,或许正是因为他做了这期节目,才萌生了拍《摔跤吧!爸爸》的念头,想要用这样一部电影,来提高女性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甚至是去改变女性的命运。“我只为能改变这个时代,只要有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


事实上,阿米尔汗真的做到了,自从电影上映以来,正有越来越的印度姑娘开始投身于女子摔跤乃至更多的体育项目中来。



相比《爸爸》,《真相访谈》里的世界更残酷更现实。影片中,两个原本对摔跤抗拒的两个女儿,在听了和她们几乎是同龄人的小新娘的一番话之后,改变了想法。这样的说教也许在我们看来很生硬,但是看完《真相访谈》后我们会深深地明白,在印度,和被杀死或被拐卖相比,女孩能有这样的命运已经算幸运了,印度现实中女性的地位,远比电影里悲惨。或许值得庆幸的是,她们有阿米尔汗。他不仅是超级明星,还是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印度的情况和中国很类似,他们也有计划生育,也重男轻女,也有无数妇女被拐卖,可是中国的阿米尔汗在哪里?

阿米尔汗以一个演员和媒体人的身份,站着把钱给挣了,我心甘情愿地跪着看完了。

 4 ) 让印度电影给我们上一课

如果说今日的中国观众对于国外电影有什么品牌忠诚度的话,好莱坞特效大片称第一,日本动画算第二,那第三,就该数一个印度人撑起的一片天了,那就是阿米尔•汗的电影。

从《地球上的星星》、《三个傻瓜》、《PK》到这部《摔跤吧!爸爸》,男神在中国的好口碑那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不过千万别以为米叔的电影只有发展中国家的观众买账,N年前我曾请一位澳大利亚影迷朋友推荐几部心水,他给我的名单里赫然便有《帕萨提的颜色》——还是阿米尔•汗的作品。

《摔跤吧!爸爸》带有鲜明的阿米尔•汗电影的印记,那就是纯熟的商业片技巧、敏感的话题和蓬勃的正能量。说实话,两姐妹获得英联邦运动会女子摔跤冠军这种事,故事性十足,可要说稀罕程度,别说美、俄、中这种体育大国,就是搁在同为英联邦国家的澳大利亚头上,也不会有多少人留意——毕竟奥运会才是天下第一武道大会不是?可印度电影人就有本事把它拍成一部火遍亚洲的商业大片。《摔跤吧!爸爸》的成功,首先是电影的成功。

即使在剪过之后,本片依然长达140分钟,但流畅的叙事足以让观众走出影院后,依然意犹未尽。在故事层面,影片把“师徒+父女”关系该做的文章起承转合,做得一丝不苟。展现才能、魔鬼训练、出走反抗、悟出真谛、师徒打擂……这些段子我们在《霸王别姬》、《梅兰芳》、《洛奇》等电影中不知看过了多少,久经锤炼。人物方面,影片除了主角吉塔之外的人物性格都很单一,分别负责搞笑、温情和敌对等功能,是很商业的做法。

视听方面,影片大量应用了交叉蒙太奇这种最具冲击性的剪辑技巧,例如将世界锦标赛场上教练让吉塔一味防守的画面,与全国联赛决赛赛场上父亲让巴比塔全力进攻的段落混剪在一起,在英联邦赛前指导环节同样如此,最后决赛一段,又将父亲的无能为力与场上的火热对抗交叉剪辑。还有影片一开始珀尕收拾傲慢的邦冠军一场,将电视中奥运会的解说声与现场摔跤画面对位,妙趣横生。枯燥的训练部分,则干脆用一首童声的《坏蛋爸爸》带出女儿哀怨的心声。先不谈影片本身的话题性,单说手法的纯熟,就体现出了宝莱坞多年积累的制作经验,不客气地说,确实领先于我们。

值得一谈的还有其中的动作场面。尽管没有作为主要卖点来宣传,但我认为《摔跤吧!爸爸》的动作戏是一流的。影片中长段的动作戏总共有五段,上部两段,下部三段,其他比赛场面则被打散,揉进剧情中,起到推动叙事和塑造人物的作用。

第一段动作戏是吉塔初战男跤手,拍得非常有层次感。在男跤手这面,主要表现他的从轻视到愤怒,在吉塔这面,在表现她勇于出击和身手灵活等优势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她力量不足,久攻不克的先天劣势。

