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病人英语

爱情片美国1996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  朱丽叶·比诺什  威廉·达福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纳威恩·安德利维斯  科林·费尔斯  朱利安·沃德姆  尤尔根·普洛斯诺  凯文·沃特利  克里夫·梅利森  尼诺·卡斯泰尔诺沃  彼得·吕尔林  乔迪·约翰逊  托蕊·海金森  塞巴斯蒂安·席佩尔  雷蒙德·库特哈德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播放地址

 剧照

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1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2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3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4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5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6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13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14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15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16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17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18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19英国病人英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0:04

详细剧情

  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机师由于受伤,想不起自己是谁,因此被叫做“英国病人”。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她决定独身留下来照顾那个英国病人。他们停留的地方是意大利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 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思绪……  一段爱情,在战火中燃烧,逾越了道德,改变了战局。考古学家艾马殊伯爵(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跟随探险家来到撒哈拉沙漠考察,结识了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妻子凯瑟琳(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 饰)。凯瑟琳的才气和美丽让艾马殊深深着迷,两人在沙漠一个幽深洞穴参观壁画时,更加发现彼此志趣相投。 道德最终战胜了激情。凯瑟琳和艾马殊分手后,杰弗发现了妻子的外遇。伤心的杰弗开着飞机企图与妻子和艾马殊同归于尽,艾马殊幸运躲过一劫,却造成凯瑟琳身受重伤、自己命丧黄泉。艾马殊赶到深爱的人身边,把她安置到山洞里,承诺一定会走出沙漠,找到援助。但是,事情却不像想象中容易。他为了救人,担当了卖国罪名,惹来了杀身之祸,最终他没有违背诺言,可是,凯瑟琳已在寒冷中永远地离开了他……艾马殊将凯瑟琳的遗体放上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于是发生了影片开头的一幕。  在照顾“英国病人”的日子里,汉娜结识了印度籍的拆弹手基普,两人互生情愫。即使战争已然结束,但拆弹手基普必然仍要无数次面对死亡。  最终,应英国病人的要求,汉娜给他注射了大剂量的吗啡......

 长篇影评

 1 ) Movie, Moving

My darling. I'm waiting for you. How long is a day in the dark? Or a week? The fire is gone now. And I'm cold, horribly cold. I really want to drag myself outside but then there'd be the sun. I'm afraid I waste the light on the paintings, and I'm not writing these words. We die. We die,we die rich with lovers and tribes, tastes we have swallowed, bodies we have...entered and swum up like rivers. Fears we have hidden in ---- like this wretched cave. I want all this marked on my body. We're the real countries, not the boundaries drawn on maps with the names of powerful men. I know you'll come and carry me out into the Palace of Winds. That's what I've wanted: to walk in such a place with you, with friends, on the earth without maps. The lamp has gone out and I'm writing in the darkness.

 2 ) “不道德”的艺术——谈《英国病人》(1)

   
    摄于1996年的《英国病人》是一部辉煌灿烂、感人至深的电影,在翌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它获得了罕见的胜利——获12项提名和9项大奖.在此之前只有《宾虚》、《西区故事》得奖超过了它(之后是《泰坦尼克号》和《指环王》),《英国病人》与《琪琪》、《末代皇帝》并列奥斯卡得奖数第三。

    
    《英国病人》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翁达杰的同名小说。小说曾获布克奖等多项文学奖,导演明格拉深爱这部作品,花费极大心力将这部被认为很难以影像表达的小说改成了电影剧本。小说中原有两个互相交织的爱情故事,明格拉削弱其中女护士与印度工兵基普的戏份,突出匈牙利男爵艾马殊与英国女子嘉芙莲炽烈哀婉的爱情故事。而两段爱情又被放置在战争环境、民族差异的大背景中展开,让历史的强悍力量切入个人生活,展现纷飞战火对绚烂爱情的破坏,从而引发出关于时代、民族、战争、个人命运等的思索,使电影成为一部充满史诗色彩的爱情片,或充满爱情魅力的史诗片。


    影片在感人之余,似有两处最易引起争议的内容:一是艾马殊和嘉芙莲的爱情是否道德,因为这是一场婚外恋;二是艾马殊为救嘉芙莲,把地图交给德国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公认为不正义的一方)以换取飞机,按传统的观点看,这一行为严重到了“叛国投敌”的程度。但是这两种行为在影片中都得到了同情和谅解,尤其是艾马殊和嘉芙莲的爱情,被渲染得如诗如画、回肠荡气。艺术一般来说不需要成为道德课本,但也不宜诲淫诲盗,那么,艺术与道德的双人舞,究竟怎样跳才算美好?


