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基我的爱

爱情片英国2004

主演:艾米莉·莫迪默  杰拉德·巴特勒  杰克·麦克洪  

导演:肖娜·奥尔巴赫

播放地址

 剧照

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2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3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4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5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6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3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4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5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6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7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8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9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3:06

详细剧情

  法兰基(杰克•麦克艾尔 饰)随母亲莉兹(艾米莉•莫迪默 饰)与外婆搬到了苏格兰。九岁的他是个失聪儿童,聪明懂事,对父亲充满期待。他经常给船员父亲写信,还挂着父亲所在的船的航海图。可是他不知道,一切都是母亲的善意的谎言,虚构了父亲的一切,事实上他们到处搬家就是想要摆脱父亲残酷的家庭暴力。而每一封“父亲的回信”都是莉兹所写的,为了就是不让儿子难过。  法兰基得知父亲的船即将靠岸了,想见父亲一面。莉兹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一艘船存在又不忍心告诉儿子所有真相,只好在朋友的帮助下找了一名陌生男子(杰拉德•巴特勒 饰)假扮父亲,可爱的法兰基很讨他的喜欢。  他们三人相处愉快,正当“丈夫”要离开,莉兹告诉了他法兰基的失聪是因为真正丈夫的施暴。而他们之间也似乎有着若有似无的感情。  莉兹拒绝了即将逝世的丈夫戴维要见儿子的要求,不久她便告诉法兰基,父亲已经逝世了。莉兹又取得了儿子的信,原来聪明的法兰基已洞悉一切……

 长篇影评

 1 ) 微笑的感觉

       电影结束,关了网页,耳边还是那首钢琴曲,开场就出现,贯穿整部影片的配乐。
    偶然间在豆瓣上看到这部电影的,本身决定09年平安夜看,结果就拖到了第二年的8号,在考完某万恶的专业限选课心情极差的状态下找来了。
    演员的口音让我讶异。不是美音、不是英音,到底是哪里的语调,苏格兰?爱尔兰?总之,这不是一部BBC式发音的纯粹英伦片,少了点儿伦敦的精致,带了点儿爱尔兰或者苏格兰的荒野味儿。我喜欢。
    没准儿是从小学拥有了第一本《哈利波特》开始我就迷上英国了,然后是《魔戒》,然后是许多许多部历史西曼,然后是BBC的名著改编短剧……然后,英国电影。或者说是英国电影的感觉,英国电影的感觉是什么?就是电影结束后,眼泪都干了,然后像是面朝阳光的方向,不由自主的微笑的感觉,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内心感觉无比的平静。这就是英国电影给我的感觉,或者说是臆想中英国电影应该给我的感觉。Dear Frankie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一个因为丈夫的暴力逃家的单亲妈妈,一个讨厌戴助听器的聋童,还有一个has no histroy、no present、no future的男人、没有love affaires、没有happy endings,但是绝对有希望、有感觉。
    每一部英国感觉的电影对我来说都可以概括成一幅画面和一段音乐,这部影片里,音乐是那首像月光下的海面一样流畅的钢琴曲,画面是frankie卧室里能看家还得那扇窗。

嗯嗯,终于写了第一篇豆瓣影评了,因为从来不擅长用文字表达心中所想,所以一直没有动笔。今天想,whatever!Now or Never~所以就写了。电影一直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 ) 起笔细腻却走向松垮

起伏的绿色山丘,飞扬欢快的音乐,一条蜿蜒小路,一辆破旧的汽车随音乐摇摆,车里两个女人挤着一个小男孩,随音乐哼唱,满面春风。影片开头就吸引了我。

Frankie耳聋但聪明细腻,母亲和外婆视他如珍宝。他常给远航在外的父亲写信,但那头却是不忍儿子伤心的妈妈在扮演。当父亲的“那艘船”将要停靠码头,妈妈又找来替身,为Frankie扮演了一天的完美父亲。

不能说话的Frankie,温柔细腻都写在眉目上。对“父亲”的展颜一笑,让画面充满阳光。外婆长相略微粗糙,短短几次镜头里,她对女儿外孙的爱和保护直击人心。单亲妈妈学历不高,但以“远航的父亲”为名给儿子写出丰富遐想的信,为儿子坚韧不拔。