第二段是女儿在跤棚中挑战父亲,我觉得这一段是最精彩的。在经历了老爸漫长的魔鬼训练之后,女儿自以为终于在国家体育学院学到了摔跤的真谛。这时,她眼中闪耀着怨恨和复仇的渴望,而父亲则在开始的威风之后,很快意识到自己已经雄风不在,他喘息着,只想保住一点跤手和父亲最后的尊严。这种将表情、眼神与激烈动作相结合的戏是最不好拍的,完全无法求助于替身,而一旦拍好,冲击力也最强。

下部的三段动作戏分别是小组晋级赛、半决赛和决赛,打得很好看,但有一点过分追求戏剧性的嫌疑。例如为了突出父亲与教练“两条路线”的斗争,毫无来由地让教练在吉塔并未站明显优势时采取守势,以反衬父亲的英明决断。又例如最后一秒万试万灵的“回忆杀”。当然,这都是吹毛求疵,就真实性和观赏性而言,这几段动作戏都足以秒掉绝大多数女性动作片。

印度动作片向来以夸张狗血闻名,《摔跤吧!爸爸》却一洗铅华,把真实可信作为第一目标来追求。据说阿米尔•汗拒绝了著名模特出身的女明星玛丽•卡沙拉瓦特,转而选择了一向担任配角的法缇玛•萨那•纱卡来出演成年吉塔。影片为了训练四个女主角,特地为她们建了一座摔跤营地。演员在里面摸爬滚打了大半年,才正式开始实拍。影片的摔跤场面拍得如此逼真震撼,背后是剧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有些国内的公主病观众看完电影只记得老爸的凶悍和无情,却忘了“自由源于自信,自信源于自律”这一箴言。只能看作是披着女权外衣却不谙世事的呓语。

另一位印度男星萨尔曼•汗去年同样拍了一部摔跤题材的电影《苏丹》,可是在看完了本片之后,他直截了当地承认它比自己的作品更胜一筹。

影片的政治话题,无论是民族主义的还是性别平权的,都是吸引中印两国观众走进影院的重要因素。限于篇幅,这里点一下影片的最后一幕就好。可能很少人知道,现在在印度看电影之前是要起立唱国歌的,因此看到最后赛场响彻国歌一段,我想到印度观众为了看场电影要起立两次,笑场了。而更有意思的是,奏完国歌之后现场观赛的穆斯林小女孩高呼了一声“印度必胜”!大家或许不会忘记,带她来看比赛的父亲,正是一直低价给吉塔一家供应鸡肉的人。一个崇尚素食的印度教徒的女儿,吃着穆斯林养的鸡赢得了国际摔跤比赛金牌。影片的民族诉求,一切尽在不言中。

无论从商业成熟度还是社会议题开放度而言,印度电影都堪为中国电影的老师。这或许正是《摔跤吧!爸爸》热映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启示。

风间隼2017年5月7日

新浪微博链接: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05103173909877

 5 ) 我愿用尽一切高尚的词汇去吹捧阿米尔汗,因为他值得

曾经看过阿米尔汗做的一个访谈类节目——《真相访谈》,在那个访谈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描绘印度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的种种不幸:杀女婴、儿童性侵、强奸、包办婚姻、巨额嫁妆、家庭暴力……越看越会觉得生为一个印度女性实在是太凄苦了。一般来讲,人在伤心想哭的时候心脏会有揪痛的感觉,但我清楚地记得看到那个因怀了女孩而在8年内被强行流产6次的母亲时,我的内心并没有感到酸楚,但眼泪仿佛受到了生理性刺激一般往下流。 在印度,一个孩子可能被剥夺出生的权利,只因为她在出生前照B超被发现性别为女;当她经历千辛万苦降世后,她有可能在儿时被长辈侵害,在长大后被路人觊觎;然后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被父母打包嫁人,或因为付不起高额嫁妆而孤老终生;在嫁人后身陷在锅碗瓢盆和丈夫的铁拳下,开始“怀孕、被发现怀了女儿堕胎、怀孕、被发现怀了女儿堕胎”的死循环…… 因为知道这些,我在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激动到不能自已。有人质疑说,这部片子“透露着令人作呕的男权思想,以梦想、金钱、冠军强制女儿人生”,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我们绝不能用中国的思维看印度,因为我们的生活有无限可能就认为印度女性也能拥有自己的人生。以印度的视角来看这部片子,我们能从中看到女性抗争的无数可能。 印度的现实就是,由于宗教、历史和传统文化等种种因素,印度女性在社会中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有人或许会说“中国的性别歧视问题也很严重呀”,但事实上,比起印度,中国实在是好太多了:

重男轻女事件在中国也存在,中国也有太多人想生男孩的。但中国没有一个在官方计划生育政策中说“女孩是甘蔗的渣滓,我们鼓励多生男孩”的政府;中国也没有形成“b超验男女,女孩月份小流产、月份大出生后扔到河里”这由医院提供的一条龙服务。 “裙子穿那么短,被强奸活该”这种论调在中国会被视为直男癌,但可怕的是在印度12年轰动一时的公交车轮奸案中,施暴者乃至不少律师、高官都认为:被强奸是女孩的错(图片来源: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在印度的婚姻制度中,女性不过是附庸品,虽然印度女性跟中国一样是嫁人,但基本上印度的女性在“嫁出去”后永远不能独立,不被赞成去找工作,也不认为应该去接受教育,她们往往只能在锅碗瓢盆中消磨青春。而更为落后的是,她们的婚姻往往是父母包办,甚至曾有追求自由恋爱的男女而被杀。更有甚者,直到2006年印度农村都曾盛行风俗去强迫寡妇跳火坑自焚为亡夫殉葬,而对于这种风俗,村民们甚至去赞颂、鼓励…… 在中国,重男轻女行为在我们印象中往往是低教育水平的人才会有的,但在印度,无论教育水平高低,男尊女卑都是根深蒂固的想法。身为高中副校长的婆婆会因为不想要女孩而把自己尚在襁褓的小孙女踢下楼梯;政府高官也会违抗法律,偷偷埋掉自己刚出生的女儿。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一个人能拥有自己的命运,首先需要能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而对于印度女性来说,她们本来就不被允许去选择自己的命运,片子中那个爸爸做所的就是让他的女儿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正是因为爸爸强制她们去学摔跤,她们才能拥有未来的选择权而不是不在14岁被打包嫁人、在无穷无尽的家务中消磨青春。 因此,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立意毫无问题 ,甚至放在印度这个背景之下,堪称伟大。

主演米叔,阿米尔·汗,他的存在,是我对印度人总抱有着一种敬意的原因,有时候我甚至觉得,米叔这个人的存在对印度来说,就可称奇迹。 有人说他是印度刘德华、印度吴彦祖,但我认为米叔身上承载的东西比他的颜值要多的多。因为,你再也见不到一个演员能拥有他那样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能像他那样每一部作品都拥有改变国家的力量。 他拍《地球上的星星》告诉我们无论是怎样一块顽石,经过打磨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三傻大闹宝莱坞》通过嬉笑怒骂的表演形式将印度的教育体制与贫富差距问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身为穆斯林却拍了《我的个神啊》,在印度这个宗教国家,直接向宗教发问,又很中正地没有对信仰的意义进行全盘否认; 今天,他又拍了《摔跤吧,爸爸》,替女性寻找自己命运的出路指明了方向……

他不止是一位演员。最令我对他肃然起敬的不只是他的电影,还有他做的访谈类纪录片——《真相访谈》,这是一档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印度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并给出了一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建议的节目。在三季的节目中,阿米尔汗和他的团队从印度的种姓制度、流产女婴、包办婚姻、家庭暴力、强奸、儿童性侵、同性恋等社会禁忌问题谈到了水资源、垃圾污染等敏感问题,每一期节目都一针见血地直指社会痛处所在,而且这些节目每一期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在一期探讨儿童受到侵害的节目播出后,更是促进了印度儿童保护法的出台。

由于他做的这些,他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在油管上我甚至也曾见到有印度保守分子叫嚣着“阿米尔汗和整个印度媒体都是国会的宣传机器,国会是由美国控制的,他们编造了强奸、堕胎等故事是为了挑起印度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矛盾”。他被威胁、被辱骂,他的海报被焚烧,拍的片子被抵制,但他说“即使职业和商业利益受损,我仍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在与一个庞大的组织对抗。最终也许被撞得粉碎,但我不会退缩。”,无所畏惧,依然坚定地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在《真相访谈》的开篇寄语中阿米尔汗这样说道: “我演电影时,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过不同的人生。还有另一种人生,就是我自己的人生:卸去演员的身份,作为一个人,以我的方式存在。生活中,思绪如风般吹拂着我的脑海。我读报纸、看新闻、与朋友闲聊、和陌生人交谈,总有一些事触动我的心弦。 一方面,印度在崛起,蒸蒸日上,作为一个印度人,我感到高兴和自豪。但是,在社会中还有很多令人心酸的事实,我们却对此熟视无睹。这些苦难,却让我深感不安,感到哀伤。有时我会想,干嘛要去思考这些与我无关的事情呢?我的生活幸福美满,别人的苦难与我何干呢?但是它确有干系。因为我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一连串的事情把你我和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联系在一起,一呼一吸中,体会心中的共鸣。 如果甘地、提拉克、鲍斯、尼赫鲁、智者阿扎德仍然在世,我们有何颜面去面对他们。我们的先人怀抱梦想,为自由而奋斗,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像现在这样的印度吗?所以,我在这里,希望听到、学到些什么,希望和你们有所交流,发现问题的根源,看到事情的真相。 我想讨论一些关系印度民生的话题,不责难任何人,不中伤任何人,也不制约任何人。人人都说,伤害我们的人近在咫尺,或许我们都有责任。现在,与我一起踏上这段旅程吧。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学习、去分享,一起去揭开这些难题的谜底。 我无心激化矛盾,只为能改变这个时代。无论是谁的心中,只要有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