    文艺在历史上曾长期担负着宣扬和维护道德的责任,这种职责被命名为“文以载道”或“寓教于乐”。19世纪中期,唯美主义艺术家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于是,在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上出现了两种极端态度——道德主义与唯美主义。前一派认为文艺应当直接与道德律令相关,“美”必须服从“善”;后一派则主张文艺以表现“美”为己任,不必对读者的道德水平负责。


   唯美主义的主张虽然偏颇,但它提醒人们注意到艺术的特殊性:好的艺术作品必须塑造个性鲜活的人物,而要描绘丰富的个性、要展望人性的自由发展,就不时会触碰到道德的边界。完全合格的道德楷模只能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是某种“套中人”。


    艺术之所以不能与道德贴得太近,还在于这样一个无可否认的现象:在历史上,所谓的“道德”从来没有一以贯之的标准,许多在某一时代被视为天经地义的道德条令,后世却觉得荒唐严苛。极端的譬如中国宋代开始流播的“男女授受不亲”的“贞操”观(有女子不慎被男人碰了一下手,竟将自己整只手臂砍下)、印度寡妇为丈夫殉葬的制度;此外如一夫多妻制符合中国古代道德观而不容于现代社会,同性恋过去被视为不道德而现在逐步得到宽容,等等。尼采一语中的:“就道德的保守性而言,道德很不道德。”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比较公允的结论:艺术经常无可避免地要表现人们的伦理生活,并或隐或显地表明其褒贬立场。然而艺术又不等于伦理道德,不能把文艺当成道德课本、简单地用现行标准去褒扬或批判艺术作品。艺术的教化功能首先在于开拓人的眼界和胸襟,让我们看到广阔而丰富的生活世界,展示情感、精神之各个层次的音调与光谱。相对于道德,艺术以更为丰富的方式呈现人的个性,以更为曲折潜隐的力道提升人的精神,张扬人最优秀的本质力量,这才是艺术特殊的伦理意义所在。


   一般来说,通俗类艺术作品大都不会触犯既定道德习俗,其立场多趋于保守;优秀作品则常常挑战现有规范,呈现出某种复杂含混的状态,但正是在那种复杂含混中,暗示出某种超前性的伦理境界。伟大的艺术作品将超越一时一地的道德规章,昭示最崇高丰富的理想人性。


   《英国病人》严格来说不能算“伟大”的作品,从其改编原著、突出爱情故事的设计来看,多少有些煽情、迎合观众的成分。但它足够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尤其在“爱情与道德”、“战争与道德”两个方面,《英国病人》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并且暗示了某种超前、理想的伦理境界。(待续)

 3 ) 贪欲还是爱情?

该电影获得了奥斯卡九项大奖,有人说这是一部伟大的love story。我可以在豆瓣的评论里找到大量的溢美之词。但是,为何我的感受确实完全地不同?
 
我发誓,我要说的这些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大多数评论误导了大家。在战争中,Almacy爱上了朋友的妻子Key。如果像Titanic那样,女主角的未婚夫是个俗不可耐的人,我们会为后来的爱情故事鼓掌。但在本片中,导演并未把Key的丈夫表现为一个“活该”的角色。Almacy和Key看似自然而然地陷入了爱情,看上去却像是贪欲,我希望不是演员误导了我。电影毕竟有别于小说,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主角在精神上的沟通,看到的只是身体上的交流。影评也只能根据电影的表现方式来写。
 
也许电影中只有最后一段让我们感受到了Almacy对“爱情”的执著,为了救Key,他执着地在沙漠里走了三天三夜。爱可以超越道德、超越国籍、超越国家的荣誉和安全。不过,这并不是圣洁的爱,不是纯然的爱,而是战争中的错爱。如果不是战争,Alamcy也许会拥有更美好的爱情。这一切悲剧源于战争,只因为战争。战争让爱情发生地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战争让爱情变得脆弱。
 