相比之下,代班父亲帅气有余,底蕴不够,加之来历不明,时不时让人出戏。最后出场的家暴丈夫,很难在有限的镜头里表现完整。开篇温馨,前半段细腻,但随着故事的展开,结构越来越松垮,许多铺垫没有接应,让最后Frankie其实已知真相的结局颇为莫名。实在可惜。

 3 ) 法兰基,我的爱

我喜欢片子里面的每一个人,当然最后的那个爸爸除外。亲爱的,小法兰基,性情是乐观的,DEAF不是DEF,聋子又如何?我是足球白痴又怎样。小法兰基是勇敢的,为了妈妈,我会主动地邀请小姑娘的。小法兰基是平和的,爸爸走了,妈妈会难过的,希望她能过得好。充当假爸爸的那个陌生人,我们可以做朋友的,你会喜欢我的海马的。
还有那勇敢的,害羞的妈妈。爱护着外孙和女儿的外婆。那个硬朗,温情却陌生的戴维,那个邻居那个歌手。。。
所有的一切都是平静的,心里泛起的是轻轻的涟漪。

 4 ) 樸素靜好

這部是英國女導演Shona Auerbach的首部劇情長片,製片Caroline Wood和編劇Andrea Gibb都是女性。向來喜歡女性導演的手筆,女性的細膩和含蓄,在處理細節時常能別具一格。三個女性聯手,竟就拍出這樣好極了的電影。

這部電影真是無一處不好,劇情、節奏、畫面、剪接、配樂、演員、色調、張力、後勁,樣樣讓人滿心歡喜。

在蘇格蘭海邊的一個小城市,一個陌生人的善意,一個期待父愛的孩子,一個深愛兒子的母親,這三個孤獨的人,用謊言小心翼翼的给予彼此愛。Lizzie為了要逃離丈夫的家暴,帶著Frankie不斷搬家。為了要給失聰兒子不虞匱乏的父愛,Lizzie虛擬了一個航海家父親和兒子通信。那些信是一個母親和孩子最私密愛的語言。真相大白後,Lizzie和Frankie並肩坐在海邊,那個景象有一種樸素的靜好。像一日的開始,天剛濛濛亮,一切無法言說,卻自有生命的力道。

那些人跟人之間的善意,那些濃得化不開的母愛,不用靠煽情的劇情和演技,就能讓人熱淚盈眶。喜歡Shona Auerbach這種說故事的方式,好像什麼都沒說明白,但就是讓你感覺到了。--「感覺到了」,是一個很微妙的點,是一種自然而然讓人情緒飽和的魔術。

這部電影台灣沒上映,我英聽不行,英文字幕看得也吃力,是為一憾事。不知道該怪片商還是怪自己不爭氣。就怪片商好了。:(

 5 ) 另一朵百合花

法兰基是一个羞涩柔和的聋人(非生理性无法说话)男孩。他并非天生如此,耳聋只是他那个狂躁的施虐狂父亲家暴下的产物。但那时的弗兰克还很年幼,所以他的母亲—利兹决定带着孩子逃离,为了坚定自己,排除软弱,她带上了强硬的母亲一起。她们过着频繁搬家的生活以免被丈夫追查到下落。但是利兹决定不告诉法兰基这个坚硬冷酷的事实,而是为他织了一张温馨的网。她告诉法兰基,说他的父亲是一个飘扬海上周游各国的勇敢海员。法兰基一直深信不疑,并且坚持与自己的“父亲”通信多年,在信中交流感情,触摸彼此的生活。

而实际上,所有的信都是利兹在当地的一个小邮局寄出的,以法兰基父亲的名义。借以这些信,她修补着那个白色小谎言,同时也窥视着法兰基的内心,生怕他在没有父亲、缺少男性气质的家庭的成长中出了一丝一号的差池。

法兰基在信中书写自己最近做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上一次心情有波澜是什么时候等等。利兹随意捏造了一艘在邮票上看到的船的名字,没成想有一天,这艘船居然真的航到苏格兰港。法兰基开始期待,那个在信中亲密地称自己“亲爱的法兰基”的父亲、勇敢高大见多识广的父亲,会不会来见自己呢?