解题的第一步,是要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因此,出于对解决问题的渴望,出于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说“拍电影不是用来迎合谁的。其实当你拍摄了一部对自己国家有一定批判意义的电影时,这对国家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是我们进步的第一步。没必要为自己的祖国被放在聚光灯下而羞耻,应该羞耻的是我们的国家在那一方面还有欠缺。” 不使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

我有时候觉得阿米尔汗不是个演员,他其实是位精神领袖,是真正的国宝。 看报道说,拍摄《三傻大闹宝莱坞》期间,阿米尔开着车忽然接到导演的电话。对方说,他为米叔写了一首歌,等他死的时候,可以作为葬歌,在电视上和广播里一起同步播出。这首歌叫《像风一样自由》,也就是电影片头曲,主人公兰彻的主题歌: 恐惧着,我们都泥足于井底 无畏着,他畅游于海天之际 致阿米尔汗。我愿用尽一切高尚的词汇去赞颂他,因为他值得。

(最后压一下米叔下一部抨击社会问题的作品可能谈什么,我希望能看见他拍种姓,就这样)

 6 ) 没有写出来的地方才是深渊

老有人讨论,《摔跤吧爸爸》到底是不是进步,到底是不是女权,爸爸给的是不是爱。我觉得这事儿挺容易想的。

在女人都是女奴的环境里,“像个男人”就是进步,就是更好的选择。因为没有什么选择。在女人也是人的环境里,“像她自己”是进步,因为选择更多了。

打个比方,文革劳改营里选你去北京画宣传画,这就是救命,你拼了命也会去,虽然你更喜欢音乐。生存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追求。纠结怎么不让他搞音乐呢,他不喜欢画画呀,就是矫情。

《摔》的痛点就是,摔跤是如此残酷激烈的,男性的运动,女人不顾一切都会去做。为了什么?因为剩下的命运更可怕,比摔跤更可怕。那没有写出来的部分才是深渊。这是这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

 短评

觉得拍得很好,在评论区讨论父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不是教育片,是一部电影,如果Aamir Khan演的是一个专制的父亲,那么让你感到厌恶是因为他演得好。讨论电影价值观正不正确很无趣,电影只是在讲故事,谁规定主角一定要价值观正确,《电锯惊魂》的杀人狂价值观正确吗?

3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这片也能被女权主义者黑,我也真是无语了。黑之前先去了解下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吧。这明明是在倡导女权才对。猪队友太多了,心疼阿米尔汗。

4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北京电影节#我不觉得这个片子囿于父权的藩篱,父亲虽然有在女儿身上圆梦的渴望,但也建立在发现女儿的天分的前提上。摔跤让两个女孩子挣脱了偏见和无止境的家务,挣脱了14岁嫁人的命运,踏入更广阔的世界。说直男癌都是怎么想的?

7分钟前
  • 延延
  • 力荐

就凭电影,谁也没资格叫人家阿x

8分钟前
  • caj
  • 力荐

莫名想起小时候看完《足球小将》后,偷偷跑到球场在雨中加练的情形。梦想像一盘鸭血,我们似乎早已习惯凝固过的晦暗模样,忘记当初是鲜红的,在流淌。

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不是技术老了,是爸爸老了”,父女摔跤那段确实催泪,说是近几年最好的印度片也不为过。不过教练和父亲那条线挺没说服力的,剧情冗长也是印度本土电影的通病,不接近三小时都不叫电影。以及,整个华语影坛都很难找出一个像阿米尔·汗这样敬业的演员。最后,温室里的花朵都会给本片打低分,不信你看。