总体来看,Almacy与朋友的妻子通奸,伤害了他的朋友杰佛,杰佛因此撞机死去,他出卖了盟军的地图,一个隐藏的间谍被抓而失去手指,而另一个好友听说他是间谍而选择了吞枪自尽。虽然,看起来他是那么地执着于爱,但是这一切也并不是我们要讴歌的完美的爱情。爱情不是自私的。有一点我倒是可以理解,就是为了救自己爱的人而出卖国家,这是出自人性本能的,每个人心底的无奈、是最真实的人性。无论是错位,无论是孽缘,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选择。
 
人从来都是复杂的个体,我印象中的英美文学,也一向以反映复杂的人性著称。Almacy和Key都不是绝对完美的形象,也许作者并未刻意地去塑造什么伟大的爱情,而导演亦忠实了小说,为什么我们这些电影解读者非要努力地去诠释一段伟大的爱情呢,甚至有的评论人不惜隐去了杰弗与第三者同归于尽的情节,而粗描淡写为飞机降落中出了事故?我再次表示深切地佩服。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是很糟,它有它的闪光点,比如战争中人们建立起来的友情,印度拆雷工对工作的敬业,对爱情的浪漫,护士安娜对英国病人无微不至地关怀,战争中的阴差阳错和啼笑皆非,演员的出色演技。这些都是电影成功的一面。
 