利兹遇到了一个难题。在多重考虑下,为了不让法兰基伤心,也为了让他更投入这个谎言,她决定雇用一个男人来扮演“一天的父亲”。

这个故事很像我们小时候阅读理解总见到的那个故事:一个女孩儿很自卑,后来,她突然开始收到匿名的百合花,在每一年她的生日,从未迟到过。她的母亲加入了她的幻想,她们都猜测那可能是某一个暗恋她的害羞男孩子送来的。一年一年,这些话陪伴女孩度过了起伏的青春期,实现了自我认同,她不再自卑,开始阳光的面对生活。后来她成人、恋爱、结婚、生子。那些曾经占据生命中最大部分的百合花慢慢退居二线,她都有点遗忘,但更多是习以为常。她一直不知道究竟寄花的人是谁,直到母亲去世的那一年,她没有收到百合花。从那以后,她也一直没再收到过百合花。

不同的是,那个故事中的女孩儿有父亲的陪伴,但是法兰基没有。而且另一个更大的不同是——法兰基从一开始就知道信是母亲写的。但他没有拆穿,而是将计就计,用母亲的方式让她知道自己的想法,告诉她我很好。

片中涉及家暴只是寥寥几句话,我们无从推测法兰基是否记得那件事,但是法兰基受此伤害是肯定的。从精神分析角度说,就算有“童年失忆症”而无法唤起对确切事件的记忆,其留下的坏影响,也一定是显著的。家暴让他的父亲从此缺席,家暴留下的“礼物”让他从此无法听到世界的声音而被磨练成一个唇语高手。虽然他一直是“幕后高人”,了解这一切事情的运转、走向,却还是没有控制住加入了这场戏。他为”爸爸“和妈妈创造出了空间,他偷偷藏下了”爸爸“给自己的适合打水漂的石头,他在小伙伴刺激他”我打赌你爸爸不来看你“的时候情绪失控地抚摸着墙壁上的游船瓷砖。

他终究只是个小孩子,也许家暴让他太早懂事,太早了解了大人的辛酸,所以变得善于察言观色和隐藏情感,却总会有坚持不住的时候。他的情感需求有时候被这个太在意不伤害他而有点不知道怎么去爱实际中的他的母亲忽略了。因为背着这个太沉重的担子和“谎言”,这个母亲是神经质的,一旦法兰基接近这件事情的真相(她并不知道法兰基的洞明),她就开始手忙脚乱地掩盖。法兰基被同伴怂恿去翻母亲的衣柜来找“爸爸会不会来看我”的证据时,利兹脸色阴郁地走了进来,怒斥他们,对那个来做客的小女孩亦毫不留情。如果我是法兰基,一定会很伤心的。我是聋人,但那不是你的错;我没有父亲,那也不是你的错;但是如果我的母亲出于保护而游荡在过去却不肯参与我的现在与未来,这就是你的错了。

他不戴助听器,也是为了不让母亲内疚,而他早已释然自己听不见的事实,还能对同伴的嘲讽一笑置之。

孩子在家庭中,往往充当着纽带与治疗者的角色,他们是家庭的观察者,而越是投入这种观察的孩子,对家庭的关心也就越多,法兰基就是如此。他试图治愈过去留给母亲的伤以及她的自罪,希望能够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知道、不懂,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劝阻安慰,却被家长挥到一边说“你不懂”;我们以为孩子不知道,所以在有些小事情上欺骗他,比如告诉他游乐园里有怪兽,然后回避孩子想去游乐园的愿望自己窝在沙发里看报纸。而实际上,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因为某一个阿姨吵架;游乐园根本没怪兽只是爸爸不想跟自己去。