12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印度一块女子摔跤金牌的诞生。剧情热血逗乐,竞技惊心动魄,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宝莱坞电影,父女情尽在不言中。阿米尔·汗太敬业了,为了一闪而过的几秒就把自己的身材从肥胖练成魔鬼,好演员都是用生命在演戏啊~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道德优越已成为评判电影最有效武器,但国家意志下的奥运奖牌,我们不也是抬头望五星旗留下不作假的眼泪、泛出荣耀?体育场外的我们永远也不会理解运动员的无奈委屈赛前赛后的悲凉,他们真实的快乐仍只会自己感知。什么时候电影不再容纳矛盾、还必须刻意记录三观伟正的故事?五味杂陈,才是体育和人生。

21分钟前
  • bird
  • 推荐

印度排名第一的电影,全球口碑已炸裂

26分钟前
  • 豆丁
  • 力荐

与眺望好莱坞望洋兴叹不同,这个印度电影,大概是中国电影人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能够拍出来的。但很遗憾,他们没有。最难得的可能是演员(尤其是女儿),因为也有不少华人影星试过弹簧变化的,但大多就是胡须拉渣讲口方言忧郁深沉而已,真正愿意为一部电影付出的,太少了。俗套不可怕,俗套最可靠。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豆瓣文青们可能已经成功被白左的西方政治正确洗脑了:不放在具体语境下,以西方女权衡量一切本来就是一种偏见和武断。在整体状况还不如中国的印度,本片已经适当地展现了一种进步的女性生活方式,即便在父权的引导之下。让符号化的解读蒙蔽影片传达的真情实感,令人感到可悲。

32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就电影来讲,我们有什么资格嘲笑印度。

3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阿米尔一人饰演男主角19、29、55岁三个人生段。他首先完成了19岁的戏,然后疯狂增肥,一个月时间变成了体重194斤的55胖大爷,拍完老年戏后,又用5个月的时间疯狂减肥,回去拍29的戏!所以: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直接拍完29再拍55不就好了?阿米尔说:那样我就没有动力瘦回去了!

38分钟前
  • 有点迷人
  • 力荐

在印度看得169分钟,一部处处衬着男权和父权的女性电影,女儿没有任何选择权,被父亲残暴地教育成为世界冠军,这个冠军的“正确“结果就意味着父亲教育的正确了。意外这部电影宣传期在国内口碑这么好,大家去看完整版吧认知会反转的

40分钟前
  • 火火
  • 还行

关于本片价值观-不看社会背景就评判三观就是耍流氓。在印度的社会状况下,女性是没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氛围的,先破才能立。就像片中父亲对女儿说的-你不是在为你一个人战斗,你要让千千万万的女性看到女生并不是只能相夫教子。最后,这场斗争的意义早已超脱出父亲一己的梦想,升华了呀。

41分钟前
  • 江湖骗子想吃蛋糕
  • 力荐

这么好的一部电影。。弄得这踏马什么破译名。。听起来像儿童片似的。。

45分钟前
  • 仰望星空の派
  • 力荐

虽然吹是一部女权电影有些过了,但仍然很好,这么老套的母题拍得工整细致,情感真挚动人,幽默也恰到好处,对摔跤毫无兴趣也能看得热血沸腾,走出电影院想想自己每天看的项目,哎,操了操了

48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动作场面比父女之情感人。若真要拍一部丰满的女权电影,就不要用那个弱智教练充当反派,让父亲本身亦正亦邪,他带着女儿冲脱男权,又阻碍女儿逾越父权,既是领路人又是拦路虎;让女儿的意象也更加复杂,让她最终站在另一个山头与父亲虎目相对,好过像个称职的儿子完美继承他的衣钵。

50分钟前
  • 推荐

(看的完整版)取材真实,剧作扎实,用体育竞技片来拍父女情节剧,并改写了上到封建礼数、下到官僚制度的不变法则。有人提出片中受父权压制的价值观导向,请站在印度国男尊女卑的角度去看待吧,它明明是在拥护女性。另外结尾父亲的缺席,也暗示了女性的独立。另外,套路也是路,不要排斥套路。

5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好看死了。拜托大家认真看完电影再做评论。爸爸有约定一年为期,不行就不勉强。吉塔在赢得了第一场摔跤比赛之后,也主动请爸爸带自己参赛。她们已经自己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被父母逼着选了专业还怂着不敢转型的朋友,你跟人家根本没有半点共鸣的好吧。另外,脱离印度实际环境谈女不女权根本没有意义。

56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