最后,我要说,这部电影和我的评论一样 ---- 真他妈的长。

 4 ) 治疗失眠的方法

  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迎接2009年的方式竟然是失眠,可能是晚上和弟弟喝的一点普洱,让我在2009年1月1号的凌晨4点58分仍旧痛苦的清醒不已。
  与其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折磨自己,不如起来写点东西,虽然已有五个小时这样被我浪费过去。
  每次跟别人说到我的失眠,他们总是会暗笑地问“是在想心事吧?”,虽然每每都以装傻过去,但实际我明白,这里的“心事”所指逃不过的那个字,就是“爱”字。
  今天晚上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英国病人》的影子,午夜的思路跟白天完全不同。据说人在失眠的时候大都容易做出反常行为,那就借这个万籁俱静的夜晚把这篇从来没想过会写的文章写出来吧。
  无论外界的评价有多高,我本人看完本片时确实是被镇住了。原因在于明格拉的拍法不是将爱情局限于男女双方互动的行为中,这个电影的独一无二在于,爱情成为当事者内心的弱点和心魔。从这个点出发,《英国病人》这个纯译名的另一层涵义便得成理:
  那段爱情成为了艾马殊伯爵的绝症。
  所有的人都会说一句话,“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战胜自己的意思为克服自己的缺陷,几乎人人可以理解,心理的缺陷是人一生中最难跨越的。几乎所有好的电影涉及到的深层涵义都是在于讨论如何实现自我的释放,或者说,一个人是否可能跨过自我筑建的鸿沟。
  英国病人的两段爱情,其中艾马殊与凯瑟琳的主线爱情本身的建立是存在于 出轨 这个基础上的(虽然这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感到很意外),因为出轨不符合常人所能认同的爱情模式,并且俗套。出轨与不忠是《英国病人》整个形成的基础,或者说病根的一部分。通过电影不难看出艾马殊和凯瑟琳都是人上一等的人物,他们对世间的事有着自我七分认醒,即使没经过,也该知道婚外恋在放纵后所带来的折磨。按理说像他们这样的高端人群不会飞蛾扑火,可为什么结果是这样呢?
  这里表现出明格拉内核的最外层:即再有知识,再高端先进的人类,都克服不了感性欲的驱动。爱情的萌芽或者可以称之为美好,即使在整个背叛的大前提下单独拿出来看仍旧是美好的。理性与感性之争就如人类与自然之争,百分之百的战胜自然跟百分百理性主导思想的结论是一样的,就是不可能。要充分理解本片,首先必须接受的事实是,人性根部的弱点是无法被清除的。人类与机器人的不同在于,即使人类再提高或精确技术,都没办法完全避免误差的存在。
  两个有着高等学历看似理性不凡的人,只要一个合适的环境,一些基本的所谓巧合,完全可以做出被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行为。
  爱情没办法用语言解释,自然更不能用电影说明,英国病人作为爱情片的出色,也不过在于某种程度上它比较真实的表现了爱情的其中一根枝。
  艾马殊与凯瑟琳在做出错误的行为后,从他们在浴缸里谈话的内容来看,第一次偷情后他们希望可以用自己所有的理性去控制这段爱情。这很自然地符合人类想当然自大的心理。这种没有力量的控制带来的反而是圣诞节上疯狂的纵欲。虽然明格拉在起初对凯瑟琳老公的描写有部分丑化,但当科林菲尔斯看到自己老婆与别人鱼水之欢后汗湿肌肤的样子时,还紧张的问“你的身体不舒服吗?”,我对这段美好的婚外情也开始产生了动摇。
  爱情是人类的课题,我们用一生去证明这个课题的一个公认结论。往往很多人在中途会作弊退出,或者干脆不强求于结论。
  人在得到爱情的时候冲动而粗暴,陷入爱情后便更复杂,就像被蛛网缠住的小虫。即使双眼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行为也无法保证做出正确的选择,被弱点限制,被欲望驱使,达不到,回不了,怒火中烧,自渐堕落。凯瑟琳在电影院的退缩,艾马殊在宴会上的发癫,都是很经典地表现了这一特质。
  因为艾马殊爱得放纵与用力,这种沉溺的关系已经不需要出现凯瑟琳的丈夫,即使一个清白的舞伴都能成为纠结的根源。于此下去,必是毁于一旦。
  电影在这里峰回路转,由客观情节来主导双方的轨迹,这是明格拉的聪明之处,实则也属无奈之举。因为花朵盛开之后接上的必然是枯萎。他只能用战争来阻隔了开花的时机,让他们出于乱世,让他们身不由己。
  当然人性的弱点不仅仅属于做了亏心事的人,那个被背叛的人内心的黑暗面同样泛滥得一发不可收拾。杰佛儒弱的性格致使他无法将此事直面艾马殊或者自己的爱妻,尽管他确实是情理上的受害者。激恶与胆小的碰撞最后导致他做出心理异于常态的行为:带着自己的妻子去撞死艾马殊。
  当然,站在电影本身的基点,也就是以艾马殊与凯瑟琳的立场来看,这出悲剧反而成为两个本来堕落于爱溺的人得到升华的机会,也让电影不用以让人绝望的形式结束。
  至于艾马殊为凯瑟琳而跟德军合作,个人认为其实对当时的他而言这个选择已经根本不需要思考。在那时那刻,他完全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到为了保住她的机会而牺牲自己,或者杀死别人,政治在此时早已对他没有意义。
  很多人都说这个电影太散,第一次看很难看懂。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是如此,可能是开窍晚,也或许因为当年一起共赏的友人,我那时竟连一半都没看完就放弃了,这也将我几年后第二次与它耐心的重逢显得过于富有涵义。其实现在看来这部电影几乎可以成为是否能够对闷片免疫的准则,有些电影就是这样,它跟你的相遇需要看时间与缘分的:你理解不了的,称之为闷片;你理解了,它就变成了你的最爱。
  他们起初的爱是人类最纯洁的本能,却在汹涌的过程之后失去结果。无法被控制的爱成为病毒,钻入所有被牵连的人的骨髓。
  这是一场能让爱神哭干眼泪的悲剧,两个主角先被观众指责然后多的是同情,若不是副线上朱丽叶比诺什与印度军官的插曲,整个电影会黑暗绝望得多。毕竟人性是共通的,理性是人类永远到达不了的目标,我们宁愿用人文关怀来做伤疤的抚慰,这是习惯。因为没有死,生活就得继续;没有死,就永远没有最后的结局。
  虽然没有主线唯美,朱丽叶比诺什的爱情却是承担整部电影阳光的部分,在色彩上也比前者的沙漠黄趋向更多的绿和灿烂。她和印度人表现了人类可以做到的:通过错误的事例来修正自我,斗不过心魔就扬长避短,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控制感性欲。虽然显得未必奏效但是真实,毕竟她和她爱的人在电影结尾没有死去。
  爱情不能被定义和限制,没有死,就仍有机会。
  至于说到副线里的爱情,不知下一次失眠是什么时候了。

 5 ) 旧世界之死

或许是古典学的教育所带来的偏心,《英国病人》中的古典元素对我是无法回避的。曾经,Almásy和Katharine随身携带的是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著作,然而到战争结束后的护士Hana已经对其一无所知(I don’t know anything)。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交替之时,艺术人文同科学一样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欧洲旧世界(Concert of Europe)在战火中粉身碎骨,第二次世界大战定义了世界的新秩序(cf. mapping)。与此同时,文艺复兴后希腊罗马经典所搭建的spiritual repertoire也逐渐崩塌。古典教育从曾经个人教育的基石,类似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逐渐让位给新兴的领域,退居严格意义上学术学科。

《英国病人》是一个属于现代的爱情故事,却处处不舍得与旧贵族那个希腊与罗马经典交织的精神世界割离。

影片开始,Katharine便从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讲述了Candaules的故事,定下了基调Candaules对妻子美貌的自夸为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在Almásy的希罗多德中Katharine写道,

New lovers are nervous and tender, but smash everything.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或许对维吉尔稍有了解的观众能立刻想起其最著名的诗句,

omnia vincit amor et nos cedamus amori. — Georgics Book X Love conquers all and we all yield to love.