孩子的心那么脆弱,又是那么值得爱护。

 6 ) 让我们拥抱吧

外婆: 贝蒂•戴维斯过去常涂大红色的指甲油。
Lizzie:是吗?
外婆: 嗯,那是你父亲过去常叫你的。
           你会穿着我最好的外套和高跟鞋,不停地自言自语。在你自己的孤独世界里。
           他说,上帝,Lizzie到底以为她自己是谁啊,贝蒂•戴维斯?
           我从来不喜欢贝蒂•戴维斯,更喜欢芭芭拉•斯坦威克。
           你知道你和芭芭拉哪里像。
Lizzie:妈妈……

这也许不是全剧中最精彩动人的一段对白,但一定是我最喜欢的。

贝蒂•戴维斯与芭芭拉•斯坦威克同列美国影评协会所评百大女演员,前者第二,后者第十一。两人的星光同样灿烂夺目,不同的是两人的星路与性格。
贝蒂•戴维斯早期的演艺生涯并不顺利,不仅与公司合作不成功,追求完美的她也常常因为追求完美和情绪化和演职人员合作不愉快,知道30岁职业生涯才有了转机。她演技与美貌并重,性格坦率而又固执己见,常常能力挽狂澜,把一部烂片从死亡线拉回院线,甚至尖刻的影评人口碑之前。
相比之下,芭芭拉•斯坦威克则没有那么惊艳。芭芭拉的童年十分不幸,母亲死于车祸,父亲酗酒离家,她沦落在寄养家庭长大。正因为如此,也造就了她脆弱敏感,反复无常又坚强独立的性格,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到触手可及。低调的演艺风格,宽泛的戏路造就了这朵好莱坞常开不败的奇花。

借用Joan Blondell的评论:“斯坦威克小姐让我们笑,让我们哭,让我们想拥抱她。”
而这句话恰好可以用给本片中的Lizzie(Emily Mortimer)。

《法兰基 我的爱》是苏格兰女导演Shona Auerbach的处女作,似乎也是为女主角Emily量身打造的。导演所要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是她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如此多的情感,乃至每一个属于Emily的镜头与对白,都值得细细品味。以至于男人在这部电影中,不是恶棍,即是陪衬。
回到影片中,小男孩Frankie可爱、聪慧,又因为先天不足而散发出些许神秘感,即使对合她朝夕相处的妈妈来说也是如此。影片开始于搬家途中,信纸上的独白,舒缓的琴声,听似说给父亲,其实是无意中和单身母亲的交流,幽默、乐观的家庭氛围,Frankie调皮的嗓音再配上暖暖的画面感,影片的基调不知不觉间缓缓定下。
多么幸福的一家小三口,差点就骗过观众,让我们忽视掉背后的艰辛与颠沛流离,那仅仅属于Lizzie的一切。可是开场的几分钟,关于Lizzie的镜头,满满的全是母爱:
    1.陌生小镇的第一次购物,她特别在意收银员Mary对Frankie的看法,知道确定他的聋哑不被歧视;
    2.“爸爸”给Frankie的邮票贴满集邮册,这其实都是她的功劳;
    3.她对Frankie的管教严格而积极,按时睡觉,不要求老师特别照顾,鼓励他带助听器……
    4.Mary来为她介绍工作,在家人面前,她并不想立即接受。
短短几个细节,Lizzie的性格跃然于镜头前,对外坚强而独立,哪怕工作不稳定,生活拮据;感情细腻,对Frankie强烈的保护欲激发出本能的防备感。
唯一没有告诉我们的是Lizzie自己。原来她的心里有如此重要的一个秘密,是支撑她外在性格的一切动力。什么秘密呢?Lizzie又是如何保密的呢?
Frankie有一个“父亲”,这个“父亲”爱着他却见不到他,但他们可以通信联系。于是Lizzie就通过代回的信件细心地虚构了一个谎言:“父亲”是一个远洋货轮ACCAR的水手,航线常年远离英国,仅有的靠岸机会赶上搬家,用邮票代表自己的经历激励Frankie努力学习,听从妈妈的管教。
可是天下没有完美的保密措施,鬼使神差的冲突带给我们两条线索:
   明线:恰好有一艘船叫ACCAR,而且马上要靠岸了!
   暗线:Lizzie的前夫Dave一直在锲而不舍地登报寻找。
第二个线索只有外婆知道,此后外婆的角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外婆从影片开始以来一直是粗俗、暴躁又不乏幽默感的可爱老太,但从看到报纸开始,她便处处质疑Lizz的做法:
    1.她要求Lizzie停止谎言,告诉Frankie真相;
    2.她帮助Lizzie接下工作,劝她不要再逃避;
    3.她一面告诉Lizzie“不能永远活在想象中”,一面坚决阻止Dave一方;
    4.她为Lizzie的彻夜不归揪心,也会一起庆祝为她暖心,直到风波停息,她才终于舒了一口气,告诉Lizzie心里话。
外婆也身为母亲,所以她最了解Lizzie的弱点,也最了解如何保护她,她不会像Lizzien那样构筑梦境,而是回头面对现实作出最坏的打算,Frankie可以不用再幻想,但Lizzie的生活不能死掉,毕竟Frankie最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虽然她没有改变Lizzie的选择,但也深深影响了她,除此之外,外婆也没有让Dave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秩序,没有打破Lizzie辛辛苦苦重新建立的平静。