然而每一位老师在讲解这句诗词时都会提醒,维吉尔的诗句从来不能简单纯粹地当做一种鼓励。维吉尔的用词(vincit, cedamus)是militant的,有胜者的破坏,与败者的屈从,有战争的侵略性,自然也有战争的毁灭性。战争中的爱情,同战争一样,自我毁灭如古希腊悲剧对天道的解读,好像命运算计了一下。

Almásy发现的洞穴成了Almásy与Katharine永别的地方,在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中,Aeneas与Dido,在充满寓意的洞穴(子宫)中成为夫妻。Dido自焚的结局不再赘述,而Almásy将Katharine安置进洞穴之后向英军士兵求援,至片头的在意大利海滩清点伤病员的美国士兵都以我的妻子my wife称Katharine。 也或许,Almásy将Katharine救出飞机的这一幕Katharine裹着降落伞犹如身着婚纱并非是我个人的臆测。

最后,Almásy对Katharine说

Every night I cut out my heart. But in the morning it was full again.

更是让人想起越界(transgression)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的惩罚。而天火火种又在暗暗呼应Katharine的诗句“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和坠机后吞噬Almásy的熊熊烈火。

这样看来,自毁似乎是这些古典元素共同的主题。仔细观察,遵守的誓言,击落坠毁的飞机,半残的驱壳,这种自毁的倾向不仅体现在不仅仅是两名主人公上,影片中无处不在。

因为结婚纪念日想要给妻子惊喜的Geoffrey发现婚外情后,并没有选择与妻子对峙,而是选择开飞机三人同归于尽;女护士Mary等人因为想要赶往前方的城镇,兴奋地超车后被地雷炸死;Bermann嬉闹玩耍导致翻车,众人被困沙漠;Caravaggio叫来了割掉自己大拇指的护士;Madox以为Almásy是德国间谍开枪自杀;Hardy因为挂旗子被炸身亡。

而在现在的时间线中,两名配角Hana和Kip同样值得玩味。Hana自认为与自己亲近的人会死,一度不顾满街的地雷,想要捡回好友的首饰。而Kip则是拆弹兵,一不小心就会被炸的灰飞烟灭。但是 Hana 弹钢琴引来了Kip救了自己一命,而Kip有惊无险的拆弹也没有因为Hana骑车的到来失败。如果说Almásy和Katharine展现的是维吉尔诗句 悲观的那一面,那么Kip和Hana的相爱或许就是这句诗积极的解读和对比。

影片最后一个Act,坠机后Almásy试图救Katharine的部分,充满了一种fateful的情感,看的是很揪心的。前文所提到“命运算计了一下”以后,是逆水行舟在滚滚的洪流中奔向灾难的命数。

表面上,形成这种fatefulness本身的有显而易见的两层,也是Almásy自己解释的:

She died because of me. Because I loved her. Because I had the wrong name.

一是卷入洪流之中的人主动选择,看似有自由意志的直接结果。二是不能选择的出身和姓名。 这一点影片前半部分聪明地洒下蛛丝马迹,但直到Almásy碰到英军这里才彻底交代清楚 。(命名,身份,也是本片的一个主题之一)

但这一个Act并不是简单地把双方陷入不可能的境地,宽泛的等待与拯救,和时空和命运赛跑。(比如Titanic在大灾难下用较为直截简单的叙事技巧吸引观众共情的爱情故事;比如卧虎藏龙细腻真挚的感情爆发。都不同。)

Minghella做到的独特之处在于,这种fatefulness是深深扎根于人对大自然的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mysticism)上的。在这一幕中,人类感情和大自然一同呼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沙漠不仅仅是一个悲剧爱情美丽或者绝情的背景和阻隔,观众或许意识到,从始至终,沙漠本身都是这个故事不可分离的一个角色。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多强烈,大漠与黄沙就有多应景。人的感情超越(transcend)大自然的广袤的空间性(Nature’s expanse and spatiality),反过来大自然又放大(amplify)了人的情感。

影片结尾和开始呼应,但基调已然不同。Almásy载着Katharine的尸体驾驶飞机在大漠中翱翔,但是沙漠不再是分隔爱人的Villain,而是Palace of Winds风的宫殿。Almásy在这一刻活过,永远活在了这一刻,他好像可以永远这么飞下去,和心爱的人一起飞向彼岸。这一刻稍纵即逝,带着仅存的尊严和希望,Almásy也随之死去了。

 6 ) 爱情的超越

    爱情的力量有多大?它很大,它可以让人们为之疯狂,为之竭尽全力,为之至死不渝;它很小,地位的鸿沟可以将其阻隔,谎言的毒液可以将其毒害,社会的动荡可以将其毁灭。所以,爱情,对于个人,它很大;对于世界,它很小。正如《英国病人》中的艾马什与嘉芙莲的爱情,那样美好,那样疯狂,那样炫目,但是在战争中,和很多爱情一样,于灿烂中戛然而止,留下的是一个个“病人”的呻吟。
    影片于现实和过去之间交错,今日奄奄一息,体无完肤的“英国病人”和过去为爱激昂的艾马什交替出现,他们是同一个人,又那么的不同。一个人,艰难的张合着残缺的嘴发出让人心酸的声音,用残缺的双手捧起那本历史之父的著作却勾起不愿回忆的记忆。一个人,面对同事兼好友的妻子无法压抑心中的爱意,激情的表达着不顾世俗的最纯正的爱情。从艾马什到“英国病人”,中间是爱情之花的绽放与凋零。这个过程是个充满了一次又一次抉择的过程,当艾马什遇见嘉芙莲时,他要抉择,爱还是不爱他好友的爱人,嘉芙莲要抉择,爱情与道德她该何去何从,当两人终于抛开一切相爱时他们要抉择,是将短暂的激情还是相爱一生,当嘉芙莲在山洞里苦苦等待着艾马什的救援时,艾马什要抉择,在政治立场中抉择,是否该为了爱人的生存导向自己祖国的敌人――德国。他们抉择,一次次的抉择让他们越爱越深,却又陷入下一次更痛苦的抉择。而在现实中同样如此,汉娜要抉择是否为奄奄一息的“英国病人”留下,多次失去了她所爱的人,她要抉择是否和印度籍的拆弹手基普相恋,那位被削去手指的间谍终于找到“仇人”时也要抉择是否杀死“英国病人”,特别在他听了那凄楚的爱情故事后。
    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次次抉择本源上都是因爱而起,而最终,对于抉择的个体,爱情都压倒了一切,压倒了道德,政治,种族,地位,仇恨,当艾马什为了救嘉芙莲而将非洲地图给了德军,驾驶着装满了德国汽油的英国飞机前去救爱人时,这种爱情与道德的冲突特别令人为难。艾马什驾机来到了山洞,但是太晚了,嘉芙莲已经死去,他唯有痛苦,惟有载着爱人的尸体驾机起航,直至坠落成为“英国病人”。在本片中,爱情就是这样,赢了个人,输给了世界,当艾马什向嘉芙莲承诺将回来救她时,他便踏上了为了个人的爱情向世界,向命运对抗的过程,他尽力了,但是他“输”了,最后他的痛哭令人震撼,悲剧性的爱情总是能够动人心魄。在动荡的年代,恋爱是危险的,就如现实中汉娜和基普的爱情也要面对生死考验一样,然而这一切约束都难不住人们继续着一段段动人的爱情。在这部影片中,更多的是展现,而非对道德的探讨,它展现着在动荡的年代里人们为了出于人性的爱情可以抛去多少人性以外的束缚,这些爱,美而伤感,就如故事的背景,那壮丽的沙漠,赤裸裸的,一望无际的浩大,沙漠凄凉,充满艰险,但是它没有那么多的“荆棘”,可以让人自由的奔走,在沙漠中,艾马什抱着嘉芙莲的尸体走向飞机,显得沉重而超脱,他们的爱超越了他所绘制的地图上的一条条国界线。
    “我已别无所求了,只想跟着你漫步天国,带上一些朋友,去一个没有地图的乐土”,在死前,嘉芙莲这样写到。爱情于个人的意义正在与此,正如已经成为“英国病人”的艾马什向试图复仇杀死他的间谍所说的,“你不能杀死我,我的心已经死了”。艾马什别无所求了,爱情已去,他也该走了,所以末尾当汉娜准备为他注射药物时,他再次伸出残缺的手将药盒打翻,将一管管药物推到汉娜面前,当汉娜知晓了他的意思,逐一打开药物准备将“英国病人”送入天国时,艾马什弱弱的说了一句,“Thank you”,那一刻,汉娜痛哭,我也流泪了,听着嘉芙莲的绝笔,他安然的离去。在天国,他一定遇到了等待他的嘉芙莲,他们已经等的太久,他们终于可以在一个没有地图的乐土相知相爱,对于他们,爱情超越了生死。而活着的人们仍在继续生活,汉娜坐上了前往佛罗伦萨,她能再遇见基普吗?我希望她能,他们也等的太久了。
    《英国病人》是部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电影,它表现的人类最纯真的感情,它展示着为了人类最本真的爱,人们可以多么的不顾一切,抛去人类为自身制造的种种枷锁。我想也正是它展现的这些感情尽管与道德有那么多令人为难的冲突,但是依然打动很多人的原因,在1996年的奥斯卡奖上它也获得诸多大奖,或许这也是对它表达的理念的肯定。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145136.html