Lizzie此刻却面临艰难的抉择。如果告诉Frankie真相,小男孩纯朴的梦想就要破灭,而他对父亲的期望很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后来会期待一个又一个惊喜。Lizzie深深熟悉这种感觉,Frankie的梦就是她自己的梦,过去的她为Dave付出了所有换回了审慎敏感的性格,从此对前夫死心。对现在的她来讲,这个秘密就是全部底线,更是她心中的一道迈不过的坎,这一点或许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所以Lizzie面对的另一个困难是能否迈过这道心坎,重新建立对外界的信任,这是影片所要表达的重要的一点。
沉重的思绪压迫着Lizzie脆弱的神经,终于在小女孩带着Frankie偷窥Lizz的隐私时爆发,这一段的对白感人至深,相信不少人看到Lizzie“I'm here,Frankie!I'm the living one here!I'm the one that still is here”时都落泪了吧。Lizzie几近崩溃,但仍坚持认为自己与Frankie相依为命的生活足够了,并不需要名存实亡的“父亲”,因此她差一点就告诉了Frankie真相。
可是Frankie真是一个特别的小孩,他不仅聪明,而且早熟。自信与勇敢胜过了自己的母亲,当母亲来告解,他为她而伤心而不生气。让Lizzie最终没有说出口,重燃希望。
Lizzie最后还是作出了最后一丝努力,但是没有成功。伤心无助的她坐在海边,茫然而不知所措。面对大海,像面对一面镜子,映照出自己的生活乃至内心(此时的音乐为佩尔特的《镜中之境》,喻意无穷反复、没有方向)。

故事从她与Mary的对话开始有了转机,然而面对新的机会,Lizzie仍然坚持一贯的独立与防备。“No past,no present,no future.”她想给Frankie一个完美的父亲,但也怕自己陷入感情的牵连,重蹈覆辙。她与“父亲”Gerald Butler第一见面的细节也很值得玩味:
    1.点单时Lizzie要了白水、穿着不甚讲究(毕竟不是为了约会),一贯的朴素让自己很窘迫;Gerald则要了重口味的美式咖啡,抽普通烟(伏笔),随意、干脆,大大咧咧,但有备而来。
    2.Lizzie给了Gerald一叠Frankie的信,却只给了一封自己的回信,想让对方充分的了解Frankie却不希望借此了解自己;Gerald则较少说话,思考很多。
    3.Lizzie谈到付钱;Gerald环顾四周,一是为了掩饰心中的不在乎,二是怕引起误会(蛮正派的形象)。


之后的剧情顺水推舟,Gerald是一个完美的“父亲”,和Frankie度过了完美的一天,然而当他们向Lizz要求再相处一天时,Lizzie拒绝了这个更完美的结局。原因很简单,对Frankie的爱只属于她自己,她不求也不希望第三个人来承担,她不想让自己辛苦经营的“父爱”被这个临时的“父亲”轻易带走,母爱是自私的,这一点在Lizzie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Gerald的想法也没有错,他认为更多的相处就是更多的关爱,与Lizzie的本意毫无冲突。
是"You have to trust somebody someday"这句话最终击中了Lizzie的弱点,让她明白长久以来的不信任感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正是Gerald的出现让她明白,原来不止是Frankie,自己也需要多一个承载希望的对象,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于是她涂起指甲油,为新的一天静心打扮,饮酒庆祝。她的心从此不再有孤独感(确切的说是自我封闭)。既然已经允许了Frankie爱上别人,别人爱上Frankie,也是允许自己重新爱上别人。Lizzie终于迈过了那道心坎。
最喜欢的歌曲中,Lizzie和Gerald跳起舞,在他面前谈起自己的内心,讲述自己的过去,吻别……

最后的Lizzie已然能鼓起勇气去见Dave,还可以转交Frankie的礼物,传递Dave对儿子的爱。我想那礼物之所以属于他,是因为他未曾泯灭的父爱,哪怕他对Lizzie没有一点感情,哪怕他是一个让Frankie聋掉的恶棍。

所以当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始,重新读起外婆和Lizzie的那段恍然大悟般的对白。
Lizzie的确有如贝蒂般的美丽,也曾如贝蒂般孤独,她甚至还有芭芭拉的脆弱,但她的坚强独立让其他一切都黯然失色。

让我们哭,让我们笑,最后,让我们拥抱吧。

 短评

cctv6国配版,真情实感方能动人,关于爱以及如何去爱,温馨却不落俗套的英式小品。儿子给爸爸写信述说心事,妈妈假扮成爸爸给聋哑儿子回信,一来一回,这爱的谎言却无意间勾勒出人间的至善至爱。单亲妈妈的心酸,聋哑儿子的孤独,原生家庭的阴影,生活的艰辛,都在那些只言片语之间弥散开来……所以亲妈妈为什么不能和又帅又酷又有爱的“假爸爸”走到一起呢?ps,饰演妈妈的艾米莉·莫迪默演技一流,话说谁会想到饰演胡子拉碴的船员“假爸爸”的会是曾经在《歌剧魅影》里帅到天际的杰拉德·巴特勒呢?

9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從Butler出現到離開這一部份展開的差了點,故事平了散了很多而缺少足夠的情感發展的鋪墊,倒是應了鳳頭豬肚豹尾的說法;整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敘事上的隱忍與平淡,不溫不火地鋪展,情緒卻在這種舒緩中慢慢地醞釀并漲足,最後的略顯俗套的包袱也抖得水到渠成而不會心生厭倦;Mortimer的表演是一看點。

13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一切都源自爱,一切又都为了爱…

17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看哭了...

20分钟前
  • michelle
  • 力荐

小成本,大感动。演员选得都很对。9 out of 10

21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力荐

细腻温婉。虽然故事不算新鲜,但还是挺感动的

24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Damien Rice的歌恰到好处。

29分钟前
  • 晚奀
  • 推荐

淡淡的,很美好。

33分钟前
  • amelie
  • 力荐

我不说,不代表我没看到,不代表我不爱,不代表我不悲伤,不代表我不在乎,不代表我不感激

35分钟前
  • 欣闻
  • 推荐

演出佳,情绪佳,配乐佳,虽然剧情未免有点老套,但泪点众多。PS,Gerald出场那一刻真是眼前一亮啊!

40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力荐

我想给十星!!!!!!!!

42分钟前
  • JKL
  • 力荐

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还能感受那温柔。

44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温柔细腻,摄影配乐超赞,这样的电影配上Damien Rice的歌想不感动都难。

48分钟前
  • Lavender
  • 推荐

如此细腻动人,半年或者一年才能看到一次这么好的片子吧。

52分钟前
  • 老K脸
  • 力荐

哗哗哭一片儿。OST好。另外好好记住一个Gerard Butler。

57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力荐

單親家庭的小孩看這片子應該會有更多層次的感觸

1小时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21_036。里面的两位母亲都为自己小孩付出很多,总体来讲就是关于母爱的电影,并不需要一个男人来依靠

1小时前
  • nikki
  • 还行

温情片。可总觉得拍的不够好…

1小时前
  • 十九。
  • 还行

小清新们喜欢的电影

1小时前
  • Jokery
  • 还行

2008-10-9

1小时前
  • Haz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