 短评

我能三天长出 Ralph的胡子,却及其可能一辈子遇不上Catherine

10分钟前
  • M
  • 力荐

毁容前后都有不同的绝世美女相伴,人生赢家。

15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这就是那种本质说不上有多好,但就是会代入、共情,然后有回味的电影,因为每个剪辑点、每个人的眼神和谈吐、每个灵动起止的音符都很恰如其分。依照这种配置和套路,美国至少有十年在量产这样的片子了,但就是折腾不出那种微妙的触觉。投机的不算,有些真挚也不是有诚意就拍得出,是可遇不可求啊。

18分钟前
  • Ocap
  • 推荐

My darling. I'm waiting for you. How long is a day in the dark? Or a week? The fire is gone now. And I'm cold, horribly cold. I really want

20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力荐

今天你出轨了么?

23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推荐

我第一次觉得爱情可以盖过道德,但我说不出理由。

28分钟前
  • 陌聆
  • 力荐

毁三观,抱歉!只能给这样的分数了

30分钟前
  • 天地一沙鸥
  • 很差

In memory, love lives forever... 一直以来最爱的电影,没有之一。-“你一直戴着它?” -“是的,我一直戴着它。傻瓜,我一直爱着你。”

3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没看明白爱情是怎么发生的。。当作一个身份电影还行。比诺什让我看到别扭。

37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喜欢在教堂看画那一段,真美好

38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喜欢这段台词:"I once traveled with a guide who was taking me to Faya.He didn't speak for nine hours.At the end of it ,he pointed at the horizon and said,"Faya".That was a good day."

43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我记得那个名为Almasy Bosphorus的锁骨,我无须记得那宏大如诗篇的叙事。

46分钟前
  • shu
  • 力荐

柯叔是老公,拉叔是情人,托马斯姨很幸福啊有木有!?

5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我看的很没劲,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心态的原因。

52分钟前
  • 2013
  • 还行

他和她在阁楼顶的浴池里相拥缠绵,远处是伊斯兰教堂的顶尖。“你最恨的是什么?”“谎言。你呢?”“占有。”

54分钟前
  • 达达ZEN
  • 推荐

1遍,即使被谴责有违道德伦理,还是感动心痛到不行,最后生死离别间的对话和情绪表达不禁令人红了眼眶。2遍,壮阔的沙漠+绝佳的配乐+被一票大神们的精湛演技和散发的迷人魅力所折服倾倒。3遍,没有过多对战争的渲染和刻画,但依旧能体会到其中的残忍和伤痛。4遍,一部很难用单薄的言语形容的经典。

56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婚外恋上了格调也是很伟大

60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推荐

看Patient真的需要足够的patient

1小时前
  • 半岛璞
  • 推荐

即使我喜欢法国电影,也无法忍受这样庸长沉闷的电影.所谓的奥斯卡.

1小时前
  • Eclipse
  • 还行

时隔很久以后看第二遍,好像才有些懂。凄美的爱情总是多发于战争当中,因为战争而短暂悲恸,因为战争而耐人寻味。ps,拉尔夫被烧焦以后的样貌,倒是为后来出演伏地魔作了铺垫…… ★★★★

1小时前
  • Q。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